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接下來它要馬不停蹄地忙碌48小時

2020-12-04 品玩

2020 年 12 月 1 日,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並且傳回了著陸影像圖。不久前的 11 月 24 日,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把嫦娥五號探測器送往月球。

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圖片來自國家航天局自此,嫦娥五號成為中國第三個,在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第一個是嫦娥三號和玉兔月球車,它們在 2013 年 12 月,軟著陸在月球雨海西北部。

第二個是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它們在 2018 年 12 月,完成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首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未來十年,嫦娥系列著陸器還至少有三次任務。

嫦娥五號探測器落月瞬間,圖片來自新華社嫦娥五號探測器登陸點是呂姆克山附近較平坦的一個區域。呂姆克山是月球正面的一片火山結構,位於風暴洋北部邊緣。風暴洋是月球最大的月海(月面比較低洼的平原),地形開闊,由遠古火山噴發形成的玄武巖構成。

圖片來自騰訊太空為什麼選擇呂姆克山作為著陸點?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總工程師李春來介紹,第一是工程的需要,希望降落在一個比較安全和平坦的地方。第二,是因為呂姆克山比較便於通信。第三,這個地點有非常合適的熱條件,太熱的話探測器工作機會很少,太冷的話沒有足夠的能量。

呂姆克山近照,圖片來自珠海香洲區天文愛好者協會此外,據騰訊太空報導,為了獲得有獨特科研價值的月面樣品,還要避開美國和前蘇聯曾經採樣的地區。呂姆克山區域的玄武巖及火山活動歷史,大約為 13 億至 20 億年,比美國和前蘇聯著陸器的著陸點,要年輕許多。後兩者選擇的著陸點,都在 30 億年以上。

此前,通過對美國和前蘇聯帶回的月球樣品進行研究,科學家們發現,月球火山活動在 35 億年前達到頂峰,然後逐漸減弱趨於停止。但月球表面其他特徵又表明,月球某些區域可能含有 10 億年至 20 億年前才形成的火山熔巖。月球火山活動究竟是何時停止的?嫦娥五號在呂姆克山附近採集的樣品,或許能解答這個問題。

按照計劃,嫦娥五號需要採集總共 2 千克樣品,其中表面抓取 1.5 千克,鑽探取樣 0.5 千克。前者相對較輕,後者涉及鑽探,需要耗費比較多時間。除了採樣,嫦娥五號還要完成其他科學探測任務,包括獲取月表形貌、礦物質組成成分探測、月球淺層結構探測。

嫦娥五號在月面上的藝術圖,圖片來自騰訊太空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保護,所以晝夜溫差極大,白天可高達 127 攝氏度,夜晚低至零下 170 攝氏度。為了避開極端寒冷環境,嫦娥五號需要在月球白天的 48 小時內,完成採樣和其他科學任務。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月球的一天大約相當於地球上的 27 天,嫦娥五號完成任務的時間(即 2 個地球日),都是在月球白天。嫦娥五號探測器選擇在 12 月 1 日著陸月球,差不多是月球一天裡的正午 12 點左右。

由於沒有在月球過夜的計劃,所以嫦娥五號的設計沒有考慮如何抵禦月夜的寒冷。也就是說,嫦娥五號必須在月球入夜前完成任務並返回。

嫦娥五號只有上升器和著陸器會登陸月球,任務結束後,上升器將以著陸器為基座,帶著樣品單獨從月球表面起飛。

嫦娥五號由四部分構成上升器到達環月軌道後,將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的組合體,進行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此時,採集到的樣品,會從上升器中轉移到返回器。接著,「軌返組合體」 與上升器分離,前者飛返地球。途中,返回器還會與軌道器分離,通過半彈道跳躍式再入的方式,返回並著陸地球。

