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風:從摘果子的少年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圖]

2021-01-13 東方網
 

  

  施春風,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於1973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隔年加入奇異電器公司的研發部門,1981年至1996年的15年間在美國布朗大學任教及研究,1996年返回新加坡後,有兩年出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校長。他目前也是新加坡政府經濟委員會成員,為政府提供經濟政策建言。2002年當選太平洋地區大學協會主席,成為該會首位華裔主席。2004年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54年前,當施春風的爸爸、媽媽為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取名的時候,就期望兒子猶如春天的微風帶來新氣息。

  54年年後,施春風肩負起了百年樹人的重任,準備為一所大學開拓新的視野。6月1日,施春風教授正式成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立以來的第三任校長。他向記者透露了他鮮為知的少年歲月。

  看施教授履歷中一籮筐的學術成就,很難想像這位科學家少年時代竟然是「不怎麼積極的學生」,父母有時還會接到老師有關他遲交作業的通知。施教授勾起近40年前的回憶,笑著說,他的童年「充滿樂趣」。家住烏節路的他當時有點好玩,並不怎麼積極用功讀書。他說:「當時的烏節路和今天的完全不同。那時的烏節路到處都是果樹,我常從樹上摘果子吃。」

  記者翻看培德中學1962年的校刊,發現施教授的劍橋學校考試成績雖不是名列前茅,但也並不賴,考試獲得第二級文憑。直到踏進新加坡工藝學院(現為理工學院)的那一天,他都沒想過要上大學。自稱來自小康之家的他「只想畢業後找份工作,負起持家的責任」。然而,一篇關於美國太空研究的報導,卻改變了他的一切。

  太空的奧秘激發了他的想像力。他說:「我告訴自己:我要去美國。」這股推動力,令他發奮圖強。考獲新加坡工院土木工程專科文憑後,他獲得研究獎學金,遠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應用科學碩士學位,進而在1973年獲得博士學位。接著,他終於如願以償,參與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的研究工作。就這樣,他背井離鄉30年。「我雖然20來歲就去了美國,但我的成長歲月在新加坡度過,價值觀也是在這個時候形成,所以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我都是個新加坡人。當然,西方社會強調個人主義,重視追求充實的人生。重要的是,我們要在追求自我和回饋社會之間取得平衡、」

