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第4艘星際飛船已開工建設 近景圖片上的簡陋鐵皮卷清晰可見

2020-12-05 深空探索者

大約在一個多月前,那時馬斯克還沒有召開星際飛船的發布會,新版本的星際飛船也還沒發布,航天愛好者使用無人機在SpaceX的佛羅裡達州星際飛船基地拍攝到了大量的不鏽鋼製圓環,由於當時佛州的星艦Mk2號原型機已經接近建造完畢,這些多出來的圓環被認為是為建造星際飛船用的「超重型助推器」準備的。但是我們錯了,因為一個月後的10月18日,佛州團隊終於邁出了新的一步,這些圓環開始重新布置在建造臺上,開始星際飛船Mk4號的建造

兩臺星艦完工後的佛州假想圖

回想起馬斯克在9月28日的星際飛船發布會上所講的,最初階段德州和佛州兩個建造基地至少要各造兩臺星際飛船原型機,最終可能會有6臺原型機出現併入軌飛行後,才會開造星際飛船的正式版本,而且這個過程不會早於2020年夏天。其中德州的博卡奇卡基地建造Mk1和Mk3,而佛州則建造Mk2和Mk4。由於為了趕在上月28日的發布會前完工Mk1,德州的團隊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星際飛船Mk1號上,Mk3的製造就出現了延遲。

顯然佛州的Mk4號星際飛船的建造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目前不但已經準備好了幾十個用於焊接成艦體的圓環,而且艦體底部已經開始拼接。而且佛州造的不鏽鋼圓環高度要遠高於德州的造的圓環,因此用更少的環就能拼接完艦體,這就讓佛州在第二艘飛船的建造進度上領先了德州。但佛州也有不足,就是雖然Mk2已經主體完工,但並未像德州的Mk1一樣安裝機翼與合攏,也沒有安裝燃料箱和發動機。

可以清晰的看到星際飛船zuo'gong

從上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個艦體結構非常簡陋,明晃晃的鐵皮卷質感,有時候不得不佩服SpaceX和馬斯克的大膽。同時老馬不愧為計算機專業出身,選擇在德州、佛州兩地同時開造星際飛船,用的就是軟體開發行業中的「A/B測試」,兩個基地同時激進地用不同的方法去實現一個目標,可以使得兩者間不斷分享經驗與教訓,快速找到完成飛船建造的最佳方法。因此表面上看兩個基地是競爭關係,實際上最終的受益者都是SpaceX。

星際飛船不鏽鋼圓環兩兩疊放

近日有人觀察到佛州的星際飛船Mk4的建造過程再次升級,不再是一圈一圈地焊接圓環,而是先把圓環兩兩疊放,先把兩個環焊起來,然後再堆放到建造臺上壘高焊接,這樣就減少了一半的高空焊接量,再次大大提升了建造效率。至於德州那臺已經造好的Mk1飛船,發布會後又被拆解了,據說是要安裝用於飛行的內部設備,考慮到SpaceX年底比較忙,2019年內能否再次試飛目前還尚無定論。

