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滿一車像巨型蝙蝠的「怪魚」 網友:這貨能吃嗎?

2020-12-03 騰訊大浙網

4月15日下午,微博網友「沿山河邊」發了一張圖,說是在台州溫嶺去往溫州樂清的路上,有一輛台州牌照小貨車,滿載著像巨型蝙蝠一樣的魚。這位網友懷疑這種不常見的魚類屬於瀕危保護動物,發微博求助。

不少網友留言回覆:車上的這種魚叫蝠鱝(fú fèn),很可能是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按照網友們的意見,如果真的是保護動物,這樣明目張胆的運輸、銷售,膽子是不是也太大了點?

16日下午,台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發布初步調查通報:確認車上載的是蝠鱝,但具體屬於哪個品種,包括是否屬於保護類物種,目前尚未明確。

圖片來源 網友「沿山河邊」微博

難倒執法部門的蝠鱝

台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在通報中說,根據網友反映,下屬的溫嶺市海洋與漁業局聯合溫嶺市公安部門,立即對「浙J·YW367」小型運輸車展開調查核實,並鎖定了涉事運輸車車主潘某,第一時間對車主進行問詢。

經調查,4月15日上午10點左右,潘某駕駛小貨車從溫嶺市松門鎮烏巖碼頭處裝載了該批漁獲物,下午1點,運輸至溫州市樂清海德力鯊魚製品有限公司。

據潘某交代,該批漁獲物為「浙臺漁冷32019船」運輸至溫嶺市松門鎮烏巖碼頭,在碼頭下貨後,該船又返回海上作業。

這條船是漁運船,非直接捕撈。也就是說捕撈這些漁獲物的是另外專門的捕撈船,「浙臺漁冷32019船」只是負責把漁獲物運送到碼頭。

同時,台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第一時間聯繫溫州樂清海洋與漁業部門,與當地相關部門聯合對涉事企業開展調查。

16日上午,樂清市海洋與漁業部門已查扣該批漁獲物。經初步鑑定和清點,該批漁獲物為蝠鱝22條、青鯊1條。現在很多人有疑問的,主要是這22條蝠鱝。

因此,漁業部門在鎖定涉事漁船「浙臺漁冷32019船」船主吳某後,已經責令其返航接受調查。預計17日中午前後,吳某的船才能回到岸上。

到底要不要處罰呢?

22條不常見的蝠鱝魚是查獲了,但接下來怎麼辦,漁業部門也有些困惑。

按照台州市漁業執法部門的說法,目前國內沒有任何法律,將蝠鱝列為保護物種,所以也就沒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樣的說法。

然而在國際上,蝠鱝又是屬於被列入保護公約條例的物種。

海中的蝠鱝

16日,台州、溫州兩地海洋與漁業部門聯合決定,要聘請相關專家對這些蝠鱝開展進一步鑑定,包括具體是屬於哪一個品種、是不是屬於保護或者等同於保護的對象等問題,調查結果一旦明確,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台州市漁業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他們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問題。

4年前,溫嶺石塘碼頭就上岸過一條體重超過1噸的蝠鱝,當時為了裝運這條怪魚,船老大先用吊車從船裡把魚吊上岸,再用一輛運沙的大型卡車運走了。

據當地漁民回憶,當時那條蝠鱝上岸後就已經死了,後來以4塊錢一斤的價格,賣給了松門鎮的一家冷凍廠。

我也問了一些海鮮排檔的老闆,他們告訴我,因為體型太大,又比較少見,基本上沒有賣過或者吃過蝠鱝。

不過,有一種叫鰩魚的,外形跟蝠鱝很相似,但要小得多,這倒是大排檔裡常見的一種食用海鮮,特別是體型較小的鰩魚,是沿海一帶的桌上菜,價格也不高,味道鮮美,而且骨頭偏軟,咀嚼可咽。

這是在海邊常能吃到的鰩魚 形似蝠鱝,但遠沒蝠鱝體型大

這是蝠鱝,最大體長可接近10米

「我看網上有人說吃過蝠鱝,我估計不太可能,吃的應該是鰩魚。」排檔老闆說,蝠鱝和鰩魚只是長得像,但嚴格來說並不是相同的魚類,就好比驢和馬,圖片看著相似,但差別很大。

