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消失後的世界:車諾比,基輔廢墟及蘇聯未來主義建築之旅

2020-12-03 騰訊網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烏克蘭普裡皮亞季附近的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了爆炸。連續的爆炸引發了大火,並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至大氣層中,這些輻射塵涵蓋了大面積區域。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達到「二戰」時期廣島原爆的400倍以上。

32年過去了,那些核電事故後的工廠、醫院、學校,現在是怎樣一副光景?本文作者張一方熱衷於在全球探尋烏託邦式廢墟建築,跟隨他的鏡頭,我們得以一窺如今的車諾比、基輔與前蘇聯。

本文由豆瓣作者張一方授權發表,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第三個吹響號角的天使

人類相信預言嗎?信仰都來自無知,因為無知而有信仰。但實證是不需要信仰的。但所有的實證,其實都是為了深入那更深廣的無知。人類文明正因為不斷的實證試錯而發展,但試錯的代價也在不斷增加。

「第三位天使吹響號角,就有燃燒的流星,好像火球從天而落,落在三分之一的江河和眾水的泉源上。這星名叫苦艾。眾水的三分之一便為苦艾。飲下苦水的人莫不死去。」

—— 《聖經·啟示錄》,七天使的號角,世界末日

《啟示錄》描述了末世將要發生的災難性事件。在第八章中,有一顆叫作苦艾的大星被拋入地球。

車諾比核事故是一件發生在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的核電站反應堆事故。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目前為止第二例為2011年3月11日發生於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令人難以置信的是,車諾比(Chernobyl)是俄羅斯詞「Wormwood」(即「苦艾」)的意思。看來,車諾比災難是《啟示錄》第8章的第三號小號吹響的結果。

△4號反應堆前的紀念碑,可以看到已搭建完成的新石棺

△列寧石像

為了阻止輻射從反應堆進入大氣。50萬名工人在這裡修建了世界最大的鋼鐵混凝土石棺。封存了20萬噸放射性物質、30噸高放射性粉末,以及16噸鈾和鈽。據報導,發生爆炸的4號反應堆原本是被鋼筋混凝土掩體「石棺」倉促封存,如今在「石棺」之上加裝了防輻射能力更強的保護罩。始於1986年的封閉車諾比核電站的漫長工作可以暫告一個段落了。耗資15億歐元,建造時長20年的新石棺是世界上最大的可移動金屬裝置,重36000噸,約為艾菲爾鐵塔的四倍。但是新石館預計使用年長為100年,據專家估計,完全消除這場浩劫對自然環境的影響至少需要900年(這還是大膽的猜測),而核輻射危險將持續10萬年。百年之後的技術如何,現在不得而知。

眾多的電影和遊戲也在這裡取過材,

時下火爆的遊戲「吃雞」中的大部分遊戲場景跟這裡如出一轍

△能量文化宮 Palace of CultureEnergy

△ 廢棄酒店 Hotel Polissia

△遊泳館 Swimming Pool

△紀念碑 Monument to the Firefighters,紀念事故發生後進入災區的消防員/清算者。

△普裡皮亞季路標 Stone road sign of Prypiat,建於1970年的普裡皮亞季,曾有幾萬居民的城市,現儼然成為鬼城了。

△廢棄的體育館 Athletic stadium,對應口號:強壯、勇敢、敏捷!

△廢棄的幼兒園 Rustic kindergarten,散落各種娃娃。

△愛麗絲的大獅子

△廢棄的學校 School No.3

△廢棄的學校 The ruins of the School #1

△災難後散落的課本,文字依然清晰可見

△美好的童趣一去不復返

無人的禁區已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

△CCCP警官學校

△「WE WANT YOU!」

△蘇聯未來主義宣傳壁畫

普裡皮亞季遊樂場,世界上最著名的廢棄遊樂場,還未運營就被廢棄。原本計劃在1986年5月1日開園,然而4月26日發生的車諾比核洩漏事件使得這一切變為泡影。在第二日,遊樂場僅僅開放了幾個小時,當地居民就接到了疏散命令。

