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長環湖綠道已建成30.5公裡,今年擬新建15.6公裡

2021-01-08 life身邊事

4月3日報導,沿著石巖湖畔延伸環繞,碧波萬頃、波光粼粼的石巖湖與巨石聳立、形態奇特的阿婆髻山相映成趣,鬱鬱蔥蔥、生機盎然的荔枝林與國際化、現代化的石巖湖國際院士村相得益彰。漫步石巖湖環湖綠道,俯仰之間,自然與人文景致應接不暇。

深圳最長環湖綠道——石巖湖綠道全長約30.5公裡,不僅建有環湖步道、濱水棧道、觀景平臺等遊覽設施,在建造過程中,還結合雨水種植池、滲透鋪裝、濾水草帶等一系列雨水鏈設計,將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其中。

截至目前,寶安區已有建成綠道435.96公裡,而在今年的規劃當中,寶安擬新建公園綠道24.4公裡,其中,石巖湖綠道將新建15.6公裡。

新選線包含1個大環道(19公裡)和11個小環道(每個2至4公裡),按東西走向分為城市綠脈段、觀湖覽勝段、藍灣綠廊段、山林野區段、郊野風光段、山水攬勝段、綠葉尋蹤段等。結合市民健身出行實際需求,方案還設計了自行車道、車行道及多功能混道。

其中,在山水覽勝段將從南廣高速橋下鋪設一條4米寬木棧道連接至石巖湖路,並設置服務驛站,為遊客進入石巖湖綠道提供便利與指引。遊客將能一路騎車健身,一路觀賞由廣州櫻、粉花凌霄、紫花馬纓丹、麥冬等植物組成的優美生態景觀,盡情領略山湖小鎮的郊野風情。

