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建成,精準打擊只是開始,連俄羅斯都羨慕

2020-12-05 迷彩虎視頻

文/山峰

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圓滿完成,真正地做到了面向全球。從2007年,第一顆北鬥衛星發射升空,至今在太空中已經有55顆,對全球形成覆蓋,這樣的密度和數量,通過快速持續傳輸修正數據,計算出的位置信息也越加精確,可以達到米級以下。這樣高精準導航定位,可以在氣象預報、災難搜救中提供支援,在生活出行,甚至軍事農業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當然最重要的作用還是體現在軍事領域,精準打擊只是開始,這種舉國之力奮鬥十幾年才完成的創舉連俄羅斯都羨慕。

中國火箭發射

總有崇洋媚外的人認為,我們的北鬥不如GPS,雖然GPS它確實強大,但總歸已經幾十年了,而我國北鬥擁有後發優勢,技術手段更加領先。北鬥的全球組網成功,可以說此時我們的北鬥完全可以取代GPS系統了。凡是2015年以後的國產手機幾乎全部支持北鬥,目前也只有蘋果等國外手機都不支持北鬥導航。實際上,國內的安卓手機,大部分支持北鬥和GPS等聯合導航,可以說是起到了互補的作用,在導航定位上更加精準。

北鬥衛星

從測試結果來看,北鬥目前開放明碼提供的民用導航定位精度為10米,在亞洲是5米,但是如果在中國境內,藉助於地基增強系統和5G通信,這一精度可達到1米甚至是釐米級別!這將是遠遠超過目前GPS二代的精度。其實在我國境內北鬥已經替代美國GPS的能力,目前也已經提供全球服務,未來取代GPS也只是時間問題。目前我國軍用領域完全使用我們自己的北鬥。在民用領域的應用正在逐漸擴大市場份額。如果美國GPS人為地給中國的定位降低精度,中國北鬥隨時可以完全把GPS替換掉。

北鬥衛星導航

美國的GPS使用了24顆衛星就完成了全球組網,而我國北鬥30顆才達到同樣的效果,是北鬥衛星的性能不如GPS嗎?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北鬥首創的三種軌道混合星座,30顆衛星是三個部分,定位數據相互補充,保證了精度更加準確。相較而言,GPS只擁有兩條軌道,在定位功能上要差上不少。

中國航天

國產的全球導航系統可以保證軍事應用,維護國家安全,精準打擊只是最基本的應用,俄羅斯自己的導航系統已經破敗不堪,當然羨慕我國的北鬥了。中國的北鬥不會就此止步,我們目前正在論證下一代導航系統,據相關媒體報導,北鬥四號已經在醞釀中。2035年,我國將建設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衛星體系,進一步提升信息服務能力,為人類走得更深更遠做出中國貢獻。我們用十五年時間趕超美國四十年的步伐,屆時,才是真的中國的北鬥,世界的北鬥!

