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之後,全國大部分地區的草莓都已經結束了定植,草莓種植進入苗期,在這個階段草莓比較容易發生一個病害——炭疽病,這種病害對於草莓的生長有極大的危害,尤其是苗期的草莓還處於一個比較脆弱的階段,一旦發生就要拔除、重新定苗,所以十分麻煩,綠之洲建議各位草莓種植戶,在這個階段一定要做好草莓炭疽病的防治工作。
危害嚴重的草莓炭疽病
草莓炭疽病一般發生在草莓育苗期和定苗初期,這是一種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症狀表現在草莓的葉子、莖稈、花瓣和果實上,在發病初期會在莖稈上出現很多黑色小點,導致草莓莖稈枯萎,然後逐漸轉移到葉片、花朵等部位,產生紡錘形或者橢圓形的潰瘍狀病斑,最終造成局部病斑或者整株枯死,對草莓種植的影響很大。
之所以說草莓炭疽病的危害大,是因為其具有傳播性,而且發病一般比較突然,在苗期很難完全救治,而如果危害到了果實,會對產量和後期的銷售造成很大的難度,往往給果農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炭疽病的發病原因
炭疽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其發生的原因和草莓種植園區的環境息息相關。一般來說,高溫高溼的環境是最容易發生草莓炭疽病的,最適合炭疽病發生的溫度是28-32攝氏度,相對溼度在90%以上,就會利於炭疽病病菌的傳播和入侵;
從草莓苗方面來看,根系、莖稈等部位存在傷口的草莓,以及弱苗、發育不健壯的草莓更容易被病菌入侵;
從施肥和土壤來看,草莓連作、氮肥施入過多、土壤酸鹼性不平衡等問題,都會營造出利於草莓炭疽病發作的環境。
把握防治關鍵期
9月是防治草莓炭疽病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溫度、溼度等都比較適合,是草莓炭疽病的發病高峰期,所以要加強園區的管理工作。
一方面,這個時候溫度適宜,秋初仍處於高溫季節,尤其是白天氣溫能達到30攝氏度左右,在草莓大棚中溫度則會更高,所以剛好是炭疽病菌絲體產孢子的適宜溫度。
另一方面,秋季部分地區仍然處於多雨季節,整體溼度較大,還有部分種植戶為了降低棚內溫度會加大灌溉水量,造成了整體溼度的提升,要知道草莓炭疽病在溼度大於80%以上就很容易發生。
最後,炭疽病會隨著流水、風力等途徑進行傳播,所以當園區內出現了一例炭疽病之後,就會逐漸在園區內擴散,沒有及時控制好園區的環境,病菌傳播會更加迅速,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
控水控溫控傳播
了解過草莓炭疽病的發作情況之後,我們要根據其發病特點來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綜合來說就是控水、控溫、控傳播。
控水:草莓定苗期、緩苗期都需要澆水,這個時候要控制澆水量,除了定苗水要澆投之外,其餘時候澆水都要分批次進行,避免一次性大量澆水;其次,在草莓棚內溫度較高時,可以採用小水降溫的方式,也可以採用噴施、遮陽的方式進行降溫,不能純粹依靠澆水來降溫。
控溫:顧名思義就是控制園區內的溫度,儘量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避免高溫高溼的環境出現,導致炭疽病的發病。
控傳播:這個是防治炭疽病中最重要的 一個環境,首先是做好病株、病葉的摘除,同時要注意日常的通風、灌溉,在園區內存在病株的情況下儘量不要做通風、灌溉工作,及時摘除病葉、病莖、枯葉及老葉以及帶病殘株,併集中燒毀,減少傳播。
其他工作
除了定植後的工作之外,草莓在定植前的底肥工作中施入定量的微生物菌劑也能避免炭疽病等土傳病病害的發生,因為微生物菌劑可以抑制土壤中的有害菌入侵草莓根系,也能促進作物的生長,提升抗逆性,可以有效降低炭疽病發生的機率。
另外,選擇抗病品種,對土壤進行消毒以及合理施肥等都是草莓定植期前後需要做好的幾項工作,同時要減少輪作,避免多年輪作造成的土壤失調、有害菌過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