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說:「動物並不純粹為了折磨而折磨其獵食對象,而人卻是這樣做的,正是這一點構成了人的魔鬼特性,這比純粹的動物性還要惡劣許多......在殘忍、無情方面,人是絲毫不亞於老虎和鬣狗的。」
2020年註定是多災多難的一年,新冠、蝗災、山火、地震、水患......一波接一波的就沒有消停過,然而在天災之餘,更讓人感到驚恐的,是慘絕人寰的「人禍」。
被稱為「全民目擊」的杭州來女士離奇失蹤案,最終被警方偵破,系其丈夫許某某殺妻分屍。
隨著案件的曝光,那個在親戚鄰居裡老實本分的男人,終於撕開了偽裝,露出廬山真面目,其極端殘忍冷血的作案手段,暴露出了人性的至暗一面,尤其是那些具體的細節,更是讓人在這個烈日灼心的夏季,感到一陣陣後脊發冷、不寒而慄!
究竟是怎麼樣的血海深仇,才會讓他如此懷恨在心,如此堅決並處心積慮的要殺死自己的同床共枕十餘年的枕邊人?
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比海深」,只可惜這些話對於這個魔鬼男來說毫無意義,即使來女士是他曾經的初戀情人,即使雙方都歷經了重重磨難才又走到一起,即使彼此已經有了一個十二歲的可愛女兒......這所有的一切,並無法阻止他向熟睡的妻子舉起殺戮的屠刀,甚至殘忍的分解粉碎,消失滅跡。
我們不僅要問,究竟是怎麼樣的心理特質,可以讓這個男人在犯下如此滔天罪行後,依然可以冷靜的面對親屬的詢問,把自己偽裝的清白無辜,在面對媒體的採訪時滿嘴謊言卻侃侃而談,接受警察的問訊時沉著應對並對指控矢口否認......甚至在警方已經掌握證據進行化糞池清查時,居然還能若無其事的假裝路過,一副坦然自若的神情?
人性之惡,究竟有多可怕?不到山窮水盡走投無路,猶作困獸之爭。
想想這個男人,在一年多甚至更長的時間裡,無數次的在心裡預演著「讓妻子徹底從這個世界徹底消失」的完美計劃,無數的深夜,他看著身邊熟睡的妻子,在心裡在盤算和假設著各種作案方法和毀滅場景,並進行精心的推演,詳細周密的計劃安排、甚至一遍遍梳理細節、查找並堵住可能發生的漏洞……
而這一切,他身邊的這個可憐的女人卻渾然不知,依然和這個男人維持著熟人眼中的恩愛夫妻模樣。
而就在這個案件剛剛塵埃落定之時,四川安嶽警方又公布了一起與本案高度相似的「殺妻案件」:
據警方通報:「7月20日,一位姓屈的男子報警,稱妻子在7月19日失蹤。立案後經過公安機關調查,發現這位報警姓屈的男子有重大嫌疑,經過多次審查,最後嫌疑人屈某某如實交代「在7月19日凌晨將熟睡中的妻子殺害」。
接二連三的同質案件,網友驚呼人性的黑暗太可怕了,而還有一些網友則曝光曾經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不明失蹤事件……
有人說自己的阿姨,曾經悄無聲息的失蹤,而姨夫好多天後才通知……,現在好多年過去了,至今人間蒸發、音訊全無……
還有人說自己親戚也是這樣無緣無故就消失了,丈夫說人去外地打工了,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最後成為失蹤人口……
近日,而來自湖北的一位名叫李臘的女子在網上發文《被丈夫堅稱離家出走十一年的姐姐,你到底在哪》,她告訴記者,自己的姐姐在11年前突然失蹤,當時和丈夫共處一室,凌晨不見了蹤跡,和杭州來女士案非常相似,而且據她說,姐夫對姐姐有家暴行為,因此將懷疑的矛頭直接指向姐夫徐先生......
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全國各地「消失的妻子」,究竟有多少已經含冤遇害?期待著親人們為她們沉冤昭雪?或者是永遠石沉大海,成為不解之謎?
根據聯合國發布的數據,2017年,全球遇害的女性約為8.7萬人,其中58%的女性死於伴侶或者其他家庭成員之手……而法學專家李玫瑾教授說,在中國,這個比例應該是60%。
細思極恐,想想每年有多少失蹤人口,在某一天突然就下落不明,從此生不見人死不見屍,給親人留下無法抹去的痛苦和遺憾。
這些案件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反思和經驗教訓呢?
這類案件最終都指向婚姻中的親密關係,那麼,自己的另一半究竟是天使還是魔鬼?如何才能有效識別並加以防範呢?
