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航空發動機的葉片,那個工作環境一個惡劣,比如F22的御用發動機F119渦前溫度是1703℃,這個高溫將融化我們常見的金屬,因此大家首先就想到了熔點奇高的金屬鎢,它的熔點高達3422 ℃,對付1703 ℃綽綽有餘,但從來都聽說過發動機葉片中使用了鎢合金,為什麼會這樣?
渦輪發動機的工作條件到底有多惡劣?
現代飛行器的發動機種類繁多,比如活塞式發動機(運動飛機)、渦軸發動機(直升機),渦輪噴氣和渦輪風扇發動機(戰鬥機),渦扇發動機(不帶加力,無人機和轟炸機以及客機等)!
每種發動機工作條件與狀態都不一樣,本文就著重討論渦噴和渦扇,因為這兩種發動機結構類似,工作條件也類似,但前途卻大相逕庭的發動機!
發動機的結構
噴氣式發動機和其他類型的發動機結構有些不一樣,乘坐過客機的朋友能發現,從發動機前部向後張望,能看到後面的景物,當然這並不是說噴氣式發動機前後是貫通的,我們看到的只是從外涵道葉片縫隙看到的後半部分!
渦扇發動機結構
渦扇發動機結構一般外涵道和內涵道兩部分組成,外涵道就是一個大風扇和整流葉片構成,說的簡單點就是一個轉速超級快、葉片很多的大風扇!
而整臺發動機的核心結構則是內涵道,從前到後有低壓壓氣機,、高壓壓氣機以及高壓渦輪和低壓渦輪等結構組成,從前到壓力和溫度都是逐漸上升的,到燃燒室和高壓渦輪部分,高溫和高壓達到最高,最後在低壓渦輪膨脹最後做工後從發動機後方噴出!
渦噴發動機的差異是沒有外涵道,而戰鬥機的渦噴和渦扇發動機差別則還有一個加力燃燒室,客機和無人機則不需要加力燃燒室!
沒有外涵道的渦噴
發動機葉片的耐溫要求
從發動機的結構來看,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發動機的葉片從前到後的溫度是不一樣的,對耐溫要求最低的是外涵道的風扇葉片,那個幾乎沒有高溫要求,高強度碳纖維葉片都能滿足要求,比如波音787的羅羅(羅爾斯羅伊斯)GEnx渦扇發動機,這是三轉子高涵道比的渦輪風扇發動機,它有一個直徑2.7米的外涵道風扇直徑!
它的外涵道風扇就是複合材料,因為複合材料葉片生產比金屬材料更方便,重量也更輕,比如GEnx發動機的外涵道風扇葉片為18片,每片能減輕1千克,減重效果也不小!當然這個位置的葉片沒有高溫要求,也就是一個超級大電扇的工作環境
高溫開始則是在低壓壓氣機,大家都知道隨著壓力增加,氣體內能增加,溫度升高,比如波音787的另一款引擎瑞達1000(羅羅公司出品)的總壓比52:1,升溫非常可觀!但在高壓渦輪前還有一個燃燒室,這裡才是真正惡劣的環境,比如F22御用發動機的渦前溫度為1703℃(客機渦扇發動機渦前溫度沒有那麼高),絕大部分金屬在這裡就傻眼了!
發動機葉片的為什麼不用超級耐高溫的金屬鎢?
在發動機使用的金屬材料中,我們從來都只聽過來金屬錸,卻很少聽說過金屬鎢,但錸的熔點只有3180℃,遠低於鎢的3422℃,為什麼寧可用不耐高溫的錸卻不用更高熔點的鎢呢?
鎢
除了耐高溫外,發動機葉片還有什麼要求?
除了高溫外,首先就是發動機葉片的超高轉速,渦扇發動機1.5-1.5萬轉/分,渦軸的轉速則更高,所以這些葉片受到的離心力是非常強的,另外很多渦扇發動機裝配對象是軍用飛機,這些飛行器有一個機動性要求,過載能達到10G以上!
錸
有很多朋友可能認為飛行員能承受的極限不超過9G,但這並不表示戰鬥機只能飛9G,它只會比這個過載更高,首當其衝的就是這個比陀螺轉的還快的發動機風扇,這些葉片保持上萬轉速度時還能高過載使用!
最後發動機葉片和機匣之間的氣密密封,發動機靜止狀態時從前到後氣流除了葉片稍微阻擋外,就是「穿堂風」,但發動機一啟動氣流只能從前到後,無法反著回來,這個關鍵就是葉片和機匣之間的間隙只有0.1mm,一旦渦輪高速轉動後,就構成了一道空氣牆,從前到後經過多級壓氣機,氣壓越來越高,最後送到燃燒室噴入燃油,點燃,再推動高溫渦輪、低溫渦輪,為整機提供動力!
在這些壓縮機葉片中,溫度越來越高,而發動機葉片與機匣的間隙卻只可能小,不可能變得更大,那麼很簡單,這些發動機葉片一點點溫升變形,就會和機匣摩擦打火,發動機就爆了!
當然還有一個要求則是高溫下氧化以及抗蠕變性能,其中抗蠕變性能是材料在恆載下(外界載荷不變)的情況下,變形程度隨時間增加的現象,而鎢在高溫下的抗蠕變性能不及錸,不過有一點要提醒一下的是,發動機葉片從來都不是單質金屬,而是高溫合金!
一般的發動機葉片都是單晶鎳基合金,屬於高溫合金。這種合金裡含有鎢、鉬、釕、鉭、鈷、錸這些稀有金屬,加入金屬錸,會提升這些合金的高溫抗蠕變性能,特別是發動機啟動後很快就從環境溫度上升到1600-1800度,熄火後又從這個高溫冷卻到室溫,只有極少數合金才能對抗如此環境。
變態的散熱方式
儘管這些合金非常耐高溫,但為了提高發動機的效率和推重比,還是會不斷提高燃燒室的溫度,因此這會導致發動機高溫渦輪葉片工作條件越來越惡劣,儘管距離融化還早,但發動機葉片工作溫度惡化,它的各項性能降低是必然的!
當然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使用更耐高溫的合金,另一種就是用技術來給發動機葉片散熱,即使更高的渦前溫度,也能讓葉片工作在合適的溫度範圍內,一般就會利用氣膜冷卻孔來輔助散熱,而葉片本來就已經是空心,在上面開孔難度很大,早期用納秒或者電火花、電液束加工技術,但現在都是用飛秒雷射來加工!
氣膜冷卻的渦輪葉片的內部結構
現代航空發動機技術難度,甚至比火箭發動機更難!你看全世界造火箭的一大堆,但真正能生產高性能渦輪渦扇發動機的國家屈指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