這兩天一個消息傳來,網友直接炸窩了!因為大家發現了一個令人心碎的事實:
最近,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中,牙居然發現了東北田螺和螺螄被列入二級保護動物基本已成定局…
廣西人瞬間淚奔:那我們的螺螄粉沒得吃了?
山東人唉聲嘆氣:我們的茴香大螺螄怎麼辦?
浙江人苦著個臉,我們的紫蘇燒螺螄怎麼辦?
湖北人直接個板馬,我們的香辣炒螺怎麼辦?
全國人民表示,以後夏天的宵夜是不是沒有螺螄吃了?
這真是個悲傷的消息,如同盛夏一盆冰水兜頭倒下,嗦螺一族直接抱頭痛哭!但是本饞貨不禁要問,真的是這樣嗎?或許真相併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絕望。因為:
看到那個拉丁文的學名了嗎?其實這就像是一個物種的身份證一樣,每一種生物都有一個唯一的拉丁語學名,就是為了防止他們搞混。所以,會不會是僅有這兩種螺類被列入保護門類了呢?
這個就是東北田螺,但在東北,它一般都是下圖這個樣式兒的:
或者說,全國基本都是這樣式兒的。說實話,這田螺在東北並不稀有啊,最常見的地方不是河裡,而是菜市場和大排檔攤。
這次入選保護生物名單一定有它的原因,估計以後還真的不能吃了。
那麼,螺螄(Margarya melanioides)是不是也不能吃了?
其實我們平常吃的螺螄主要是田螺和石螺兩種,其代表就是中華圓田螺和環楞石螺。在這裡,「螺螄」並不是一個準確和特指的名字,而是一個約定俗成的俗名罷了。而這次進入保護名錄的「螺螄」,特指的是「Margarya melanioides」,它主要生長在雲南的青山溪水之中,因為被福壽螺禍害的不輕,已經不多見了,所以才需要在大力防治福壽螺的同時加以保護這種可憐的小生命。
而在廣西,也有一種螺螄被納入保護當中,那就是紅水河裡的紅河疣螺。因為河流水量的變化,以及福壽螺的侵擾,也基本上看不到了。這是一種外形特別像小海鮮辣螺的淡水螺種,現在已經瀕臨絕跡,自然需要大力保護了。
所以真相大白:咱們平時最常吃的這種中華圓田螺和石螺根本就不在禁食之列,它們都是繁殖速度非常快的螺類,吃不勝吃,還怕吃光了嗎?各位吃貨朋友們,舉起你們的酒杯,盡情的嗦螺吧!
我是瀾饞食記,愛美食愛生活,熟知中外家常小菜,廚房秘籍。為人耿直,只說乾貨,杜絕忽悠。喜歡美食文化和廚房家常美食,每日(屁)更新深度吃文,關注我!從我這裡學到的可以讓你成為餐桌上當仁不讓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