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車諾比》大熱,但真實的車諾比,蘇聯付出了多少

2020-12-04 北鬥觀察者

隨著《車諾比》的開播,很快就掀起了一陣車諾比熱潮,可能有不少人看過這部由美國人拍的劇,自開播以來,評分就穩定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上,也足以見得這個題材還是非常吸引人的,但都知道這事最了解的人並不是美國,而是蘇聯時期的人,是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對於美國人拍的這部劇,俄羅斯人給出的評價是:很多細節失實,甚至有故意抹黑俄羅斯的意思。那麼究竟當時是怎樣的一個情況?

車諾比核電站,位於烏克蘭境內,距離白俄羅斯也很近,就在兩國邊境16公裡處。蘇聯時期車諾比全負荷運轉能夠為烏克蘭全境提供十分之一的電力,但在1986年4月26日,核電站四號機組在惰性試驗中發生爆炸,成為了人類史上第一場核電站噩夢。

在4月26日的實驗中,因為值班人員操作違規,導致反應堆功率瞬間增長到了額定功率的100倍,堆內核燃料溫度從330℃瞬間上升至2000℃,導致反應堆產生爆炸,將高溫核燃料顆粒和巨量的蒸汽釋放。爆炸直接就將反應堆的頂蓋給炸飛出去,這個開放式的核反應堆出現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洩,當時試驗的4號反應堆有180噸二氧化鈾和不少核廢料,事故導致至少有6噸以上核燃料被直接傾瀉出去,造成了嚴重的核汙染,即使後來在事故發生半年後測定,車諾比周圍表面輻射劑量依然高達96000mSv/h,要知道人類只要受到達6000mSv/h的輻射照射,很快就會死亡。

就在當日1點23分事故發生後,蘇聯總理雷日科夫借到電話報告,緊急成立了蘇聯政府應急臨時委員會,當晚臨時委員會乘專機抵達車諾比,接管核電站搶險領導權。核電站事故發生後2人已死亡,還有52人出現了嚴重核沾染症狀,被緊急送往莫斯科陸軍醫院進行治療。在臨時委員會的專家了解情況後,蘇聯軍隊開始對這一區域進行軍管,疏散附近居民,調集了上千輛客車和鐵路專列將人員全部撤離,因為時間緊迫,只允許帶一些必備物品,4個小時,普裡皮亞季市的5.3萬居民全部撤離。

4月27日清晨,蘇軍緊急派遣化學兵司令皮卡洛夫將軍率核防護部隊乘直升機趕往事故現場,除此之外,又調遣了基輔軍區十幾個作戰師作為應急部隊,為了協調指揮,又將當時還在阿富汗的總指揮瓦連京·伊萬諾維奇·瓦連尼科夫大將緊急調回國,帶領基輔軍區部隊和蘇聯空軍部隊負責搶險,並且因為衝在一線也受到了輻射感染,後在1988年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頒發金星獎章。

蘇軍工程兵和石油工業部鑽井專家在反應堆側面開鑽,並且每天都要向地下注入25噸液氮,保證反應堆地下土壤凍結,避免反應堆堆芯熔融物不斷沉降,汙染地下水。同時組織人手修築了130多條堤壩用來保護周圍1500平方公裡的河流,防止汙染擴散。

爆炸後的反應堆暴露出來急需進行封閉,而這時蘇軍的方式可以說極具「自殺性」,在對廠區進行勘測後,蘇聯動用45架直升機向4號機組投放了65噸覆蓋材料,但效果並不明顯,在28日,蘇軍又增派了80架直升機,幾乎沒有任何防禦性裝置,飛行員們就這樣在反應堆上空反覆飛行,先後飛行了3000架次,將5000噸碳化硼、沙子和鉛粉混合物準確投進反應堆。最後在封蓋時,因為沒有合適的飛機能吊掛重達35噸重的頂蓋,蘇軍又緊急調來了剛定型的重型直升機—米-26,後來通過拆除所有設備終於起吊成功,但直升機的下洗氣流激起了地面上的放射性塵埃,駕駛員卡拉佩田也受到了核沾染,後來這位英雄在1990年死於白血病,俄羅斯政府追授其為「俄羅斯英雄」。1986年12月,4號反應堆事故現場封閉。

因為蘇聯軍隊並沒接受過防輻射訓練,地面部隊唯一防護裝備就只有口罩,雖然能夠阻擋一些放射性塵埃,但卻不能阻擋強輻射射線,很多軍人都受到了嚴重的輻射照射。當時蘇軍中有一個抵抗核汙染的土辦法,那就是不斷吸菸,當時有一種說法認為煙中的煙粒子能夠吸附進入肺裡的碘同位素,再一起被呼出,可以減少一些空氣中的核沾染。但他們在清理現場時,很多濺射的輻射物他們還是沒能躲過。