漁業專家也說,光看圖片,蝠鱝和鰩魚確實類似,體型都呈扁平狀,胸鰭寬大似翅膀,後面都有一根細長的「尾巴」,而且兩種魚品性都很溫和,一般在海底活動,常常將部分身體埋於水底沙中,以浮遊生物和小魚為食。

不過,論起個頭,鰩魚遠不及蝠鱝搶鏡。大型鰩魚展開最長也就2.5米,而最大的蝠鱝可接近10米。

這貨頑皮得打破你腦洞

對於蝠鱝的習性,我請教了專家和幾位老漁民。

蝠鱝,又被稱為魔鬼魚與毯魟,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屬於軟骨魚綱、蝠鱝科。長相如一隻巨型蝙蝠,平時以浮遊生物和小魚為食。它可以被稱為活化石,早在侏羅紀時便已出現,1億多年的時間,並沒有讓它們產生什麼變化。

蝠鱝成魚的體長可達8米左右,體重有1-3噸,能做出一種旋轉狀的跳躍。隨著旋轉速度越來越快,蝠鱝迅速上升,跳出海面。在繁殖季節,蝠鱝有時用雙鰭拍擊水面,躍起在空中翻筋鬥,在離水一人多高的上空「滑翔」,落水時,聲響猶如打炮,波及數裡,非常壯觀。

蝠鱝在受到驚擾的時候,它的力量足以擊毀小船,強有力的「雙翅」一拍,就會碰斷人的骨頭。它的習性也十分怪異,會搞惡作劇。比如故意潛遊到在海中航行的小船底部,用體翼敲打著船底;有時又跑到停泊在海中的小船旁,把肉角掛在小船的錨鏈上,把小鐵錨拔起來;又或是用頭鰭把自己掛在小船的錨鏈上,拖著小船飛快地在海上跑來跑去,使漁民誤以為這是「魔鬼」在作怪。

蝠鱝在南海整年可見到,每年6月—7月洄遊至福建、浙江沿海,於8月—9月去黃海,10月—11月返浙江沿海,12月至翌年2月—3月沿原來路線洄遊南返。蝠鱝繁殖率很低,生長緩慢。

