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亞特蘭大的求學生涯……天大校友榮獲2020年貝爾實驗室獎!

2021-01-15 中國青年報

他本科就讀於天津大學精儀學院

碩士在天津大學喬治亞理工深圳學院(GTSI)求學

博士前往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

這便是今天的主人公

綦程

他一步步走來

成績斐然,獲獎無數

下面,讓我們一同見證他的的成長與光輝

諾基亞公司公布了2020年貝爾實驗室獎獲獎名單。

綦程——榮獲貝爾實驗室獎三等獎。

獲2020年貝爾實驗室獎

美國貝爾實驗室成立於1925年,是電晶體、雷射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數字交換機、通信衛星、電子數字計算機、C語言、UNIX作業系統、蜂窩移動通信設備、長途電視傳送、仿真語言、有聲電影、立體聲錄音,以及通信網等許多重大發明的誕生地,是美國創新精神的一張閃光名片。

貝爾實驗室獎是全球創新者的一項競賽,旨在發現能夠在信息和通信技術領域「改變遊戲」的卓越提案,是創新者們與貝爾實驗室研究人員進行合作,開闊視野的極佳機會。

(綦程在答辯)

從來自26個國家、208項項目中,綦程所做的關於射頻標籤RFID的項目脫穎而出,獲得三等獎。綦程成為本屆評比中年齡最小、資歷最淺的獲獎者。一等獎獲得者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副教授Firooz Aflatouni及其團隊,二等獎獲得者是普林斯頓大學的 SanjeevArora教授及團隊,而綦程目前尚在讀博士研究生。該項目由他提出與主導並在博士後Francesco Amato和導師Gregory Durgin教授的指導和建議下完成。

(綦程在展示他的作品)

從GTSI

到亞特蘭大的求學生涯

——綦程講述求學背後的故事

對綦程來說,這是一段讓希望啟程的歷程。在手握西北大學,卡耐基梅隆大學offer的同時,他選擇了GTSI。並且在他眼中,這是他「迄今為止做過的最正確的選擇」。

「從哈茲菲爾德機場出來的那一刻,我心裡想,GTSI是讓我再次來到這裡的地方,也是讓我曾經的一個小小的夢想與承諾兌現的地方。

從2012年7月喬治亞理工學院ASP (Atlanta Summer Program)項目交流埋下了希望的種子,到2015年8月成為一名喬治亞理工學院亞特蘭大校區的博士生,3年的時間經歷了許多,但在深圳的一年,絕對讓我有了很多寶貴的收穫,是最為特殊的一年。很多人肯定會問,也有很多人問過我,當時為什麼會選擇GTSI。(因為一點愛?)選擇,本身總是風險與機遇並存的。但在這裡,我想說的是我在GTSI真真切切的感受和收穫,你也會體會到。」

# 究竟是怎樣的一所院校

讓綦程對此讚不絕口?

在綦程看來,GTSI的特色體現在以下三點:

1) 小班制的培養模式:

高起點,小而精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很快適應,並與教授、導師更好地建立聯繫與保持互動,為學習規劃(包括選課、實習機會的選擇與爭取,等等)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在深圳校區,絕不意味著中文教學和視頻課程。純正的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與正統的美國課堂,高壓力的英文考試作業,也讓我在來到美國之前,就已經適應了這裡的課堂與教學環境。對我來說,並沒有明顯遇到很大一部分留學生剛到美國時遇到的課程與語言適應難關。更重要的是,深圳校區讓我遇到了我現在的導師。小班制的課堂,可以讓同學和老師更好的溝通與相互了解。這點甚至是亞特蘭大校區也沒有的獨特優勢。」

(GTSI教學現場)

2) 開放共享的教育平臺:

無論是與國際學生的跨文化交流共事、還是在獲取海外優質教育資源的便捷性上、又或者是立足深圳,充分利用深圳本土優勢而踐行的校企互動,GTSI提供的開放共享教育平臺是一種站在前沿的創新教育模式探索,讓學生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大量汲取養分並迅速成長。