當年車諾比現場,衝在最前面的1萬多軍人,有237名受到嚴重核輻射,數天後就離世了,還有1500名軍人也因為核輻射不久離世,剩下的人當中也在承受著核輻射帶給身體的困擾。在這場事故中,蘇軍投入了2500輛各式軍車,後來因為沾染輻射也都全部進行了銷毀,在整個事件處理上,蘇聯共損失了一個滿編制的師!這場事故的救援行動有60萬蘇聯人參與其中,他們都或多或少沾染上了核輻射,同時他們都獲得了車諾比搶險獎章與勳章,他們和俄羅斯老兵一樣,都能享受國家給予的特殊社會福利待遇。

相關焦點

  • 美劇《車諾比》:謊言的代價是什麼?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前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發生爆炸,這場人類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核電事故,已經導致數萬人死亡,被核輻射影響的人群更是無法估量。蘇聯為此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資源,不惜一切代價來彌補這場災難帶來的傷害。這讓本來就低迷的蘇聯經濟,更加的不堪重負。戈巴契夫在蘇聯解體後說:蘇聯的解體,車諾比事故也有一定的原因。
  • 真實的車諾比,比美劇描繪的更可怕
    由HBO出品的劇集《車諾比》,一經推出就有9.6的評分,可以說是迄今為止評分最高的美劇
  • 美劇《車諾比》,演繹了一場永生難忘的毀滅性災難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安利一部美劇《車諾比》,短短的5集給我的震撼太多,一個事故一個世界性災難的發生,背後隱藏著多少人性的偉大和陰暗。就像這部劇最後說的,真相永遠在那,不以人的意志,形態變化而變化,它總會在一個個謊言的掩蓋下浮出水面。也明白了科學之所以要嚴謹的原因。給那些救災人員致敬!
  • 美劇《車諾比》與真實歷史的12點不同,實際比美劇更殘酷
    《車諾比》連續劇基本上還原了核電站爆炸的情景,但與真實歷史有12點不同:1、劇中的4號核反應堆爆炸後燃起大火,冒出濃濃的黑煙。實際上,核反應第一次爆炸是由高溫蒸汽造成的,第二次是氫氧混合爆炸。冒出的煙是少量的白色蒸汽,沒有那麼濃。
  • 前站長批美劇《車諾比》:打著藝術電影名義歪曲事實
    烏克蘭車諾比核電站前站長伊戈爾-戈拉莫特金近日在接受「俄羅斯24」電視頻道採訪時稱,熱播美劇《車諾比》在講述30年多前的那場核事故時,有很多罔顧事實的謊言。「影片中,幾乎所有人都端著伏特加酒杯到處跑,毫無節制地酗酒。真實情況不是這樣的!
  • 差點「毀滅世界」的車諾比現狀如何?
    輻射量檢測對於如此嚴重的甚至於恐怖的災難,到底造成了多少人員傷亡呢?蘇聯當時給出的官方數據是造成直接死亡31人,截止2006年,共有4000人死於該事件帶來的輻射所造成的疾病。事實上,已經有9萬多人直接死於輻射,死亡人數是官方給出數據的20倍還多!到後期據統計真實受輻射影響致癌的人數超過30萬人,甚至更多!對此我們的局座張召忠先生曾分析:車諾比事件是導致蘇聯解體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原因。那麼現在的車諾比是怎麼樣的呢?
  • 《車諾比》完結,IMDb評分9.7一部像紀錄片一樣真實的美劇
    《車諾比(Chernobly)》是HBO推出,今年5月6日首播的核災難5集迷你劇,並已於昨日完結。《車諾比》是對發生在三十多年前這場核災難的真實回顧,借用西方影評人的評價:《車諾比》的畫面製作和細節設計是「非同尋常的」(Extraordinary)。
  • 圍觀疫情期間必看的良心美劇《車諾比》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部美劇——《車諾比》。光看畫面就覺得很壓抑的感覺。由於今年疫情影響,年初疫情的爆發,到處封鎖,居家隔離,小編才看到了這個美劇《車諾比》。車諾比,其實講的是俄羅斯核事故。你可以從美劇《車諾比》看起,看完你就會對大自然產生一種敬畏之心,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陷入沉思。因為,提及車諾比核事故,這就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小編今天不多以解說了。這部劇,需要靜心觀看,用心去感受劇中所呈現的恐慌。
  • 《車諾比》:34年後,被仰望與被遺忘的
    也就是說,車諾比事故,不僅讓幾十萬人流離失所或死於非命,間接造成蘇聯解體,那些看不見的傷害更是不計其數。阿爾貝·加繆在《鼠疫》中寫到:「正是因為荒誕的現實,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能促使人脫離渾渾噩噩的狀態,睜開眼睛看世界,認真思考所面臨的殘酷現實。」這是一個我們知道結局的故事,大量無辜的人,為了阻止這場浩劫,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 HBO美劇《車諾比》
    這裡就是車諾比,死亡之城。         Stellan Skarsgård飾演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蘇聯能源局領導Boris Shcherbina,他在事故發生數小時後被指派領導政府委員會,但當時政府還沒意識到反應堆已經爆炸;作為這史無前例人為災難的高級應對官員,他發現自己身陷政治體系問題,以及得面對這場核災難不停攀升的傷亡人數。
