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一個多月前,那時馬斯克還沒有召開星際飛船的發布會,新版本的星際飛船也還沒發布,航天愛好者使用無人機在SpaceX的佛羅裡達州星際飛船基地拍攝到了大量的不鏽鋼製圓環,由於當時佛州的星艦Mk2號原型機已經接近建造完畢,這些多出來的圓環被認為是為建造星際飛船用的「超重型助推器」準備的。但是我們錯了,因為一個月後的10月18日,佛州團隊終於邁出了新的一步,這些圓環開始重新布置在建造臺上,開始星際飛船Mk4號的建造。

回想起馬斯克在9月28日的星際飛船發布會上所講的,最初階段德州和佛州兩個建造基地至少要各造兩臺星際飛船原型機,最終可能會有6臺原型機出現併入軌飛行後,才會開造星際飛船的正式版本,而且這個過程不會早於2020年夏天。其中德州的博卡奇卡基地建造Mk1和Mk3,而佛州則建造Mk2和Mk4。由於為了趕在上月28日的發布會前完工Mk1,德州的團隊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星際飛船Mk1號上,Mk3的製造就出現了延遲。
顯然佛州的Mk4號星際飛船的建造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目前不但已經準備好了幾十個用於焊接成艦體的圓環,而且艦體底部已經開始拼接。而且佛州造的不鏽鋼圓環高度要遠高於德州的造的圓環,因此用更少的環就能拼接完艦體,這就讓佛州在第二艘飛船的建造進度上領先了德州。但佛州也有不足,就是雖然Mk2已經主體完工,但並未像德州的Mk1一樣安裝機翼與合攏,也沒有安裝燃料箱和發動機。

從上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艦體結構非常簡陋,明晃晃的鐵皮卷質感,有時候不得不佩服SpaceX和馬斯克的大膽。同時老馬不愧為計算機專業出身,選擇在德州、佛州兩地同時開造星際飛船,用的就是軟體開發行業中的「A/B測試」,兩個基地同時激進地用不同的方法去實現一個目標,可以使得兩者間不斷分享經驗與教訓,快速找到完成飛船建造的最佳方法。因此表面上看兩個基地是競爭關係,實際上最終的受益者都是SpaceX。

近日有人觀察到佛州的星際飛船Mk4的建造過程再次升級,不再是一圈一圈地焊接圓環,而是先把圓環兩兩疊放,先把兩個環焊起來,然後再堆放到建造臺上壘高焊接,這樣就減少了一半的高空焊接量,再次大大提升了建造效率。至於德州那臺已經造好的Mk1飛船,發布會後又被拆解了,據說是要安裝用於飛行的內部設備,考慮到SpaceX年底比較忙,2019年內能否再次試飛目前還尚無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