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塑料吸管席捲全球的「黑歷史」

2020-12-05 騰訊網

  這是一家香港塑料製品商店的某個角落,各式各樣的塑料吸管都用塑膠袋包裝,數量驚人。攝影:ANTHONY WALLACE, AFP, GETTY

  

  撰文:SARAH GIBBENS

  

  本月初,西雅圖成為首個禁用塑料吸管的大城市。

  

  很快,其他城市也紛紛響應。

  

  麥當勞近日宣布,在美國和愛爾蘭的所有餐廳將禁用塑料吸管;今年5月底,在美國擁有1000餘家服務點的食品服務公司Bon Appétit同樣宣稱,他們將逐步淘汰塑料吸管;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也將成為首批淘汰塑料吸管和攪拌棒的航空公司之一,而這一部分要歸功於孩子們有著強烈的環保意識。

  

  這些公司組織響應了人們對某種產品的訴求。對此,一些專家坦言,這些禁令看似簡單卻強調了事件的緊迫性,塑料吸管等產品一直在毒害海洋的生態環境。

  

  一項統計表明,單就美國而言,每天消耗的吸管就多達5億隻。今年早些時候的另一項研究顯示,全世界範圍內,汙染過海灘的塑料吸管累積已達83億隻。

  

  但這還不算什麼,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製品達800萬噸,吸管只佔其中的0.025%。

  

  儘管如此,吸管依然成為了近年來環保戰爭的焦點。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對絕大多數身體健全的人來說,吸管的確可有可無,戒除使用塑料吸管的習慣對生活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既然聽起來不是難事,怎麼塑料吸管依然遍地都是呢?

  

  用吸管飲水,由來已久

  

  雖然塑料吸管是近代的產物,但在此前數百年的時間裡,人們一直使用中空的圓管狀物把液體吸吮至嘴唇。古代的蘇美爾人早在5000年前就學會了釀酒,是最早從事釀酒的民族之一。他們將長而細的金屬管伸入大缸,用這種方法吸取淹沒在發酵副產物下方的液體。

  

  1888年,一位名叫Marvin·Stone的男子率先為自己發明的吸管申請了專利。史密森尼學會引用了廣為流傳的故事來為其介紹:那是1880年某個酷熱的夏日,Stone正使用黑麥草吸吮著薄荷朱利酒,結果不出意外,這根天然的「吸管」斷裂了。作為一名紙菸製造商,Stone決定花點心思做根好吸管。

  

  他用紙包裹鉛筆桿,並用膠水將紙粘牢,然後再把鉛筆抽出來,這樣一隻紙質吸管的雛形就誕生了。1888年,他為此申請了專利,到1890年,其創立的Stone Industrial公司開始大批量生產這種紙質吸管,如今這家公司已是Precision Products集團中的一員。

  

  上世紀30年代,能彎曲的吸管問世。那時候,發明者Joseph·Friedman看到他女兒用筆直的紙質吸管費力地吸取奶昔,於是就把一根螺絲塞進了吸管,調整好位置後,在吸管對應螺絲凹槽的部位纏繞絲線,纏好後將螺絲取出。這樣一來,這節吸管有了螺紋,就可以方便的彎曲而不會影響內部的通道。Friedman為此申請了相關專利,並創立了Flex-Straw公司來批量生產這種產品。

  

  醫院是首批引入可彎曲吸管的場所,因為這樣可以讓躺臥的病人方便的吸取水和藥物。

  

  在此後數十年的時間裡裡,幾乎全美都流行用紙質吸管喝蘇打水和奶昔。

  

  飛速發展的塑料工業

  

  塑料產業剛剛興起時,紙質吸管的地位還算牢靠。

  

  1870年,美國人John·Wesley·Hyatt發明了第一批塑料產品,利用名為賽璐珞(Celluloid)的材料製成仿動物製品,例如象牙。隨後的數十年裡,各類塑料化合物層出不窮:應用於日用品的酚醛樹脂;應用於長筒襪的尼龍;應用於軍用飛機的丙烯酸塑料等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塑料憑藉其兼具耐用和低成本的優勢,以出乎意料地速度投入大規模生產。戰爭結束後,美國製造商急需一個新的消費市場來延續塑料的繁榮。科學家Susan·Freinkel在其著作《塑料秘史:一個有毒的愛情故事》(Plastic: A Toxic Love Story)中寫道:戰時所需的塑料製品在戰後沒了買家,製造商將目光轉至逐漸擴張的廉價生活用品市場。戰時緊張的物資供給狀態一去不返,美國人釋放著自己的消費欲望,希望東西越便宜越好。

