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志剛完成太空行走 我國首次空間出艙取得成功

2020-12-05 中國政府網

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完成首次空間出艙活動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田兆運、孫彥新)北京時間9月27日17時,航天員翟志剛在完成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並按預定方案進行太空行走後,安全返回神舟七號軌道艙。這標誌著我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取得成功。

    9月27日,執行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出艙活動任務的航天員翟志剛出艙。新華社發(電視截圖)

    神舟七號飛船運行第29圈,經地面指揮部決策,確認由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執行空間出艙活動任務。經多次狀態檢查及確認,在神舟七號飛船進入遠望三號船測控區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於16時34分向航天員下達出艙指令。

    16時35分,翟志剛經過努力開啟軌道艙艙門,穿著我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以頭先出的方式實施出艙活動。北京飛控中心指控大廳前方大屏幕顯示出從神舟七號飛船上傳回的畫面,翟志剛面向安裝在飛船推進艙的攝像機揮手致意,向全國人民問好,向全世界人民問好。接著,他接過劉伯明遞上的五星紅旗揮舞搖動。隨後,他朝軌道艙固體潤滑材料試驗樣品安裝處緩緩移動,取回樣品,遞給航天員劉伯明。

    按照預定路線,翟志剛在艙外進行了出艙活動。在完成各項任務後,翟志剛以腳先進的方式返回軌道艙,關閉軌道艙艙門,完成了艙門檢漏工作。根據航天員報告情況和對航天員生理數據判讀表明,翟志剛、劉伯明身體狀況良好。整個出艙活動持續時間25分23秒,空間出艙活動獲得成功。

    這次航天員實施空間出艙活動穿著的「飛天」艙外航天服,由我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製。航天服總質量120千克,可為航天員艙外活動提供至少4小時生命安全和工效保障,重複使用次數不低於5次。

中國成為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國家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田兆運)北京時間27日17時,當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完成出艙活動後順利返回神舟七號飛船軌道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技術突破。中國也隨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1965年3月,蘇聯航天員列昂諾夫由上升2號飛船出艙行走,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太空行走。同年6月,美國航天員懷特在乘雙子星座4號飛船飛行時實現出艙行走。43年來,掌握太空行走技術的國家數量一直沒有發生變化。

    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員離開載人太空飛行器乘員艙,隻身進入太空的出艙活動。隨著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太空行走技術的重要作用和意義日益突出,其最直接並為人們熟知的作用是完成太空作業,修復載人太空飛行器或其他太空飛行器上的受損部件。

    美國曾通過太空行走修復了「天空實驗室」「太陽峰年衛星」和「哈勃」空間望遠鏡等多個太空飛行器。蘇聯航天員則通過太空行走修復過「禮炮號空間站」和組裝、維修了和平號空間站。目前正在運行的國際空間站則是通過多次太空作業組裝完成的。

