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梅:從巴斯德學院到張裕公司

2020-12-0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6月8日電 在世界葡萄酒歷史上,19世紀的法國科學家巴斯德是一位裡程碑式的人物,他發現了酒精發酵的實質,發明了防止葡萄酒變質的「巴氏滅菌法」,從而使葡萄酒的釀造從自然生產階段進入科學生產階段。1888年,以巴斯德的名字命名的巴斯德學院(Institut Pasteur)在巴黎建成,至今一直是全球微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的權威科研機構。

朱梅(左二)在巴斯德學院釀造實驗室留影。

1939年,《釀造雜誌》第二期刊登張裕公司釀酒師朱梅撰寫的《回憶巴斯德學院的生活》,介紹了巴斯德學院的創辦歷史和院所設置,講述了自己在巴斯德學院生物化學研究院釀造實驗室深造期間的點點滴滴,其中有兩點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每間房子均是試驗室,比如教授的辦公室,照普通的理想應當是幾部書、一張桌子的地方,但是教授,就是助手,甚至於女書記的辦公室都是試驗室——除庶務科及門房以外」;二是「每禮拜只有三次演講,沒有課堂,在實驗室中有一張長桌,面為大理石,教授演講時大家圍長桌而坐,助教每天把要作的要研究的東西先寫於黑牌上」。

根據這篇文章描述,與朱梅同批進入釀造實驗室的研究員共有8名,來自美國、瑞士、智利、阿爾及利亞等8個國家,其中,那位美國研究員已經在加州一個葡萄酒廠工作過20餘年。釀造實驗室負責人是Prof.Shoen,朱梅音譯稱其為「沈教授」,他寫道:「沈教授人個子矮,但講演的口才特別好,我沒有見過一個能講演化學如他那樣令人發生興趣的。」

朱梅在1936年7月回國後,受聘出任張裕公司釀酒師,負責酵母菌的培養。後升任張裕公司副經理,分管技術部,下轄化驗室和製造股。同時,朱梅積極參與創辦「中國釀造學社」和《釀造雜誌》,致力於傳播現代釀酒科學。1949年以後,朱梅先後擔任山東專賣公司工程師、中國專賣總公司工程師、輕工業部高級工程師等職,並編著出版《葡萄酒》《白酒釀造》《配製酒製造》《啤酒釀造》《怎樣辦小型啤酒廠》《葡萄酒工藝學》《世界名酒》《世界葡萄酒工業概況》等著作,為推動中國釀酒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陳耀明)