「GTSI為大家提供了多種深造與實習的機會,像與亞特蘭大校區同步的博士資格考試,到亞特蘭大校區或法國校區交換的機會,深圳本地的實習等等不同的選擇。只要同學感興趣,學校和老師都會不遺餘力地幫助大家實現自己的想法。我在博士資格考試通過之後,也是在學校、導師,和王老師第一時間的協助之下,順利拿到了秋季入學的offer。」

(綦程和同學Rick在深圳)

3) 原汁原味的喬治亞理工學位:

被GTSI錄取的研究生,完成學業後所獲得的學位也是原汁原味的喬治亞理工學位。這也意味著,GTSI在喬治亞理工美國本部的專業課程選擇、教學師資資源、學生錄取標準等方面完全一致。喬治亞理工學院作為全美三大理工院校之一,其工程類學科在全美同類學科項目中均排在前10,「工程師搖籃」的地位不可撼動。

「GTSI的學制,讓我在一年的時間裡拿下了一般需要一年半甚至兩年才能拿到的美國碩士學位,而不損失任何的含金量。在深圳讀碩士期間,修得的所有學分都可以轉入博士階段的學習,節省了大量寶貴的時間,也讓我在進行現在的學習、生活、科研時多了幾分從容,可以專心地學習自己想要學習的科目。

來到亞特蘭大半個月以來的生活,對我來說好似夢境一般真實。這裡也是曾經迷惘的我所不敢想像的。但GTSI成為了我的指路明燈。我也希望所有和我有過相同困境或者經歷的人,能夠通過GTSI的平臺,獲得屬於自己的真實。更希望我能為GTSI走進大眾的視野,讓大家知道這樣一個認真踏實在中國辦學的高校的決心而做出一點自己的努力。」

獲IEEE RFID-TA最佳學生論文獎

2018年,在中國澳門召開的IEEE射頻識別技術與應用國際會議(IEEE RFID-TA 2018)中,經專家評審,綦程的論文「Low-power and Compact Microwave RFID Reader for Sensing Applications in Space」被評為最佳學生論文獎(Best Student Paper Award)。該論文由綦程與其導師Gregory D. Durgin教授和Josh Griffin 教授共同撰寫。

論文介紹了為美國宇航局立方體衛星(CubeSat)科學任務設計定製的微波傳感系統。射頻能量收集傳感器位於距離小衛星一定距離處,傳感器由機載射頻讀寫器發出的電磁波供能,用於進行陀螺儀、磁力和輻射測量,較以往的機載系統具有更高的精確性。載有該設備的衛星已於2019年七月由Space X Falcon 9 運載火箭發射升空,成功部署在國際空間站並完成數據採集和通信任務。

獲IEEE RFID 2019 最佳論文

綦程在與Francesco Amato和 Gregory Durgin合作的論文「Breaking the Range Limit of RFID Localization: Phase-based Positioning with Tunneling Tags,"中首次提出了一種基於新型隧道RFID射頻標籤的遠距離標籤定位技術。並獲得了IEEE RFID 2019最佳會議論文。該技術可在數十及百米的距離上精確定位射頻標籤。為新一代智能RFID標籤拓展了更多的應用場景。