△從未轉動過的摩天輪

△廢棄碼頭旁的咖啡廳

△廢棄的醫院

據說醫院地下室還存著放大批器件,因為沒能及時清理,所以現在輻射依然很大,不能進入。

△DUGA-3雷達

△控制室

DUGA-3 又被稱為「啄木鳥」 「莫斯科之眼」,個人覺得這是禁區內最值得一看的景點,沒有之一。

DUGA-3作為早期預警雷達設計,避開了傳統雷達直線傳播的弊端,利用電離層對8-25MHz的反射效果,可進行視距外的飛彈探測,但相應的發射和接收裝置也龐大無比。DUGA-3就是第一代此類雷達,其因功率大、幹擾電臺而臭名昭著,被稱為「啄木鳥」。高達100多米的巨大雷達擁有超過6000公裡的探測距離。同時它的耗能和功率也十分驚人,一部DUGA-3的雷達開機後,其功率可以達到10000千瓦的水平。給其供電就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整座雷達信號由26部發射機發出,一座發射機就有一棟小樓那麼大!電腦遊戲STALKER(潛行者)中,有一段關於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情節。這個遊戲大尺度還原了當地地貌,包括Duga-3天線陣列。遊戲中,天線陣列被稱為「大腦加熱器」,一個需要玩家關閉的大範圍思維控制設備。俄羅斯啄木鳥也出現在History頻道中的That's Impossible節目中,作為一個疑似蘇聯用的天氣控制設備。在BBC Horizon紀錄片中,神秘的特斯拉、安德烈米切洛夫斯基推測「啄木鳥」實際上是蘇聯的思維控制發射器,作用於民眾,使其保持冷靜並且思維理性。而事實上,一定頻率的波長確實有助於消除人類腦中的反抗情緒,使受害者處於一種驀然穩定的狀況中,便於管理和控制。

無人機在此處飛行時因信號幹擾而多次失聯迫降,在空中懸停時機身也是晃動狀態,並且雲臺電機顯示過載,無法控制雲臺轉向。

△廢棄的夏令營

這裡有上千座這樣的小房子!就現在看來,這裡也是一個非常棒的度假地方,卻以災難的形式保存下來。

△廢棄的養魚實驗室

△塗鴉來自澳大利亞藝術家,為了致敬災難後首次進入禁區的攝影師。

△5號6號反應堆旁的冷卻塔,一根根聳立的支柱好似通天的墓碑。

△廢棄工廠

△廢棄修車廠

△鳥瞰普裡皮亞季

△野蠻如植被,靜謐似鬼城

抵達車諾比禁區前,籤完「生死狀」就來到檢查站,檢查完護照之後正式進入禁區。禁區內有幾個檢查站,每次進出都要下車。往返時也需對人體輻射值進行檢查,如果不達標準需要「清理」重新進行檢測。

關於輻射問題:

車諾比及附近的普裡皮亞季在2011年後對遊客開放,開放區域輻射已經降低了到了人體可接受的範圍內(除部分地域峰值會突然飆升)。只要不是長時間停留,輻射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據說一個月以內都沒事。禁區裡的工作人員也是保持一段時間後,需要離開一段時間後再進入工作。

在放射區內兩天的行程,吞咽或吸入放射性物體的機率相當低(只要跟隨指定路線和安全規定)。即使真的發生了吸入或吞咽,這個放射性物體的原子在體內衰變(解體)的可能性也非常低。因為輻射區內的放射性原子會從人體中快速被生化移除,其速度要比它們物理解體快成百上千倍。即使分解和隨後的輻射仍然發生在身體中,所產生的損傷會激活身體中一套強大的生化保護體系。這些保護機能一直在我們體內每天修復身體的傷痛,包括到處都存在的自然輻射。健康身體中的這些機能會修復單次的輻射傷害,在輻射區內遵守指定路線和輻射安全規定的情況下,短期停留會將輻射負面影響降到幾乎為0。