相關焦點

  • 張裕葡萄酒品鑑及禮儀公開課走進上海交通大學
    中新網5月5日電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日前舉辦了一場主題為「愛上葡萄酒」的葡萄酒品鑑及禮儀公開課,由張裕先鋒葡萄酒學院講師鄒瑩為同學們講授了葡萄酒的釀造工藝、品嘗步驟、侍酒流程、餐酒搭配、儲藏方式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並以張裕解百納幹紅、北京張裕愛斐堡酒莊赤霞珠幹紅、寧夏張裕摩塞爾十五世酒莊摩塞爾傳奇赤霞珠幹白
  • 《使俄草》記載的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
    《使俄草》記載的張裕公司創始人張弼士 2017-10-23 10:36:2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史聰聰
  • 安萬特·巴斯德公司歷史
    1857: 巴斯德證明傳染病同微生物有關。微生物學誕生。  1877: 巴斯德提出他的細菌理論和發現細菌在厭氧環境生長。  1880: 巴斯德發明狂犬病疫苗。  1894: 馬塞爾h 梅裡厄加入巴斯德研究院,作為艾米爾 羅教授的助理,同巴斯德共同工作。
  • 朱梅中國畫作品欣賞
    藝術簡歷朱梅,安徽宿州農商行退休職工。畢業於中國美術學院,中國金融美協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安徽新媒體集團藝術顧問,中安書畫網學術顧問,宿州市美術家協會副秘書長,黃淮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 好山好水多逸趣,朱梅邨繪《石濤詩意圖》
    公元1689年,康熙南巡到了揚州,他在此接見了一批江南名士。這些名士中有一個特殊的畫家叫石濤。對了,就是清四僧中的那位石濤。當時石濤寓居揚州平山堂一帶,他感覺受到了皇帝的重視,從此可以平步青雲。於是他寫了兩首詩,名為《客廣陵平山道上見駕恭紀》,在詩中他描述了見駕時的喜悅心情與對未來的美好嚮往。
  • 疫苗之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傳奇
    路易-巴斯德,1822年12月27日生於法國汝拉省多勒,父親是拿破崙軍騎兵隊的一名退伍軍人,家境並不富裕。路易•巴斯德早年讀書非常刻苦勤奮,1847年從巴黎高等師範學院畢業後,第二年就成為物理教授。
  • 康寧傑瑞與上海巴斯德合作
    6月10日,康寧傑瑞製藥-B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的全資附屬公司江蘇康寧傑瑞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康寧傑瑞」)與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以下簡稱「上海巴斯德」)訂立合作開發協議,就上海巴斯德擁有的部分處於早期藥物發現階段的抗體(巴斯德抗體)在冠狀病毒領域全球範圍內的研發、臨床前及臨床開發
  • 山東葡萄酒微生物發酵技術重點實驗室在張裕獲驗收
    山東葡萄酒微生物發酵技術重點實驗室在張裕獲驗收 2016-12-20>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鮑文玉   中新網12月20日電 據報導稱,12月6日,煙臺市科技局受山東省科技廳的委託,在張裕技術中心會議室主持召開了依託煙臺張裕集團有限公司建設的山東省葡萄酒微生物發酵技術重點實驗室驗收會議
  • 巴斯德研究所和卡達哈馬德-本-哈利法大學籤署諒解備忘錄
    該大學下設像卡達生物醫學研究所(Qatar Bio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QBRI」)和健康與生命科學學院這樣的研究中心,並與當地和國際合作夥伴開展合作,旨在成為中東地區醫療和研究方面的關鍵參與者。巴斯德研究所以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名字命名,130年來在預防和治療傳染性疾病上面取得了許多突破性發現成果。
  • 為什麼說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是葡萄酒歷史裡程碑式的人物?
    巴斯德是近代微生物學的奠基人,在微生物學的領域,巴斯德的地位就如同牛頓在力學的領域一樣,是巨匠級的科學家,他不僅開闢了微生物學這個領域,還創立的一整套的研究方法,是19世紀最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對於人類而言,可能第三項發現最為重要,但對於葡萄酒而言,大家也會明白,第一項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從手術之前對器械的消毒殺菌,到對飲料用直接殺菌作用的巴氏殺菌法,巴斯德用他在微生物學中的偉大發現之一,解決了困擾當時整個葡萄酒業的難題,就是釀出的酒液不穩定、易酸腐的問題。
