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部凝聚了幾代法律人殷切期盼的世紀大典,經歷了怎樣艱難而漫長的編纂歷程?人格權獨立成編、家風條款入典、確立性騷擾認定標準、護航見義勇為、保障居住安全……諸多立法亮點的背後,承載了民法典怎樣的時代訴求與文化內涵?9月28日—10月2日、10月5日—10月9日、10月12日—10月16日,廣州大學教授劉雲生將再登中央電視臺《法律講壇》文史版,用十五集的篇幅,為大家拉開五十集系列節目《民法典文化解讀》的序幕!
劉雲生,二級教授,法學博士,法學史博士後,廣州大學法學院民商法學科帶頭人。先後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教育部重大攻關項目首席專家。自2014年以來,在CCTV-12頻道連續推出《大明權宦劉瑾》《大明魔咒魏忠賢》《民法總則的文化解讀》《中國家法》四個系列,總計100集。2018年3月2日至20日,央視社會與法頻道《法律講堂》文史版隆重推出兩會特別節目——《傳世家風》,劉雲生教授擔任主講嘉賓。
《法律講堂》文史版欄目介紹
《法律講堂》文史版是CCTV12社會與法頻道的欄目之一,作為央視文化品牌欄目,《法律講堂》文史版旨在"觀復而知新",回望過去,觀照現實,探究歷史和文化新的內涵。其內容重在"探秘中外法律文化",感悟先賢的才智思辨,挖掘經典文化的時代脈絡和人文氣息。"揭秘歷史大案要案",還原案件真相,洞察不為人知的內幕細節;"解密傳奇法制人物",體悟人生起伏,透視傳奇背後的風雲變幻。
劉雲生教授曾於2018年3月2日至20日擔任"傳世家風"系列主講人,主要講述傳統家法對子孫的心性淬鍊、人格培育、性格磨礪、才德提升等方面的先進理念和有益經驗,從居家、應世、為政方面解讀古人治家育人的經典事跡。
《民法典文化解讀》精彩預告
1.世紀大典
播出時間:9月28日15:30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拉開了我國民法典的時代大幕。這部世紀大典,凝聚了幾代法律人的殷切期盼,它的問世,經歷了怎樣艱難的編纂歷程,背後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它具有怎樣的時代特徵與民族特性?又將如何影響我們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
2.人臉上的法律權利
播出時間:9月29日15:30信息化、智能化開啟了"刷臉"的新時代。開手機"刷臉"解鎖、購物時"刷臉"支付、去公廁"刷臉"取紙。可以說"刷臉"已經融入生活日常,"刷臉"逐漸成為一種時尚,一種生活方式。
不可否認,"刷臉"這種高科技的推廣、運用,確實為民眾生活、社會管理帶來了較高的效率和極大的便利,但我們也不容迴避這種高科技所帶來的系列問題:"刷臉"是否會有副作用?是否會涉及侵權?民法典對此會如何回應?
3.AI換臉的法律風險
播出時間:9月30日15:30隨著人工智慧的高速發展,"改頭換面"已經成為現實,僅需上傳一張自己的照片,便可將視頻中的角色變成自己的模樣,給人們帶來奇妙的娛樂體驗。
但是這種以假亂真的換臉技術是否構成侵權?將人臉商品化、娛樂化會有怎樣的危害和風險?我國民法典又是如何保護人臉生物識別信息的?
4.智慧機器人算"人"嗎?
播出時間:10月1日22:25隨著科技飛躍式發展,人類社會迎來了人工智慧的新時代,智慧機器人逐漸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那麼智慧機器人在法律上到底算不算"人"?隨著智能程度越來越高,機器人是否有可能超越甚至取代人類?法律又將如何應對這種潛在的危機?
5.基因編輯的風險
播出時間:10月2日22:352018年,南方科技大學一位副教授公開宣布:一對基因編輯嬰兒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她們出生後可以天然抵抗困擾人類多年的愛滋病病毒。
消息一出,舉世震驚。涉事科研人員不但受到社會各界的齊聲譴責,還被處以嚴厲的行政、刑事處罰。那麼這一事件為何會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基因編輯到底會給人類帶來怎樣的危害?我國民法典又將通過什麼樣的制度設計來對此類行為予以規制?
一部《民法典》,保障國人一生的權益。它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善?又有哪些方面值得注意?快記住時間,一起收看中央電視臺《法律講壇》文史版欄目精彩節目《民法典文化解讀》,和劉雲生教授一起從文化的視角解讀民法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