  

  「正是因為塑料產業的存在,富足的美國人在物質方面擁有了多重選擇,且都不超預算,負擔得起。」Freinkel寫道。

  

  塑料吸管搶佔市場

  

  像吸管這樣的一次性產品有很多種,大多由大型公司大規模生產。相比於紙質吸管,塑料吸管的成本更低,更耐用。而且塑料吸管還能輕易地塞入飲料包裝蓋的十字槽內,根本不需要撕扯和擠壓。

  

  經過上世紀60年代的普及發展,塑料吸管得以大規模生產並投放市場。

  

  1969年,上文提到的Flex-Straw公司被Maryland Cup公司收購。這家總部設於巴爾的摩市的公司生產種類繁多的塑料製品,很快成長為全美國最大的塑料吸管生產商之一。到了1983年,該公司又被Fort Howard公司收購,但仍然在生產塑料製品。

  

  「塑料更便宜,更耐用,擁有更大的優勢,是那個年代公認的好材料,沒人會想到將來它對環境的惡劣影響。」紙質吸管生產商Aardvark Straws的全球業務總監David Rhodes說道,該生產商隸屬於Precision Products集團。

  

  話雖如此,塑料吸管也經歷了很多創新,例如上世紀80年代的泡泡茶吸管和異型吸管。

  

  隨著方便食品的社會需求持續增長,一大批大型生產商應運而生。據報導,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塑料生產商之一,Plastics Europe僅在1950年就生產了150萬噸塑料製品。2015年時,全世界的塑料產量已高達3.22億噸。

  

  現狀如何?

  

  然而時至今日,全世界都在盡力消除塑料汙染帶來的後遺症。

  

  不少企業、市區政府乃至國家政府都在或倡議或實施地頒布塑料吸管禁令。部分企業還將生產重心轉至金屬吸管和玻璃吸管,這些產品不像紙質和塑料吸管那樣用後即扔,且受到了環保人士的青睞,後者樂意購買,留作長期使用。

  

  曾經,公眾對塑料的喜好令生產商賺得盆滿缽滿;如今,公眾尋求替代品的訴求又讓生產商倍感壓力。

  

  Steve·Russell是美國化學委員會塑料產業部的副主席,這是一家代表眾多塑料生產商的貿易組織,其他行業也有這樣的組織。他認為,法律法規只針對吸管或者任何單一產品都不算明智之舉。

  

  「過於關注個別產品,很可能會讓人忽視更緊迫的問題,比如怎樣把垃圾管理落到實處。」他解釋道,「就吸管而言,更好的做法是讓有需要的客戶自行提出要求,而不主動提供給客戶。」

  

  此外,Russell還介紹道,美國化學委員會把垃圾收集定位為關鍵環節,認為這是阻止塑料垃圾進入海洋的最佳措施。

  

  但環保組織認為,塑料吸管禁令是達成終極目標「終結一次性塑料產品流通」的重要步驟。

  

  西雅圖塑料吸管禁令的生效日是7月1日,綠色和平組織的Kate·Melges隨後向該市媒體KIRO 7說道:「這表明了對塑料汙染問題的立場,也表達了努力方向,即禁止所有一次性塑料產品。」

  

  Rhodes堅信,塑料吸管總有一天會成為人們嫌棄的對象。生產商Aardvark Straws在2007年創立時,Rhodes曾評論道,該公司銷售業績的一部分將來源於動物園、水族館和遊艇等場所的需求,後者希望藉助紙質吸管等產品,給顧客留下關愛生態的形象。

  

  除此以外,他認為,成本是塑料吸管與替代品之間最大的障礙。

  

  「紙質吸管的成本比塑料吸管高出些許,這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因素。」他說道,「對於大型公司而言,成本的增加是數以億計的考量,但海洋環境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譯者:清泉石上流)

