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市界 齊敏倩
編輯 | 老貓
9月17日,電子菸品牌悅刻在深圳舉辦了「向科學進軍」媒體開放日。當天,公司宣布已於近期啟用生命科學實驗室。
據悉,悅刻理化實驗室是國內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通過CNAS認可的電子霧化器品牌實驗室。
悅刻生命科學實驗室將系統性研究電子霧化氣溶膠在人體細胞、動物層面的減害程度,並開展安全評估。
長久以來,電子菸的危害究竟如何,是不是真的比傳統菸草的危害小一直是頗具爭議的話題。悅刻實驗室負責人姜興濤認為:「與傳統捲菸相比,雖然電子菸在減害方面的認知比較統一,但證據確鑿水平有高有低,目前的科學研究證據還不夠紮實,或有存在爭議的地方。」
(RELX悅刻實驗室負責人姜興濤)
悅刻聯合創始人、研發與供應鏈負責人聞一龍也向媒體坦言,要得出要得出RELX悅刻產品減害程度的系統性結論,僅依靠碎片化研究還遠遠不夠。
「電子霧化器對個體健康和公眾健康的影響程度,特別是長期健康影響的程度,不是發幾篇論文就有答案的,它需要一個完整的生命科學鏈條來解決,也將是一個長期過程。」聞一龍表示。
悅刻實驗室存在的目的就是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同時,通過建立理化研究、毒理研究、臨床研究和長期影響評估四個模塊,系統性開展對電子霧化器的科學評估。
悅刻成立於2018年,此前曾獲得紅杉資本、IDG資本、源碼資本等投資。去年9月份,公司CEO汪瑩曾表示,悅刻電子菸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已超過60%。
資本看好電子菸的邏輯在於,全球10億菸民、2018年就達到8092億美元規模的菸草市場上,電子菸如果能替代一部分傳統香菸,將會形成龐大的市場。不過,去年年底,電子菸網絡銷售被禁止。今年7月至9月,136佳電子菸以網際網路企業被約談。
這種情況下,線下零售和海外拓展成了電子菸企業的兩個重要發力點,不過,疫情影響下,這兩個方面必然會受影響。
電子菸已然從萬眾矚目的風口走向下半場,今年7月份,天眼查曾公布過一組數據,截至7月15日,以工商登記為準,我國共有超過1,800家電子菸相關企業已經註銷或吊銷。
藉助科研精耕自作,這或許是電子菸企業進入下半場競爭的必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