以下圖文將從禁區回到基輔:

△史達林地鐵隧道

△隧道從頭到尾十分長,而且周圍都被水淹沒著,在森林裡大概穿行了2個多小時,最終還是沒有進入。

△防輻射地堡/Special Bunker for Scientists

△會議室

△檔案

△這個地堡比較特別,它不是給人使用的,而是為了保護計算機防止受到電磁輻射而建造。

△基輔地下排水系統/Nicolskaya Drainage System

地點:基輔

建造時間:1916

屬於50公裡地下排水隧道的一部分。很多地方需要持續彎腰前行,背包穿行十分辛苦。

△Salyut酒店 Hotel Salyut

地點:基輔

建造時間:1984

建築師:Avraam Miletskyi, N. Slogotska, Volodymyr Shevchenko

△飛碟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lso known as "The flying saucer".

地點:基輔

建造時間:1971

建築師:F. Yuryev, L. Novikov

工程師:A. Pechenov, L. Kovalev, L. Kovtun, N. Coffman

廢墟是終止的使節。

但它卻在廢棄的那一刻獲得新生,在時空的虛無中默然靜立。

它是對生命最真實的揭露,它停滯著,靜默著。

在短暫的歷史文明中存在著,回歸自我。

作者簡介:

豆瓣@張一方,烏託邦建築愛好者。

相關焦點

  • 車諾比事件後的廢墟:人類消失後的世界,我們該如何選擇對待
    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該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核事件分級表評為第七級事件的特大事故。之後的數年數萬人遭受輻射疾病折磨,車諾比核事故地區被封禁,荒廢的那裡寂靜猶如鬼城,人類消失後的世界,一切在悄悄恢復……一場核事故,引發了什麼?是人禍還是天災?
  • 未來主義的建築,還真挺性感
    因為它超前的設計風格和建築理念,林格託工廠也被公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座未來主義建築。 但人類對於藝術的追求總是從不停歇的,二戰一過,積壓許久的藝術創作欲望馬上迎來大爆發。世界各地的未來主義建築也在這一階段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在1962年,美國空軍學院就十分任性地搞出了一棟在當時引起很大爭議的新奇建築——美國空軍學院學員禮拜堂。
  • 車諾比廢墟告急!大量輻射煙塵向外蔓延,比疫情更加危險
    就在疫情席捲全球各國之際,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廢墟卻傳來了壞消息。據烏克蘭「基輔郵報」4月17日報導,連日以來爆發的大火不斷威脅車諾比地區,雖然之前有消息稱大火因為下雨而得到了遏制,但是最新消息顯示,當地再次出現了嚴重的森林大火,這場大火正在迅速蔓延,甚至已經蔓延到距離車諾比核電站只有2公裡的無人小鎮普裡皮亞季,大量的輻射煙塵已經開始向周邊地區蔓延,就連烏克蘭首都基輔都局面惡化,當地時間16日,基輔的空氣汙染指數躋身世界第一,烏克蘭方面承認,這主要是因為車諾比核電站禁區的大火引發的煙塵擴散導致
  • 這些蘇聯時期的建築 「未來風」十足
    蘇聯迷戀的未來主義建築 在歐洲最讓人著迷的是高聳雲霄的哥德式教堂,文藝復興惟妙惟肖的雕像。Space Arches,1983,喬治亞 在提比里西的「玫瑰革命廣場」(命名於 2003 年在喬治亞發生的一場革命,在這一年對於格魯吉亞才算真正意義上結束了前蘇聯的統治,雖然那個時候前蘇聯已經消失了十多年了)上的後現代建築拱門顯得非常奇幻。在拱門前面有個很大的廣場,一直延伸到 Kura river 的岸邊。
  • 人類最大的核災:間接導致蘇聯解體的車諾比
    誠然,車諾比事故的惡劣影響,以及天文數字般的善後費用,都給了蘇聯沉重的打擊,但最致命的傷痛,始終還是在人們心靈上劃開的那道傷口,這道傷口最終令一個曾經強盛的國家分崩離析,並且直到30年後的今天也沒有癒合。