相關焦點

  • 路上拍到滿滿一車像巨型蝙蝠的「怪魚」!網友卻關心…
    4月15日下午,微博網友「沿山河邊」發了一張圖,說是在溫嶺去往樂清的路上,有一輛台州牌照小貨車,滿載著像巨型蝙蝠一樣的魚。這位網友懷疑這種不常見的魚類屬於瀕危保護動物,發微博求助。圖片來源 網友「沿山河邊」微博當地漁業部門一下被網友們@爆了。 很多網友關心的是,這貨能吃嗎,味道到底怎麼樣?
  • 1億年的「深海怪蟲」,被廚師做成菜,網友:這貨能吃?
    如果有人在你的面前擺上一盤以「史前怪蟲」為原料的食物,你能下得去筷子嗎?一般情況下對於正常人來說,看到這種所謂的美食心裡多多少少都會有點排斥,或許還會腹誹能發把這種蟲子當美食吃的人心理得有多強大,說了這麼多,那麼這種「史前怪蟲」到底怪在哪呢?
  • 廣東撈起許多沒見過的「怪魚」,全身雪白、魚嘴上翹,這能吃嗎?
    原題/老鄉養殖「鬧烏龍」,養出許多怪魚,翹嘴和鱸魚的雜交?本文來源:長江君說野生魚,更多內容請關注原創作者年底,搞養殖的朋友也到了收穫的時候,然而長江君發現,因為物種入侵,如今搞養殖也是頻出「烏龍」……廣東一位老鄉就遭遇這離奇的一幕——自己家裡的魚塘抽乾水後捉魚,卻發現原本投放了魚苗的鯽魚、草魚等沒幾條,卻撈起許多從來沒見過的「怪魚」……這些怪魚全身雪白、魚嘴上翹,乍一看像是珠江裡常見的翹嘴魚,但魚身又像是鱸魚一樣有不少斑點
  • 怪魚?天津男子水邊發現「未知生物」,網友:深海來客
    下樓遛彎,發現水邊有奇怪物體漂浮 「老遠就看到了,飄在水面一大團,也不怎麼動,我開始以為是什麼受傷的魚來著」 天津塘沽濱海新區(中新生態城)的這位網友介紹說,這裡是一處內灣,連接近海,因此岸邊常能看到野生魚、蝦蟹。
  • 日本男子遇巨型怪魚 面目猙獰似海怪(圖)
    中新網9月18日電  據外媒報導,近日,日本一名男子在社交網絡上稱,他在北海道附近海域捕獲了一條巨型「怪魚」,其頭部大得驚人,看起來全長可達2米,且面目猙獰形同「海怪」。圖片一出,便引來大批網友圍觀轉載。
  • 鱤魚、鱷雀鱔、紅尾鯰,廣西一錦鯉池頻現「吃魚怪」,誰放的?
    在清理時才發現,原來錦鯉池裡混入了一條「怪魚」——它最大渾身硬殼,有將近一米長,看起來兇猛又非常的古怪。「多災多難」的錦鯉池而令人有些哭笑不得的是,這並非錦鯉們第一次遭遇此「橫禍」,錦鯉池裡曾多次出現「吃魚怪」。
  • 怪魚?四川樂山河道「傻子魚」半天釣一盆,釣友:能吃嗎?
    魚,是我們常吃的一道菜餚,生長在自然水域裡的魚種類區分非常多,不僅顏色上有差異,就連長相也是千奇百怪。這其中也包括了生活在海水,以及淡水的自然水域裡。在釣魚時,我們經常也能釣到一些不常見的魚類。蚯蚓雖然在氣溫下降釣魚效果明顯,但也是會遭到小魚襲擾,突然的一個黑漂卻釣上來一條胖乎乎的怪魚!(釣友釣獲的的傻子魚)這條魚長得很怪,從外表來看還很兇,因為它不僅長了一個很大的嘴巴,而且嘴巴外面全是牙齒。
  • 這魚長得蠻有特色的,隆頭魚?樣子很奇怪,網友:能吃嗎?
    很多人都說魚不好釣,但是選對地方了,用對魚餌了,還是可以有魚獲的。而魚獲也是多種多樣,值得人們期待。平日裡,我釣過最多的就是鯽魚和鯉魚,偶爾也會釣上烏龜、黃蜂魚等。但要說到一些樣子很奇怪的魚,那還真的是少遇到。
  • 「電鰻」能發電,如果吃了攜帶病毒的蝙蝠,它能活下來嗎?
    電鰻,一種會放電的怪魚,《國家地理》雜誌評為「地球上最令人恐懼的淡水動物之一」。電鰻的體表沒有鱗片,背部黑色,腹部橙黃色,喜歡在髒兮兮的緩緩流動的淡水水域中生活。而電鰻最為有名的一點,就是可以發電。那麼,如果擁有如此高電流的動物吃到了蝙蝠呢?或者說吃到了蝙蝠吃過的食物呢?它還可以繼續存活下去嗎?眾所周知,今年是蝙蝠的高光明星年度,因為新冠型病毒的大流行,科學家再一次將目光轉向了蝙蝠。2002年的非典SARS病毒最終的宿主就是病毒,而伊波拉病毒的最終源頭也一樣是蝙蝠,雖然此次新冠型病毒的最終源頭還沒有找到,但是和蝙蝠也脫離不了關係。
  • 魚身上的「魚腥線」是什麼,能吃嗎?很多人都不知道,怪不得搞錯
    「大家好,歡迎關注嗨吃不會胖,在這裡,您能夠了解哪些食物該如何吃,避免走彎路,那些別人已經踩過的坑,我們會默默為你填上。嗨吃不會胖教您如何聰明的吃,在滿足一個吃貨的基本需求的同時還不會長肉,嗨吃不胖哦。
  • 蝙蝠平時都吃些啥?這種蝙蝠居然和貓一樣,喜歡吃魚!
    在蝙蝠身上,有如此多的問題,一些人可能會好奇:蝙蝠平時都吃些啥?其實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對蝙蝠可能完全理解錯了!比如說,這種蝙蝠居然和貓一樣,喜歡吃魚。1.「吃啥?」由於西方國家的一些傳說,加上某些電影的渲染,人們可能認為,蝙蝠會咬人吸血。這完全是錯誤的! 全世界約有1200多種蝙蝠,絕大部分都是「吃素」的。