  從摘果子的歲月,到肩負百年樹人的重任,施教授始終堅信教育的關鍵在於孕育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回顧過去走的路,他說:「我想我的特點就是很好奇。雖然我好玩,但我總是對周圍的事物很好奇。我對課本從來沒什麼興趣,也不喜歡為考試而讀書。在大學,我一下課就翻開報紙。我想,當時我對美國所發生的事情比我的教授還清楚。我的觀點是,有的人缺乏推動力,有的是遲開竅。在學校裡表現平平的學生將來也可能變得很能幹。重要的是,你要給他第二次機會。」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施春風[圖文]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施春風教授    施春風教授於1973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隔年加入奇異電器公司的研發部門,1981年至1996年的15年間在美國布朗大學任教及研究相關專題:「海納百川 光華百年」復旦校慶圖片有獎徵集:校慶盛典精彩一瞬  祝福復旦百年華誕,留言獻花點歌     施春風:從摘果子的少年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       從摘果子的歲月,到肩負百年樹人的重任
  • 陳吉寧會見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施春風
    陳吉寧會見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施春風  清華新聞網9月17日電 (記者 李含)9月16日,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施春風教授訪問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在工字廳會見了施春風教授,雙方就未來深化及拓展合作進行了交流。
  • 華人校長施春風:對於學生 遇到好老師太重要了
    施春風,華人、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以他在非線性斷裂力學的計算方法,及斷裂分析領域裡所作出的貢獻而蜚聲國際。因其在工程研究領域的特殊成就,於2006年4月獲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的海外榮譽院士。  「我在新加坡的中學讀書時,讀得磕磕碰碰。我這種融不進位度的學生,便被當作一般學生處理。」
  • 國科大校長特別顧問施春風教授榮獲中科院2018年度國際科技合作獎
    由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推薦的外籍專家施春風(Shih Choon Fong)教授獲此殊榮。國科大作為推薦單位受到表彰。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為施春風教授頒發證書和獎牌  施春風教授是國際著名學者、教育家與斷裂力學家,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創校校長,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資深講席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海外榮譽院士
  • "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實錄[7]
    (10:21:51):施春風:尊敬的吳部長,尊敬的上海市市長韓正先生。親愛的各位來自全世界各大高校的同事們,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貴賓,首先請允許我熱烈祝賀復旦大學百年的華誕。   (10:22:18):施春風:在這裡,我也要熱情地感謝復旦大學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來參加這次重要的慶典活動。而且,碰巧的是,我們新加坡國立大學今年也正好是走到了百年這樣一個裡程碑。
  • 朱善璐會見沙特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施春風教授
    5月22日上午,校務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朱善璐教授在博雅國際會議中心會見了沙特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施春風教授一行,雙方就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北大研究生院院長、工學院院長陳十一教授、國際合作部副部長李洪權陪同會見。
  • 施春風等八位華裔科學家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這八位華裔院士為陳陽闓、周尚林、莊炳湟、劉錦川、崔琦、吳建福、舒維以及海外院士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施春風。     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工程教授崔琦曾和哥倫比亞大學施特密教授以量子物理的研究,獲得1998年諾貝爾物理獎。   舒維都是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及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他是計算機口語系統研究的權威。
  • 著名教育家施春風院士做客南科大 暢談如何提振創新創業核心動力
    陳十一校長主持報告會施春風院士作報告施春風教授曾任NUS(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並在2008—2013年間任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創校校長,在專業領域以其在非線性斷裂力學的計算方法,及斷裂分析領域裡所做出的貢獻蜚聲國際,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 14位世界一流大學領袖出任南方科技大學國際諮詢顧問
    南方科技大學國際諮詢顧問委員會成員包括: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校長楊祖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校長萊諾·古澤拉,昆士蘭大學校長彼得·霍伊,萊斯大學校長大衛·李伯隆,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東英吉利大學校長大衛·理察森,牛津大學校長路易斯·理察森,密西根大學校長馬克·施立索,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施春風,韓國科學技術院院長申成轍
  • 新加坡國立大學_大申網_騰訊網
    新加坡國立大學(th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簡稱NUS,或「國大」),是新加坡共和國的第一所大專學府。新加坡國立大學始創於1905年。目前擁有9所專業學院,7個研究生院,多個研究所和科研中心。
  •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申請gpa要求點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簡稱國大(NUS),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申請gpa要求是不少學生所關心的問題,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申請要求學生有本科學歷證書,下面隨選校帝看詳細介紹: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立於1905年,2006年由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所發表的世界大學100強排名中,新加坡國立大學名列第19位,在幾個重要的學科領域表現更為出色。在科技領域方面,國大上升到第8的位置。
  •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發有知覺的人造皮膚
    新加坡的科技領先一直是受到全球的認可的,最近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員研發「有知覺」的人造皮膚。可以說是一項重大貢獻。,在新冠疫情期間,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發團隊研發出一個名為「IDentif」的開拓性人工智慧平臺,通過人工智慧識別傳染病聯合療法可以大大提高這項開發的效率。
  • 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系全解析
    最近很多同學想要我寫一篇關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工程系的文章,想必應該是有很多同學想要申請吧,卻不知道有什麼專業,什麼時候可以申請什麼時候截止,入學的要求是什麼,經過我這幾天不斷的整理和核對……你們想要的乾貨來嘍!
  • 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有何特色?
    耶魯-新加坡國立大學學院(Yale - NUS College,)是新加坡乃至亞洲的第 1 所特色文理學院(Liberal Arts College),有兩所世界名校——耶魯大學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於2011年在新加坡合作建立,2013年開始招收第 1 批學生。
  •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成立中國商務研究中心
    更多關於中國商務中心的信息,請點擊chinabusiness.nus.edu.sg關於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以用亞洲視角提供管理思維領導力見長,為其學生和企業合作夥伴提供全球商業知識和亞洲見解。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的各類項目、研究和畢業生的質量備受認可。
  • 新加坡博士留學|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博士申請條件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級頂尖大學,在工程、生命科學及生物醫學、社會科學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研究享有世界盛名。國大每年都會有大批的海外學生前來求學,其中就有不少中國留學生。國大擁有1700名博士、博士後專家與學者和500名研究人員。
  • 同濟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國際學術論壇圓滿落幕
    日前,2019年度同濟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生國際學術論壇在新加坡舉行。本次研究生國際學術論壇由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工學院電氣與計算工程系聯合舉辦,旨在促進雙方研究生交流學習,並拓展兩校在超構材料領域的人才培養與科研合作。來自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李果、呂渴強、吳瓊、陳旭、王宇倩、胡勇亮、曾超、吳家駒、範才富、房鑫盛10位研究生以及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的碩士研究生何逸輝一行參加了論壇。
  • 亞洲排名第一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究竟有多牛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亞洲排名第一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情況~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縮寫是NUS,在2021年QS世界大學排名中又再次名列全亞洲第一,相信是很多同學心中的Dream School~~
  • 新加坡國立大學發布《亞洲人工智慧議程研究報告》
    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管理與組織系教務長講席教授兼璞珵教育學術委員會專家——大衛·德克萊默教授領導成立了新加坡國立大學人工智慧技術與人性化管理中心人工智慧技術與人性化管理研究中心(以下簡稱AiTH),致力於找到人工智慧與人類之間的平衡點,在享受人工智慧帶來的好處和機遇的同時,確保這些先進的科技能夠服務於人類並符合當代的價值觀、道德觀,做到科學技術和人倫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