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校長施春風:對於學生 遇到好老師太重要了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他為什麼能「三級跳」?

  施春風,華人、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以他在非線性斷裂力學的計算方法,及斷裂分析領域裡所作出的貢獻而蜚聲國際。因其在工程研究領域的特殊成就,於2006年4月獲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的海外榮譽院士。

  「我在新加坡的中學讀書時,讀得磕磕碰碰。我這種融不進位度的學生,便被當作一般學生處理。」施春風最近在北京接受記者採訪時,回顧自己的學生生涯,開玩笑地說,那時候,老師對他接二連三的提問,只說一句話:「閉嘴,坐下。」

  可是,在新加坡理工學院完成工程專業文憑後,施春風卻在沒有學士學位的情況下,獲得了加拿大名校麥基爾大學的研究助理資助去修讀碩士,其後進入美國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後來還成為美國另一所名校布朗大學材料科學系的知名教授,更不曾想,他會於千禧年在新國大這所當年未能入讀的大學出任校長。

  如此質的飛躍似乎很有戲劇性。

  施春風笑著說:「我對事情的『為什麼』,遠比對事情的『怎樣』有興趣。」施春風說,「小時候,我特別喜歡玩,時不時逃學,不喜歡死讀書本上的東西,但是,我不僅僅為玩而玩,我對機械、對組裝的東西總是充滿了好奇。很小的時候我就攢零用錢,買不同的材料製作飛機模型。」

  施春風到加拿大麥基爾大學讀碩士時,發現所選擇的土木工程並非心中所愛,他逐漸發現自己的能力,是在抽象的數學和具體的工程兩方面。

  「哈佛大學在查看了我的作業、教授們的推薦信,與我面談後,立刻錄取了我。」施春風回想當初這段經歷,還是忍不住的得意。

  施春風的父親是上海人,母親是廣東人。「我希望自己的這些經歷對現在的華人子女有一定的借鑑作用。考試成績並不能說明什麼,關鍵是看你有沒有獨到的見解、獨立的思考和一些獨特的特質。」

  哈佛教育的精華在哪?

  「對於學生來說,遇到好老師太重要了。」施春風加重了語氣,「我很幸運自己遇到好的導師,發揮了我的潛能」,說起自己的導師,施春風滿心感激,「我去問導師,我讀博士要做什麼?導師說,我也不知道你要做什麼。你可以去圖書館看資料,哪些讓你最開心你就去做。就這樣,執著和興趣讓我取得成功,我的博士只用了兩年讀出來,時間雖然短但是我從來都不偷工減料。我的時間是從睡眠中擠出來的。」

  「興趣讓我從不感覺到累。」施春風放慢了語調,每一個單詞都清晰有力,「我常對我的學生說,追求學問的熱情,至關重要。我也常對自己說,作為老師,一定要盡我所能去啟發他們,鼓勵他們,找到研究問題的方法和學習的樂趣。」施春風在布朗大學當教授挑選學生,有自己的一個辦法,他說:「我通常會給他們一樣東西,看他們的反應。如果他們給的答案只是從書本來,我對這名學生就沒有興趣了。」施春風說:「我希望華人子女的教育應該突破條條框框的束縛,給孩子們充分自由思考的空間。」

  偉大的大學和好的大學

  施春風很喜歡講大西洋鮭魚的故事。他說:「大西洋鮭魚溯河洄遊,其思家之心讓人感動。」施春風1996年學習「溯河洄遊」的大西洋鮭魚,來到新國大,帶來了一股春風。

  施春風說,「新國大對跨學科研究的重視和『無牆文化』的辦學原則是其趕超其他頂尖大學的策略。一些名牌大學可能因為固有的成功模式而難以快速改進。新國大則由於沒有這方面的包袱而更能以創新的方式去取得突破。」「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所good university,是所好大學;哈佛大學則是所great university,是所偉大的大學。」施春風做了一個對比,很是新鮮,「好大學教學生做什麼,老師則負責教書。偉大的大學啟發學生思維,發揮學生的潛能,促使學生蛻變成富有想像力、有創意的人才。在這裡,老師是學者,是研究人員。好大學和偉大的大學,區別就在於是否能充分發揮老師以及學生的特長和潛能。國大要做great university。」(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劉泉 徐蕾)

