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刀魚之味》:生命的輪迴,父母的宿命

2021-01-09 李子讀書

《秋刀魚之味》是一部奇特的電影,估計喜歡的人會愛得要死,不喜歡的人則敬而遠之。說實話,我在觀看過程中,有幾次也覺得節奏太緩慢了,但看到那些平實的幽默時,也會會心一笑,等觀影完畢卻覺得恰到好處。

對於看慣了美國好萊塢大片的觀眾來說,可能有些難於接受其慢節奏。正如國粹京劇,也得等心沉靜下來後,才能真正欣賞它的美。所以,只有心靜下來,才能融入電影,欣賞其不疾不徐的風格。

《秋刀魚之味》在瑣碎而平凡的生活中講述了一個「嫁女」主題的故事,流露出對時間流逝和生命感悟的淡淡憂傷,給人一種雋永蘊藉的美感。

01為什麼是秋刀魚?

好多人都會疑惑,全片沒有一處提到或展現秋刀魚,為什麼電影名字卻是秋刀魚之味呢?

秋刀魚,是一種形似長刀的普通海魚,因為生產季節在秋天,故名秋刀魚。英文名譯為秋日的午後「A Autumn Afternoon」,也是從秋刀魚所反映的時間來翻譯的。

故事主人公平山,妻子早逝,長子宏一已成家另過,他與女兒和小兒子一起生活。女兒道子24歲,已經到了婚嫁的年齡,卻仍然承擔著一位母親/妻子的角色,照顧父親和弟弟。

等發現不能讓道子成為一位老姑娘後,平山積極為她張羅婚嫁事宜。等女兒出嫁後,平山在失落中認識到,需要孤獨面對生活。

「秋刀魚」象徵著平山的人生進入「秋天」階段,原先兒女滿堂的狀態一去不返,當兒女們或成家,或出嫁,只剩下自己面對剩餘的人生,一種蕭索悲涼的狀態瞬間湧上心頭。這是一個生命的輪迴,也是所有做父母的宿命。

02真愛需要放手

平山與女兒道子多年一起生活,已經習慣了生活有人照顧。當好友來當媒人給他女兒介紹對象時,他還懵懵懂懂,覺得女兒年齡還小,不用考慮婚嫁的事情。

先是工作時發現與女兒一般大小的秘書,準備辭職回去結婚,這讓他有所觸動。接著,等到與老同學一起聚會時,發現獨居老師的秘密:捨不得讓女兒離開,女兒最終變成了一個老姑娘。也許是習慣了女兒的照料,所以不捨得放手,但這也耽誤了女兒的青春和幸福。

內心受到衝擊的平山,不願意重蹈老師的覆轍,於是將嫁女兒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先跟女兒表達了自己的想法,然後跟小兒子打聽女兒感情動態,又讓大兒子去當說客了解女兒心儀對象的看法。因為對女兒情感關注不夠,讓她錯過了與心儀對象三浦先生的愛情,所以平山積極促成女兒與老友介紹的對象見面。

女兒最後順利出嫁,平山一方面感覺到欣慰,兒女終於有了可靠的著落;另一方面又感覺到失落和傷痛,自己養育多年的女兒走入別人家中,只剩自己一人孤獨面對生活。

子女不是父母手中的財寶,也不是使用便捷的工具,父母不能因為他們很「有用」(物質層面的照料和精神層面的慰藉),就一直將其攥在手中。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的人生都被耽誤了,與幸福擦肩而過。因此,父母如果真愛子女,就要做到該放手時就放手。

03淡淡的憂傷曲調

《秋刀魚之味》是一首治癒的老歌,當真正融入其中,便能體味其餘韻悠長。導演小津安二郎將鏡頭置於家庭、辦公室和酒館這些場景,通過瑣碎的生活展現人物的喜怒哀樂。

電影中沒有什麼真正的大人物,更多的是生活中的普通人,過著平凡的生活。男人們白天上班,晚上到酒館喝酒聊天,晚上醉醺醺回到家,而妻子或女兒等他們回家;上班工薪族無力購買現代化電器和有些奢侈的興趣愛好,比如宏一和妻子為了買電冰箱向父親借錢,一個人想買高爾夫球桿,一個人想買名牌包包;兒女婚嫁後,老夫老妻獨守空房,獨自面對人生孤寂的生活……