寄語

人生的旅途沒有終點,不要放棄朝著目標前進,也不要忘記享受沿途的風景。享受當下,不畏險阻,乘風而起,摶扶搖而上者九萬裡。

——綦程

來源:天津大學

相關焦點

  • 天津、深圳、亞特蘭大的求學生涯...天大校友榮獲2020年貝爾實驗室...
    成績斐然,獲獎無數下面,讓我們一同見證他的的成長與光輝諾基亞公司公布了2020年貝爾實驗室獎獲獎名單。綦程——榮獲貝爾實驗室獎三等獎。01獲2020年貝爾實驗室獎美國貝爾實驗室成立於1925年,是電晶體、雷射器、太陽能電池、發光二極體、數字交換機、通信衛星、電子數字計算機、C語言、UNIX作業系統、蜂窩移動通信設備、長途電視傳送、仿真語言、有聲電影、立體聲錄音,以及通信網等許多重大發明的誕生地,是美國創新精神的一張閃光名片。
  • 天津、深圳、亞特蘭大的求學生涯……天大校友榮獲2020年貝爾實驗...
    他本科就讀於天津大學精儀學院碩士在天津大學喬治亞理工深圳學院(GTSI)求學博士前往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這便是今天的主人公綦程他一步步走來成績斐然,獲獎無數下面,讓我們一同見證他的的成長與光輝諾基亞公司公布了2020年貝爾實驗室獎獲獎名單。
  • 上海交大校友馬駿榮獲全球超導領域博士研究生最高獎!
    上海交大校友馬駿榮獲全球超導領域博士研究生最高獎! 2020-11-09 10: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年5億 深圳打造大灣區「貝爾實驗室」
    研究院以建設中國的「貝爾實驗室」為願景,5年預期投入約5億元,建設成國際一流的計算科學創新平臺。研究院也是深圳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十大新設基礎研究機構之一,由英國皇家學會院士樊文飛擔任首席科學家。「樊院士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資料庫理論與系統並重的第一人」,深圳計算科學研究院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 旅美科學家蔡亦鋼:兩度獲得貝爾實驗室發明家獎
    提起大名鼎鼎的「貝爾實驗室」,人們就會想起電話、電視、遙控器、電晶體、無線電收音機、立體聲和電腦等改變人類生活的重大發明創造。這個成立於1925年的私立研究實驗室誕生過13位諾貝獎獲得者。包括朱棣文、崔琦、高琨3位華裔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的成果,都是在這裡完成的。
  • 40年7位諾獎得主,美國貝爾實驗室做對了什麼?
    巴克萊時期美國貝爾實驗室第一任總裁尤厄特(Frank Baldwin Jewett,1887—1959年)在1939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並在1940年辭去貝爾實驗室總裁。之後巴克萊(Oliver Ellworth Buckley,1887—?)
  • 40年7位諾獎得主,美國貝爾實驗室做對了什麼?
    巴克萊時期美國貝爾實驗室第一任總裁尤厄特(Frank Baldwin Jewett,1887—1959年)在1939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長,並在1940年辭去貝爾實驗室總裁。之後巴克萊(Oliver Ellworth Buckley,1887—?)
  • 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榮獲「2020年度科技創新教育品牌」
    12月2日,2020「迴響中國」騰訊教育年度盛典在京舉行。本屆盛典以「共迎挑戰,共贏明天」為主題,聚集近千位教育大咖、行業專家、精英代表共同總結2020年教育行業的得與失,交流新形勢下應對、創新、變革、堅持的經驗,彰顯傑出教育機構的優秀成績和堅守努力。
  • 5位清華校友榮獲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獎
    清華新聞網11月5日電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大會並講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沈躍躍,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協主席萬鋼出席大會。2020年度共有52位科學家從全國823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 中科大校友陳鷗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研究獎 曾在Nature等權威雜誌發表...
    中科大校友陳鷗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研究獎 曾在Nature等權威雜誌發表多篇論文  olivia chan • 2020-02
  • 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榮獲「2020全球綠色金融創新獎」