如果從心理角度進行剖析,不難看出,這些可怕的惡魔,都有一些相似的共通點的。
首先要告誡女性,在選擇伴侶時,除了經濟、容貌、家庭、工作等這些硬指標以外,更需要注重兩個維度的確認:即人格和品格。
第一個維度:從人格的角度進行識別
這個維度又分為顯性危險人格和隱性危險性格
顯性危險人格是比較容易分辨的,基本上都有明顯的人格特徵,稍微接觸就能明顯感受,在交往中會給對方帶來比較強烈的衝突感和不適感。顯性危險人格包括四種人格障礙或具有嚴重傾向性的人格特質,對於這類人,一定要堅決排除,一票否決。
第一種:偏執型人格障礙。這類人生性固執,敏感多疑,過分警覺,心胸狹隘,好嫉妒;他們往往自我評價過高,具有極強的自我優越感,拒絕接受批評,對挫折和失敗過分敏感,如受到質疑則出現爭論,詭辯,甚至衝動攻擊和好鬥;
這類人經常處於戒備和緊張狀態之中,對他人的中性或善意的動作歪曲而採取敵意和藐視,對事態的前後關係缺乏正確評價,容易發生病理性嫉妒。
第二種:反社會型人格障礙。這類人具有高度的攻擊性,他們無羞慚感和負罪感,沒有同情心,情感膚淺、情緒極不穩定、具有高度的利己主義。他們自私自利,自我評價過高,常常有狂熱衝動的行為,而且法律道德觀念極差,行為受原始欲望所驅使,具有高度的衝動性和攻擊性,對於挫折的耐受力差,遇到失利則推諉於客觀或者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為自己開脫,或引起反應狀態;
並且他們的情感是歪曲的,缺乏基本都良知,對自己的人格缺陷缺乏覺知。他們缺乏計劃性和目的性,做錯事也沒有悔恨感與羞慚,更不能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這類人往往會出現多種形式的犯罪,並趨向伴發藥物或乙醇濫用。
第三種,自戀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障礙是在自戀人格特質的基礎上,又到達了一種登峰造極的狀態,到了一個更加高的境界,更加深的程度。什麼程度?就是一個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他完全不具備同理心,他沒有辦法將自己設身處地的放在另外一個人的狀態裡面,另外一個人的位置裡面,去想他可能在經受了什麼,別人的需求可能是什麼,我怎麼能去在我的利益和不傷害別人的需求之間找到一種平衡。
所以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他們的特別重要的一個特質,就是他們非常的認為,世界就應該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如果沒有辦法以自己為中心的話,比如說他們身邊的人不再完全的犧牲掉自己的利益去服務於他的利益的話,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會非常的生氣發怒,甚至很兇狠,就是那種很帶有仇恨的兇狠。
第四種:衝動型人格障礙。這種人格障礙又稱為暴髮型或攻擊型人格障礙。是一類具有要進行某些行為的強烈欲望並付諸實施的精神障礙。由於發作過程中其有突髮型,類似癲癇,故它又叫癲癇型人格。這種人往往在童年時就有所表現,往往因為小的事和精神刺激,就會突然爆發強烈的暴力行為,自己控制不住自己,從而造成破壞和傷害他人。
這些人格障礙,往往都伴隨中強烈的性格扭曲,只要與他相處一段時間,就可以感受到這些人格障礙帶帶來的衝突,所以還是比較容易識別和分辨的。
所以,最可怕的其實並不是這些外顯性的危險人格,這樣的人似乎無時無刻都在對外宣告:「我是壞人、離我遠點」,因此,他們很容易被識別和防範,大部分的人都會對他們敬而遠之的。
而真正難以辨別的,是那些帶有一定的性格缺陷的隱性危險性格,他們往往善於隱匿自我、深藏不露。
而這些人,往往以「老實人」的形象存在,極具偽裝性。他們對外表現出一副「人畜無害」的老實本分模樣,而內心深處卻又極度壓抑和扭曲,他們對外怯懦和自卑,而對於自己可以掌控和絕對安全的,就會暴露出殘忍的本性,甚至變本加厲把外面的委屈報復在弱小者身上。
這類人的性格表現出極極端自私虛偽、心胸狹隘、愛忌妒攀比,常常為了一點小事就懷恨在心,內心深處充滿了陰暗和暴戾之氣。他們很善於隱忍自己,一般人難以覺察,甚至身邊親人也不一定能真正洞悉他們的內心。他們具有超常的忍耐性,有時候為了「報仇」可以潛伏謀劃很多年。
那麼,如何從生活細節中去識別和分辨這些隱性的危險性格者呢?這就需要識別第二個維度。
第二個維度:從品格的角度去進行識別。
因為對於這樣的人,你幾乎不可能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他們都有很強的心理防禦,不會輕易把內心真實的自我暴露出來。所以,要辨識他們,最重要的就是去識別他們的品格「底線」。
你要觀察他們的品格最低處,比如他道德的底線?他做人做事的底線?他被傷害時憤怒的底線?與人結仇時報復的底線?
