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友評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期待中國登月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北京時間9月27日16時35分,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經過努力開啟軌道艙艙門,穿著我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以頭先出的方式實施出艙活動。當他面向艙外攝像機揮手致意時,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在為他的成功出艙而歡呼。中國日報網當天也發表了題為《太空員歷史性漫步》(Astronaut takes historic walk in space)的文章,第一時間向海內外網友報導了這一划時代的壯舉。同時,海外網友也紛紛對此發表評論,祝賀中國人民取得的舉世矚目的成就。以下是其中的精選內容:

Niatcn:登月路還長

祝賀!了不起!在實現登月和發展太空技術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繼續努力。

John:期待看到中國登月的時刻

作為一名澳洲人,我為中國人靠自己的努力取得的科學成就表示高興。祝賀中國的工程師和科學家。繼續努力,我期待看到你們登月的時刻。

Neal:繼續努力,保持謙遜

中國真棒!了不起!繼續努力,保持謙遜和警醒的姿態。

Tony:希望中國人在太空領域中取得持續、快速的進步

祝賀!作為一名美國人,我希望你們在太空領域中取得持續、快速的進步。因為我希望這樣可以激勵美國更進一步。

(王妮娜編譯)

 

相關焦點

  • 海外網友熱議:「中國15年前登月計劃的報紙!中國人說到做到!」
    其實中國此次登月的計劃從15年前就開始籌備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中國探月分三步走,分別是「繞」、「落」、「回」,這三個小目標是在2005年制定的,在當年的報紙上,還刊登了中國的這個登月計劃,如今時隔多年,中國再次拿出這張舊報紙
  • 國際專家盛讚中國太空行走:這是全人類的成就
    索洛維約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太空行走需要解決一系列非常複雜的技術難題,因此,中國航天員成功完成首次太空行走,「對中國空間技術的發展具有巨大、深遠的意義」。  歐航局專家:中國航天員非常棒  歐洲航天局負責與中國和俄羅斯合作事務的官員卡爾·貝格奎斯特27日說,他通過新華網觀看了中國航天員的首次太空漫步,「中國航天員的表現看起來非常棒!」
  • 人類首次太空行走太空人差點無法回倉
    列昂諾夫近照  9月27日16時43分,中國「神七」載人飛船航天員翟志剛順利出艙,實施中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16時59分,翟志剛成功返回軌道艙,這標誌著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太空行走的國家。
  • 俄航天專家:中國首次太空行走是全人類的成就
    據新華社莫斯科9月27日電(記者聶雲鵬)俄羅斯地面飛行控制中心主管弗拉基米爾·索洛維約夫27日說,他對中國航天員當天成功完成太空行走表示熱烈祝賀,中國成為繼俄羅斯與美國之後第三個獨立完成這一壯舉的國家,這是全人類的成就。
  • 神七航天員: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
    神七航天員  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  2008年感動中國人物——中國人民解放軍神七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頒獎辭】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印進寥廓而深邃的星空,當他們問候世界的時候,給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
  • 第一位太空行走的太空人去世了-虎嗅網
    1965年,他在上升2號宇宙飛船 外進行人類首次太空行走:用一條18英尺的繫繩綁在飛船上,在太空裡漂浮了12分鐘,飄出飛船5.3出倉往事列昂諾夫出倉行走的那一年,正是美蘇太空競賽的高峰。 他們的競爭者美國,由於正在進行的阿波羅登月計劃的設計,使得當年NASA的總預算驚人地佔到聯邦預算的4.4%,儘管資金的流向在國會和公眾的監督下嚴格控制,並儘量節約開銷,但登月計劃依然面臨諸多非議;另一邊的蘇聯投入資金未知,但在登月計劃實施上已經落後於美國,為了趕在美國之前實施登月計劃,急需加速進行太空探測試驗。
  • 中國航天員將首次太空行走
    可以預見,在新的一年中,中國將大事不斷,喜事連連。  「兩防」確保宏觀經濟穩健運行  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成為2008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從緊貨幣政策與穩健財政政策將聯袂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
    來源:海外網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這是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落月後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模擬圖(12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承載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使命的嫦娥五號任務正在穩步開展。
  • 「太空大戰」激化?美國載人登月計劃提前施行
