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的運行軌道並不是一個圓形,真實的軌道是一條弧線

2020-12-05 庭樹颯有聲

宇宙中的天體運動看似簡單但是真正仔細研究起來會發現這些天體都存在很多細微的運動轉態,有一些時候完成一次細微運動的周期能長達幾個世紀。雖然看起來和我們的生活關係不大其實人類的活動和這些天體的運動息息相關。天文學家就會孜孜不倦的探索這些細微的變動並且研究運動產生的背後原因,只有這樣的精神人們的科學才會不停的進步。根據天文學家對月亮的觀測發現月亮的細微運動能達到1500多種,許多的運動實在太過於細微所以可以忽略不計。

天文學家對於月亮的運動分析,查出月亮運行有一種長期的加速。如果在公元1850年的時候有天文學家非常精確度的測定了月亮在軌道上的速度,在1950年的時候又有天文學家利用這個數據去計算這時候月亮在天上應該所在的位置,但是計算出的位置和月亮實際的位置並不一樣,月亮的實際觀測到的位置在計算位置的前方22公裡處或者兩者之間形成了22分的角度。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偏差呢?一方面因為月亮軌道的偏心率在長期的變小,還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因為地球自轉在長期的變慢。地球自轉變慢是因為潮汐對於地球自轉產生了阻力。如果地球自轉變慢就相當於一天的時間變長了,於是在一天之中各個星球在各自的軌道上所走的路徑也按照比例加長了。地球只要產生一點細微的變動都會連帶著其他的天體一起變動,所以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有聯繫的。

在秋收的九月中旬英國人發現這個月的滿月會在太陽下落之後立馬就上升到天空中,而且會連續幾個晚上月亮都會在差不多的時間升起,但是九月的其他時候連續兩天月亮升起的時間會相差一個小時十五分鐘左右。不知道背後的原因的農民們就以為這是上天為了照顧人類的農忙季節所以故意讓月亮早一點上崗,人們把九月的滿月叫做"獲月"。

其實"獲月"產生的原因並不是人們所想像的天神的旨意,而是一種天文現象。月亮的軌道平面和黃道很近,滿月的時候月亮和太陽相對,所以月亮在滿月是在天上的位置距離6個月之間太陽在天上的位置不遠,所以人們所在的維度看到冬季的滿月就如夏天的太陽一樣高高的懸掛在中天散發光輝,夏天的滿月就如冬天的太陽一樣暗淡發紅隱藏在天上的雲霧中。九月份滿月的時候月亮在天上的位置接近春分時太陽的位置,在太陽下落的時候月亮就會升起來大概在下午6點的時候,在那幾天中月亮的赤緯增長的很快,所以月亮升起的時間不過延遲幾分鐘。英國秋收的農民之所以會注意到這個現象就是因為在那時候白天的時間正在變短,月亮的光輝就顯得格外的明亮。

