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山與水惠及城與人 全長45.4公裡的灃河綠道建成後到底有多美?

2020-12-05 看見高新

12月2日,西安普降小雨,灃河兩岸數十臺施工機械發出轟鳴、工人穿著雨衣冒雨施工,多個項目不受雨雪影響、如火如荼加速推進……

灃河是西安市「三河一山」規劃的其中「一河」,也是西安高新區「三河一山」綠道建設,即灃河綠道建設的主要承載區。根據規劃,西安高新區將按照打造「生態城中河、活力新走廊」的目標,在明年4月底前沿灃河建成45.4公裡綠道,讓綠道串聯山與水、惠及城與人。

如今,經過數月連續施工,灃河沿岸多個節點已經呈現出灃河綠道的雛形,帶來全新的美景和體驗,更讓人對其多了無限的遐想和期待。那麼,建成後的灃河綠道會是什麼樣子呢?

全線貫通無障礙通行

騎行跑步散步都可選

本次灃河綠道工程是在灃河堤防整治的基礎上,以綠道串聯區域各片區節點,形成便捷的慢行聯繫。根據規劃,西安高新區灃河綠道總長達45.4公裡,建成後灃河兩岸將被綠道全線貫通,並將在梁家橋、西漢高速橋、秦鎮大橋等重要交通節點,儘量採用橋下遊步道貫通及與橋梁外地面道路聯通的方式,滿足綠道連續性的建設需求,實現全程無障礙通行。

建設中,西安高新區將根據灃河不同河段現狀條件,沿河建設寬度為8米、10米、13米、16米四種規格綠道,綠道中規劃有寬度不等的騎行道、跑道、漫步道,為市民遊客增添了包括騎行、登山、漫步為主導的慢生活休閒旅遊場所,進一步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從南到北一路風景

五大主題景觀太「養眼」

同時,西安高新區在治水需求基礎上,在河道沿岸設置河埠頭、碼頭、親水平臺,形成形式多樣的河岸線,打造豐富有趣的水岸空間,做到以水為核,依水塑景,讓城市居民伴水而棲,親水成趣。灃河綠道建成後,廣大市民遊客沿著灃河由南向北可依次欣賞到草堂水林,燕鷗花洲,陽光湖畔,雲水梯臺及千島鏈、百花田、十裡林五個主題的景觀帶。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景觀帶在追求「顏值」的同時,還兼顧了生態修復功能。如,千島鏈、百花田、十裡林的景觀設計以水位為前提,強調構建調蓄空間,利用灘地消減洪水峰量,實現灘地和水位此消彼長,和諧共生;草堂水林的景觀設計能夠增加洩洪斷面,加速生態循環,並通過植被實現水體淨化。

14座驛站全線服務

45.4公裡綠道放心玩

在灃河綠道規劃建設過程中,西安高新區根據濱水空間在城市開放空間中的地位,配套建設14座驛站,提供休閒座椅、公共衛生間等服務功能空間,讓市民遊客無後顧之憂放心玩。

位於棒球公園的章豫驛是灃河綠道14座驛站中唯一一座一級驛站,設計建築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配有遊客服務中心、管理房、母嬰室、醫療室、公共衛生間、自行車租賃、交通接駁等功能區域,還配有淋浴房,服務半徑達5到10公裡。值得一提的是,章豫驛500米服務範圍內規劃有5個停車場,計劃提供222 個停車位,最大限度滿足市民遊客各類需求。

章豫驛不僅功能齊全,其建築風格融合傳統與現代,極具美感,並用垂直綠化的方式將樹冠走廊和屋頂花園有機連接,形成多維行走體驗,驛站內還設有咖啡吧、書吧等休閒場所。可見,章豫驛除了能夠滿足市民遊客各類現實需求,在這裡停留,也是一場慢和美的全新體驗。

除了章豫驛,灃河綠道還規劃有2個二級驛站和11個三級驛站,服務半徑分別達到3到6公裡和1到2公裡,與章豫驛共同構建起了覆蓋全線的服務體系,45.4公裡灃河綠道讓你放心走、盡情玩。(高新融媒記者 張靜攀)