    近日,國際金融論壇(IFF)召開第十七屆全球年會,頒發「2020全球綠色金融創新獎」。深圳排放權交易所提報的「助力深圳特區構建綠色金融體系並實現綠色金融立法」榮獲「2020全球綠色金融創新獎」。  由該論壇發起的「全球綠色金融創新獎」,依據項目創新性、可推廣性、行業貢獻度、盈利性和促進公共福祉五個維度進行綜合評議推選而出。  2020年3月,深圳經濟特區綠色金融立法列入深圳市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立法計劃。深圳排放權交易所作為綠色金融立法技術支撐單位,全程參與起草、調研、修改和審議工作。
  • 重慶大學劉清友校友獲得2020年度何梁何利獎!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頒獎大會在北京舉行。2020年共有52名獲獎者,其中鍾南山、樊錦詩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重慶大學劉清友校友獲得"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劉清友本科就讀於西南石油大學,1989年起在重慶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精密製造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1991年獲碩士學位,1997年到1999年在重慶大學機械傳動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為成都理工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校長,鑽頭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
    在合併之日,實驗室約有3600人,其中2000人是技術人員 [3] 通過各種報導,貝爾實驗室這一當時世界最大的工業實驗室出現在世人面前。當時,貝爾實驗室佔據了先前西方電氣公司工程部的總部大樓,整個樓高13層,總建築面積達37 200米,貝爾實驗室在此運營了約20年。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
    ,直到1945年新址建成,貝爾實驗室搬遷。在合併之日,實驗室約有3600人,其中2000人是技術人員⋯⋯ [3]通過各種報導,貝爾實驗室這一當時世界最大的工業實驗室出現在世人面前。當時,貝爾實驗室佔據了先前西方電氣公司工程部的總部大樓,整個樓高13層,總建築面積達37 200米,貝爾實驗室在此運營了約20年。
  • 曹俊越榮獲2020年度「全球青年科學家獎」
    近日,《科學》雜誌和SciLifeLab頒發的2020年度青年科學家獎(Science & SciLifeLab Prize for Young Scientists)揭曉,北京大學校友、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助理教授曹俊越成為全球唯一特等獎獲得者,以表彰其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以及發育生物學方面的傑出成就
  • 貝爾實驗室的百年沉浮
    AT&T創立的,和貝爾本人並沒有直接關係(他1922年就去世了)。1972年,他在貝爾實驗室工作了31年1954年,貝爾實驗室製作出了第一個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太陽能電池。貝爾實驗室就做出了「可視電話」各種獎項,貝爾實驗室幾乎是拿到手軟:15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16位獲美國最高科學、技術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和美國國家技術獎章,均由總統親自頒獎;4
  • 貝爾實驗室創建記profile-avatar
    貝爾實驗室的創建是世界科技史上一個有意義的事件,也是一個經典的創新故事,了解這段歷史,對當今中國推進新型工業化和科技創新富有啟示意義。撰文 | 戴吾三(教授,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來源:科學雜誌1915紐約市西街463號西方電氣公司原址 1925年貝爾實驗室在此建立,直到1945年新址建成,貝爾實驗室搬遷。
  • 貝爾科教集團旗下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榮獲央視網「2020年度影響力...
    通過網絡評選和專家評審綜合評分,歷時三個月評選,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榮獲「2020年度影響力STEM教育品牌」。這一殊榮是對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在STEM細分賽道的突出表現以及教育創新引領作用的又一認可。一、課程體系覆蓋全年齡段,STEM教育服務影響力輻射全國貝爾機器人編程中心作為國內早先布局機器人編程教育的教育服務機構,歷經近10年發展,現已在北京、廣州、深圳、重慶、西安、成都
  • 貝爾實驗室的百年興衰史
    再後來,這個公司改名為貝爾實驗室。所以,也就是說,貝爾實驗室是AT&T創立的,和貝爾本人並沒有直接關係(他1922年就去世了)。1954年,貝爾實驗室製作出了第一個有實際應用價值的太陽能電池。1962年,世界上第一顆通信衛星Telstar1發射成功且首次跨大西洋電視實播,出自貝爾實驗室之手。
  • 文小剛榮獲凝聚態物理最高獎巴克利獎—新聞—科學網
    美國當地時間10月11日,美國物理學會宣布,將2017年Oliver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