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凝結時間對實體混凝土質量的影響

2020-11-26 砼話

0前言

運至工程現場的混凝土初凝時間、終凝時間由混凝土用水泥品種和摻量、外加劑品種和摻量、水灰比、環境條件(溫度、風力、溼度)、運輸→入模及其間歇總時間決定,未摻外加劑調節凝結時間的一般混凝土於20℃的環境下初凝時間大致在3h~4h範圍。《預拌混凝土》(GB/T14902-2012)未有且難以對混凝土凝結時間作明確要求。凝結時間異常的混凝土會影響實體混凝土質量。凝結時間與混凝土成型作業相關進而影響混凝土質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範》(GB50666-2011)對運輸→入模及其間歇總時間、高溫天氣混凝土的施工作了規定;影響混凝土凝結時間的因素較多,根據氣溫和是否摻外加劑確定凝結時間難免誤差較大;高溫施工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混凝土配合比、控制混凝土拌合物性能難以操作。

實際施工時作業熟練的技工憑經驗和未硬化的混凝土表觀(如混凝土表面氣泡消失後的痕跡)、混凝土表面手感、腳踩後痕跡判定混凝土的初凝、終凝,但由於有關人員技術能力、管理水平的差異,與凝結時間有關的質量問題時有發生。

1混凝土凝結時間超長

1.1症狀

混凝土澆筑後,過了終凝時間(甚至高溫天氣24h後)還未終凝,手觸似麵包柔軟;樓地面伴隨有流失的砂漿,流失的砂漿終凝後手感似淤泥,見圖1;拆模後構件混凝土出現露筋、孔洞、蜂窩、疏鬆缺陷,缺陷處石子表面無水泥漿包裹,見圖2。

1.2原因

主要為混凝土中外加劑(特別是起緩凝作用的組份)摻量過量,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時和易性較差。下述兩種情形之一可引起外加劑摻量過量:①易沉澱外加劑摻入時未攪拌均勻,容器底部濃度較大,摻入底部濃度較大的外加劑會引起外加劑摻量過量;②外加劑摻入時計量器具故障或人為原因引起摻量過量。和易性較差的表現:混凝土拌合物有較大的流動性,但其粘聚性和保水性較差。

1.3危害

混凝土中保證混凝土強度的水泥砂漿組份從模板縫隙中流失,實體混凝土強度降低很多;拆模後構件有露筋、孔洞、蜂窩缺陷(樓地面有較多的流失砂漿肯定有此類缺陷)。

1.4處理措施

①混凝土供應商不但嚴格執行在交貨地點檢測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而且還要觀測其粘聚性和保水性,確保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發現異常停止供貨。②發現澆筑後有較多的漏漿、非緩凝混凝土24h後(氣溫符合施工規範要求)仍未終凝,應儘快拆模,清理完終凝時間超長的混凝土,重新澆築。③未發現澆筑後有漏漿現象、非緩凝混凝土24h後(氣溫符合施工規範要求)仍未終凝,需調查外加劑種類,有些類型外加劑後期強度影響較小,有些類型外加劑過量摻入後期強度降低較大;建議及時清除後期強度降低較大的混凝土,保留後期強度影響較小的混凝土,並檢測保留的混凝土600℃·d強度及其混凝土勻質性,根據檢測結果確定具體處理措施。

2混凝土凝結時間過短

2.1症狀

混凝土澆築入模後,很快初凝、終凝,初凝、終凝過程中伴隨混凝土收縮而產生無規則塑性收縮裂縫。這類裂縫常在春末夏初季節(氣溫陡然升高)產生,主要分布於現澆板上,混凝土澆築幾小時後即可發現;板面裂縫示意見圖3,板面蓄水後的板底裂縫狀況見圖4;板面裂縫數量多於板底;板面縫寬大於板底,最大縫寬有時可達2mm;裂縫深度見圖5騎縫鑽取的芯樣,有的裂縫貫穿板截面,有的裂縫未有貫穿板截面。