  • 他們在現實的車諾比撿垃圾
    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大量高能輻射物質被釋放到大氣中,汙染了周圍大面積的區域,釋放出的輻射劑量是廣島原子彈的400倍以上。災難爆發之後,蘇聯以核電站為圓點建立了半徑30公裡的禁區。蘇聯解體後,車諾比的主體部分被劃歸到烏克蘭,另一部分在白俄羅斯。
  • 美劇《車諾比》大熱,但真實的車諾比,蘇聯付出了多少
    車諾比核電站,位於烏克蘭境內,距離白俄羅斯也很近,就在兩國邊境16公裡處。蘇聯時期車諾比全負荷運轉能夠為烏克蘭全境提供十分之一的電力,但在1986年4月26日,核電站四號機組在惰性試驗中發生爆炸,成為了人類史上第一場核電站噩夢。
  • 這是人類消失後的世界!
    人類消失後的一個月核電站的冷卻水因為無人管理都將蒸發殆盡,這將導致比車諾比和福島核電站更嚴重的事故。輻射比任何一次都將強烈,,數以百萬的動植物將受到輻射而死,但,地球會從核輻射的影響中恢復。人類消失後的100年所有的建築都逃不過大自然的摧殘,隨時都可能倒下。地球的陸地上將再次出現新的統治者。而關於人類的珍貴紀念品——照片、記錄文字的書本都將消失。
  • 探秘恐怖鬼城車諾比:核輻射食人巨鼠取代人類
    1 /48張)1986年,前蘇聯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造成30人當場死亡,8噸多強輻射物洩漏。它被科學家抓住並關進籠子後,—邊叫,一邊拼命用尖牙咬籠子的細鐵絲。但隔了—會,它就突然安靜不動了。蓋克回到美國之後,詳盡地披露了他所經歷的一切。同時,他將研究結果告知世人:一旦核大戰爆發,原子彈可以消滅人,但消滅不光老鼠。有朝一日,人類會讓出主宰地位,老鼠將取而代之。這不是危言聳聽,在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的廢墟上,這一切不是可怕的發生了嗎?
  • 車諾比核電站與普裡皮亞記鬼城
    車諾比區域仍然是軍事管理區,個人不能隨意入內,必須參加有資質的旅行團。在檢查站,軍人對照護照檢查每個人。檢查站處輻射值。 事故後,四號反應堆修建了鋼筋混凝土的石棺,把其徹底封閉起來。在石棺最後合攏時,需要吊放安裝35噸重的頂蓋,但蘇聯只出動一架起吊能力僅為20噸並拆掉了一切可以拆的設備和附件的Mi-26直升機完成了任務。
  • 車諾比事故,與蘇聯體制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繫?
    車諾比核電站事故是蘇聯難以抹去的創傷,而導致悲劇發生的原因,從未遠離這片土地。對於大多數的俄羅斯人來說,政府在車諾比事故之後的種種拖延,謊言,根本不是什麼驚天的歷史秘聞。根據事後的解密資料顯示,當時烏克蘭的領導人已經提前知曉了事故的情況,但是,在5月1日,基輔還是正常舉行了遊行慶祝活動,而此時,基輔的戶外輻射量是正常值的八倍。更諷刺的是,在此前的幾天這些烏克蘭領導人將自己的子女和孫輩悄悄送離了基輔。
  • 探訪車諾比:放射汙染100倍於廣島原子彈 100年後能消除麼?
    2000年初的一個星期天,烏克蘭外交部組織駐基輔外交使節參觀車諾比核電站。據介紹,這是多年來首次安排這樣的活動。1986年4月26日,位於第聶伯河上遊的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突然發生爆炸,產生的放射汙染相當於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輻射量的100多倍。這場人類悲劇,成了永遠揮之不去的濃重陰影。
  • 《車諾比》背後的歷史真相:列加索夫的死因
    車諾比核電站是前蘇聯最大的核電站,共有4臺機組。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嚴重的核事故在車諾比核電站發生。
  • 差點「毀滅世界」的車諾比現狀如何?
