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記者/楊智明)「把好產品造出來、賣出去,這是企業最樸素的定義。除此之外,企業還應該有社會責任。」悅刻創始人、CEO汪瑩告訴南方網記者。近日,在「向科學進軍」媒體開放日的現場,悅刻不僅談到了電子菸這個新物種的問題,也對這個行業應該如何更好的良性發展給出了獨到的建議。
據悉,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電子菸生產出口國,而深圳是電子菸的主要生產地;中國電子菸的供給與需求在2018年開始爆發,當時悅刻是市場生產企業的代表之一。
氣溶膠成分成關注焦點
科學實驗室發力研究空白
近年來,隨著電子菸的廣泛使用,它的安全性備受爭議,有部分聲音指出它的危害較小,還有一些健康專家認為電子菸在幫助人們戒菸方面是有潛在價值的,也有人認為電子菸致癌。廣東省藥理學會理事長、中山大學新藥成藥性評估及評價國地聯合工程實驗室劉培慶教授認為,不管是何種發聲,其爭議都表明,電子菸的安全性仍存在未知。
「電子霧化行業,作為一個新技術、新物種,社會對其有疑問、質疑是有其必然性的,這都源於還存在科學上未知的問題有待回答。」汪瑩告訴記者,未來將向科學進軍,不斷探索和回答這些爭議與未知。
劉培慶教授認為,電子菸與傳統煙有很大的區別,其對應的藥理、毒理和臨床安全性評價應該建立獨有的一套科學研究體系和數據,以此來填補電子菸的科學研究空白;他並呼籲用嚴謹的科學證據,最終讓公眾以科學研究結果為基礎,更客觀地了解電子菸的安全性和未知風險。
實驗人員正在觀察電子霧化器氣溶膠對細胞組織的影響。
9月17日,記者來到悅刻「向科學進軍」媒體開放日現場,換上專用防護服,走過風淋室除塵後,進入無特定病原體級動物實驗房。記者發現,實驗人員正將小鼠暴露在悅刻氣溶膠環境下,進行氣溶膠體內影響實驗。除了動物實驗房,實驗室還配有細胞實驗和生化實驗區域,對悅刻產品做細胞安全性的毒理評估。
「在理化實驗室,我們建立了嚴格的煙油企業標準,每批用來生產的煙油都會保留樣品2年,建立了完整的追溯體系。」悅刻聯合創始人、科學研發與供應鏈負責人聞一龍說。
悅刻2019年啟用的理化實驗室已獲得CNAS認可。
據悅刻實驗室負責人姜興濤介紹,悅刻產品正在開展毒理學研究,探尋數十種不同的氣溶膠化學成分對不同身體組織、在不同維度所產生的影響。
姜興濤說道:「進行電子菸科學研究,發現不是目的,如何讓電子菸為公共健康產生更多的積極影響才是最終目標。」
「目前關於電子菸臨床研究都還處於初級階段,會持續增加在臨床方面的研究投入。從點、線、面,通過臨床研究,把使用悅刻產品的消費者更多的生理指標變化、體內標記物變化研究得更加明白,解決更多的未知。」聞一龍說。
此外,劉培慶教授談道,目前針對電子菸的體外研究多關注於呼吸道,而肺部是接收電子菸煙霧的終點靶器官,毒理學研究也建議要更關注肺部的病理變化。鮮有電子菸針對體外肺細胞進行系統的科學研究,且電子菸的信號轉導通路至今尚不明確。
加強對未成年人購買的監管
主動建立市場秩序
去年的10月30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菸草專賣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今年7月10日至9月10日,國家菸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開展了網際網路電子菸信息全面清理、電子菸實體店全面檢查、電子菸自動售賣機等新型渠道全面檢查。
在外界看來,多項政策的發布都對電子菸的監管越來越嚴格。汪瑩認為,要深耕這個新物種市場,在遵守政策的監管前提下,要不斷探索市場的變化,主動去幫助這個行業建立秩序。
據介紹,悅刻目前啟動了未成年人智能保護系統——向陽花系統。顧客只需在付款前掃描專賣店內專用二維碼,就能快速驗證年齡,操作起來就像「健康碼」一樣便捷。除此之外,今年7月,汪瑩在北京一家專賣店,通過直播形式,再次動員線下門店深化執行《關於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菸侵害的通告》,以及配合電子菸市場專項檢查行動。
同時,面對這個全新消費領域,社會公眾亟需獲得更多信息。但是目前國內對霧化吸入領域的系統性科學研究資源非常稀缺,遠遠無法滿足行業快速發展的需求。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悅刻啟用了理化實驗室,展開針對產品的毒理學研究。汪瑩強調,未來十年持續投入,建立全球科學研究平臺,打造「1+4」完整科研鏈條。行業頭部公司對科研的投入,一定程度上也在促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電子菸作為行業新事物,被討論與研究,關於它的未來充滿可能性;如何進一步促進電子菸行業的規範化發展,也是一個大課題。不難看出,作為廣東深圳本土企業,悅刻在生產標準制定、技術研發、產業鏈完善等方面,都走在行業前列,對規範行業市場發揮標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