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4日瀋陽市的明在農管家諮詢:李子有黑點什麼原因呢?
針對農戶朋友的提問和圖片信息,以下是農管家的專家們給出的建議和農技支持:
王桂蓮(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炭疽病,用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咪鮮胺,溴菌腈等防治。
王剛(山東省濰坊市壽光市):炭疽病用阿坨或咪鮮胺或苯醚甲環唑防治。
馮濤(安徽省六安市壽縣):炭疽病危害 建議使用肟菌戊唑醇或氟矽唑或苯甲丙環唑防治。
呂蘭華(山東省聊城市陽穀縣):炭疽病危害。建議選用苯醚甲環唑、溴菌腈、咪鮮胺、啶氧菌酯、甲基託布津等配合桔皮精油噴施防治。
李慧(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炭疽病危害,可用肟菌戊唑醇,啶氧菌酯,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咪鮮胺,異菌脲防治。
劉風花(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炭疽病用苯醚甲環唑吡唑醚菌酯。
溫馨提示:要想詳細了解此案例的具體情況,請登陸農管家找到問答欄目,更多最新問題信息盡在掌握中!
農管家知識大課堂—最質樸的語言,幫助農民科普知識,解決實質性問題
一、症狀表現
炭疽病主要為害果實,也能為害新梢和葉片。幼果受害時,先出現水漬狀褐色病斑,逐步擴大呈圓形或橢圓形紅褐色病斑,病斑處明顯凹陷。氣候潮溼時長出粉紅色的小點,果實成熟期最明顯的症狀是病斑呈同心環狀皺縮。病果絕大多數腐爛脫落,少數呈僵果掛在枝上,枝條受害後,產生褐色凹陷的長橢圓形病斑,表面也長出粉紅色小點,枝條一邊彎曲,葉片下垂縱捲成筒狀。葉片發病產生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有粉紅色小點長出。最後病斑乾枯脫落形成穿孔。
二、發病規律
該病菌主要是以菌絲體在病梢組織或僵果中越冬,翌年,春季長出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和昆蟲傳播,在條件適宜時進行再侵染,幼果期遇到低溫多雨的天氣,果實成熟期遇到悶熱潮溼的天氣,易發病,管理粗放、樹勢較弱的果園發病較嚴重。一般早熟品種發病重,晚熟品種發病較輕。
三、病害病原
一、病原稱盤長孢狀炭疽菌,屬真菌界無性型真菌。二、形態:分生孢子盤直徑187-242μm,一般有黑色剛毛2-6根,0-1個隔膜,由基部向頂部漸尖,46×4.6μm。分生孢子直,頂端彎,大小9-24×3-4.5μm,附著胞大量產生,中等褐色,棍棒狀或不規則形,6-20×4-12μm。有性型稱圍小叢殼,屬真菌界子囊菌門。
四、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加強果園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力。科學修剪,疏花、疏葉,剪除病殘枝及茂密枝,調節通風透光,雨季注意果園排水,保持適度的溫溼度,結合修剪,清理果園,將病殘物集中深埋或燒毀,減少病源。選擇較抗病品種。進行果實套袋。
化學防治—化學藥劑參考
1、60% 甲硫·異菌脲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40-60克/畝 噴霧
2、70% 咪鮮·丙森鋅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90-120克/畝 噴霧
3、25% 咪鮮·多菌靈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75-100克/畝 噴霧
4、40% 腈菌唑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4000-4800倍液 噴霧
5、46% 氫氧化銅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稀釋1500-2000倍 噴霧
6、75% 肟菌·戊唑醇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10-15克/畝 噴霧
7、60% 唑醚·代森聯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1000-2000倍液 噴霧
8、2%,4% 嘧啶核苷類抗菌素 水劑(低毒) 使用1)500-600毫升/畝、2)250- 噴霧
9、30% 矽唑·咪鮮胺 水乳劑(低毒) 使用1500-2000倍液 噴霧
10、20% 苯甲·咪鮮胺 微乳劑(低毒) 使用1000-2000倍液 噴霧
11、325克/升 苯甲·嘧菌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30-50毫升/畝 噴霧
12、45% 咪鮮胺 微乳劑(低毒) 使用750-1000倍液 噴霧
13、25% 苯醚甲環唑 懸浮劑(低毒) 使用30-40毫升/畝 噴霧
14、22.5% 啶氧菌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35-45毫升/畝 噴霧
15、12.5% 氟環唑 懸浮劑(低毒) 使用2000-2400倍液 噴霧
16、42.8% 氟菌·肟菌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20-30毫升/畝 噴霧
17、400克/升 克菌·戊唑醇 懸浮劑(低毒) 使用1000-1500倍液 噴霧
18、35% 氟菌·戊唑醇 懸浮劑(低毒) 使用25-30毫升/畝 噴霧
19、42.4% 唑醚·氟醯胺 懸浮劑(中等毒) 使用2500-3500倍液 噴霧
20、250克/升 嘧菌酯 懸浮劑(低毒) 使用1500-2500倍液 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