    美國航天局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表示:「如果國會在聖誕節前批准第一筆32億美元的撥款,我們仍有望在2024年實現登月。」這也是51年前首次登月後,人類再度向月球發起的第七次登陸挑戰。
  • 海外網友:中國航天實力已超乎想像
    圖為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在2020年5月5日,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成功進入預定軌道。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美國總統甘迺迪宣布登月計劃,不料蘇聯太空行走又領先一步
    甘迺迪登月演講在這次演講不久之後,美國宇航局舉辦了一次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了這項新的太空計劃。布勞恩以登月計劃總工程師的身份出席了這次發布會。在發布會上,布勞恩宣布,美國宇航局的登月計劃將分為三個階段。首先實現飛船的繞地飛行,之後再進行多人航天、確保能夠進行長期太空旅行,在這基礎上,最終實現載人登月。
  • 影評|首次太空行走,他遭遇了什麼?——《天際行者》所講述的故事
    人類首次「太空行走」的背後,竟有如此驚心動魄的故事,不需要過多的戲劇化改編,只需要如實記錄即可。從2013年到2017年,俄羅斯陸續發行了好幾部根據前蘇聯期間航空航天的真實事件所改編的紀錄性質的電影,除了再現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完成人類第一次太空飛行的影片《太空搏擊》以及2018年初引進中國大陸的描述禮炮7號空間站對接與維修經過的《太空救援》之外,2018年4月中國大陸又引進了《天際行者》,講述人類首次進行太空行走的震撼經歷。
  •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為何中國多次上太空卻不直接登月?
    中國很早就有了登月計劃,並且可能在2030年左右實現載人登月,現在我國正處於登月關鍵技術攻關和登月籌備的階段。一旦技術條件達到要求,我國隨時可能完成登月任務。作為登月的前奏,我國已經進行過多次月球探測,早在2004年,中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
  • 圖:中國人實現首次太空行走
    圖:中國人實現首次太空行走 2008年09月27日 17: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
  • 中國徵服月球!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載人登月就在眼前!
    中國的目標是成為第三個實現這一壯舉的國家,這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成功執行一系列月球任務後,(中國)信心應該很強。中國最近發射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完成首次月背軟著陸,此前任何航天國家都沒有完成過。
  • 德媒關注中國載人登月計劃:有望開採未來核聚變發電燃料氦-3
    (新華社記者 孟麗靜 編制)(環球網軍事10月25日報導)據德國《新德意志報(Neues Deutschland)》10月23日報導,中國有雄心勃勃的宇航計劃,未來還將對火星展開探測。雖然中國宇航計劃也遭遇了一些挫敗,但這是所有太空大國都必須應對的「童年病」,中外專家都看好中國航天事業。
  • 嫦娥五號推進中國太空雄心,「五個首次」即將開創
    有人形象地將這次探月任務稱為「挖土」之旅,如果成功,將是40多年來首次有國家從月球上帶回「土特產」。多個「中國首次」等待嫦娥五號去開創,任務充滿挑戰。美聯社援引專家的話說:「成功完成嫦娥五號的任務,對任何國家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壯舉。」關注嫦娥探月的同時,也有外媒又習慣性地炒作起「太空競賽」「中美競爭」等話題。這種譁眾取寵的雜音當然不可能阻擋中國太空探索堅定前行的步伐。
  • 兩名太空人完成人類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上周五(10月18日)上午,美國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克和傑茜卡·邁爾走出國際空間站,完成了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在太空行走期間,兩位太空人還與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和副總統邁克·彭斯通了電話。白宮表示,這是自1969年登月以來,美國現任總統首次直接與太空飛船外的太空人對話。sitting [st]:adj.現任的,在任期中的"你們正在完成一項難以置信的工作!」
  • 翟志剛完成太空行走 我國首次空間出艙取得成功
    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完成首次空間出艙活動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田兆運、孫彥新)北京時間9月27日17時,航天員翟志剛在完成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並按預定方案進行太空行走後,安全返回神舟七號軌道艙。
  • 「中國向載人登月邁出又一步」(國際論道)
    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攝承載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使命的嫦娥五號任務正在穩步開展。從探測器成功落月到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從上升器月面點火實現地外天體起飛,再到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連日來,國際社會持續關注嫦娥五號的最新動態,表達對中國航天成就的讚嘆和國際航天合作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