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管校聘,從初心來說是為了促進各校之間的師資平衡,調動老師的工作積極性。但實際效果如何,還是有待考究。
當年我們畢業到鄉中學教書時,那次教工大會,我們校長說了一句讓我一生都難以忘懷的話,他站在教室的講臺上高聲對著大家說:你是龍,我說你是蟲,你能抓到龍,我不讓你去抓。當時他的霸氣讓我們感到窒息,我們一聲不吭。
調到第二所鄉中學教書,那個校長也讓我終生難忘。那晚教工大會在總務主任公布新學期的預算後,校長突然大聲說道:每學期必須給我留5萬的活動經費,我只要5萬。大家都不出聲,對於我來說,根本不知道學校的財務有多少可供靈活開支的錢。
這兩所鄉中學的校長都是中專學歷,前者是有親人在縣教育局,所以他一直穩坐那所每年一千多學生的學校校長,每年他們在鄉政府旁邊的店裡吃飯都是好幾萬,每次籤單,年終到學校財務結帳。他家離學校五六裡路,學校一輛車完全是他的私家車,一年要到學校報幾萬油費,這些都是管財務的主任說的。他們常去吃喝是老師們都看到的,沒人管,物價局查了也是白查。一頓飯就完事了。後者是有親人在市教育局當官,所以年輕輕的他有恃無恐,本人也好賭,只是據說啊,據說每晚一賭都是以千為單位,有時輸贏達好幾萬。
前者已退修了,後者可能還在教育系統當官。沒人查他們,老師們在他們面前還是畢恭畢敬的,不管是大專生還是本科生。當然,我這個內心對他們不太恭敬的人就考研究生出來了。
所以,一看到縣管校聘這個名詞時就擔心,如果校長權力過大,由他們來聘學校的老師,可能不一定做到能者上庸者下的地步。舉個例吧,一個老師教學能力不咋滴,但是我給你一個尖子生班,再怎麼著,你學生的成績也差不到哪去,學生成績好,在一般學校來說,就相當於是老師成績好。所以,怎么正確評價老師,怎麼建立正確的流動機制和評價機制,怎麼保護老師的合法權益。特別是保護一些不善與領導交往,不討領導喜歡的老師的權益。
老師權益得不到保護了,那離職的老師就會更多,缺少老師了,孩子們又怎麼培養。所以,縣管校聘真的能做到公平公正嗎,這個機制完善嗎。
就如我們現在讓學生上網課,真的全面考慮到了嗎,有網無網的地方,山區城裡的地方,真的想好了嗎。教師隊伍應求好求大,對教師應有充分的尊重和培養,這個,有計劃做好嗎。對於校長們的評聘和民主監督,是教育局說了算,還要不要加上老師們的意見呢,老師們認為不可以的,經民主測評通不過的,絕不讓這些人當校長。就如村裡的村霸一樣,不合要求的,堅決不準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