  • 國外男子捕獲一「巨型蝙蝠」,專家的一番話卻讓他冷汗直流
    在這個神奇的大自然經常會蘊造出來許多的奇特物種,只不過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很少能看見,因為這些比較奇奇怪怪的生物總是會出現在一些人煙稀少並且荒涼的地帶。長相惹人喜愛的幾乎很少,大部分都是長相比較怪異而且有些醜陋的生物。有一種類型的生物常年生活在比較陰森並且寒冷的地帶,它就是蝙蝠!
  • 俄漁民捕獲雙嘴深海怪魚 盤點世界上的怪魚
    據英國《每日郵報》9月13日報導,近日,俄羅斯漁民在俄羅斯東南部沿海的濱海邊疆區海域,捕獲了一條長相怪異的魚。這條魚形態醜陋,還長著兩張嘴。網友指責這可能是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汙染了相關海域,導致魚類基因變異,才有了這樣的怪魚。
  • 紐西蘭發現似鳥又似蛙的怪魚 像外星生物(圖)
    博物館的臉書官網上公布了這條「蛙、魚、鳥」三合一怪魚照片。(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紐西蘭一對漁民夫婦日前在北島附近海域捕捉到一尾外形像黑色青蛙的怪魚,照片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怪魚更像是外星生物。   臺灣東森新聞雲1月19日引述英國《每日郵報》消息稱,這對夫婦將這尾怪魚捐給威靈頓市的「蒂帕帕」博物館。博物館將怪魚照片放在館方的臉書上,並寫著:「這條怪魚可能屬於襞魚物種,但還需要進一步檢測才能確認。」
  • 廣西柳州,公園錦鯉頻繁消失,原來有人放生多條「吃魚怪」
    然而在廣西柳州市的一處城市公園裡,景觀池裡的錦鯉卻被人「盯上了」,頻繁遭遇「毒手」……錦鯉數量銳減,池中發現「吃魚怪」原本滿池遊動的錦鯉魚群,卻有不少人發現數量越來越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在清理時才發現,原來錦鯉池裡混入了一條「怪魚」——它最大渾身硬殼,有將近一米長,看起來兇猛又非常的古怪。原來,這是一條兇猛的外來物種,紅尾護頭鱨,應是被人放入錦鯉池的。紅尾護頭鱨俗稱清道夫、大嘴鯰,是原產於亞馬遜流域的巨型掠食魚,可以說什麼都吃。
  • 全球10種罕見的巨型生物,看到第7種,網友:這成精了吧
    在如今的世界上生活著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動物,他們有的在陸地上奔跑如風,有的可以在天空自由的翱翔,在眾多動物當中當然也不乏體型龐大的動物,今天就讓我們去看一看全球10種罕見的巨型生物。1.馬來西亞大狐蝠。
  • 紐西蘭驚現「蛙魚鳥合體」海怪 網友:能吃嗎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紐西蘭一對漁民夫婦日前在北島附近海域捕捉到一條形如黑色青蛙的怪魚,圖片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怪魚更像外星生物。夫婦倆將這條怪魚捐給Te Papa博物館,博物館將怪魚照片發布在其Facebook網頁上,並寫道:這條怪魚可能屬於襞魚物種,但還需要進一步核實才能確認。
  • 菲驚現巨型蝙蝠
    摘自商報 本報訊:人類自以為萬物靈長,科技發展到如今的地步,但是這大自然卻是有很多形形色色的生物人類依舊未知,近日,網上流傳一個《菲律賓驚現恐怖巨型蝙蝠 體積比人類大數倍》的視頻,視頻中稱在菲律賓人們捕捉到了一隻巨型蝙蝠
  • 巨型醜萌翻車魚 翻車魚能吃嗎
    翻車魚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是河豚科的巨型親戚,是所有多骨魚中最重的魚種,最大體長可達3~5.5 米,重達1.4~3.5噸。  翻車魚單獨或成對遊泳,有時十餘尾成群,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餘米深水中。  英美地區稱翻車魚為海洋太陽魚、西班牙稱月魚。翻車魚的學名叫做mola mola,意思是「磨子」。
  • 高校荷塘釣起1米長怪魚 嘴像鱷魚牙似鋸齒 專家:吃了致命
    重慶網絡廣播電視臺消息,5月9日,據重慶某高校網友爆料,在校內荷花池裡,撈起了一條從未見過,長著鱷魚嘴的怪魚,身上覆滿鱗甲,硬得連刀都砍不破,白喉巨口,觸目驚心!怪魚長超1米,重約二十斤,身體細長,周身覆蓋著灰白色的鱗片,非常堅硬,最讓人稱奇的是其又扁又尖的硬嘴,像一把鋒利的刀片,嘴的前端還有兩個鼻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