2.2原因

混凝土拌合物需在初凝前完成振搗、密實作業,在終凝前完成抹壓、收光作業。由於相關標準未對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作明確規定或可適的操作,下述因素之一或者共同影響均可導致混凝土在成型、凝結硬化過程中產生塑性收縮裂縫:①試驗室標準條件與工程現場環境差異成的混凝土凝結時間差異;②外加劑與水泥的適應性較差或水泥磨細後在水泥貯倉存貯期較短而導致混凝土凝結時間過短;③混凝土拌合物運輸時間、運至工程現場的間歇時間較長;④成型、養護作業人員對凝結時間把控能力的差異;⑤抹壓、收光能力差異;⑥工程現場環境的影響。

2.3危害

裂縫的產生對混凝土現澆板的耐久性和使用性有較大影響;儘管有塑性裂縫分布的現澆板荷載試驗滿足使用要求,但其承載力比無裂縫分布的現澆板低;這類裂縫若未進行有效處理還會造成投訴進而造成社會影響。

2.4處理措施

①裂縫程度較輕:裂縫數量較少、長度較短、縫寬較小;可採用灌縫封閉處理。②裂縫程度嚴重:裂縫數量多、分布於整塊板、長度有長有短、縫寬較大;如發現較早(一般於混凝土終凝後或澆筑後的第二天發現且能發現),宜採取鑿除、重澆處理。③裂縫程度介於較輕與嚴重之間:綜合考慮各責任主體要求後,採用裂縫灌縫封閉後貼碳纖維,澆疊合層也是處理方法之一。

3結語

混凝土凝結時間會影響硬化後的實體混凝土質量,目前無量大面廣的常態混凝土凝結時間量化指標,入模密實後的混凝土凝結時間把控無具體的可攜式器具支持操作。為避免凝結時間對實體混凝土質量的不利影響,應以適用、實用為導向(混凝土供應商提供的說明書中必須提供與工程環境相適應初、終凝時間範圍,初、終凝時間滿足運輸、間歇、成型要求);從源頭把控混凝土用水泥、外加劑和混凝土拌合物的質量,像重視混凝土強度一樣重視凝結時間的把控;混凝土的成型作業交由操作熟練的專業公司(類似腳手架租賃安裝的專業公司)或專業班組完成;過程檢驗與混凝土拌制、運輸、泵送、成型協同跟進;科研、儀器製造商協同研製適用於工程現場測試入模密實後的混凝土凝結時間可攜式測試儀器。