電影敘事非常克制,在平淡至極中講述人生終須面對的事情,雖有各種無奈,但在淡淡的憂傷之中也有一絲看透人生的豁達。

這也許是一部需要有一定年齡閱歷,才能真正欣賞其魅力的電影,但不妨礙我們早一點看到。真誠推薦給大家,希望你也能獲得心靈的慰藉。

相關焦點

  • 品味《秋刀魚之味》,感受小津安二郎電影下的榻榻米
    而電影《秋刀魚之味》,則是小津導演生涯的最後一部電影。由小津安二郎執導,岡田茉莉子、杉村春子、笠智眾、巖下志麻等主演的電影,於1962年11月18日在日本上映。對於現在來說,年代算是很久遠了。論劇情,這部電影和小津其他電影一樣,講述的還是家庭瑣事,觀看不免枯燥無聊。小津喜歡講故事給你。
  • 看電影合集:日本經典家庭片《秋刀魚之味》完整版
    豆瓣評分8.7 電影短評 1、小津的《秋刀魚之味》其實不關秋刀魚事,全片唯一出現魚的場面,是開頭三個男人請老師飲宴一場中的魚料理,不過那並不是秋刀魚,而是海鰻。
  • 秋刀魚的苦味
    懂得品嘗苦味的人,在味覺上是具有深厚的生命經驗的。想起在我們中國南方,對於「苦」味也是情有獨鍾,一方面是因為南方燥熱潮溼,另外也是緣自長久生活習慣的養成。除了喜愛功夫茶的甘涼、苦瓜和芥菜的清苦,橄欖也是南方人一項獨特的愛好。嚼一枚橄欖,是一項很費時間的細緻活兒,先把苦澀乾脆的果肉咬碎,再將其慢慢嚼出細膩甘甜的味道,最後感覺到一股清爽之氣順喉而下。青橄欖也可以拿來做湯。
  • 七大罪:永恆的生命和永劫輪迴,這就是屬於他們宿命
    可並沒有如嘗所願,這兩位聯手對伊莉莎白和團長始於類似戒律的懲罰,團長得到了永久的生命,每次死亡都會被奪去情感,伊莉莎白則是付出生命的代價,歷經永結的轉世。不知過去多久,當團長梅利奧達斯再次甦醒渾渾噩噩踏上新的旅程,或許是命運的相遇,她再次出現了!以人類的姿態出現,雖然沒有翅膀但團長可以清楚感知到,她就是伊莉莎白!小編猜測團長至少昏睡了十幾年的時間,伊莉莎白都轉世,都長這麼大了。
  • 日本人眼裡秋刀魚有多好吃?
    秋天上市的有松茸、慄子、牡蠣、帝王蟹、柿子、水梨等等各種美食,這些美味卻得不到秋刀魚一般的關注度,為什麼日本人偏偏對秋刀魚這麼執著?沒有秋刀魚就一聲長嘆無法過秋天了?因為日本人覺得秋刀魚的滋味,只有在秋天品嘗,才最對味。
  • 導演田七歌曲《生命》穿越輪迴 感悟武夷神韻
    中國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武夷影業總製片人總導演、藝術鬼才田七先生正月十五元宵節月圓夜感悟人生哲學,即興創作歌曲《生命》,看淡生命的生死輪迴,因果循環,當下只願靜靜聆聽歲月流逝,享受生命中的每個精彩。
  • 快被日本人吃到滅的秋刀魚,有多好吃
    秋天都已經過半,日本人餐桌上代表秋天之味的秋刀魚卻遲遲不見蹤影。 秋天上市的有松茸、慄子、牡蠣、帝王蟹、柿子、水梨等等各種美食,這些美味卻得不到秋刀魚一般的關注度,為什麼日本人偏偏對秋刀魚這麼執著?沒有秋刀魚就一聲長嘆無法過秋天了? 因為日本人覺得秋刀魚的滋味,只有在秋天品嘗,才最對味。
  • 快被日本人吃到滅絕的秋刀魚,有多好吃
    秋天都已經過半,日本人餐桌上代表秋天之味的秋刀魚卻遲遲不見蹤影。據媒體報導,日本今年遭遇了嚴峻的秋刀魚荒,各家日媒從八月開始就緊盯各地港口的漁獲,哪個地方有漁船帶回了秋刀魚就奔走相告:「今年秋刀魚首次登陸!」「福島小名濱港熱鬧起來了!」
  • 孩子和父母,是生命的一個輪迴,也是人類繁衍的無限循環
    在每一個關係正常的家庭中,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父母對孩子的關愛都是無私且永恆不變的,孩子對父母的愛卻未必那麼全心付出了,老話說的「眼皮往下眨」就是這個意思了。如今,我們早已長大,我們自己的孩子也已上學、就業,可父母也已老去,甚至離開,「養兒方知父母恩」,做子女的只有當了父母才能真正明白父母的一片慈愛之心,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也是人類繁衍的必須,今天為人子女,來日為人父母,生命是一個輪迴,也是一個無限的循環。
  • 生命輪迴與男女色慾的關係
    在《圓覺經》第五部分,佛回答彌勒菩薩提問,詳細解說生命輪迴的根本問題。佛說:「一切眾生從無始際,由有種種恩愛貪慾,故有輪迴。若諸世界一切種性,卵生、胎生、溼生、化生,皆因淫慾而正性命,當知輪迴,愛為根本,由有諸欲助發愛性,是故能令生死相續。
  • 秋刀魚瘋狂漲價,日本人:都是因為周杰倫的《七裡香》
