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7日下午14:50,瀾滄縣森林公安局接到報警電話稱:「剛剛在酒井鄉路口解救了4隻長相奇怪的貓頭鷹,請你們森林公安來處理一下」。
接警後值班民警迅速趕到現場,經了解,三位愛心人士在飯店吃飯時,看見路口有人在售賣貓頭鷹,之前在電視上看過這個長相奇怪的貓頭鷹好像是國家保護動物,擔心它們會落到不法分子手裡再次受到傷害,所以就將其買下,立即聯繫了瀾滄森林公安,希望森林公安將其妥善處置。
民警向三位愛心人士表示感謝後,隨即在周圍開展走訪調查,但未找到販賣者,隨後將這4隻小動物帶回瀾滄縣森林公安局。經鑑定,這4隻長相奇怪的貓頭鷹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草鴞幼鳥,目前還不具備飛行能力,不宜放生。為使它們得到更專業的養護,森林公安於12月9日下午已將4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幼鳥移交給普洱市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待其成年後再放歸自然。
知識連結:
草鴞(學名:Tyto longimembris)是中等體型的鴞類,體長35釐米,夜行猛禽。面龐心形。似倉鴞,但臉及胸部的皮黃色色彩甚深,上體深褐。喙堅強而鉤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翅的外形不一,第五枚次級飛羽缺。尾短圓,尾羽12枚,有時僅10枚。腳強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第四趾能向後反轉,以利攀緣。爪大而銳。尾脂腺裸出。無副羽,間或留存。耳孔周緣具耳羽,有助於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營巢於樹洞或巖隙中。雛鳥晚成性。
瀾滄縣森林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