相關焦點

  • 馬斯克:4年內,SpaceX的第一艘火星飛船將發射
    對於馬斯克的這項計劃,羅伯特·祖布林表示:「我個人希望,我們今年能在平流層看到星際飛船。」如果4年內,星際飛船被成功發射到火星,那將會是馬斯克實現夢想的第一步。:平均每天3次航班,每年1000次航班,每次航班載荷超過100噸,10艘飛船每年就能將百萬噸載荷送上軌道。
  • SpaceX在5小時內,發射了60枚衛星,又升空了艘星際飛船
    的第101次發射和第60次軌道級助推器著陸,該公司的星鏈(Starlink)衛星網際網路群(internet constellation)目前在軌運行的太空飛行器已超過700枚。假設所有60艘Starlink-11飛船在到達最後的軌道後都是健康的,SpaceX公司將有大約640顆運行衛星在軌道上。SpaceX公司計劃本月再進行兩次星鏈計劃的發射,在10月之前至少再發射一次,即傳說中的「Starlink-14」。
  • 安裝鼻錐後,SpaceX備用星際飛船達到最大高度,SN8如果失敗SN9上
    SpaceX公司安裝了另一艘「星際飛船」的「鼻錐」部分,這一艘全尺寸原型機幾乎接近完工,而幾天後,第一艘完全組裝好的「星際飛船」將開始它的首次高空飛行首秀。SpaceX的星際飛船計劃或許是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但它仍處於早期混亂的開發階段和通向可行產品的清晰道路之間,這讓它變得更加有趣和富有爭議。
  • 馬斯克:4年內,SpaceX的第一艘火星飛船將發射
    這是因為火星公轉時間比地球長,後者需要去「追上」它。例如,今年10月初就是窗口期,中國、NASA和阿聯在7月已紛紛發射衛星,可以預見的是,2022年和2024年,同樣會迎來窗口期。如果錯過窗口期的話,地球與火星的距離就會被再次拉大,發射就會需要耗更多燃料。
  • SpaceX的第六艘星際飛船原型機將很快進行測試
    SpaceX已在其第六艘Starship原型機上安裝了猛禽(Raptor)引擎,SpaceX可以在技術上直接從WDR進入靜態點火試驗,中間沒有任何延遲,因為靜態點火從技術上講是從一種(極其短暫的)自旋初始和預燃器測試開始的。
  • SpaceX準備測試星際飛船SN8首飛
    DoNews11月4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4日,據外媒報導,SpaceX正在準備第8艘星際飛船原型SN8的首飛測試。據報導,該類型飛船可承載100人,是SpaceX準備讓人類定居火星的運輸工具之一。此前,馬斯克表示,計劃在10年內製造1000艘星際飛船。該星際飛船也可像「獵鷹9號」火箭一樣重複使用。
  • Spacex星際飛船SN8首飛高度已降至12.5km,是什麼原因?
    美國spacex公司的星際飛船SN8首飛時間已經確定,將不晚於美國東部時間12月7日進行測試飛行,但飛行高度卻從15公裡降至12.5公裡,具體原因不太了解,但有業界人士認為,跟美國聯邦航空局的航空管制有關,近期,美國聯邦航空局批准了一份關於星際飛船飛行臨時飛行限制申請。
  • 這樣也可以,馬斯剋星際飛船工廠曝光,一堆鐵皮罐子如何去火星?
    星際飛船非常有復古風格看起來就像《丁丁歷險記》裡的登月火箭一樣而更顛覆大家三觀的,是馬斯克製造「星際飛船」的工廠。近日,網上曝光了「星際飛船」運載火箭的製造基地,以一言蔽之,就像一個路邊砸鍋的鐵皮鋪子,有土法上馬、大煉鋼鐵的感覺。什麼高科技,什麼乾淨整潔的廠房一概沒有。
  • 這樣也可以,馬斯剋星際飛船工廠曝光,一堆鐵皮罐子如何去火星?
    近日,網上曝光了「星際飛船」運載火箭的製造基地,以一言蔽之,就像一個路邊砸鍋的鐵皮鋪子,有土法上馬、大煉鋼鐵的感覺。什麼高科技,什麼乾淨整潔的廠房一概沒有。」工廠其實,「星際飛船」這樣的出身也好理解,因為馬斯克創辦SpaceX的初衷,除了到火星上去殖民之外,還要用最便宜的成本,將航天發射的的價格「打下來」,所以大家看到「獵鷹9」運載火箭不惜一切代價採用大量可回收的技術,而「星際飛船」的貯箱原先是高強度低重量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後來果斷改為生活中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301不鏽鋼(國內牌號12Cr17Ni7),可以說,「星際飛船」的箭體與生活中鐵皮罐子也沒有什麼本質區別
  • 埃隆·馬斯克最新透露了SpaceX星際飛船將採用的體積大小
    對於這個整流罩尺寸對比圖,馬斯克解釋道:「星際飛船整流罩實際上比這裡顯示的要高。圓頂也將更為平坦,更多的尖端可以接近,可用容積~1000立方米。」事實上,這張圖片也有助於我們更清楚地了解目前在SpaceX所進行的項目規模。
  • SpaceX星際飛船SN4已上測試臺:此前SN1和SN3壓力測試以失敗而終