相關焦點

  • 2448公裡綠道!深圳這張「綠色地圖」你走過多少?
    目前,我市已建成全長約2448公裡的三級記者了解到,自2010年啟動綠道建設以來,深圳市已建成全長約2448公裡的三級綠道網絡,綠道密度超過1.2公裡/平方公裡,一條條蜿蜒的綠道形成起串聯城市的綠色「骨架」,繪就成深圳的綠色地圖。
  • 普陀新增三條綠道 靠近居民區總長達7公裡
    原標題:普陀新增三條綠道 靠近居民區總長達7公裡  記者從普陀區獲悉,今年普陀完成2017年綠道建設任務7公裡。分別位於真如鎮街道金鼎路南側原清澗林帶內改造,新增綠道2公裡長度;桃浦鎮的外環林帶改造綠道4公裡;槎浦公園改造1公裡。
  • 北京:昌平東沙河兩岸將增25公裡濱水綠道
    近日北京市發改委批覆了昌平區東沙河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建議書,項目將新增水面18公頃,新增綠化58公頃,沿河兩岸形成濱水綠道25公裡,串聯十三陵水庫、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沙河水庫、溫榆河,形成一條貫通昌平新城與未來科學城的水生態廊道,提升周邊居民的獲得感。
  • 廣東擬投入56億建1萬公裡生態景觀林帶-林帶 生態景觀 美麗異木棉...
    兩條沿海生態景觀林帶全長3368公裡。東北部沿海防護林以珠江口深圳為起點,經過東莞、惠州、汕尾、揭陽、汕頭,一直到潮州市,全長1225公裡;西部沿海防護林以中山為起點,經過珠海、江門、陽江、茂名、湛江,全長2143公裡。  江河生態景觀林帶共4條,全長1918公裡,分布在東江、北江、西江、韓江兩側各1公裡可視範圍內的山地上,分別作為四條江河的水源涵養林。
  • 串聯山與水惠及城與人 全長45.4公裡的灃河綠道建成後到底有多美?
    根據規劃,西安高新區將按照打造「生態城中河、活力新走廊」的目標,在明年4月底前沿灃河建成45.4公裡綠道,讓綠道串聯山與水、惠及城與人。如今,經過數月連續施工,灃河沿岸多個節點已經呈現出灃河綠道的雛形,帶來全新的美景和體驗,更讓人對其多了無限的遐想和期待。那麼,建成後的灃河綠道會是什麼樣子呢?
  • 今年10月,杭州錢塘新區這裡要大變樣
    東沙湖現狀錢塘新區江東片區外排工程的一期工程今年10月將建成完工,目前進展已過半屆時新開挖的水域將與現有東沙湖形成串聯水域面積較此前將擴大1倍多達到約985.5畝項目具體位置在哪裡?此外,圍繞東沙湖擴建部分將建設全線3.3公裡的綠道空間實現慢行跑道、自行車道全線覆蓋在不久的未來東沙湖將成為錢塘新區景觀宜人的城市公園
  • 深圳明年17條地鐵線同步施工 未來軌道超1000公裡
    軌道交通建設 地鐵運營裡程285公裡 12月20日市軌道辦有關負責人向大會報告,目前深圳市地鐵運營裡程達285公裡,居全球城市前十。預計到2020年年底,深圳將全面建成11條完整線路、總裡程約425公裡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
  • 15.89公裡!世界最長公路海底隧道青島開建
    這條西起青島西海岸新區淮河東路,穿越膠州灣,至青島港附近登陸,在海泊河口銜接青島東岸城區的海底隧道採用雙向六車道主線隧道加中間服務隧道布置方式,主線隧道長15.89公裡,建成後將超過挪威已建成的Ryfylke隧道(14.3公裡)成為世界第一長公路海底隧道,屆時青島黃島將進入雙隧時代。
  • 「四好農村路」建設初見成效,白雲已建成農村公路達1058公裡
    今年,我區著力於提升農村公路暢通、安全、舒適水平,加大建設投入,謀劃實施市、區項目共67個,計劃開工總裡程約143公裡。▲江高鎮江府路經過升級改造煥然一新。今年,白雲區納入調整後的市農村公路投資計劃建設項目48個,其中農村公路類建設項目46個,計劃開工116.1公裡;橋梁類建設項目計劃開工2座,項目總投資約3.78億元。截至目前,已開工項目36個,已完工項目17個,累計完成建設裡程60.95公裡,累計完成投資1.97億元。
  • 深新早點丨深圳再次進入「亂穿衣」季節,今年汛期天氣竟然…(25日)
    清水河站是地鐵14號線和17號線交匯站,位於清水河一路與清水河五路交叉口,沿清水河五路南北方向布置,車站寬60.55米、長443.42米,為地下兩層雙島四線明挖車站,預計將於2022年建成通車,③日前,深圳市教育局官網公布了《深圳市2019年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方案》,據《方案》顯示,今年我市中考體育基本政策保持不變,繼續採用「1+1」方式,即1個必考科目加1個選考科目,按0.3的權重
  • 城市綠道 | 廣州綠道:萬民共享的千裡綠脈(一)
    據統計,截至2018年末,全國建成綠道5.6萬公裡,各地相繼完成了一大批精品項目,如南京環紫金山綠道、上海黃浦江濱江綠道、武漢東湖綠道、廣州增城綠道、成都天府綠道等,提供了美麗宜人的生態環境,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還引領了綠色健康的生活風尚,受到了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同時,各地也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
  • 惠州今年打響淡水河潼湖水汙染殲滅戰 年內建成截汙管網135公裡
    今年,我市將「兩河」流域汙染治理作為2018年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工作,配套制訂實施淡水河、潼湖水汙染殲滅戰作戰方案等12個專項方案,相關工作穩步推進。淡水河流域建成16座汙水處理設施,處理規模40.5萬噸/日;潼湖流域建成7座汙水處理設施,處理規模17萬噸/日。淡水河流域建成550公裡、潼湖流域建成260公裡管網,生活汙水處理率達90%以上;建成欖子壠環境園,處理能力2400噸/日。河湧整治強力推進,「兩河」流域內黑臭水體有15條,已完成整治12條 (淡水河流域3條、潼湖流域9條),其餘3條在今年底前完成;完成淡水河一期河湧汙染整治工程。
  • 世界級跨海甬舟鐵路開工 最長16.18公里海底隧道
    世界級跨海甬舟鐵路開工 最長16.18公里海底隧道2020-12-23 22:58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佚名責任編輯:chenlinyan 做為全球公認的基建狂魔,中國即將挑戰下一個鐵路工程難題——12月22日,甬舟鐵路先行工程開工建設,這是一座世界級的跨海工程。
  • 深圳19條精品綠道百度地圖全景導航上線 3D效果讓用戶輕鬆掌握道路...
    原標題:19條綠道實現手機全景導航市民還能通過百度地圖找到沿途的母嬰室、直飲水、綠道驛站等功能性區域深圳晚報2019年10月11日訊 深圳人又添綠色福利,近日,深圳19條精品綠道百度地圖導航正式上線,市民可以用手機進行全景導航
  • 到2025年惠州將建成245公裡碧道
    記者獲悉,惠州市河長辦組織編制的《惠州市碧道總體規劃(2020—2035年)》(下稱《規劃》),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同意,已於近日印發實施。按計劃,2020年底全市將完成11個項目、共20.7公裡碧道建設,目前已建成含金山湖省級碧道試點在內的碧道18.9公裡。「遠期規劃到2035年,將形成覆蓋惠州市全域的碧道網絡。」惠州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 今年黃石要大變樣……
    一期工程線路全長28.32公裡(含有有軌電車專用的百花隧道,約2.5公裡),共設車站28座、車輛段基地1座及磁湖與青山湖連通渠改造等有軌電車線路設施建設項目。車輛基地將在今年完成建設。除了繼續推進有軌電車正線主體項目及配套項目實施外,黃石有軌電車(二期)項目計劃投資5.2億元,也計劃在今年6月實施建設市民之家至大冶北站的建設,全長4.95公裡,共設地面站7座。計劃竣工時間:2023年12月。
  • 深圳首條自然課堂步道建成啟用
    原標題:深圳首條自然課堂步道建成啟用「大鹿線」綠道全程設64個實地自然觀察研習點,手機掃碼即可體驗多維一體的山海「全景博物館」深圳特區報2019年4月10日訊 日前
  • 四川今年開建川藏鐵路成雅段 新建8條高速公路
    鐵路: 川藏鐵路成雅段將開建  據了解,川藏鐵路成都(朝陽湖)至雅安段今年內將正式破土開建,預計到2020年竣工。該項目長約42公裡,新建雙線,投資41億元,今年計劃投資5億元。  公路:新建雅康等8條高速公路  今年內,四川將開工新建8條高速公路,總投資1153餘億元,今年計劃投資7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