相關焦點

  • 中國天網不可估量: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中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收官之星」發射成功,7月31日上午10時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自此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部組網成功
  • 中國北鬥全球夢圓——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之際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自信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回望來路,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來之不易。
  • 北鬥閃耀世界——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之際
    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建成並投入使用。從這一天起,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一段歷史,回首再看時,往往對它的認知會更加客觀與清晰。1994年,當北鬥一號系統工作啟動建設時,美國的GPS已在一年前完成了24顆衛星的在軌組網;蘇聯的「格洛納斯」(GLONASS)衛星導航系統也在1993年正式啟用。
  • 北鬥閃耀世界—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之際
    2000年10月31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近300噸重的長徵三號甲運載火箭噴射出熊熊烈焰,託舉我國第一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飛向太空。僅僅50天之後,我國第二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順利進入地球同步軌道。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建成並投入使用。從這一天起,我國成為繼美國、俄羅斯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 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讓中國人擁有了守護國門的金鑰匙!
    2020年7月31日上午10時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北鬥系統的發展,不僅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更與我們的國家安全、社會進步相掛鈎。因為每個國家都希望把自己國家的主權和國家的經濟命脈,建立在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基礎之上。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是一把守護國門的金鑰匙,一定要握在自己人手中!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
    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1994年,我國啟動北鬥一號工程。是時,美國GPS已完成全球組網。事實上,將我國自主建造的衛星導航系統命名為「北鬥」,也飽含著近代以來中國歷經劫難的清醒、走向復興的企盼。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我國相繼發射兩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北鬥一號系統建成。
  • 國之重器,北鬥全球導航系統全面建成,為啥搜星要比GPS慢?
    在2020年7月份的最後一天,習近平宣布北鬥三號正式開通,這標誌著我國的衛星導航系統終於完成了全球組網,可以媲美美國GPS了。20多年的時間,我們完成了從北鬥一號3顆衛星,到北鬥二號16顆衛星,再到北鬥三號30顆衛星的升級,增加的不僅僅只是衛星數量和性能,更有一個大國獨立自主發展高科技的信心。
  • 一文讀懂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華為們都在用 和GPS不相上下
    出品:"格致論道講壇"公眾號(ID:SELFtalks) 2020年7月31日上午10時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 中國北鬥 服務全球——寫在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 攝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我國相繼發射兩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北鬥一號系統建成。至此,中國人正式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建成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特別是用導航衛星「發簡訊」的短報文服務,則是國外其他任何一個衛星導航系統都不具備的中國北鬥特色。
  • 中國北鬥系統還差一步,關鍵時刻還拉了俄羅斯一把,美國優勢不再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作為全球四大衛星導航核心供應商之一,除了其自身的性能非常優異外,在前不久的中俄衛星導航重大戰略合作項目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它還與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實現了兼容互操作,雙方可以形成優勢互補,不僅完成了中俄雙方的資源共享、合作共贏,還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融入國際社會的步伐,這是它全面超越其他導航系統的優勢。
  • 全球四大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7月31日,我國的北鬥三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正式開通。從1994年開始啟動研發,2000年完成北鬥一號系統建設,2012年完成北鬥二號系統建設,到今天北鬥三號的全面建成開通,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國家,終於不用再遭受雪銀河號的恥辱。
  • 北鬥導航系統明年全面建成,我國 2020 年衛星導航產值將超 4000 億
    IT之家9月11日消息 據央視網報導,日前,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表示,我國北鬥導航系統到2020年將全面建成,並提供全球服務。同時,這也促進了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的發展,我國衛星導航產業規模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4000億元。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概念股已起飛
    「中國北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7月31日上午10點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並於現場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 北鬥系統全面建設完成,俄羅斯主動參與其中,美GPS將跌落神壇
    北鬥衛星在太空全面部署完成,美國GPS在國際中的市場再次被削弱,就連俄羅斯都請求與我國合作。我國從計劃到啟動實施,最後到輻射全球,歷時30多年,目前已經一半以上國家使用我國北鬥系統,就連俄羅斯都表示希望可以與我國合作,可見,美國GPS在國際上的地位將進一步削弱,從此跌下神壇。
  • 一張「星網」耀太空 我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約30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至此,我國提前半年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新華社記者查春明攝  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我國相繼發射兩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北鬥一號系統建成。  至此,中國人正式擁有完全屬於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建成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特別是用導航衛星「發簡訊」的短報文服務,則是國外其他任何一個衛星導航系統都不具備的中國北鬥特色。
  • 全文|國新辦就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情況舉行發布會
    2018年北鬥基本系統建成時,全球服務可用性為95%,如今北鬥全球系統建成後,全球服務可用性已達到99%以上。 【北鬥系統發布的接口控制文件已覆蓋全部7類服務】在前期基礎上,再發布定位導航授時(B2b)、星基增強(BDSBAS-B1C)、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PPP-B2b)、國際搜救共5類服務的接口控制文件,區域短報文通信、全球短報文通信將定向發布。
  • 專家預測未來衛星導航系統領域是"四分天下"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被稱作「人類在太空裡的眼睛」,哪個國家擁有這雙「眼睛」,就好比掌握了太空戰制勝的「王牌」。軍事需要和不可小覷的商業利益。目前,世界上僅有4套衛星導航系統處於工作或研製狀態,即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歐洲的「伽利略」以及我國的「北鬥」。
  • 北鬥導航系統究竟對我國有哪些改變?
    隨著6月24日,我國從新昌衛星發射中心起飛的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意味著,至少中國人掌握核心技術的衛星導系統終於打贏了全球星座部署的收官戰,將以完全體的形態為全世界提供又穩又準又好用的導航服務,幾十個導航衛星給我們帶來的不僅是更精確的數據。更是戰略底氣和社會價值,很多人和我有著一樣的問題,GPS已經很好用了,中國為啥還要做一個北鬥導航呢?
  • 國務院新聞辦就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舉行新聞發布會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8月3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北鬥系統工程副總設計師、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師謝軍,北鬥三號工程衛星系統總師林寶軍,北鬥三號工程運控系統總師陳金平介紹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 在古代四大發明的指南針後 中國北鬥又將導航全球
    6月26日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收官之星」在西昌發射成功。這是我國第55顆北鬥導航衛星,也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任務完成後,意味著北鬥三號的30顆組網衛星全部到位,北鬥三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鬥將進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