這些底線都會暴露他的內心,因為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都會委屈和憤怒,甚至仇恨......但在仇恨之下,一定會有一個理智的「閘門」,這個閘門就是人性的良知和道德底線,他們是由最基本的良善、憐憫、同理心、敬畏心、換位思考的能力、對親人痛苦的理解和聯想組成,這道良知和道德的閘門,會在千鈞一髮之際,把我們從罪惡的邊緣拉回來,不至於徹底淪陷。
但那些危險性格的人,往往沒有這個底線或者這個底線極低,低到超出人性的範圍。
這些底線,從他們對待一些小事和身邊的弱者就可以分辨出來:
第一、他們往往缺乏基本的憐憫,對他人的痛苦無動於衷甚至暗暗欣喜,而且越是羸弱的人他們越會表現的狠毒冷酷,包括對待小動物。
第二、他們非常容易極端化,好的時候不惜摧殘和犧牲自己,甚至喪失尊嚴來達到目的,而一旦感覺自己被拒絕或受傷,立刻就會變得冷漠歹毒,產生毀滅或同歸於盡的想法。
第三、他們往往具有很強的控制欲,帶有病態的妒忌心理,對於背叛零容忍,把對象視作私有財產,常常無端猜忌甚至歪曲想像,並且剛愎自用不容辯解,因此而產生強烈的仇恨和報復之心。
第四、他們對待朋友的態度很自我,感覺好的時候把對方捧上天,一旦一點小事觸碰到他們敏感的神經,就會把對方全盤否定,心生仇恨並喪失理性的想要報復。
這些人,在沒有做出罪惡之事的時候,往往都很低調隱忍,看上去老實本分,他們並不是真正的老實,他們只是善於偽裝,看上去老實而已。比如曾經那些做出驚世大案的人,都是熟人口中的「老實人」。
雲南捶殺室友案——馬加爵:他在同學和老師口中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實人,性格內向,不善言辭、隱忍低調......重慶殺害女友案——李承恩:他曾經對自己的女友百般討好順從,性格老實而懦弱,卻在女友提出分手後,用十四刀殘忍的將對方殺害……天津騙保殺妻案——張軼凡:案發以後,被害人的父親一直聲稱,根本無法相信那個看起來忠厚老實的女婿,心腸竟會如此的歹毒……上海冰箱藏屍案——朱曉東:當他被逮捕後,他母親曾對媒體申訴,說自己的兒子一直都很乖,膽子小,是個不願多說話的人......……
所以你看,「老實」其實是一個非常含糊的標準,我們常常認為的老實,是指一個人的性格內向,不善言辭,習慣於忍耐和壓抑,不愛出風頭,做人做事比較低調。但這些對老實的定義,都是外在感受的,而真正內心深處的善惡,並不會因為老實而改變。
因此,一個老實的人,可能是一個內心邪惡的人,而一個高調的並不老實的人,或許恰恰品格高尚。
而我們總是習慣於把「老實人」等同於「好人」,這是傳統擇偶觀中最重要的錯誤。
其實,每個人都會有遭遇委屈和憤怒的時候,但一個活的真實善於控制情緒的人,他就會用各種方式進行化解和消除,不至於讓自己陷入到仇恨的絕境之中。
而一個壓抑自我的「老實人」,卻會把所有的委屈一點點都堆積在心裡,就像叔本華說的那樣:「一個人心裡多多少少都有些憎恨、憤怒、妒忌、怨恨、惡意,這些東西平時淤積於心中,就像儲存在毒蛇牙泡裡的毒液,只要時機一到,就會噴發而出......」
那些所謂的老實人,他們的內心其實就是一個「委屈收集器」,那些委屈慢慢在心裡積累,然後變成憤怒,再由憤怒變成仇恨,最後那些仇恨就會變成無法遏制的「惡念」。
而這個惡念就是心魔化成的惡龍,它被仇恨餵大,變成他們內心裡的復仇者。這時候,他們就徹底泯滅了人性和道德,喪失了理智和畏懼......任由這頭兇狠的惡龍在心裡蠢蠢欲動。
當某個暗黑時刻來臨,惡龍終於迫不及待掙脫束縛、呼嘯而出,瘋狂的撕裂和吞噬那個仇恨中的「假想敵」,最終也在暴虐恐怖中,徹底毀滅了自己。
尼採說:「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
歡迎關注@老唐說心理,您身邊有溫度、有態度的心理諮詢師,如果你有生命感悟或情感故事,亦或是你在情感、心理上有疑惑迷茫,歡迎聯繫並@我,一起探索一起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