    中國從1992年開始實施的載人航天工程並確立了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其最終目標是要建立長期有人值守的空間站。掌握太空出艙活動這一關鍵技術,意味著為實施下一步的空間交會對接,實現最終建立空間站的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神舟七號」: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
    「神舟七號」:航天員出艙在太空行走  2008年9月25日,中國第三艘載人飛船「神舟七號」成功發射,三名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順利升空。  「神舟七號」飛船載有三名太空人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神舟七號」飛船候補梯隊航天員分別為陳全(指令長)、費俊龍、聶海勝。主要任務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  27日,翟志剛身著中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在身著俄羅斯「海鷹」艙外航天服的劉伯明的輔助下,進行了19分35秒的出艙活動。
  • 神七航天員: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
    神七航天員  成功實現中國首次太空行走  2008年感動中國人物——中國人民解放軍神七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頒獎辭】中國人的足跡,從此印進寥廓而深邃的星空,當他們問候世界的時候,給未來留下了深遠的回聲。
  • 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十周年了
    IT之家9月28日消息 2008年9月27日,我國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三人乘坐神舟七號飛船出徵太空,翟志剛代表中國人,首次進行太空行走。日前,央視新聞官方微博帶領大家重新回顧當年翟志剛出艙進行太空行走的視頻,這段視頻中,展示當年翟志剛出艙太空行走的全過程,包括一系列對話和中間遇到的小狀況。畫面中顯示,翟志剛在首次開門出艙時還是非常費勁的,翟志剛稱,艙門有一股向外吸的力量。
  • 人類首次太空行走太空人差點無法回倉
    列昂諾夫近照  9月27日16時43分,中國「神七」載人飛船航天員翟志剛順利出艙,實施中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16時59分,翟志剛成功返回軌道艙,這標誌著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太空行走的國家。
  • 我與祖國共成長|翟志剛:太空漫步 國旗飄揚
    央廣網8月18日消息(記者聶宏傑 彭洪霞 郝錚)人物簡介:翟志剛,1966年出生於黑龍江省龍江縣,1985年入伍,曾任空軍戰鬥機飛行員。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少將軍銜。在2008年9月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翟志剛首次完成出艙活動,成為中國太空行走第一人,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航天英雄」稱號。
  • 國際專家盛讚中國太空行走:這是全人類的成就
    索洛維約夫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太空行走需要解決一系列非常複雜的技術難題,因此,中國航天員成功完成首次太空行走,「對中國空間技術的發展具有巨大、深遠的意義」。  歐航局專家:中國航天員非常棒  歐洲航天局負責與中國和俄羅斯合作事務的官員卡爾·貝格奎斯特27日說,他通過新華網觀看了中國航天員的首次太空漫步,「中國航天員的表現看起來非常棒!」
  • 「神七」航天員出艙先揮舞國旗的經典畫面,其實源自一個錯誤警報
    在太空這個廣袤無垠的舞臺上,年輕一代的中國航天人將用自己的雙手,描繪出艙活動、交會對接、建造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等新的宏偉藍圖。作為世界上第354個出艙行走的航天員,在人類首次實現太空行走的次年出生的翟志剛,比蘇聯航天員列昂諾夫晚來了43年。中國從此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空間出艙技術的國家。
  • 今天,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12周年
    IT之家9月27日消息 2008年的今天,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進行出艙活動,成功完成出艙任務,中國人首次實現太空漫步。據IT之家了解,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火箭將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七號飛船進入太空。2008年9月26日,神舟七號完成變軌工作,進入高度約343千米的圓型軌道。
  • 今天,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12周年
    IT之家9月27日消息 2008年的今天,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進行出艙活動,成功完成出艙任務,中國人首次實現太空漫步。據IT之家了解,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火箭將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七號飛船進入太空。2008年9月26日,神舟七號完成變軌工作,進入高度約343千米的圓型軌道。
  • 今天,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 12 周年
    IT之家9月27日消息 2008年的今天,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進行出艙活動,成功完成出艙任務,中國人首次實現太空漫步。據IT之家了解,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F火箭將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升空,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3名航天員搭乘神舟七號飛船進入太空。2008年9月26日,神舟七號完成變軌工作,進入高度約343千米的圓型軌道。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號航天員進行出艙活動,完成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
  • 美國華裔太空人焦立中:給出艙活動打100分(圖)
    焦立中:祝賀神舟七號太空人順利執行完成中國首次太空行走任務  我國太空行走成功 美國華裔太空人焦立中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點評太空行走  中國太空第一步焦立中打100  本報訊(記者王燕)昨天下午,我國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地完成了中國的首次太空行走。
  • 揭秘中國航天員首次出艙行走背後的故事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飛上太空按計劃,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將完成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任務。然而就在出艙前一秒,意外發生了……
  • 浩瀚太空留下中國人第一行足跡
    北京時間9月27日17時,航天員翟志剛在完成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並按預定方案進行太空行走後,安全返回神舟七號軌道艙。這標誌著我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取得成功。  新華社北京9月27日電(記者賈 永 白瑞雪 孫彥新)浩瀚太空留下中國人第一行足印——27日17時,42歲的航天員翟志剛完成中國首次太空漫步。
  • 圖:中國人實現首次太空行走
    圖:中國人實現首次太空行走 2008年09月27日 17: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北京時間九月二十七日下午四點五十九分,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成功出艙,實現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圖為神舟七號軌道艙門打開的瞬間(攝於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大屏幕)。
  • 五星紅旗太空飄揚——神舟七號航天員太空出艙記
    這一圈,中國航天員的身影首次進入茫茫太空,中國載人航天發展迎來一個新的歷史時刻    15時,我們走進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大廳。飛控大廳的大屏幕上,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從座椅上起身,順利進入軌道艙,隨即關閉返回艙艙門。    一切按計劃進行。
  • 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世界首名太空行走太空人病逝
    在艙外航天服的保護下,航天員看似「暴露」在太空裡,其實置身於一個具備適合人生存的氣壓、大氣成分和溫度溼度等要素的小環境中。 以我國首次實施太空行走的航天員翟志剛為例,他出艙穿的艙外航天服足有120公斤重。這件航天服除了外表要能抗太陽輻射和微粒子的撞擊外,內部還有精細的生命保障系統,為航天員提供8到9小時的生命活動基本保障和對外通訊能力。
  •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
    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升空,這是中國第三個載人太空飛行器,它也成為了中國「太空漫步」的裡程碑。發射成功後,三名太空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操作手)和景海鵬(實驗員)發回信號,揮舞著國旗畫面的那一刻至今讓很多人印象深刻。
  • 2008年9月25日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
    神七上載有三名太空人分別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和景海鵬。翟志剛出艙作業,劉伯明在軌道艙內協助,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能進行太空漫步的國家。飛船於北京時間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於中國內蒙古四子王旗。
  • 港臺媒體關注神七航天員出艙:五星紅旗格外醒目
    ,這標誌著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  臺灣TVBS的報導說,神舟七號宇宙飛船25日順利升空之後,現在也完成了這趟太空行的主要任務出艙行走,透過電視轉播,神七航天員也向全世界的觀眾揮手。而這也是繼美俄後,大陸完成「太空漫步」目標,同時也意味大陸航天工程向前邁進一大步。   臺灣東森新聞報導說,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於下午順利在太空中邁出第一步。
  •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
    科技日曆|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中國首次「太空漫步」成功!發射成功後,三名太空人翟志剛(指令長)、劉伯明(操作手)和景海鵬(實驗員)發回信號,揮舞著國旗畫面的那一刻至今讓很多人印象深刻。9月27日16點45分,翟志剛在太空邁出第一步,開始太空行走。在16點59分結束太空行走,返回軌道艙,成功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