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創立者:巴斯德

2020-09-05 我薦

上一篇我們聊了物理學家法拉第,這周繼續看《科學的歷程》中介紹的又一位科學家巴斯德的故事。

這個名字可能比法拉第更為令人陌生一些,但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巴氏殺菌這個名詞,其中的巴氏其實是一個人名,指的就是生物學家巴斯德。巴斯德在科學史上的最大貢獻就是創立了微生物學,打開了人類看不見的微觀世界。

巴斯德1822年生於法國汝拉省,在大學中他最感興趣的是化學,畢業後從事的第一項研究也是關於有機化學結構的研究。憑藉著關於酒石酸旋光性的觀察使他收穫了很高的聲譽,在他27歲時即成為了斯特拉斯堡大學的化學教授,5年後他又來到了裡爾大學教學。

正是在裡爾期間,當地發達的釀酒業促使巴斯德研究了酒精發酵的問題,使他開創出了一門嶄新的學科:微生物學。

可以想見,人類在沒有發明顯微鏡前對這個世界的觀察並限制在了肉眼可見的範圍內,直到18世紀初,許多顯微鏡雪茄才利用顯微鏡發現了微小的生物,18世紀末期又發現了細菌。但當時對於很多現象的解釋還是沒有深入到這個層面。

巴斯德面臨的就是一個近在咫尺又十分實際的問題:放置久了的葡萄酒和啤酒常常變酸,使法國的釀酒工業蒙受巨大的損失。巴斯德在觀察樣品的過程中發現未變酸的酒裡有一種圓球狀的酵母菌,而變酸的酒裡的酵母菌變得很長。這表明酒裡存在兩種不同的酵母菌,前者產生酒精,後者產生乳酸而使酒發酸。發酵和變酸實際上都是酵母菌導致的。

那他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道理也很簡單,只要把釀製好的酒中的杆狀酵母菌即乳酸桿菌去除即可。巴斯德經多次實驗發現,慢慢將酒加熱到55℃,酒中的乳酸桿菌就可以被殺死。但這個方法卻由於太過簡單,反而使許多工廠主不相信,於是巴斯德就向他們做了對照試驗,給一些酒加熱密封,另一些不加熱。過了幾個月,加熱過的酒完好如初,沒加熱的都變酸了。這種溫熱殺菌法就是今天被我們稱之為巴氏殺菌法的保鮮方法。

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發現卻使巴斯德捲入了另一場關於自然發生說的爭論,而他的應對方法就是設計各種有說服力的實驗來證明自己理論的正確性,這也是科學家最重要的武器,拿貨真價實的實驗結果來駁斥各種質疑。

他的研究成果還在醫學領域掀起了一場革命。英國的外科醫生李斯特率先將巴斯德消毒法用於外科手術,使他病人的在術後的死亡率從45%降到了15%。方法也很簡單,病人的死亡原因都是傷口發炎潰爛,李斯特意識到這一定是細菌在作怪。於是他發明了石碳酸消毒法,對手術器械和創口進行消毒,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這也使巴斯德間接地成為了歷史上最偉大的醫生之一。

下面就詳細地看一下微生物學對疾病治療的重要貢獻。

第一是炭疽病。當時法國農村有大量馬、牛、羊快速死去,巴斯德成功地將病菌從動物體內分離出來,將其反覆稀釋、純化,得到比較純粹的炭疽病毒,從而證明了炭疽病的發病原因正是這種炭疽病毒。在他的建議下,這些患病的牲口被全部殺掉,屍體燒掉並深埋地下從而阻止了疾病蔓延。

第二是天花。英國醫生詹納是第一個將牛痘接種到人體來預防天花病的醫生,但為何這種方法有效還是要通過微生物學來證明。巴斯德在對雞霍亂病的研究中發現,有毒病菌經過幾代繁殖毒性可以大大減弱。若是用這些毒力極弱的細菌給雞接種,雞就獲得了對雞霍亂病的免疫能力。這一現象可以總結為接種免疫原理:接種什麼病菌,就可以防治該病菌所引起的疾病。

第三是狂犬病。根據他的細菌免疫原理,巴斯德起初也認為狂犬病起因於一種細菌,但是在顯微鏡下卻總也看不到這種特殊的細菌。經多次試驗,巴斯德創造性地發明了活體培養法製取疫苗。他將狂犬的毒液接種到兔子的腦膜下,兔子死後將脊髓提取出來,再接種到另一隻兔子的腦膜下,經多次培養,得到了毒性極微弱的狂犬病疫苗。巴斯德利用這種疫苗成功地在人體上阻止了狂犬病的發作,這個消息轟動了世界,人們紛紛把患者送往巴黎,於是法國在1888年成立了巴斯德研究所,至今它仍服務於人類傳染病的防治研究工作。