按原計劃,返回器會在 12 月中旬在內蒙古地區著陸,將樣本帶回地球。

關聯報導:嫦娥五號成功發射,中國無人探月工程迎來收官之作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的月面 48 小時
    在月面的 48 小時,嫦娥五號自主完成了從挖土到打包,從升旗到起飛的一系列任務。向月球出發嫦娥五號探測器原定於 2017 年出發,這一遲到了三年的地外天體採樣之旅,可謂是我國迄今為止最為複雜的航天任務。公開資料顯示,嫦娥五號此次任務共有 11 步。
  • 嫦娥五號為何只停留48小時?它必須回來,否則將趕不上「班車」
    嫦娥五號已經在呂姆克火山山麓上登陸成功,嫦娥工程的收官之作,取樣返回勝利在望了,如果取表土返回的話會很快,但它如果需要鑽深2米的話就需要折騰一下了,怎麼也得幾天!它需要經歷幾個難關和NASA在月球上鑽孔沒有時間限制不一樣,嫦娥五號的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是有歸期的,為什麼呢?因為月球的黑夜長達半個月,在這個半個月內啥事都做不了,只能靜靜的捱過寒冷的月夜,因為月夜最低溫達零下170攝氏度,大部分太空飛行器在沒有保溫的情況下捱過月夜,所以嫦娥五號必須要在此之前回來!
  • 嫦娥五號為何只停留48小時?它必須回來,否則將趕不上「班車」
    嫦娥五號已經在呂姆克火山山麓上登陸成功,嫦娥工程的收官之作,取樣返回勝利在望了,如果取表土返回的話會很快,但它如果需要鑽深2米的話就需要折騰一下了,怎麼也得幾天!嫦娥五號著陸效果圖所以接下來幾天裡嫦娥五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準備鑽入月面以下2M,NASA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鑽孔就遭遇了不少麻煩,萬一鑽到堅硬巖石,折騰的時間就久了!
  • 距離上次載人登月已過48年,嫦娥五號為何沒有選擇載人登月?
    #這幾天,嫦娥五號在月球上繁忙工作的畫面不斷刷屏: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首次月面起飛上升,接下來還要完成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引起世界的矚目。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完成了首次載人登月。自1969年7月21日的阿波羅11號至1972年12月11日的阿波羅17號,人類先後6次載人登月,如今已經過了48年。整整48年,不管是NASA還是世界其他機構,為何沒有再次載人登月?如今,我國已經是世界大國,為何嫦娥五號沒有選擇載人登月?
  • 嫦五成功登月,48小時後起飛,中國最難探月任務進度即將過半
    就在北京時間12月1日23:10:31,嫦娥五號著陸器順利落月,成功降落在月球西北方的目標著陸點。由此成為中國第三個成功登月的著陸器(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也是迄今為止唯一登陸蒙斯·呂姆克山脈地區的探測器。此前,11月30日凌晨4:40,嫦娥五號探測器兩大組合體:「著陸器+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在月球軌道上順利分離。
  • 嫦娥五號的48小時:詳解38萬公裡外的「神操作」
    從12月1日到3日深夜,這48小時裡,38萬公裡之外的嫦娥五號到底進行了哪些「神操作」?地面上的科研人員又實現了哪些突破?同樣以無人採樣返回的方式,蘇聯曾成功開展過三次月球任務,一共帶回300多克樣品,平均一次帶回的量僅為嫦娥五號的1/20左右。美國採集的樣品很多,一共381.7千克,是通過6次載人登月任務由航天員手動「搬」回來的。鄭永春表示,從科研需求角度來看,2千克樣品已足夠支撐科學研究。隨著科技的進步,科學家希望得到的不是某一區域的更多樣品,而是在月球多個區域的取樣。
  • 嫦娥五號的48小時:詳解38萬公裡外的「神操作」
    從12月1日到3日深夜,這48小時裡,38萬公裡之外的嫦娥五號到底進行了哪些「神操作」?地面上的科研人員又實現了哪些突破? 嫦娥五號帶回的樣品重量,被設定為2千克,這是依據探測器運載能力等因素綜合考慮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鄭永春認為,實際上,2千克月球樣品不僅不少,可以稱得上很多了。 同樣以無人採樣返回的方式,蘇聯曾成功開展過三次月球任務,一共帶回300多克樣品,平均一次帶回的量僅為嫦娥五號的1/20左右。
  • 嫦娥五號成功在月球軟著陸!這七大知識點你不能不知道!
    騰訊太空 文/喬輝據國家航天局獲悉消息,北京時間2020年12月1日23點13分左右,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預選著陸區,成為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該地點位於月球風暴洋北部呂姆克山脈(Mons Rümker)附近。成功著陸後,著陸器在地面控制下,將正式開始持續約2天的月面工作。
  • 嫦娥五號成功登陸月球,這七個知識點拿好不謝
    嫦娥五號來到月球附近後,點燃3000牛頓推力的火箭發動機反推「剎車」,經過17分鐘的剎車減速,速度降低到能被月球引力捕獲的程度,成功進入周期為8小時的環月軌道。理論上講,為了避免晝夜的極端溫差損壞電子器件,嫦娥五號最好要在一個月球白晝時間內完成下降取樣和上升入軌的過程。但據此前官方透露出的消息看,本次嫦娥五號探測器只需在月面停留48小時。
  • 嫦娥五號登月成功的背後,長徵五號才是中國航天真正的野望
