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膠結材料、骨料和水(或不加水)按適當比例配合,拌合製成具有一定可塑性的混合物,經一定時間後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叫做混凝土。
混凝土的種類有很多
按表現密度分類
按照表觀密度,混凝土可分為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和輕混凝土。重混凝土表觀密度超過2600kg/m3,主要用於防輻射混凝土,如核能工程的屏蔽結構、核廢料容器等工程。普通混凝土是指表觀密度在2000~2500kg/m3範圍內的混凝土,是土木、建築工程中普遍使用的混凝土,大量用做各種建築物、結構物的承重材料。
按所用膠凝材料分類
按照所用膠凝材料的種類,混凝土可分為水泥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樹脂混凝土,石膏混凝土,瀝青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矽酸鹽混凝土等。
按用途分類
按照在工程中的用途或使用部位,混凝土可分為結構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熱混凝土、耐酸混凝土、裝飾混凝土、大體積混凝土、膨脹混凝土、防輻射混凝土、道路混凝土等。
按生產和施工方法分類
按照攪拌(生產)方式,混凝土可分為預拌混凝土(也叫商品混凝土)和現場攪拌混凝土,預拌混凝土是在攪拌站集中攪拌,用專門的混凝土運輸車運送到工地進行澆築的混凝土,由於攪拌站專業性強,原材料波動性小,稱量準確度高,所以混凝土的質量波動性小,故預拌混凝土的使用量越來越多。
混凝土的基本組成材料及其作用
混凝土中的水泥和水在未硬化之前叫做水泥漿,具有流動性和可塑性,並將骨料聯結起來,使混凝土拌合物整體上形成具有流動性和可塑性的不定形體,有利於澆築和施工。水泥漿硬化之後叫做水泥石,本身具有一定的強度,並具有膠結作用,能將粒狀的骨料聯結起來,形成堅固的整體。
混凝土中的骨料起骨架和填充作用。
混凝土的性能特點
優點。混凝土原材料來源豐富,造價低廉,砂、石等骨料材料佔總量的80%左右,在大部分地方可以就地取材,並且價格便宜。混凝土是從不定型的、可塑性材料利用自身的物理化學變化逐漸硬化變成具有強度的材料,所以其形狀、尺寸不受限制,藉助於模板可以澆築成任意形狀和尺寸的構件。
缺點。自重大、強重比較低。現代建築越來越朝著高層、大跨度方向發展,要求材料具有輕質高強的性能,混凝土在這方面存在著先天不足。
責任編輯:RD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