以上種種足以讓巴斯德成為歷史上引導人們真正徵服各種疾病的引路人。他使醫學在治病救人方面顯示出了無與倫比的威力,也許正是他使歐洲人的平均壽命由40歲提高到70歲。科學對增進人類幸福的作用在巴斯德這裡得到了最好的體現。

除了他卓越的科學貢獻外,巴斯德同樣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他放棄了能使他獲得巨大財富的巴斯德消毒法的專利權,以使之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他畢生堅持不懈地與自然發生說做鬥爭,表現了追求真理的勇氣和膽識。

以著名英國物理學家丁鐸爾寫給巴斯德的信中話表達對這位增進人類幸福的領路的人最高敬意:「在科學史上,我們首次有理由抱有確定的希望,就流行性疾病來說,醫學不久將從庸醫的醫術中解放出來,而置於真正的科學的基礎上。當這一天到來時,我認為,人類將會知道,正是您才應得到人類最大的讚揚和感謝。」

相關焦點

  • 微生物學之父路易.巴斯德的信仰格言
    今天要給您介紹法國微生物學家和化學家路易·巴斯德。巴斯德倡導疾病細菌學說,以及發明預防接種方法而聞名,他是第一個創造狂犬病和炭疽病疫苗的科學家,被世人稱頌為「進入科學王國最完美無缺的人」。他被認為是微生物學的奠基者之一,常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
  • 第2100回:葡萄酒之父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酵母
    ,常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但現在有幾個人還記得他的名字呢?  巴斯德的這句話給他的一生做了最好的總結。也正因為有了這種堅持精神,巴斯德的科學之旅碩果纍纍。作為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的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
  • 為什麼說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是葡萄酒歷史裡程碑式的人物?
    巴斯德是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在微生物學的領域,巴斯德的地位就如同牛頓在力學的領域一樣,是巨匠級的科學家,他不僅開闢了微生物學這個領域,還創立的一整套的研究方法,是19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對於人類而言,可能第三項發現最為重要,但對於葡萄酒而言,大家也會明白,第一項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從手術之前對器械的消毒殺菌,到對飲料用直接殺菌作用的巴氏殺菌法,巴斯德用他在微生物學中的偉大發現之一,解決了困擾當時整個葡萄酒業的難題,就是釀出的酒液不穩定、易酸腐的問題。
  • 安萬特·巴斯德公司歷史
    1857: 巴斯德證明傳染病同微生物有關。微生物學誕生。  1877: 巴斯德提出他的細菌理論和發現細菌在厭氧環境生長。  1880: 巴斯德發明狂犬病疫苗。  1894: 馬塞爾h 梅裡厄加入巴斯德研究院,作為艾米爾 羅教授的助理,同巴斯德共同工作。
  • 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現代疫苗科學的先驅
    路易斯·巴斯德,19世紀法國科學家,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以發展疾病的微生物理論、創造巴氏滅菌過程(防止許多食品變質)和改變科學家製造疫苗的方式而聞名。路易斯·巴斯德(1822-1895)受到他的生命科學繼承者和公眾的尊敬。事實上,他的名字是巴氏消毒法的基礎。
  • 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只有神才是生命法則的作者
    巴斯德(1822~1895年) 科學真理的騎兵/微生物學之父 巴斯德在歷史上被公認是對人類最有貢獻的科學家。 他發現微生物是造成人類疾病的主要原因;控制病菌,就可以治療,甚至預防疾病。
  • 近代化學和微生物學的翹楚,開創「巴氏消毒法」的路易·巴斯德
    他,是近代化學和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也是第一個研究狂犬病和炭疽桿菌的人。在他偉大而不平凡的一生中,他竭盡全力,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微生物學的難題。他對實驗研究的熱忱在這句話中被體現得淋漓盡致,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解決了無數疾病和微生物學的難題,傳為後世留下的寶貴遺產一直延續至今。他就是今天的主角——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巴斯德。
  • 生物學家|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
    巴斯德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證明了三個科學問題:(1)每一種發酵作用都是由於一種微菌的發展,這位法國化學家發現用加熱的方法可以殺滅那些讓啤酒變苦的惱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殺菌法」便應用在各種食物和飲料上。
  • 【名人信仰】-巴斯德
    巴斯德(樊老師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寫成巨著「名人的信仰」,茲借QT靈修平臺網絡發布。歡迎大家推介轉載!)巴斯德(19世紀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理學博士、巴黎大學教授)巴斯德是近代微生物學、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是世界上第一位發現細菌致病的原因,在醫學史上首次倡導疾病細菌學說。他發明的消毒法,對人類醫療衛生貢獻極大。他相信聖經中的神創世的觀點,不相信物種的自然生成說。