相關焦點

  • 水泥的凝結時間對水泥混凝土的施工的意義
    【學員問題】水泥的凝結時間對水泥混凝土的施工的意義?  【解答】水泥的凝結時間對水泥混凝土的施工有重要的意義。初凝時間太短,將影響混凝土拌和料的運輸和澆注;終凝時間過長,則影響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進度。矽酸鹽水泥初凝時間不得早於45min,終凝時間不得遲於390min。
  • 基於回彈法的混凝土實體質量過程控制研究
    水利工程混凝土質量評價一般包括兩部分內容:一部分是計算分析試塊強度,評價施工過程中的澆築與管理水平;一部分是判斷混凝土實體強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評價結構質量與安全性。目前實體質量的檢測方法主要是回彈法與鑽芯法。
  • 安全生產法模擬試題:噴射混凝土施工前,應做混凝土凝結時間試驗
    安全生產法模擬試題:噴射混凝土施工前,應做混凝土凝結時間試驗
  •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凝結時間試驗試樣製備
    【學員問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凝結時間試驗試樣製備?  【解答】1.取混凝土拌和物代表樣,用5mm篩儘快地篩出砂漿,再經人工翻拌後,裝人一個試模。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個試樣,共取三個試樣,分裝三個試模。 混凝土溼篩困難時,允許按混凝土中砂漿的配合比直接稱料,用人工拌成砂漿,但應按砂石吸水率扣除含水量。
  •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凝結時間試驗步驟
    【學員問題】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凝結時間試驗步驟?  【解答】1.將試件放在貫入阻力儀底座上,記錄刻度盤上顯示的砂漿和容器總質量。  2.根據試樣的貫人阻力大小選擇適宜的測針。  3.測定時,測針應距試模邊緣至少25mm,測針貫人砂漿各點間淨距至少為所用測針直徑的兩倍。
  • 混凝土結構實體質量檢驗的三項指標,一次看明白!
    依據GB50204-2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施工質量驗收,除了觀感質量應合格外,結構實體檢驗也必須合格。結構實體檢驗主要針對涉及混凝土結構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進行,包括三大項內容:①混凝土強度、②鋼筋保護層厚度、③結構位置與尺寸偏差。結構實體檢驗應由監理單位組織施工單位實施,並見證實施過程。
  • 廢漿體對C15~C25混凝土性能影響的研究
    3.3結果與分析⑴漿體濃度及摻量對C15混凝土性能影響。C1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見表2,漿體的濃度及摻量對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壓強度、凝結時間影響見表3。在漿體的摻量不變時,漿體的濃度為5%、10%抗壓強度差異較小,因C15普通混凝土用水量較大,漿體濃度為5%、10%時,與清水混合後,漿體的鹼度降低,兩者差異較小,故強度差別較小。漿體濃度及摻量對C15混凝土凝結時間影響:在漿體濃度為5%時,新拌混凝土試樣的凝結時間先增加後減小,因漿體中含有少量的外加劑,起緩凝作用,當摻量大於60kg時,凝結時間略有延長。
  • 廢漿體對C30、C40混凝土性能影響的研究
    3.2 結果與分析1)漿體的濃度及摻量對C30混凝土性能影響。漿體的濃度及摻量對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壓強度、凝結時間影響見表1,C30混凝土配合比見表2。漿體濃度及摻量對C30混凝土擴展度影響。漿體的濃度及摻量對C30混凝土凝結時間影響:在漿體濃度為5%時,新拌混凝土試樣的凝結時間先增加後減小,因漿體中含有少量的外加劑,起緩凝作用,當漿體摻量增加至80kg時,凝結時間小於對照試樣WS-1,總體而言,凝結時間變化不大,波動較小。
  • 淺析水處理絮凝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
    常見的兩性金屬離子只有Al3+和Zn2+,其中,Al3+是速凝劑的常用組份,而Zn2+是緩凝劑的常用組份,並且該批混凝土沒有凝結時間異常的情況,因此可基本排除Zn2+的存在。 滴加AgNO3的溶液,出現乳白色沉澱,說明溶液中含有Cl-。 滴加BaCl2的溶液,沒有沉澱現象發生,說明溶液中沒有SO42-。
  • 新鄉輕集料混凝土廠家
