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陝西在7月23號的時候就發生了一次2.4級地震,地點是位於安康市的寧陝縣。但並不是每次地震都會震感小到你感覺不到,比如發生在1556年的關中大地震,也就是那次達到8.25級的陝西華縣大地震,記錄在《明史》的死亡人數竟多達83萬人,這個數字還只是報上姓名的部分。
可能有人會驚訝:為什麼一次地震可以造成這麼多人死亡?
首先,這是因為那次地震波及的地域較廣,包括了101個縣,涉及到了陝西之外的另外四個省,這些地方的人口數量本來也相對多一些;
其次,破壞力巨大的淺源性地震發生後,大概率還有衍生出其他自然災害,而這次地震發生之後同樣也導致了黃土崩塌和滑坡問題,就連黃河都因為滑坡後毒蛇形成了堰塞湖;
另外,由於當地有不少居民的居住地,其實都是窯洞中,而黃土崩塌就構成了最直接的死亡風險,而當地的房屋在抗震能力上也更為薄弱,再加上地震的時間又剛好是午夜之後,要知道所有造成巨大人員傷亡的地震,基本都發生在大家睡覺的時候,為這次地震也是這樣。
簡而言之,想要知道陝西會不會發生地震,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查詢地震記錄,以及了解陝西在地理上的構造特徵,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了解其境內地震帶的分布情況。之所以關中地區曾發生過破壞力如此大的地震,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部分地區位於分為地震帶的南端上,它就是位於我國東部區域最強烈的一個地震活動帶,不管是剛剛講到的華縣地震,還是發生於1303年的8.0級洪洞地震,它們都無一例外的處於這個地震帶上。
事實上,陝西境內的地震活動強度和頻率存在明顯的地域差異,比如,陝西南部的發部分地方,主要是位於漢水地震帶,該地震帶的地震活動通常都強度不大,但陝西西部的一些地方由於處於龍門山地震帶上,所以其發生相對更大強度地震和頻率的可能性也就大了一些。
客觀來說,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能發生地震,這是因為地震發生的根本導火索就是地殼釋放能量,而我們人類生活的地表之下都被地殼覆蓋。
也就是說,並不是只有地震帶上的地方才可能會發生地震,只不過一般破壞性較大的地震都發生在位於地震帶的地方。儘管目前人類無法做到地震預報,但是,了解地震帶的分布,便可以對這些區域的房屋質量進行針對性提升,也能通過日常的救災演練來提升災難來臨時的處理能力。
相信不少人手機或電視上都安裝了地震預警系統,它的原理就是利用地震發生時不同地震波在傳遞上的時差,從而做到對距離震中一定距離的地方進行地震波將要抵達的提示,當較大地震發生的時候,這無疑會給更多人帶來寶貴的自救時間。
地震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而且從目前人類對地震的認知來看,或許不管再過去多少年,我們都做不到對即將發生的地震進行準確預報,尤其是具體到哪個時間點發生。而我們目前可以做到的,也只是對一個地方有沒有可能發生地震進行概率上的預測,至於具體可能會發生多大的地震,一般也是參考過往發生過的大地震有多大,以及過往此類破壞性地震的發生頻率。
在地震面前,人類的確顯得很渺小,在所有人都地震並不了解的過去,有人會通過各種預兆來預測地震將要發生,比如動物的異常行為,又或是地震雲這樣的天空景觀,但是,經過現在的科學論證,這些曾經被信奉的地震指示現象,其實都不具有任何科學性,地震雲、動物異常的出現頻率,遠遠高於我們感受到震感的地震的發生頻率,也很少有時間對得上的時候。
事實上,地球上每年發生的地震次數,如果將所有地區都累計起來,真實數字可達到幾百萬次這個級別,平均到每天也相當於上萬次地震。但是,並沒有人可以感受到如此多的震感,這是因為其中的絕大部分地震都處於三級以下,就連當地的人都難以覺察,更何況是與這些地方相隔遙遠的其他地區。而這一切,都是通過放置在世界各個角落的專業地震測量儀器測量出來,對於我們普通大眾來說,了解地震帶的分布、地震的正確自救措施,其實都是確保自身安全最好的辦法,而不是局限於那些位於地震帶上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