  • 醫學史上的7月6日:巴斯德首次使用狂犬疫苗,微生物之父就是他
    1885年7月6日——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首次為一個被瘋狗咬傷的9歲男孩注射了他發明的狂犬病疫苗。,曾任裡爾大學、巴黎師範大學教授、巴斯德研究所所長,對同分異構現象、發酵、細菌培養和疫苗等研究取得重大成就。
  • 第二節 醫學微生物學及其發展簡史
    第二節 醫學微生物學及其發展簡史   醫學微生物學是微生物學的一個分支,亦是醫學的一門基礎學科。它主要研究與人類疾病有關的病原微生物的形態、結構、代謝活動、遺傳和變異、致病機理、機體的抗感染免疫、實驗室診斷及特異性預防等。
  • 朱梅:從巴斯德學院到張裕公司
    中新網6月8日電 在世界葡萄酒歷史上,19世紀的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是一位裡程碑式的人物,他發現了酒精發酵的實質,發明了防止葡萄酒變質的「巴氏滅菌法」,從而使葡萄酒的釀造從自然生產階段進入科學生產階段。1888年,以巴斯德的名字命名的巴斯德學院(Institut Pasteur)在巴黎建成,至今一直是全球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的權威科研機構。朱梅(左二)在巴斯德學院釀造實驗室留影。
  • 巴斯德:科學無國界,Science knows no country 名人名言學英語
    路易·巴斯德巴斯德還說,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which illuminates the world定語從句,torch的定語03法國微生物學學家、化學家,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之一這是生物學研究中的一個重大發現,巴斯德因此獲得了「微生物學之父」的綽號 2) 發明巴氏殺菌法。巴斯德利用他對細菌的知識來研究葡萄酒和牛奶等飲料是如何被細菌和黴菌等微生物破壞的。他發現,加熱這些液體會殺死大多數微生物,讓飲料能持續更長時間,喝起來更安全。這一過程被稱為巴氏殺菌,至今仍在許多食品上進行,如牛奶、醋、葡萄酒、奶酪和果汁。
  • 巴斯德發明狂犬疫苗,那是一段見義勇為和治病救人的佳話
    狂犬疫苗的名字您可能再熟悉不過,但是否知道,發明疫苗的人,並沒有學過醫,他是一個化學家,名字叫巴斯德。巴斯德是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他的一個重要貢獻是提出自然界的空氣中瀰漫著微生物,疾病的發生不是化學過程,而是生物過程。他發現了鏈球菌和葡萄球菌,也解決了啤酒變苦和牛奶消毒的問題,對微生物在疾病發生中的作用進行了大量研究。
  • 今年五一連休5天,巴斯德說:機遇只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
    「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說: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有準備的人,就包括全國接受各級各類學歷教育的2.76億在校學生,也是最需要機遇的人。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年12月27日——1895年9月28日),男,法國著名的微生物學家、化學家;「在觀察的領域裡,機遇只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是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所說的名言之一;巴斯德是一位科學巨人,他是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開闢了微生物領域,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巴斯德被世人評價為
  • 是偉大的巴斯德,讓鮮奶和飲料伴你度過酷熱的夏天
    你更不會想到,一百多年來,人類能夠解決啤酒變苦的惱人問題,能夠有疫苗對付狂犬病和小兒麻痺,可以戰勝雞霍亂、炭疽病、蠶病,這一切都與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分不開,他的名字叫 路易 巴斯德,是一個法國製革匠的兒子,他是一位化學家,是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也是醫學史上最重要的傑出人物。巴斯德出生於 1822 年,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專科學校化學系,並成為裡爾大學的教授。
  • 第一次發明狂犬病疫苗:巴斯德是拯救人數最多的科學家,功德無量
    聲名鵲起的巴斯德很快接到了一項任務:酒為什麼發酸壞掉?他第一次用顯微鏡發現了發酵酒的酵母菌,以及將酒變酸的乳酸菌,因此創造了」巴氏消毒法「,巴斯德不但發明了「巴氏消毒法」,他還運用微生物學拯救了法國的紡織業和畜牧業,雖然他不是一位醫生,但是他卻拯救了成千上萬的人。
  • 疫苗之父巴斯德同時也被譽為黃葡萄酒之父
    巴斯德與黃葡萄酒法國科學家路易-巴斯德是微生物學的開山鼻祖,他的研究成功直接影響了人類的發展進程。大家熟悉的「巴氏消毒法」,還有各種疫苗都是他老人家發明的。巴斯德他和葡萄酒是怎麼扯上關係的呢?在巴斯德的老家法國汝拉省,有一種獨特的黃葡萄酒。
  • 巴斯德研究所和卡達哈馬德-本-哈利法大學籤署諒解備忘錄
    巴斯德研究所以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名字命名,130年來在預防和治療傳染性疾病上面取得了許多突破性發現成果。該研究所貢獻了十位諾貝爾獎得主,在醫學和生理學上面的貢獻更是數不勝數。如今,巴斯德研究所巴黎園區內的130家研究單位繼續為生物醫學研究做出具有全球性影響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