相關焦點

  • 城市綠道 | 廣州綠道:萬民共享的千裡綠脈(一)
    據統計,截至2018年末,全國建成綠道5.6萬公裡,各地相繼完成了一大批精品項目,如南京環紫金山綠道、上海黃浦江濱江綠道、武漢東湖綠道、廣州增城綠道、成都天府綠道等,提供了美麗宜人的生態環境,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還引領了綠色健康的生活風尚,受到了人民群眾的普遍歡迎。同時,各地也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
  • 北京:昌平東沙河兩岸將增25公裡濱水綠道
    近日北京市發改委批覆了昌平區東沙河綜合治理工程項目建議書,項目將新增水面18公頃,新增綠化58公頃,沿河兩岸形成濱水綠道25公裡,串聯十三陵水庫、昌平新城濱河森林公園、沙河水庫、溫榆河,形成一條貫通昌平新城與未來科學城的水生態廊道,提升周邊居民的獲得感。
  • 深圳最長環湖綠道已建成30.5公裡,今年擬新建15.6公裡
    4月3日報導,沿著石巖湖畔延伸環繞,碧波萬頃、波光粼粼的石巖湖與巨石聳立、形態奇特的阿婆髻山相映成趣,鬱鬱蔥蔥、生機盎然的荔枝林與國際化、現代化的石巖湖國際院士村相得益彰。漫步石巖湖環湖綠道,俯仰之間,自然與人文景致應接不暇。
  • 多點開工 同步推進 24小時施工作業 西安高新區「三河一山」建設...
    據了解,目前,灃河梁家灘運動公園三期項目8萬平方米河道灘地整理工作已全部完成,灃河堤防及灘區治理已初步成型,西安國際社區灃河溼地公園項目已建設完成3.2公裡綠道,剩餘1.3公裡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2%,目前各項工作正在順利推進中。抽象的數字之外,是灃河沿岸隨處可見的變化。
  • 2448公裡綠道!深圳這張「綠色地圖」你走過多少?
    目前,我市已建成全長約2448公裡的三級記者了解到,自2010年啟動綠道建設以來,深圳市已建成全長約2448公裡的三級綠道網絡,綠道密度超過1.2公裡/平方公裡,一條條蜿蜒的綠道形成起串聯城市的綠色「骨架」,繪就成深圳的綠色地圖。
  • 我市舉行2019年綠道建設第一期「互看互比互學」活動
    其中,市級綠道為灃惠渠水生態廊道;區級綠道為唐遺址公園南延伸工程時光綠廊;社區級綠道為全長5.5公裡的高新區一期綠色生態廊道。  在灃惠渠水生態廊道項目現場,部分路段還在建設當中,已建設好的區域已有市民在此休閒放鬆。據介紹,灃惠渠水生態廊道項目南起灃惠渠渠首,途經西安國際社區、灃東新城、軟體新城和魚化片區,總長度28公裡。
  • 西安人都聽過八水繞長安,但是有幾個西安人知道,到底是哪八水?
    大家都知道「八水繞長安」這一說法,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八水指的是哪八水。可能很多老西安人還知道,年輕人很少知道。其實八水指的是渭、涇、灃、澇、滈、潏、滻、灞這八條河流。它們在西安城四周穿流,都屬於黃河水域。
  • 麗水網丨江南「水」鄉有多美,看看有沒有你的家鄉河
    境內有大窯、金村等百餘處古窯址,有宋代千年瓷運碼頭遺蹟——金村古渡遺址,還有始建於明代的黃南古溪廊橋等古蹟。青田▲甌江下遊段(青田水利樞紐-永嘉交界)甌江下遊段(青田水利樞紐-永嘉交界)起於青田水利樞紐,止於青田與永嘉交界處,河道全長7.9km。主要承擔防洪、排澇、航運、生態景觀、休閒娛樂等功能,近半年水質均達到Ⅱ類水。
  • 西鹹新區灃河西岸:綠蓋疊翠 風景如畫
    灃河西岸河堤路。沿著河堤路,漫步灃河西岸,水鳥掠過水麵,濺起層層漣漪。近年來,灃河灘面治理及水生態修復工程為周邊市民和遊人提供了良好的生態休閒場所,實現了灃河「洪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的綜合治理目標。據介紹,陝西西鹹新區灃西新城灃河綜合治理項目北起西寶高速,南至灃西新城邊界,包含堤防工程、堤頂道路工程、灘面治理及水生態修復工程,全長約12.9公裡,佔地面積225公頃,工程總投資4.88億元。
  • 走在海滄步道上 感受「山海望、灣城融」的灣區勝景