相關焦點

  • 麥當勞停用「塑料吸管」,是英明的商業決定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風雲變幻,「塑料吸管」這一工業化浪潮中的指標物件,又一次被送上了歷史的稱量臺。新聞數據固然令人稱讚,但更深層次的問題尚未浮出水面。這條新聞其實隱含了很多前提問題:為什麼需要吸管?為什麼吸管大都是塑料的?為什麼我們又要減少使用?這一舉措真的有用嗎?這裡面實際混合了很多歷史背景、科學知識,及研究進展,當然無處不在的商業運作亦間雜其中。
  • 再見了 塑料吸管!
    2020年還剩最後一個月,在中國的外資餐飲企業紛紛發起「減塑   必勝客日前宣布,2020年底,中國內地所有必勝客餐廳將停止使用塑料吸管。上海、杭州和廈門三個城市率先上市環保包裝,包括紙吸管、紙袋,以及生物降解塑膠袋。同期,全國36個城市的餐廳將把現有包裝更換為紙袋或生物降解塑膠袋,預計一年可節省約9千萬個塑膠袋和7千萬支塑料吸管,預計相當於每年約減少1000多噸不可降解塑料用量。
  •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 塑料對人類的危害有多大?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全球各地每個角落都有人再隨地亂扔塑料垃圾在人們使用越來越多塑料製品的同時,塑料垃圾正如同潮水一般流入生活的方方面面。2015年全球產生塑料製品超過3億噸,大量塑料垃圾通過填埋、焚燒等方式侵佔和汙染著生存環境  塑料危機席捲全球全球各地每個角落都有人再隨地亂扔塑料垃圾而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更是成為了一個巨大的威脅。城市中不同水體的塑料垃圾最終在馬尼拉大都市帕拉那克市海岸自由島的海灘上匯集。
  • 再見,麥當勞的塑料吸管、星巴克的塑料咖啡攪拌棒!
    據英國《獨立報》當地時間10月1日消息:2019年3月,英國議會通過法案,禁止生產和銷售塑料吸管、攪拌器和棉籤,但由於新冠的原因該法案遲遲沒有生效,而如今已於本周四正式生效,這意味著我們是時候向麥當勞的塑料吸管、星巴克的塑料咖啡攪拌棒說再見了。
  • 吸溜幾分鐘,降解500年!「塑料吸管,將不再相見」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節點實施,確保大量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根據上述意見,到2020年年底,要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走過了12年的「限塑」,正在慢慢走向「禁塑」。
  • 以後喝奶茶不能用一次性塑料吸管了~每一根塑料吸管降解...
    一根降解或達500年! 現在明確了,年底禁用! 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發展改革委 生態環境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其中規定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沒有塑料吸管了,可怎麼辦?
    最近有很多關於塑料吸管的新聞:澳洲各大酒吧和超市巨頭淘汰一習性塑料吸管;麥當勞宣布在英國和愛爾蘭兩國的餐廳停止使用塑料吸管;宜家將停止銷售吸管等一次性塑料製品,並且將停止為新鮮的食物發放吸管等塑料餐具;咖啡連鎖品牌Costa宣布,
  • 星巴克禁塑料吸管:採用新型聚丙烯杯蓋代替塑料吸管
    原標題:星巴克將全面取締塑料吸管採用新型杯蓋響應限塑【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費加羅報》7月9日援引法新社報導,全球咖啡連鎖店巨頭星巴克7月9日宣布,將於2020年前在旗下2.8萬家門店內全面取締塑料吸管的使用,以響應抵制一次性塑料產品的行動。
  • 限塑令實施11年:塑料吸管消耗量仍舊十分驚人
    目前,全球的塑料吸管消耗量驚人。在美國,每天有近5億根塑料吸管被丟棄,接起來的總長度可繞地球兩圈半相關部門、行業協會等應加大對「限塑令」的宣傳,引導企業和消費者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的生產和消費難降解的塑料垃圾已成為世界公認的治理難題。中國的「限塑令」已經走過11個年頭,禁止進口包括廢塑料等多種固體廢物的「洋垃圾」禁令實行也早已超過一年。
  • 塑料吸管年底禁用!紙吸管成本高生產難,多數小企業仍在觀望
    麥當勞中國表示,相關減塑舉措將於2020年內覆蓋中國內地,據了解,目前中國內地有超過3500家麥當勞餐廳,其塑料吸管的年均使用量約400噸。麥當勞(中國)副總裁張帆:目前麥當勞中國所有的包裝裡,大概80%都已經實現了紙質,塑料只有20%的用量。
  • 別了 塑料吸管!可降解吸管 廠家訂單「爆了」……
