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點緩緩填充腦海的知識就像一塊塊高高壘起的積木,讓她可以構建一所名為「數學」的房子。
「我知道我搭得很慢,但我從來不會後退。」
■ 汲取養分,填補遺憾 ■
■ 向陽生長,初見成效 ■
就這樣,李丹在一次又一次的提問和講解中磨去含蓄,鑿出成熟,從剛開始由於害怕犯錯、每次講課之前都失眠的緊張狀態,到現在學會接受自己的不足再努力改正的自如狀態;從講課時狀況百出到現在已經可以遊刃有餘地解決學妹的問題。而學妹仿佛是一面鏡子,李丹從學妹青澀的提問中仿佛看到了以前那個懵懂的自己,也看到了自己的成長,為此,李丹樂不可言。穿越風雨,不斷努力的她,逐漸蛻變著。
「我知道我走得很慢,但我從來不會後退。」除了每周一給學妹講課,李丹還在導師的帶領下準備針對「部分耗散二維Boussinesq系統的靜水平衡穩定性」的研究發表一篇SCI。由於李丹對這方面不太熟悉,她花了兩周的時間,先將一些專家的學術成果運用的思路和方法不斷研究、了解清晰,捋清解題思路才下筆。她認為,自己的不足依然很多,但敢於下筆,才能更充分地了解哪些地方還有缺漏、自己將如何進步。
由於數學論文和其他論文有所不同,需要寫很多數學公式和符號,所以姬老師發給了李丹Latex軟體的安裝包,讓她用Latex來代替Word的使用。李丹跟著使用教程一步一步地摸索,逐漸學會了軟體的使用,並且她也發現這個軟體對於數學公式的撰寫以及排版都會方便一些。在內容的撰寫過程中,李丹耐下心來,一點一點鑽研著思路,並且根據導師的建議反覆修改。終於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李丹與導師姬瑞紅成功發表 SCI Stability of hydrostatic equilibrium to the 2D Boussinesq systems with partial dissipation(《部分耗散二維Boussines-q系統的靜水平衡穩定性》)。之後,她又先後完成 Uniqueness of weak solutions to the Boussinesq equation with fractional dissipation (《分數階耗散Boussinesq方程弱解的唯一性》)以及 Stability to the 2D Boussinesq systems with partial dissipation(《具有部分耗散的二維Boussinesq系統的穩定性》)兩篇SCI,目前正在投稿當中。努力後的成果,如雨後春竹,向陽生長的李丹,逐漸逆風翻盤。■ 多方面發展,華麗蛻變 ■
在日常專業學習和參加培訓班、討論班以及發表論文的同時,李丹還利用中午和晚上睡覺前的碎片時間,閱讀課外書,拓寬思路,積累文學素養,進一步提高自己。在研究生三年期間李丹總共閱讀了《寫給大家的西方美術史》、《月亮與六便士》和《財富自由之路》等54本書籍。
誰也想不到,3年讀了54本書的李丹,本科時卻是個除數學資料以外一本書也看不了的人。那時的她也曾想改變,去圖書館借過《傲慢與偏見》和《了不起的蓋茨比》等,也買過很多書,可是每次看到一半就擱置了,從沒堅持下去過。
大學畢業,李丹去北京的親戚家玩,驚訝地發現自己讀的書和懂的東西還不及小學五年級的表妹,這讓她備受刺激。回首大學四年,李丹發現自己不僅收穫的專業知識很少,其他方面的知識儲備也是一星半點。
懊悔和遺憾的同時,李丹也決心改變。研一開始時李丹就強制自己每天睡前必須閱讀多少頁,漸漸地,她的睡前閱讀從強制變成了習慣。「現在,睡前閱讀已經成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從為了變得優秀,到純粹因為喜歡而讀書,享受每個讀書的時刻,李丹努力彌補著本科留下的遺憾,變成了自己所希望成為的模樣。
在堅持閱讀中,李丹為了避免自己的視野狹窄和思維固化,閱讀的種類也從最開始的小說逐漸豐富到美學、經濟學乃至哲學領域,從各個方面綜合提升自己,實現了從閱讀小白到博覽群書的蛻變。綜合知識的增長也漸漸地填滿了本科時的遺憾,逆風翻盤,而「翻盤」的背後則是李丹日復一日的堅持與努力。在填補本科時的遺憾的同時,李丹也有了更長遠的規劃——攻讀博士,並且活到老,學到老,不斷超越自我。
李丹,管理科學學院2017級數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獲得2018-2019學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成都理工大學優秀研究生」;擔任2017級數學專業班長,工作認真負責。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曾經「笨拙」的成理女孩,如何披荊斬棘變身科研小能手?
↓↓ 點亮尋找知音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