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揚信 本文圖片 上海靜安微信公眾號
一名上海「95後」男護士,在一名病人3個半小時的透析過程中反覆用手幫老人摳痰、擦嘴。這樣的暖心舉動讓周圍的病患頗為感動。
近日,一封特殊的表揚信交到了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血透室護士長的手中,被表揚的是血透室的1997年出生的男護士蔣義。
像是孫子照顧自己爺爺事情發生在12月11日上午,血透室裡推進來一位80多歲的老先生,被安排到了蔣義負責的床位上。一陣劇烈的咳嗽聲吵醒了鄰床的李阿姨和賈阿姨,只見新來的老先生煩躁不安,又喊又叫,時不時還要咳嗽幾聲。蔣義怕影響其他正在透析的病人,一直守在老人身邊安撫著。出於同病相憐,病友們都十分理解,誰也沒有抱怨。
過了一會,原本老先生劇烈的咳嗽聲變得有氣無力,張著嘴在大口大口喘氣。旁邊的李阿姨看見蔣義不停地拍著老人的背,但似乎沒有用,老人沒有什麼反應。
此時,賈阿姨看見令她瞠目的一幕,只見蔣義一隻手託著老人的下巴,另一隻手從老人的嘴裡摳出了一大塊痰。「我的媽呀,我一陣噁心,頭皮發麻……」賈阿姨內心一陣驚呼,而老先生卻長舒了一口氣,呼呼地睡著了。隨後,蔣義為老人擦乾淨嘴巴,輕輕地給他蓋上了被子。這一切都被兩位阿姨看在了眼裡。
兩位阿姨介紹,在老人透析的三個半小時裡,反覆上演著令人瞠目的場景,而蔣義則不停地幫老人摳痰、擦嘴,輕拍老人的背部,像是在哄老人睡覺。如果不是防護服穿在蔣義身上,大家都會以為這是老人的孫子在照顧自己的爺爺。
事後,摳痰的故事在病房被傳開,病人和家屬們看見蔣義都紛紛豎起大拇指。
蔣義則靦腆地笑著說:「其實沒什麼,這只是本能反應而已,如果我不快速地把痰給弄出來,那老人可能就會有生命危險。在我們血透室裡,換做我們其他護士看見了,大家也會這麼做的。」
有人問他,「你不怕髒嗎?」「當時只想搶救生命,根本沒有功夫感受噁心的感覺,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趕快排痰,我就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蔣義回答。
據了解,該老伯因尿毒症進入血透室,同時伴有肺部感染,神志也不清晰,像這樣的病人在透析過程中發生嗆痰的狀況時有發生。靜安區閘北中心醫院血透室副主任鄔碧波介紹:「我們護士都要密切觀察病人透析中的反應,一旦出現危急情況,就要當機立斷馬上介入,做一些有效的操作,根本來不及再準備相關的設備,只能用最小的損傷和危害最輕的方式第一時間快速救命,這已成為血透室醫護人員的共識。」
97年男護士蔣義生活照。
「病人的肯定讓我有更強的動力」感動於蔣義的敬業精神和對病友的滿滿關愛,圍觀了全程的李阿姨和賈阿姨寫了表揚信送到護士長手中,對蔣義表示鼓勵和點讚,於是便有了開頭的那張手寫表揚信。
「真的很感動,我一定要表揚一下,像這樣的小青年太少了。家裡的小孩也不一定做到,一直反覆摳到我下(透析)機了,老爺子也要下機了。我沒話可說,只好給他點個大大的贊。」蔣義的細緻和耐心給李阿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賈阿姨也說:「當天看到蔣義為病人摳痰,看起來非常平靜,沒有表現出一絲不耐煩,就像是伺候爺爺,這年輕的小夥子太不得了。」
自己的工作受到病人肯定,蔣義感到欣慰:「平常工作中的小細節,病人看到後給予了肯定,讓我以後工作有了更強的動力。」
1997年出生的蔣義在生活中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有著運動方面的愛好,喜歡爬山、跑步和健身等。工作之後,他體會到了自己的成長,「自己更加嚴謹了,平時在生活中可能大大咧咧,不會在意很多細節的東西,但是上班的時候,要打起200%的注意力。」
蔣義生活照。
從事護理工作最關鍵的是細心。蔣義說:「工作要仔細,做血透風險很高,一個不小心,會釀成大錯,所以一定要檢查一遍以後不放心,再檢查一遍。」
在醫院的血透室,家屬不能入內陪伴,病人在治療和生活上的需求基本上都是護士完成的。除了摳痰以外,他們有時還會遇到為病人擦嘔吐物的情況。「病人突發嘔吐,護士往往會拿袋子去接,可有時情況緊急,來不及的時候,病人會吐到身上或地上,這時護士都會給病人仔細地擦乾淨。」他說,「尤其吐到導管附近的時候,為了避免感染,我們更是會一點點地擦仔細。」
作為男護士,蔣義感到自己體能比較強,有利於完成需要體力的工作。血透室的工作量很大,很多時候需要推著病床送病人、抱病人、搬東西、更換病床的床單被套等等,男生比較有力量,完成起來相應方便一些。
受到病人的肯定,看到病人順利完成治療,是蔣義在工作中感到最高興的時刻。他說:「以前有的病人很難進行穿刺,每當我穿刺成功會有成就感,覺得這麼難打的針自己都能打進去了。大多數病人在這裡連續治療了多年,每天看到他們順利完成治療,我都很開心。」
對於未來,蔣義懷有憧憬,希望病人能對醫務人員多一份理解,同時在血透室,希望通過醫務人員的努力,把早期的病人找出來、管起來,讓病人早發現、早治療,把透析病人的數量降下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