相關焦點

  •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施春風[圖文]
    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施春風教授    施春風教授於1973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隔年加入奇異電器公司的研發部門,1981年至1996年的15年間在美國布朗大學任教及研究相關專題:「海納百川 光華百年」復旦校慶圖片有獎徵集:校慶盛典精彩一瞬  祝福復旦百年華誕,留言獻花點歌     施春風:從摘果子的少年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       從摘果子的歲月,到肩負百年樹人的重任
  • 施春風:從摘果子的少年到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圖]
    施春風,教授,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  54年前,當施春風的爸爸、媽媽為他們的第一個兒子取名的時候,就期望兒子猶如春天的微風帶來新氣息。   54年年後,施春風肩負起了百年樹人的重任,準備為一所大學開拓新的視野。6月1日,施春風教授正式成為新加坡國立大學成立以來的第三任校長。他向記者透露了他鮮為知的少年歲月。
  • 朱善璐會見沙特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施春風教授
    5月22日上午,校務委員會主任、黨委書記朱善璐教授在博雅國際會議中心會見了沙特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施春風教授一行,雙方就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北大研究生院院長、工學院院長陳十一教授、國際合作部副部長李洪權陪同會見。
  • 陳吉寧會見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施春風
    陳吉寧會見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施春風  清華新聞網9月17日電 (記者 李含)9月16日,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校長施春風教授訪問清華大學。校長陳吉寧在工字廳會見了施春風教授,雙方就未來深化及拓展合作進行了交流。
  • 國科大校長特別顧問施春風教授榮獲中科院2018年度國際科技合作獎
    由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推薦的外籍專家施春風(Shih Choon Fong)教授獲此殊榮。國科大作為推薦單位受到表彰。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為施春風教授頒發證書和獎牌  施春風教授是國際著名學者、教育家與斷裂力學家,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創校校長,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資深講席教授、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海外榮譽院士
  • "中外大學校長"論壇實錄[7]
    (10:34:31):施春風:我們在2001年,那可以說是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個裡程碑,因為我們當時發起了一個重要的創新和創業的計劃,幫助我們的學生和所有我們的校友獲得創新和創業。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們大學的很多科研成果得到了商業化。
  • 著名教育家施春風院士做客南科大 暢談如何提振創新創業核心動力
    施春風院士作報告施春風教授曾任NUS(新加坡國立大學)校長,並在2008—2013年間任沙特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創校校長,在專業領域以其在非線性斷裂力學的計算方法,及斷裂分析領域裡所做出的貢獻蜚聲國際,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
  • 校長如何評價一位老師是否是一位好老師?
    如果將培訓機構的人群進行分類的話,那麼就是學校、學生、家長,三類人對教學,管理的要求又是怎麼樣的哪? 中國的學校教育有一種怪現象:站在不同角度,對一位老師的要求和評價也可能完全不一樣。站在學校角度,所有的校長期望自己的老師都是特級教師;教學質量沒得說,對學校事物負責認真,盡職盡責。 但所有的學生卻期望自己的老師都是實習老師!學生記不住老師教的有多好,但一定記得住老師對他有多好!學生在乎的更多的自我感受,很多學生也會因為喜歡某一位老師,而喜歡這門科目,從而學好這門學科的。
  • 縣管校聘,能充分約束好校長權力嗎,老師們能不能評聘校長?
    那晚教工大會在總務主任公布新學期的預算後,校長突然大聲說道:每學期必須給我留5萬的活動經費,我只要5萬。大家都不出聲,對於我來說,根本不知道學校的財務有多少可供靈活開支的錢。這兩所鄉中學的校長都是中專學歷,前者是有親人在縣教育局,所以他一直穩坐那所每年一千多學生的學校校長,每年他們在鄉政府旁邊的店裡吃飯都是好幾萬,每次籤單,年終到學校財務結帳。