    4月2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美國德克薩斯州許多企業都已經關門打烊,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一直忙於在博卡奇卡工廠組裝最新的星際飛船原型。當地時間周四,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Twitter上分享了最新版星際飛船原型SN4矗立在測試臺上的照片。
  • Spacex星際飛船的變遷史,馬斯克的星艦是怎麼來的(四)?
    >第9版(星際飛船2019年3月)2019年1月公布的第9個版本嘲諷了馬斯克之前的「最終迭代」聲明。碳纖維星際飛船的建造一直滯後,本次版本將先前設計的碳纖維結構換成了301不鏽鋼,燒蝕PICA熱屏蔽在所有以前的設計被一個再生熱屏蔽設計取代。在這艘飛船裡,液態甲烷會被熱量蒸發,並通過微小的孔逸出船殼。這將把熱量從飛船上轉移出去,在進入大氣層時保護它。
  • SpaceX星際飛船要在海上發射?馬斯克:怕擾民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證實,旨在將人類送上火星的星際飛船可能從海上發射,這樣做的原因是飛船起飛頻繁且噪音太大。在前幾天一次關於未來太空旅行的對話中,馬斯克表示,從長期來看,星際飛船及其運載火箭將「主要從海洋太空港發射」。他後來澄清說:「偶爾也可從陸地起飛,但每天頻繁的飛行可能需要大約30公裡的淨空區域,才能避免對周圍產生噪音影響。」
  • SpaceX星際飛船SN1爆炸後三天,SN2已經開始組裝
    在上周五晚上(2月28日),SpaceX的第二款全尺寸原型火星殖民飛船,StarshipSN1,在加壓測試中被毀。馬斯克沒有立即就星期五晚上的事件發布推文。 但是這位億萬富翁企業家在星期一清晨(3月2日)發布了幾項內容,表明他沒有沉迷於SN1的消亡。
  •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星際飛船原型SN10已接近完工
    SN10已接近完工。外媒稱,SpaceX已開始在其位於德克薩斯州南部的博卡奇卡工廠對星際飛船原型SN10當地時間12月19日,該公司開始進行完成星際飛船原型SN10鼻錐部分所需的最後堆砌工作。如果星際飛船原型SN10的生產過程與SN9相似,那麼這艘星際飛船原型的前端部分將在12月25日準備好進行最終安裝,這需要花費一到兩天的時間。
  • 5艘飛船正離開太陽系,最遠已225億公裡,NASA想幹啥?
    ,旅行者 1號和2號,已先後衝出太陽系的日球層頂,進入了星際空間,成為有史以來飛得最遠的人造物體。然而你可能還不知道的是,目前還有三艘飛船也在飛向星際空間,有兩艘甚至還早於旅行者1號和2號出發,總共有5艘飛船會進入到星際空間,其中4艘都攜帶了讓一些人覺得不寒而慄的東西——太陽系和地球在宇宙空間的準確位置,只有最後出發的一艘,雖然有人提議也標上地球的位置,但最終沒有付諸實施。
  • Spacex星際飛船的變遷史,馬斯克的星艦是怎麼來的(五)?
    SpaceX公司在2018年4月宣布,已獲準在洛杉磯港開發其BFR火箭和星際飛船。在這個階段,大約有40名工作人員參與設計,並在那裡搭建了一個帳篷,安置著SpaceX公司下令建造BFR的大型碳纖維工具。
  • SpaceX星際飛船原型已上發射架 最早明年1月進行飛行測試
    12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際飛船原型SN9最早可能在明年1月份的第一周或第二周進行距地12.5公裡的飛行測試。外媒稱,SpaceX計劃從當地時間12月28日開始星際飛船原型SN9飛行前的準備工作,飛行前的操作包括一系列例行測試,旨在評估SN9是否準備好發射。目前,SN9已經佇立在發射架上。SpaceX首先將對這艘星際飛船原型進行加壓測試,然後對SN9上的三個引擎進行靜態點火測試。
  • SN6的猛禽發動機已就位,SpaceX的又一次星際飛船發射即將進行
    SpaceX在其第六艘星際飛船原型機(SN6)上安裝了一個猛禽(Raptor)發動機,為定於本周晚些時候進行的靜態點火測試做準備。SpaceX的第六艘星際飛船原型機該公司原計劃在8月24日(周一)之前進行測試,但最近將飛船測試窗口提前了24小時
  • 離火星又進一步,SpaceX將啟動星際飛船超重型助推器的研製
    據SpaceX公司稱,「星際飛船」所使用的火箭將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火箭;它將是一個120米高的二級運載火箭,包括一個能夠搭載100名乘客的太空飛行器,以及一個用於推動飛船離開地球大氣層的超級重型助推器。SpaceX公司博卡奇卡團隊正在組裝工廠建造多艘星際飛船原型機,這裡巨大的飛行器組裝大樓正在成形,以適應巨大的不鏽鋼火箭助推器。「我認為,製造一個東西的原型是相對容易的,」馬斯克說,「但建立一個生產系統,以便你最終能建造成百上千艘星際飛船,那是困難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