    2020年4月14日位於烏克蘭境內的車諾比廢墟附近發生火災,又一次引起了人們對核的恐慌,那麼接下來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這段駭人聽聞的歷史。蘇聯當時給出的官方數據是造成直接死亡31人,截止2006年,共有4000人死於該事件帶來的輻射所造成的疾病。事實上,已經有9萬多人直接死於輻射,死亡人數是官方給出數據的20倍還多!到後期據統計真實受輻射影響致癌的人數超過30萬人,甚至更多!對此我們的局座張召忠先生曾分析:車諾比事件是導致蘇聯解體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現在的車諾比是怎麼樣的呢?
  • 疫情蔓延後又出大事!車諾比燃起大火:輻射塵埃飄向整個歐洲
    而普裡皮亞季地區正是曾經轟動世界的車諾比核電站事故的發生地。目前森林大火距離車諾比核電站最近僅有2公裡,而車諾比核電站雖然已經整體廢棄,但是當年核電站事故造成的核反應堆堆芯暴露後,被蘇聯以舉國之力將其封住後,核反應堆並未結束反應,因此目前大火過火地區的輻射水平遠高於其他地區,而且大火產生的旋渦狀煙霧也非常罕見,當地的消防員和國民警衛隊成員不得不暴露在輻射中,在當地進行滅火。
  • 諷刺的現實:人類離開後,車諾比的動植物生活的反而更好
    1986年,世界上最嚴重的核災難發生在烏克蘭普裡皮亞特的車諾比核電站,如今,災難現場周圍有30公裡的隔離區仍然受到事故的影像而有著高度汙染。雖然不適合人類居住,但野生動物的數量已在隔離區顯著恢復;據說有60多種不同類型的哺乳動物生活在那裡,包括野豬和麋鹿。
  • 城市廢墟探險者:我穿越到幾千年後,看見人類消失的世界
    破碎的窗戶、脫落的牆皮、鋪著厚厚灰塵的桌子,印著水漬的床墊,這些照片一眼看上去,像是拍攝於人類消失之後的世界。拍攝這些照片的人,他們為了避免被保安發現,會像夜行動物一樣,出沒在城市角落的廢墟,捕捉最不被人留意的畫面。這些人把自己稱之為城市探險者。今天的講述者潘然就是這樣一位城市探險者。
  • 重返車諾比
    魔盒就此被打開,人類發現了核能的巨大能量,也喚起了潛藏的危險。如今,世界上十分之一的電力來自核能。但人類也無法忘記,日本廣島和長崎升起的蘑菇雲;美國的三英裡島、烏克蘭的車諾比、日本的福島,前前後後成千上萬生命的消隕和磨難。關於核能的爭議從未停息。反對核能的隊伍中,通常包括人道主義者和社會科學家;工程師卻是支持核能的主力。
  • 潘多拉之車諾比,人類的禁地動物的天堂!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說說人類的禁地車諾比核電站。車諾比事件是1986年4月26日當地時間1點24分,蘇聯的烏克蘭共和國車諾比核能發電廠4號反應堆發生嚴重洩漏及爆炸的事故。車諾比核電站位於烏克蘭北部,距首都基輔以北130公裡,它是前蘇聯時期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第一座核電站。
  • 車諾比核事故到底有多恐怖
    車諾比——烏克蘭基輔州的地級市,這座普裡皮亞季河畔的城市離基輔水庫不遠,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的北面,距離基輔的公路距離有    1986年4月26日,車諾比核電站4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這成為了人類和平利用核能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災難。    這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核事故,外洩的輻射塵隨著大氣飄散到蘇聯西部地區、東歐地區、北歐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英倫諸島甚至北美部分地區,其中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西部所受的汙染最為嚴重,由於風向關係,據估計約有60%的放射性物質落在白俄羅斯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