月亮就是地球的一顆天然衛星,我們如果想對月亮的運動有一個確切的概念,那就要知道月亮繞著地球轉動一周的運動和地球繞著太陽轉動一周的運動綜合起來產生的結果。如果地球是靜止的那麼月亮運轉一圈之後形成的軌道會是一個閉合的曲線。這是理想狀態下的情形,可是地球並不是靜止的,在地球的帶動下月亮運行一周形成的不是一個閉合的曲線而是一個像波浪狀的曲線,這是月亮運行是真正所走的路徑。因為月亮軌道只有地球軌道的四百分之一,所以這條波浪線已經被平緩成一條平滑的弧線了。這條弧線和地球的軌道形成兩個交點,第一個交點發生在上弦月的時候,第二個交點發生在下弦月的時候,新月到上弦月以及下弦月到下一次新月的軌跡在地球軌道的上方,上弦月到下弦月的時候月亮的軌道在地球軌道的下方。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行星軌道是橢圓形而不是圓形的?
    對於許多兒童來說,一個受歡迎的科學項目包括製作太陽系的立體模型,用彩繪的泡沫塑料球製作行星,用金屬絲製作軌道路徑。時至今日,當大多數成年人想到太陽系時,他們會想像出一組同心圓環,最大的圓環上有最遠的行星,而太陽恰好位於中心。雖然這有助於項目的整潔,但它實際上並不正確。太陽系行星(以及太空中絕大多數行星)的軌道實際上是橢圓形,而不是圓形的。
  • 另一個 「月亮」被發現:運行軌道很特別
    據國外媒體報導,我們都知道月亮,而且都很喜愛月亮。但是,月亮並不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在前不久,人類發現了另一個天體,克魯特尼(小行星3753),它被稱為地球的準衛星。天文學家認為,克魯特尼的奇特軌道或許將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引力在行星形成中的作用。
  • 上古時期沒有月亮您知道嗎?還曾經離開過運行軌道,是何原因?
    好了言歸正傳,我們先來聊第一個話題,月亮是什麼時候進入地球附近軌道!那麼既然都提到了大洪水,那麼由此可以斷定大洪水應該是真實的事件,那麼第一個問題就來了,我們都知道瑪雅文明,瑪雅文明的編年史中是沒有關於月亮的記載,但對其它的卻記載的很豐富,甚至包括了公元前幾億年前的事都有記載,卻不給月亮一次機會展示一下,這對於一個對天文曆法非常有研究的瑪雅文明是不可能不記錄,這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真的沒有月亮,還有一種就是他們知道月球不是星體,而是一個飛行器!
  • 神秘迷你月亮,地球軌道運行3年
    美國天文學家近日透過位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卡特林那巡天系統,發現一顆小行星如月亮般被地球引力牽引,在地球軌跡上運行了3年之久而從未被察覺。由於小行星有可能在短期內脫離地球軌道,天文學家形容它是地球的迷你月亮過客。
  •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人類是如何發現行星軌道不是圓形而是橢圓的?
    這幾天一直在寫我的專欄《物理的門道》裡面就涉及到了這部分內容,所以我就來回答一下大家都很好奇的問題,人類是如何發現行星軌道不是標準的圓形而是橢圓的呢?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的話就是,早期是「沒看清」蒙的,隨著觀測精度的提高,通過計算發現的。下面我就來略微詳細地說明一下這個過程。一、古人是怎麼觀天的呢?
  • 地球公轉軌道並不是毫秒不差,也不可能正圓形,你知道為什麼嗎?
    同理,一個恆星年為365.25636個平太陽日,或365日6時9分10秒,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這是目前的標準紀元,即J2000.0, 以Terrestrial時2000年1月1日12:00作為起始計算的。在科學探索和研究中,為了準確確定光年等尺度,一般採用儒略年,即把每年定為365.25天,也就是31557600秒。
  • 黑洞存在最內層圓形穩定軌道嗎?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物理學家通過觀察光的特定特徵,來計算出離黑洞最近的距離,而不需要努力防止災難的發生,這個閾值被稱為最內層穩定的圓形軌道,簡稱ISCO。研究人員發現他們的方法可以在更靈敏的x射線望遠鏡上使用。
  • 為什麼行星軌道都是橢圓形而不是正圓形?
    在太陽系中,行星運行的軌道並不是正圓形,而是橢圓形(對太空中絕大多數的行星而言)。可是話又說回來,既然軌道是由重力,慣性以及質量所決定的重複模式,那為什麼軌道就不能是一個正圓呢?四種可能出現行星軌道形成軌道的前提在於:兩個有質量的天體之間存在著萬有引力,且這種引力會影響這兩個天體在太空中的運動。這是天文物理學中的一條基本原則。我們通常將一個大型天體的軌道和一個相對較小的天體的軌道放在一起觀察。
  • 中國人造地球衛星有幾種運行軌道?
