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葉,在歐洲藝術從現實主義向現代主義過渡的重要階段,印象派畫家以創新的姿態登上法國畫壇。一批年輕的藝術家,他們有著桀驁不羈的個性和自由奔放的思想,他們不滿足於傳統學院派室內作畫禁錮的空氣。在節假日,年輕的藝術家們到室外組織各種藝術沙龍,進行露天的舞會或者草地野餐。在呼吸著大自然清新空氣的同時,他們發現陽光下的色彩是那麼的絢麗奪目、豐富多彩,於是,他們直接把畫室轉移到室外進行寫生創作。
1874年4月15日,在巴黎卡普辛大道35號,法國攝影師納達爾的工作室舉辦了一次小型的畫展,展出的作品是以莫奈為首的年輕非主流畫家的作品,其中有一幅莫奈的作品題為《日出·印象》。當時的批評家和評論家們用譏諷的語氣評價了莫奈等人的作品,認為這些作品粗製濫造,沒有細緻刻畫,簡直只能用「印象派」來形容。沒想到莫奈欣然接受了「印象派」這個稱呼,從此「印象派」就誕生了。
印象派又分為前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後印象派。前印象派畫家以莫奈、雷諾瓦、馬奈、德加等人為代表,注重對自然物象和客觀感受的表現。莫奈對印象派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被尊稱為「印象派之父」。新印象派以修拉所創設的點彩派為代表,他利用光色空間混合的原理,使用純色直接在畫布上作畫,產生清新亮麗的色彩效果;後印象派畫家以凡·高、高更、塞尚等人為代表,他們採用大膽誇張的色彩和表現手法來描繪物象,注重對自我內心感受的表達。基於塞尚的藝術觀念對後來的「立體派」等現代繪畫產生了重大影響,塞尚又被稱為「現代繪畫之父」。
印象派通過室外寫生,對不同天氣、不同時間、不同光線下的色彩進行研究,發現了色彩的光色變化規律,色彩的表現變得光亮、豐富起來,使得色彩體系成熟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