  • 第2100回:葡萄酒之父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酵母
    巴斯德出生2月後,他們家就搬遷到阿爾布瓦。他在1839年-1842年在貝桑松皇家學院學習,並開始對科學感興趣。  巴斯德於1854年-1857年任裡爾科技大學理學院院長和化學教授,1857年-1867年任巴黎高師的主管行政管理和科學研究的主任,於1862年被選為法國科學院院士,
  • 微生物獵人——巴斯德的一生
    兩年後,巴斯德進入巴拉爾的實驗室當起了助手。  喜愛葡萄酒的巴斯德偶然注意到,製酒時酒石酸的晶體會在發酵過程中沉積。他對沉積物進行分析,發現成分不僅有酒石酸,還有一種叫類酒石酸的物質。這兩種析出晶體的化學式完全一樣,但各自的溶液卻具有不同的「旋光」特性:直射光通過酒石酸溶液時會產生右旋光,通過類酒石酸溶液則什麼事也不會發生。  巴斯德憑直覺認為它們結晶的結構可能不同。
  • 微生物學創立者:巴斯德
    正是在裡爾期間,當地發達的釀酒業促使巴斯德研究了酒精發酵的問題,使他開創出了一門嶄新的學科:微生物學。可以想見,人類在沒有發明顯微鏡前對這個世界的觀察並限制在了肉眼可見的範圍內,直到18世紀初,許多顯微鏡雪茄才利用顯微鏡發現了微小的生物,18世紀末期又發現了細菌。但當時對於很多現象的解釋還是沒有深入到這個層面。
  • 【名人信仰】-巴斯德
    巴斯德(樊老師多年來堅持不懈的努力,寫成巨著「名人的信仰」,茲借QT靈修平臺網絡發布。歡迎大家推介轉載!)巴斯德(19世紀法國微生物學家、化學家、理學博士、巴黎大學教授)巴斯德是近代微生物學、工業微生物學和醫學微生物學的奠基人,並開創了微生物生理學,是世界上第一位發現細菌致病的原因,在醫學史上首次倡導疾病細菌學說。他發明的消毒法,對人類醫療衛生貢獻極大。他相信聖經中的神創世的觀點,不相信物種的自然生成說。
  • 巴斯德門徒談Orin1001
    復星高照群群員巴斯德門徒在雪球發表了他關於復星醫藥Orin1001的觀點,對於該新藥公司和管理層透露的信息較少,巴斯德門徒關於的觀點有助於我們對該新藥的了解
  • 巴斯德:「微生物學之父」,現代疫苗科學的先驅
    1857年,巴斯德回到法國高等師範學院擔任科學研究主任。在他被允許建立的簡陋的實驗室裡,他繼續研究發酵,並與自然生成理論進行了長期而艱苦的鬥爭。在這些爭論的早期回合中,最突出的是他的巴氏滅菌法的各種應用。他意識到這些都是由不想要的微生物引起的,這些微生物可以通過將葡萄酒加熱到60°到100°C之間來消滅。這個過程後來擴展到各種其他可腐敗的物質,如牛奶。
  • 戰勝細菌的科學鬥士——巴斯德
    巴斯德出生於一個世代以製革為業的家庭,父母都沒有受過教育,製革的收入也僅夠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父親痛感自己過去無力上學的苦衷,便決定省吃儉用,送巴斯德上學。少年時的巴斯德是一個表現非常平常的學生,數學成績中等,化學成績也很一般,但是他卻有一種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常常問這問那。
  • 煙臺葡萄酒產區集群品牌組團上線,張裕威龍等20家企業入駐酒先知
    煙臺市會展業服務中心主任高京濤作「煙臺產區葡萄酒集群品牌」聯合推廣活動情況介紹並與"酒先知"線上平臺籤署合作協議,攜張裕、威龍、君頂等20家產區骨幹企業正式入駐酒先知。聯合推廣活動啟動儀式作為煙臺市葡萄酒行業主管單位,煙臺市會展業服務中心主任高京濤發布會上說到:「疫情期間,市委、
  • 生物學家|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
    巴斯德一生進行了多項探索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是19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他用一生的精力證明了三個科學問題:(1)每一種發酵作用都是由於一種微菌的發展,這位法國化學家發現用加熱的方法可以殺滅那些讓啤酒變苦的惱人的微生物。很快,「巴氏殺菌法」便應用在各種食物和飲料上。
  • 上海巴斯德所與中慧元通合作研發生產基因工程疫苗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6月16日宣布,與江蘇中慧元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基因工程疫苗(畢赤酵母)在全球範圍內的研發、生產和商業轉化籤署合作協議。此次上海巴斯德所和中慧元通公司開展的新冠疫苗合作項目,選擇的技術路線是重組基因工程疫苗。中慧元通公司研發總監吳浩飛博士在籤約儀式上介紹稱,重組基因工程疫苗是把新冠病毒最有可能作為抗原的蛋白,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實現大量生產,並注射到人體,產生抗體,以抵抗新冠病毒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