    所謂人造地球衛星軌道就是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運行的軌道。這是一條封閉的曲線。這條封閉曲線形成的平面叫人造地球衛星的軌道平面,軌道平面總是通過地心的。人造地球衛星軌道按離地面的高度可分為低軌道、中軌道和高軌道,一般把200千米~2000千米高的軌道稱之為低軌道,2000千米~20000千米高的軌道稱之為中軌道,20000千米以上的軌道稱之為高軌道。
  • 超級月亮來了!淺談月亮軌道變化下的天文現象
    目前最主流的說法認為,45億年前一個行星撞上了地球,其中一部分留在了地球上,另一部分碰撞後的碎片則拋向了宇宙,但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這些碎片還會留在地球附近。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碰撞後的碎片慢慢的匯集成了一個星球,圍繞著地球進行自轉,這就是月亮的來歷。
  • 如果月球離開地球,與地球共用軌道獨立運行,會發生什麼故事?
    有人邀答:如果把月球放到地球的軌道上來,會怎樣?這是一個有些無釐頭的問題,因為:月球本來就在地球軌道上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軌道是圍繞著地球公轉,地月距離近地點為35.7萬千米,遠地點為40.6萬千米,平均距離為38.4萬千米。
  • 為什麼行星繞日是橢圓軌道,而不是正圓軌道?
    【每日科技網】  從理論上講,行星繞太陽的公轉軌道是圓形的概率非常非常低,低到幾乎為0。即使銀河系中真的發現了一個軌道是圓形的行星,它的圓形軌道也不會一直保持下去。
  • 如果地球和別的行星在一條軌道上繞太陽轉會怎麼樣
    地球是在近乎圓形的軌道內圍繞太陽運行的唯一一顆行星。但如果地球和另一顆行星在一條軌道上繞太陽轉會發生什麼?兩顆行星可能會以一種不尋... 地球是在近乎圓形的軌道內圍繞太陽運行的唯一一顆行星。但如果地球和另一顆行星在一條軌道上繞太陽轉會發生什麼?
  • 天文學家發現神秘迷你月亮,小汽車大小已在地球軌道運行3年!
    小圖白帶為其繞地球運行軌跡。(網絡圖片) 美國天文學家近日透過位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卡特林那巡天系統,發現一顆小行星如月亮般被地球引力牽引,在地球軌跡上運行了3年之久而從未被察覺。由於小行星有可能在短期內脫離地球軌道,天文學家形容它是地球的迷你月亮「過客」。
  • 衛星運行軌道科普·地球篇
    LEO(近地軌道)近地軌道沒有公認的嚴格定義。一般軌道高度在2000km以下的近圓形軌道都可以稱之為近地軌道。由於近地軌道衛星離地面較近,大多數對地觀測衛星、測地衛星、空間站以及一些新的通信衛星系統都採用近地軌道。近地軌道上運行著的國土普查、氣象、資源、通信等各種用途的衛星,在人類生活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 一顆迷你月亮正在進入地球軌道?科學家稱這可能是幾十年前的太空垃圾
    一顆微型衛星正在進入地球軌道,距離地球2.7萬英裡(約43452公裡)。這個物體可能成為繞地球軌道上的迷你月亮你可以認為這是一個迷你月亮,但是與其說它是圍繞地球軌道運行的小行星,不如說它實際上是一些回到地球軌道的舊太空垃圾。
  • 主控站如何推導衛星的飛行軌道
    照此思路繼續聯想,就可以順勢規劃出衛星的「導航路線」,也就是衛星的既定軌道。衛星的軌道不是計算出來的,而是用大數據模擬出來的(本文共1492個字,閱讀約需3分鐘)。太空是一個接近真空的環境,裡面沒有阻力,因此水滴可以憑空懸浮。太空裡面也沒有氧氣,人類進去之後無法呼吸。所以,要實現太空行走,太空人們要用繩子將自己拴在太空飛行器上免得飛走,同時要穿上厚厚的太空衣並自帶氧氣。
  • 地球同步軌道
    新華網北京10月24日電 運行周期與地球自轉周期(23小時56分4秒)相同的順行人造地球衛星軌道,俗稱「24小時軌道」。  不考慮軌道攝動,在地球同步軌道上運行的衛星每天在相同時間經過相同地點的上空,它的星下點軌跡是一條封閉的曲線。對地面觀測者來說,每天相同時刻衛星會出現在相同的方向上。
  • 日地月軌道以及為什麼會產生月食
    如果按照真實的比例作圖,太陽、地球和月亮將會只是一個點。因此,為了同時顯示各個長度與距離,對太陽、地球和月亮以及它們之間的距離進行了不同倍數的縮放,下列的動畫並不是真實比例。但月亮繞地球一圈的時間和地球繞太陽的時間按比例繪製。
  • 關於地球及其軌道的十大事實
    發生這種情況有兩個原因:地球的軌道是橢圓形,而不是圓形,並且地球相對於太陽傾斜。由於地球以(幾乎)恆定的速度自轉,但在一年中的某些時候公轉的速度比其他公轉快,所以有時地球的自轉要麼在圓形軌道的前面,要麼在其各自的軌道後面。可以通過想像地球赤道周圍彼此靠近的點來最好地想到由於地球傾斜所引起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