    不過,早在之前,和風娘就有看到秋刀魚相關的新聞,說是漁獲量減少,因此導致日本的秋刀魚價格上漲,還波及到了罐頭等加工品的價格。最近日本朝日電視臺的新聞談話節目「羽鳥慎一モーニングショー」也聊到了秋刀魚價格飆漲的問題。原來造成日本秋刀魚「魚荒」的原因居然跟中國有關!節目還指出都是因為周杰倫的一首歌。
  • 《百年孤獨》:百年瞬息即逝,無盡輪迴中體味孤獨才是生命的永恆
    小說揭示了家族中每個人命運在不斷被輪迴重複中,逃離不掉人類孤獨的宿命,這一直擊心靈的主題。布恩迪亞家族中,每個人有不同的命運,也有不同的孤獨,男人有男人的孤獨,女人有女人的孤獨。沉迷於科學的世界中,一生為之痴狂。他解開了很多"未解之謎",卻始終未能得到別人的理解,最後瘋瘋癲癲地被綁在樹上孤獨地等待死亡來臨。家族中活得最久的烏爾蘇拉,是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的妻子,她見證了6代人的命運,跟丈夫一樣,曾是家中最堅強的頂梁柱,也是家族宿命輪迴的見證者。
  • 阿彌陀佛第五大願 生者皆得宿命願
    大安法師講述:生者皆得宿命(第五願)請看經文: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這一願意謂:我成佛時,我國中天人,悉具宿命智通,最低限度能了知百千億億諸劫之事(那由他即億)。若此願不兌現,我不取正覺。
  • 日本秋刀魚價格飆漲,日本主播分析:周杰倫害的!
    近幾年,日本秋刀魚的漁獲量大減,導致價格一路飆漲,日本人民與飲食店真是叫苦連天,主要原因居然是歸咎於被中國的漁船搶在外海撈光了!然而秋刀魚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很新鮮的事物,為什麼突然會這麼多中國人想吃呢?日本新聞談話節目中,羽鳥慎一在節目中說到,中國人突然喜歡上吃秋刀魚,都是因自一句歌詞。
  • 關於轉世輪迴的真實事件
    據載著名哲人畢達哥拉斯自憶靈魂在幾個人身上輪迴了二百零九年,並見其友人死後轉生為狗。還有古希臘人阿波洛紐斯(Apollonius)等,也自知前生。印度佛典和婆羅門教典,所載記憶前生事極多,多屬由修道而發能記憶宿世的「宿命通」。
  • 生命與輪迴的探索分享
    對於生命與輪迴的探索,雖然早聽說過佛教中有輪迴之說,但由於那些資料要從經傳中翻閱,古體和藏經的語言又略顯複雜,因此那時候的我只保留在聽說階段。真正感興趣的研究應該說是從讀到布萊恩魏斯的《前世今生》這本書開始。
  • 關於生命輪迴的疑問
    我在網上寫了很多文章,論述了人的生命輪迴是真實的,也就是說人死了,不是真正、完全的死亡,而是可以轉世重新在人世間出現。人在地球上從出生到死亡,只是無數個生命輪迴其中一段而已。特別是人將要死亡的時候,才能夠隱約感覺到這一點。
  • 我和男朋友的前世今生宿命緣分配對測試,太準了
    然而,前世今生,因果循環,幾度輪迴,愛恨情愁早已糾結在靈魂的深處,成為痴纏交錯的記憶。你對什麼仍舊如此執著,你對什麼早已不再看重,前生的你,有過怎樣的塵封往事,再世為人,又將經歷怎樣的愛情輪迴?前世今生姻緣測試揭秘你前世今生愛情輪迴。您想知道自己前世的生命是誰嗎?您對自己的前世很有興趣嗎?前世測試讓您看到第八意識的前世因果,揭開您的前世之謎。你和他的緣分是在前世種下的?
  • 《最後一次心動》:在現實與夢境的輪迴中鐫刻生命的圖騰
    德國經典劇情片《最後一次心動》,是一部由德國新銳導演德利克·荷斯曼執導的驚世之作,曾在2005年的巴伐利亞影展上獲得了最佳新進男演員、最佳女主角雙料演技大獎。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影片是導演德利克·荷斯曼在28歲那年的畢業作品,其中有歡笑、有感動、更有對生命意義的思考。
  • 秉周和他的朋友們:寒露同題詩歌之輪迴詩歌(2020)卷
    秉周和他的朋友們:寒露同題之輪迴詩歌(2020)寒露,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徵的節氣,寒露節氣後,晝漸短,夜漸長,日照減少,熱氣慢慢退去,寒氣漸生,晝夜的溫差較大,晨晚略感絲絲寒意。元 吳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作品中的意思是寒露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晨露冷,快要凝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