  • 【美劇資源】《車諾比》:這部美劇改編自真實事件,每一幕都讓人毛骨悚然!
    蘇聯烏克蘭普裡皮亞季,車諾比核事故發生地。劇集開始於車諾比核事故的兩年後,當年負責處理事故後續問題的列加索夫自殺了。《車諾比》是加了不少戲劇性改編,但大多數情節還是很真實的,符合歷史。就像發生爆炸後,地方官員試圖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歷史上的確是這樣,26號凌晨發生事故,到了28號晚上九點多,蘇聯在電視上向社會公開這一事故。在這部迷你劇中,當年的蘇聯政府被視為「萬惡之源」,封鎖消息,控制謠言,讓所有的人困在圍城中....
  • 重返 車諾比
    幼兒園裡的破娃娃,車諾比的時間被凍結在了1986年  攝影|孫瑩30年前, 1986年 4月26號 凌晨1點22分,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北 135公裡,一道強烈的藍白光線 射向夜空——車諾比核電廠發生爆炸,相當於
  • 車諾比:是的,這很蠢,但為什麼?
    01 《車諾比》的真真假假 說到車諾比,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HBO的美劇《車諾比》。這部劇評價非常高,在豆瓣上得分是9.6,完全屬於神劇的標準。
  • 這部神作不看不行,拍出最真實的人性《車諾比》
    大頭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神作」把人性拍的最真實的一部電視劇《車諾比》下面就看看大頭的評價吧。車諾比該劇講述了在1986年的烏克蘭,究竟是什麼原因引發了車諾比事故,以及當年勇敢的眾人是如何犧牲自己拯救處於災難中的歐洲的故事。《車諾比》(Chernobyl)是由喬韓·瑞克執導,克雷格·麥辛編劇。
  • IMDB最高評分劇集易主,美劇《車諾比》奪冠,還不快去看!
    當然,既然大家能看到這篇文章,這說明《車諾比》這部美劇在美叔心中是絕對值得推薦的。今天這篇文章既為這部美劇做推薦,同時也是這部美劇的劇評,所以內容當中有不少劇透,尚未觀看的朋友請謹慎閱讀。並不是說只有有超能力的人才能成為英雄,在美劇《車諾比》中,瓦萊利·勒加索夫就是編劇想要塑造的英雄。整部美劇都是圍繞瓦萊利·勒加索夫展開的:從第一集他接受任務,到最後一集他站在法庭上揭露出RMBK的AZ-5系統存在的隱患,再回到第一集開頭他自殺,編劇用了五集的內容來塑造了一個悲情英雄。
  • 歷史從不接受假如——評美劇《車諾比》
    有這樣一部美劇,當刷完整季區區五集後,會有胸口悶悶的感覺,你很想表達些什麼,卻不知從何說起,這便是2019年高評劇《車諾比》。當然,對於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來說,或許更有體會。該劇再現了人類史上的一場驚天大災難,最大的核反應堆爆炸。人們塵封已久的記憶或許由此而被開啟,但更希望看到的是良知的喚醒。
  • 《車諾比》(全5集)
    「車諾比」核事故,是一件發生在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的核子反應堆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也是首例被國際分級評為第7級的特大事故(第二例是2011年發生在日本福島縣的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核電站所在地普裡皮亞季城因此被廢棄。
  • 《車諾比》:抹黑蘇聯還是還原史實?
    2019年,HBO電視網推出了迷你劇《車諾比》,該劇講述了1986年烏克蘭車諾比事故發生、救災與科學家揭露事故原因的故事。這部僅有5集的歷史劇實現了口碑的爆棚,並在中國的年輕觀眾中引發了激烈的網絡論戰。部分網友認為這部劇思想深刻、符合歷史事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另一派則認為,這部劇站在西方立場上抹黑蘇聯。兩派觀點針鋒相對。
  • 《車諾比》熱播,這個中國女生走進了真實的輻射無人區…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上觀新聞」(ID:shobserver) 最近,一部美劇《車諾比》火了,這是根據1986年前蘇聯車諾比核電站的事故改編。 很多人都說,這部劇特別真實。 的確,這部劇的製作極其精良,無論是畫面、道具都無可挑剔。比如第二集中,爆炸向外飄散絮狀放射物的場景,還是第一次被這麼直觀地展現出來。
  • 車諾比爆炸了幾次?車諾比事故你了解多少?
    最近,HBO推出一部迷你劇《車諾比》,在豆瓣評分高達9.6,國外爛番茄新鮮度95%!這是HBO和英國SKY合拍的五集迷你劇《車諾比》勝在題材,採取倒敘的方式,以眾多小人物的視角真實地再現當年的慘劇。   車諾比核事故被稱作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臨近該核電站的普裡皮亞季城因此被廢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