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11月24日訊】據報導,今天上午4時30分,我國用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此次嫦娥五號將為中國帶回大約2千克的月球土壤。然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卻在此時要求中國分享嫦娥五號此次任務獲得的相關數據和成果。
在「登月」這件事情上,中美兩國的恩恩怨怨最早可以追溯到1978年。在當時訪華期間,時任美國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的布熱津斯基為中國帶來了兩份禮物,其中一件就是質量僅有1克的月壤樣本。後來這1克的月壤樣本被一分為二,一半置於北京天文館,另一半則送到了如今有著「嫦娥探月工程」之父之稱的歐陽自遠手中。
當時還在從事地球研究工作的歐陽自遠,在接過這0.5克的月球巖石後,便開始了他長達40年的月球研究工作。從嫦娥一號的簡單獲取月球表面影像,再到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中國一共用了長達16的時間,才完成如此大的跨步。
然而,據報導,在中國公布這一喜訊後,NASA卻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中國應當向美國以及全球的科學界分享此次探月獲得的數據。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在很早之前就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中國接觸到關於美國探月工程的相關技術。比如2011年,美國就宣布了一條沃爾夫條款,其內容是禁止NASA及白宮科技辦公室與中國進行技術交流。
此外,NASA曾拒絕6名中國科學家參加天文學術研究會議。2017年,負責中國月球和火星開發計劃的科學家於國斌,在計劃前往美國參加microsymposium 58(第五十八次微觀研討會)時,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卻拒絕為他發放赴美籤證。
或許之前,中國網友已經見識過美國的極限操作,但NASA這突如其來的無恥要求,還是讓廣大的中國人民刷新了對美國的認知。不少網友表示:「可以向美國分享玉兔的養殖技術」,或者分享一個成功的「笑臉」。此外,眾多網友認為,雖然美國此舉很無恥,但中國作為一個禮尚往來的大度國家,到時或許可以「加倍奉還」。
誠然,中國網友是以最輕鬆的話語,在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怒。中國能獲得今天的成果,我們或許不能否認有那1克巖石的功勞,但更多的是靠中國無數科學家的堅持。正如歐陽自遠曾說的那樣:「我要儘量讓後人站在我們的肩膀上走得更遠、更好」。
中國今天之所以有望實現「可上九天攬月」的夢想,正是因為有無數像歐陽自遠這樣頂天立地的巨人。中華民族是一個講究禮尚往來的民族,別說是區區2克月壤,假以時日,就算是要幫美國人把當年他們插在月球上的星條旗給取回來,又何嘗不可呢?
校對:牟元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