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難受,痛!」看著孩子痛苦不堪,媽媽吳杏丹的眼裡飽含淚水,「辰辰,對不起,是媽媽沒用,不能讓你繼續治療。
辰辰4歲時,因為反覆發燒,最後確診橫紋肌肉瘤。夫婦倆當即帶孩子到大醫院治療。連續治了一年5個月,不僅花光了家裡全部積蓄,還欠了很多外債,萬般無奈之下,爸爸張小三說:「回家吧,給孩子弄點好吃的,帶他到處轉轉,讓他最後再感受下這個世界。」
這一年多,小辰辰做了各種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檢查,手術、化療都做過了,但病情仍然不見好轉。
這麼小的孩子被病痛折磨得死去活來,吳杏丹也心如刀割:「看著原本活蹦亂跳的兒子躺在病床上,真想替孩子化療。」
由於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辰辰逐漸喪失了行動能力,如今只能每天躺在床上。
近幾年,兒童腫瘤發病率逐漸上升,本來的小康家庭,卻因為一場病而債臺高築。如何呵護孩子健康成了每個家庭必備知識。
《柳葉刀》:兒童癌症已成全球第6大癌症負擔
知名的醫學雜誌-《柳葉刀·腫瘤學》,日前曾發表了一份青少年和兒童癌症的全球疾病負擔報告,內容顯示:兒童癌症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第6大癌症負擔,前5分別是:成人肺癌、肝癌、胃癌、結腸癌、乳腺癌。
此外,中國抗癌協會也有數據顯示:我國兒童腫瘤的發病率近10年來每年都都以2.8%的速度在增加。其中,以兒童白血病最為高發,約佔兒童癌症病例的1/3,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最為多見。其它最常見的兒童期惡性腫瘤是淋巴瘤和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兒童腫瘤的出現,嚴重威脅到孩子的生命,讓很多父母都非常的害怕,所以,對於兒童腫瘤,一定要提高警惕,了解病因,提前設防。
專家表示:兒瘤腫瘤多來自遺傳
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兒外科副主任醫師田選恩表示:嬰幼兒腫瘤的發生和胚胎、母體等先天性因素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嬰幼兒腫瘤多是因為胚胎原細胞的發育異常引起,以2-10歲為一個發病高峰;除此之外,生活環境,如接觸受到汙染的土壤和水源,輻射、食品中的防腐劑、添加劑、激素的增多等,也可導致基因突變,誘發兒童惡性腫瘤。」
所以,家長在這些方面要多加注意,避免接觸這些致癌因素。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那就是:雖然兒童惡性腫瘤發病率高,可事實上,一些兒童腫瘤,如果能及時發現,進行規範診治,治癒率還是很高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孩子沒能得到有效治療,究其原因,多少因為忽視掉了一些癌症的前兆。
太多孩子沒能得到有效治療,家長莫忽視前兆
北京兒童醫院,跟隨小兒腫瘤外科主任王煥民教授介紹:由於兒童年齡小,對於身體出現的一些不適症狀,無法及時很好的表達,所以早期發現是比較困難的,也讓很多人都因此覺得兒童癌症治癒率低,但事實上兒童腫瘤大多是良性,治癒效果比成人好很多,即使是惡性腫瘤,大多兒童患者也能被治好。
目前國內兒童惡性腫瘤治癒率能達到50~70%,與國際水平比較接近,尤其是年齡偏小的孩子,治癒率會更高一些。但是這也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求家長要多留心孩子身上出現的一些異常,不要忽視。
▲不知道什麼原因引起的臉色蒼白、甚至出血,要警惕白血病,及時去醫院血液科做檢查。
▲孩子反覆發燒,持續時間超過半個月,尤其是經過常規治療無效,多半是白血病或神經母細胞瘤,要及時就醫。
▲如果出現局部或全身淋巴腺腫大,且持續的時間比較長,而且沒有壓痛感,也要當心,最好及時做個詳細的檢查。
▲四肢或軀幹腫大是一些骨癌或橫紋肌肉瘤的前期典型症狀,不要直接就將其當做是外傷。
▲孩子總是叫著肚子疼,或者肚子肚子脹得鼓起時,要及時查清原因,不要忽視,平時給孩子洗澡換衣服的時候,可以留意下孩子的肚子,用手按按,看看是否有異常。
總結:兒童腫瘤發病率高,再加上早期難以發現,所以診療效果並不是很理想,而如果能做到及時發現與診治,則可以大大提升治癒率,所以家長平時要多上心,多關注孩子,發現問題,及時就醫。
參考資料:
[1]《柳葉刀發布報告:兒童癌症已成全球第6大癌症負擔》.光明網.2019-09-20
[2]《"兒童癌症」不是突然造訪 家長早發現化療可冶愈》.銀川晚報 .2015-02-03
[3]《癌症成兒童第二大死因 太多孩子沒得到救治》.人民網.2015-02-20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