    這兩天嫦娥五號登月的新聞已經刷爆各大媒體。特別是嫦娥五號攜帶的著陸器已經順利降落月面,並且成功完成了月球土壤的採樣工作。不過在聚焦嫦娥五號成功實施人類歷史上最高難度無人探月任務的同時,小編卻認為長徵五號能夠在短短一年之中,數次發射完全成功,讓中國的航天運載能力有一個巨大的穩步飛躍,才代表了中國航天未來發展真正的野望。畢竟無人登月採樣,相比中國規劃的未來大型軌道空間站、月球基地、火星載人探測,真的只是一個小目標而已。可以說中國航天的未來就扛在長徵五號的肩上。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
  • 載人登月偃旗息鼓48年,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專家:實現四大突破
    如今在美國的阿波羅計劃完成48年的時候,我國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要開始在月球實現挖土的作業。我國是使用長徵5號運載火箭實現了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的發射任務,長徵5號運載火箭是我國目前載荷能力最大的航天運載工具,此前已經成功進行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發射任務,在11月24日再次承擔了嫦娥五號的任務。
  • 拜登就職之際嫦娥五號登月!美國空想48年的願望終於被中國實現
    編者按:11月底發射的嫦娥五號進入發射前最後階段,成功入軌之後到登月可能要1個月的時間,嫦娥四號也是發射之後27天才登月。嫦娥五號11月底發射,那麼登月時間可能在明年1月初,恰逢拜登就職之際(美國總統一般在1月宣誓就職),看到中國航天技術的飛速發展,拜登等美國政客心裡顯然是酸溜溜的。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819期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探測器計劃在11月底發射,目前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擇機發射。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上九天攬月不再只是豪情
    嫦娥五號是中國嫦娥工程三步走戰略第一環——「無人月球探測」的收官之戰。它承載著億萬中華兒女的登月夢,打破層層禁錮,奔向38萬公裡外的月球,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2020年12月1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尋常的日子,然而對於中國航天事業以及億萬華夏兒女翹首以盼的登月夢而言,它卻是個歷史性的時刻,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時刻以及嫦娥五號創造的「登月」神話。毋庸置疑,嫦娥五號是中國數千年登月夢裡濃重炫麗的一筆!
  • 嫦娥五號即將著陸,落月後能否看到阿波羅登月留下的美國國旗?
    嫦娥五號任務飛行控制團隊按計劃實施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體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分離,目前已經成功分離,這標誌著目前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的進展一切順利,將會擇機實施月面軟著陸。然而這樣的著陸,在人類歷史上,早就不是第一次。
  • 航天人的「關鍵48小時」丨承載十年打拼 見證「嫦娥」落月每一步
    根據軌道設計,嫦娥五號落月後只有48小時的時間來完成月面任務,隨後就必須從月面起飛。這關鍵的48小時,承載的可是整個項目團隊十年的打拼。在推力強大的長徵五號火箭支撐下,嫦娥五號發射升空後,直接進入地月轉移軌道。嫦娥五號將實現中國人登月夢想的第三步——月面採樣返回,這是中國航天領域迄今為止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
  • 取樣成功!嫦娥五號之後,中國距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嫦娥五號奔赴38萬公裡外的月球,去完成嫦娥工程「繞落回」的最後一步:在月球軟著陸,採集兩公斤月球巖石土壤標本,返回地球。,嫦娥五號就可以帶著「月球標本」飛回地球了。但嫦娥五號的意義絕不只是「月球採樣返回」這麼簡單,我們其實可以把嫦娥五號當做是「載人登月」的一次小規模預演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挖土,斯諾登稱阿波羅登月作假,現在有答案了
    人類第一次載人登月是美國完成的,50年前的阿波羅計劃多次被人質疑作假,但隨著嫦娥五號成功落月挖土,現在該「謎團12月2日據中國航天消息,北京時間12月1日23時,嫦娥五號探測器在經過一周的環月飛行、以及近月制動等任務後成功軟著陸月球表面。探測器上攜帶的攝像清晰回傳了整個軟著陸過程,這也讓中國成為第三個成功實施了月面軟著陸探測器的國家。
  • 嫦娥五號成功返回:我國可以實現載人登月?
    從我國在2004年開展月球探測工程的那一刻開始,「嫦娥」就承載著無數華夏兒女的登月夢想。如今「嫦娥五號」就要順利返回地球,它攜帶者2公斤的月球土壤,完美地完成了任務。如今世界各國的科研組織都期待著能從我國手中「討要」到一點土壤做研究。
  • 嫦娥五號走過的103小時 嫦娥五號返回地球著陸哪裡
    而那些和嫦娥五號朝夕相處的航天人,那些直接遙控嫦娥五號邁出一個個第一步的航天人,他們經歷了什麼?他們如何看待這些第一步?總臺央視記者在現場記錄下了嫦娥五號邁出三個第一步的103個小時。,它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去完成,它要下降到月球的表面,開始它的自動採樣的工作,也就是平時大家所說的「挖土」,那麼我也會在現場和大家一起來見證這歷史性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