    據了解,早在2020年10月份,上海市出臺《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底,商場、超市、藥店等場所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餐飲打包、外賣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違者將依法進行查處。
  • 塑料吸管禁令生效,瀏陽餐飲門店積極響應
    撤下塑料吸管,換上紙質吸管在城區的一家奶茶店,店家已經將塑料吸管替換為紙質吸管。記者彭紅霞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2021年1月1日起,全國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塑料吸管變身環保紙吸管 消費者:還需提升使用感受
    >今年7月17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個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就在近日,國家發改委等十部門召開全國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中,對塑料汙染治理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落實。
  • 新年,你跟塑料吸管告別了嗎?
    在剛剛結束的元旦假期,如果你出門逛街喝奶茶的話一定也會發現,街頭巷尾奶茶店裡的吸管也已「新年大換新」。 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和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全國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 女大學生發明可以吃的吸管,取代塑料吸管......
    據說前兩天連英國女王都發怒了,為了抵制日益嚴重的海洋塑料汙染問題,女王霸氣的宣布," 以後在所有的皇室地盤上,禁止使用塑料吸管、塑料瓶 ",就連麥當勞都跟風表示,從今年 5 月份開始,英國的 1300 多家麥當勞將開始停用塑料吸管。
  • 塑料吸管年內禁用,廣州餐飲店推出這些替代品
    炎炎夏日的街頭,買上一杯珍珠奶茶,吸管插進杯子裡,呲溜吸上一大口奶茶和珍珠,夏日的幸福感不過如此。但你可能不知,到今年年底,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喝珍珠奶茶的情形將不復存在。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節點實施,確保大量減少塑料製品的使用。
  • 人類糞便首次發現塑料微粒後,我再也不敢用塑料吸管了......
    ♻️♻️全球禁塑運動海洋不是人類的垃圾場______據統計,每年約有800至1100萬噸的塑料廢棄物進入海洋。而這兩年,全球各個國家也紛紛將減塑運動擴大到禁用塑料吸管。就在今年,英國女王要求皇室全面禁塑,英首相也宣布將在25年內淘汰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廢棄物;蘇格蘭預計2019年底全面禁用塑料吸管;星巴克的故鄉西雅圖,自7月起全面禁止餐廳使用塑料吸管。臺灣環保署也宣布,自2019年起大型餐飲業的內用將禁止提供塑料吸管,2025年全面限用(不能免費提供,必須付費以價制量),到了2030年全面禁用。
  • 塑料吸管危害不小
    我國從2008年6月1日起實施「限塑令」,取得了積極成效。如今,隨身攜帶環保袋的人越來越多,商品過度包裝越來越少,「限塑令」的成績有目共睹。不過,在塑膠袋使用量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飲品塑料杯、塑料吸管、杯口封裝直飲蓋等「白色汙染」問題愈發凸顯出來。
  • 塑料「禁管令」倒計時,紙吸管必入!
    而在環保吸管的眾多選項中,成本最優、目前最適合作為塑料吸管替代品的可降解紙吸管的售價平均在0.1-0.15元/支(量大還有一定下調空間),成本比原有的塑料吸管略高。 同時,有些品質欠佳的可降解的紙吸管存在硬度和熱飲耐水性問題以及伴有滯澀感,對使用感受的評判帶來直接影響。所以基於成本和顧客體驗因素的考慮,有些茶飲商家對於「禁管令」之下該何去何從還在觀望。
  • 淺談PLA吸管的利與弊
    近期,因為「禁塑令」全面實行,以PLA為原料製作的吸管被用來取代塑料吸管,佔據了部分市場份額。PLA吸管用於替代塑料吸管,儘管它有著可降解綠色環保的優點,在用戶體驗上也被認為優於另一替代者--紙吸管,但是它的缺點也是不容忽視的:PLA材料熱變形溫度較低,超過50℃就會變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