    如玉帶蜿蜒的海滄灣公園步道東倚海滄大道,迎著海滄灣的習習海風,可望對岸鷺江道的璀璨夜景;海滄湖綠道環抱海滄湖,行經海滄商業中心、文體中心等核心城區;天竺山森林公園的步道循山而建,沿路而去,可遍賞山水風光……縱觀海滄的步道,不難發現,其充分發揮「山海湖島城」於一體的稟賦,傍海、依湖、環山而建,或是濱海風光,或是山野閒趣,各自串聯起獨具特色的景致,帶給市民不一樣的視覺感受和遊覽體驗。
  • 三山五園綠道 | 一根美麗的紅絲線,串起了古今無限好風光
    36公裡的綠道串聯起了美麗的大學校園富麗堂皇的皇家園林充滿科學氣息的公園……它便是海澱三山五園綠道下面,就跟文旅君一起看看綠道所在區域內共有各類公園、綠地13處:北京植物園、香山公園、頤和園、圓明園、團城湖、西山森林公園、玉泉山、北塢公園、玉東公園、丹青圃公園、玉泉公園、海澱公園、長春健身園。全長約36公裡,寬2.5—3米,路面的材質是彩色瀝青,沿途坡度平緩,老少皆宜。春暖花開,綠草如茵,這條紅色的道路在綠色當中蜿蜒,當真好看。
  • 穿越在花海、林盤的綠道開放了,快來看看溫江北林綠道長什麼樣!
    整潔的路面、花兒朵朵開,市民在綠道中騎行,穿越在花海、林盤中間……7月5日,位於成都市溫江區金馬河邊,又一條靚麗的景觀綠道——溫江北林綠道示範段正式向市民和遊客開放。當天,為了讓更多人體驗綠道、感受綠道,「綠動北林,漫享溫江」主題活動在成都溫江和盛鎮魯家灘北林綠道示範段舉行。
  • 全景展現廣漢有多美
    盛夏的廣漢,一片生機盎然,水在城中、人在景中、樓在園中、城在綠中,美景隨處可見!一座宜商、宜業、宜居的現代新城正在成德綿腹地由藍圖變成現實~  在2019年廣漢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傾力打造品質城市。
  • 到2025年惠州將建成245公裡碧道
    按計劃,2020年底全市將完成11個項目、共20.7公裡碧道建設,目前已建成含金山湖省級碧道試點在內的碧道18.9公裡。「遠期規劃到2035年,將形成覆蓋惠州市全域的碧道網絡。」惠州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南方日報記者 葉石界從荒灘到公園打造景、水、人相融相生的濱水空間「建成後的碧道,是我們水環境治理和提升的一個亮點。」
  • 【他山之石】生態首城如何宜人又宜賓?
    沿著長江綠道散步休閒,就是宜賓人享受生活的新寫照。宜賓,金沙江與岷江合流,萬裡長江起點。投資3.45億元,推進13.47公裡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投資22.06億元,開展汙水垃圾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投入資金10億元,建成山體公園7個、公園綠地150公頃,有效治理55公裡沿江生態環境……把生態治理與風貌整治相結合在宜賓長江公園的對岸,便是宜賓市長江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每天下午,居住在白塔山附近的市民羅友莉都會帶著小孩到江邊走上好幾圈。
  • 科學城隧道、黃桷坪長江大橋……一大批重點項目集中開工了
    科學城隧道建成後,將迎來交通和居住人群的雙向發展 科學城隧道位於大學城隧道北側,西起坪山大道西山立交,向東延伸穿越中梁山,止於內環紅槽房立交,全長5.94公裡。
  • 深圳首條自然課堂步道建成啟用
    原標題:深圳首條自然課堂步道建成啟用「大鹿線」綠道全程設64個實地自然觀察研習點,手機掃碼即可體驗多維一體的山海「全景博物館」深圳特區報2019年4月10日訊 日前
  • 深圳19條精品綠道百度地圖全景導航上線 3D效果讓用戶輕鬆掌握道路...
    原標題:19條綠道實現手機全景導航市民還能通過百度地圖找到沿途的母嬰室、直飲水、綠道驛站等功能性區域深圳晚報2019年10月11日訊 深圳人又添綠色福利,近日,深圳19條精品綠道百度地圖導航正式上線,市民可以用手機進行全景導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