  • 美國高校首位華人校長吳家瑋:打破玻璃天花板
    ,成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位擔任高校校長的華人。其實學校的理科老師總共只有兩三位,學生也就兩人。沒想到這一無可奈何的選擇竟使吳家瑋成為有令人矚目成績的科學家。 吳家瑋曾在美國多所大學學習和任教,後又出任校長,對記者提出的國內時下「讀名校」和「報熱門專業」狀況,他說嚮往這兩方面無可厚非,但如果學生、家長一味追求,到「非讀」不可的程度就是「極大的錯誤」。
  • 奧克蘭華人學生被罵「滾回中國」!留學生遭欺負到底該怎麼辦?
    ,我覺得你們是群白痴,應該滾回中國……」  日前,奧克蘭一名華人學生向本報爆料,稱一名老師在課堂上對學生破口大罵,其中不乏對華人的歧視言辭。身為一名移民學生,這樣的事情讓他覺得不安甚至是恐懼。  這件事究竟是怎麼發生的?身在異鄉的你、我、他、她,在各種似是而非的歧視面前,又該如何做到有理、有利、有節地應對?  華人學生:老師罵我們學渣白痴  為什麼老師會在課堂上對學生出言不遜?
  • 美國哥大校長:FBI讓大學監視華人學生學者 我拒絕
    【美國哥大校長:FBI讓大學監視華人學生學者 我拒絕】哥大校長拒絕協助FBI監視中國留學生 美國媒體早前曾披露,FBI正約談多家美國大學,希望他們能協助FBI監視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和學者,哥大校長日前向全校師生發送郵件並刊文,稱儘管FBI「鼓勵」大學設立渠道監視尤其是華人血統的學生和訪問學者,但哥大不會這麼做。
  • 美國哥大校長再表態:FBI讓大學監視華人學生學者 我拒絕
    哥大校長布林格日前向全校師生發送郵件並在《華盛頓郵報》上刊文,稱儘管FBI「鼓勵」大學設立渠道監視尤其是華人血統的學生和訪問學者,但哥倫比亞大學不會這麼做。綜合《華盛頓郵報》、《世界日報》等媒體報導,布林格3日向哥倫比亞大學全體師生發送郵件,他表示,FBI正「鼓勵」大學的教師和行政人員建立渠道來監視出生在國外的學生和訪問學者,在這其中他們尤其關注擁有華人血統的人。布林格稱,雖然FBI方面在非法技術轉移方面有所擔心,但他指出,大學不能監控自己校園中的人。
  • 普通老師要當上正校長有多難?
    看過某中心小學的績效考核方案後,許多老師吵翻了:少勞多得,多撈多得,我也要當領導,努力當個校長——那或許就是那些剛走上講臺或即將走上講臺,或根本沒走上講臺的人想的。書上都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的不是好士兵」,而作為一名普通老師,有想當校長的想法無可厚非。
  • 清華北大畢業生爭相到浙江當中學老師 學霸教得好學生嗎?
    多位中小學校長表示,基礎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基礎,關係著人才培養的厚度和廣度。近年來,國家和社會對基礎教育的重視程度都在提高,用優秀的人培養更優秀的人等理念越來越成為共識。基礎教育不是不需要優秀人才,恰恰是優秀人才不夠多。「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應該從先給孩子最好的老師開始。」杭州育才中學校長郜晏中說。
  • [視頻]美國加州大學首位華人校長--田長霖(下)
    進入[華人世界]>>    央視網消息(華人世界):在上期節目中,我們為您講述了田長霖的故事,從1956年,21歲的田長霖只身前往美國留學開始,他創造了多項美國教育史上的奇蹟,他曾以1年零8個月的時間攻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26歲成為柏克利大學最年輕的
  • 校長「釣魚執法」沒收學生手機,教育要少些「套路」
    5月23日,遼寧的一所學校,校長拿著生日蛋糕,來到教室給老師過生日。校長喊,先拍照然後再分蛋糕。當學生們興奮地舉起手機拍照,校長卻要求孩子們把手機交上來。然後,校長又提著蛋糕去了下一個教室。(5月25日,澎湃新聞)校長玩套路沒收學生手機,這和某網絡劇中的情節幾乎一模一樣。影視劇畢竟有藝術誇張的成分,所以大家也不會較真,哈哈一笑也就過去了。
  • 高三了,遇到一個很差的化學老師我該怎麼辦
    一、也許老師沒有你想的那麼差1、聽別人說老師水平很差這種情況其實是最常見的,而且幾乎可以肯定的說每一次分文理,選課走班都會出現這種情況。甚至有的同學為了想獲得某一個老師帶課,都鬧到校長那裡,不怕大家笑話,原來有一部分學生為了讓我帶他們班的課,都給校長寫信。後來還是我出面解決這個問題。我班原來有一位英語代課老師,其實他的教學成績還是可以的。
  • 澳教育專家:學生成績差是因新手老師指導太差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每日電訊報》8月6日報導,高級教育專家認為,澳大利亞全國讀寫算數考試(NAPLAN)成績之所以沒有提高,是因為很多並不達到要求的新手老師在教導這些課程。一些校長和學校領導層驚訝地發現,很多新老師對語音教學竟然毫無所知或知之甚少,而這些對教導兒童的拼讀都是十分重要的。
  • 《哪吒》中的教育解讀:三個角色暗喻三種不同類型的老師和校長!
    這是典型的甩手掌柜,放手型的教師、授權型的校長。對教師來說,有的老師充分信任學生,把任務交給孩子完成;對校長來說,有的校長充分信任下屬,把工作授權下屬完成。放手到底好不好?我覺得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好的地方是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揮下屬的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