    ,一般發生在熱帶或乾燥性氣候地區中一年的任何時間,而在其它地區則通常發生在夏季。因此,有必要對高溫天氣下混凝土施工影響進行深入討論,給出相應措施,以保證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質量,確保工期,達到質量、安全、進度和效益的協調和統一。
  • 淺談如何促進混凝土質量再提升
    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質量,中交四公局第一建築分公司承建的揚州項目積極採取措施,加強對混凝土原材料質量的管控,確保混凝土質量達到工程建設要求。  為了有效控制混凝土質量,中交四公局第一建築分公司承建的揚州項目積極採取措施,加強對混凝土原材料質量的管控,確保混凝土質量達到工程建設要求。
  • 混凝土的技術性能
    混凝土在未凝結硬化前,稱為1昆凝土拌合物(或稱新拌混凝土)。它必須具有良好的和易性,便於施工,以保證能獲得良好的撓築質量;混·凝土拌合物凝結硬化後,應具有足夠的強度,以保證建築物能安全地承受設計荷載,並應具有必要的耐久性。
  • 混凝土強度、保護層厚度、尺寸偏差:判定結構實體質量的三項指標...
    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施工質量驗收,除了觀感質量應合格外,結構實體檢驗也必須合格。結構實體檢驗主要針對涉及混凝土結構安全的有代表性的部位進行,包括三大項內容:混凝土強度、鋼筋保護層厚度、結構位置與尺寸偏差。
  • 不同溫度下新型緩凝劑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研究
    0前言混凝土的經時損失往往受季節及溫度的影響,而混凝土外加劑在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混凝土中摻入緩凝劑能有效延長混凝土的凝結時間,以利於延緩水泥水化放熱溫峰出現的時間。當運輸距離變長時,單單通過摻入緩凝劑來緩解混凝土坍落度經時損失的方法已滿足不了施工要求,而摻入過量的緩凝劑既不能解決保坍問題,且延長了混凝土的凝結時間,影響工期。而自製的新型緩凝劑H3與以往的緩凝劑不同在於,在凝結時間相近的前提下,新型緩凝劑H3具有較好的緩凝效果和混凝土保塑效果,且更適應材料的多變性。
  • 超緩凝混凝土的配製與應用
    3配合比設計思路先設計C20水下灌注混凝土基準配合比,再在該配合比基礎上通過增加緩凝劑來實現超長的凝結時間。通常延長混凝土的緩凝時間可通過三種途徑來實現,一是選用初終凝時間相對長的水泥,二是在設計配合比時增加摻合料的用量特別是粉煤灰的用量,三是加大緩凝劑的摻量。前兩種途徑對延緩混凝土凝結時間效果不明顯,第三種措施更加有利於成倍延長混凝土的凝結時間。
  • 進一步加強混凝土質量管理,嚴禁使用海砂、風化巖機制砂等!
    預拌混凝土質量涉及面廣,影響因素多,應系統全面加強質量控制,質量控制要點(試行)詳見附件。  二、落實工程參建各方質量責任  (一)建設單位承擔工程質量首要責任。應保障混凝土結構合理施工工期和預拌混凝土合理價格,不得指定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
  • 混凝土配合比不是簡單的數字比例
    原材料的質量和性能對混凝土配合比的影響也不可忽視,在混凝土設計強度達不到要求時,大多數人通常會採用增加水泥用量的方法解決問題,很少人從材料調配的經濟性和混凝土工作性綜合考慮混凝土配合比問題。混凝土配合比的確定往往又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經驗技術,很難一蹴而就,技術人員只能平時注意收集配合比數據,對數據進行分析,從中積累經驗,這些都將是今後寶貴的參考資料。
  • 混凝土強度不合格處理報告_2020年混凝土強度不合格處理報告資料...
    在檢測時,混凝土試塊會因為養護不規範、送檢時強度標識錯誤、混凝土試配單不合理、未按規範要求施工、混凝土原材料性能有變異而出現強度不合格的現象。  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採取如下處理措施:  1根據國家相關規範,引進具有合法資質的第三方工程質量檢測機構,對結構實體進行檢測。
  • 管控混凝土質量必須建立長效機制
    這個方案確定的工作目標是通過開展預拌混凝土質量提升行動,打造全鏈條管理體系,完善質量監督各級責任制,有效遏制預拌混凝土生產、使用過程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不斷解決行業突出問題,顯著提高預拌混凝土質量水平,進一步保障建設工程實體質量,更好地滿足全市建築行業高質量發展要求。方案中關於提高管控混凝土質量中的幾大關鍵詞如下。
  • 【分享】工業礦渣廢料在混凝土中的應用
    2.1.1 摻入礦渣後會對水泥膠砂的流動性和凝結時間產生影響 同樣水量的情況下,隨著礦渣的加入,水泥膠砂的流動性會 發生明顯增大的現象,從而水泥的凝結時間也會變長。由於其 的流動性提高,對應的施工過程中的工作性能也發生了較明顯 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