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為什麼不拆穿林黛玉看禁書《西廂記》的「醜事」?

2020-12-05 嬛嬛香寇

《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大家熱鬧的玩行酒令的遊戲,林黛玉玩的忘乎所以,竟搬來西廂記中"良辰美景奈何天"詞句而不自知。但說著無心聽者有意,此時寶釵聽出了句子的出處,並暗暗記下,後找黛玉問罪。黛玉大驚失色,連連向寶釵求饒,一改往日對寶釵冷嘲熱諷的敵對神態。

寶釵這才軟下態度,透漏自己小時候也頑皮,同黛玉一樣,沒少看這些雜書,同時也順帶教育黛玉,讀書是男人的事,男人讀書治世安邦,女人就該做針線活,不識字倒好,識了字不讀正經書反而誤事!儼然一派知心大姐苦口婆心的姿態,生怕黛玉讀禁書移了心性。而黛玉聽了感動不已,說自己自小缺乏母親教導,如今聽了寶釵的話非常受教,願與寶釵冰釋前嫌,結為姐妹。果然,自那以後,黛玉視寶釵為親姐姐,連寶玉都連連稱奇。

寶釵為什麼來找黛玉興師問罪,而沒有選擇當眾戳穿哪?首先,當眾戳穿是不太實際的,這樣是中傷了黛玉的閨譽,但也暴露了自己;其次,黛玉背後是賈府最高統治者賈母,敗壞了黛玉名聲,等於跟賈母為敵,那寶釵在賈府也待不下去,跟寶玉也幾乎無緣了;再者,自己看破不說,賣黛玉個人情,也好消除黛玉的敵對情緒;最後也是最重要的,《西廂記》是名著,寶釵真的怕黛玉讀了會移了心性嗎?以寶釵的心機,恐怕更擔心看了此類書,黛玉與寶玉情竇初開,感情升溫,如崔鶯鶯與張生一般有情人終成眷屬吧?所以寶釵說了一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言論。實際是勸黛玉恪守理教,不要做逾矩之事。

寶釵此舉可謂一舉多得,即表明自己心裡沒有黛玉所說的藏奸,自己光明磊落;又與黛玉結拜,消除了競爭對手的敵對之心;還與賈府核心人物寶玉,賈母等人更進一步。

相關焦點

  • 尋跡:《紅樓夢》中的《西廂記》
    但為什麼庚辰本明明白白要寫上:「不到一頓飯工夫十六出俱已看完。」  《西廂記》一共五本,每本有四折,一般是二十折。但是這裡卻說林黛玉看的《西廂記》只有十六出。這是因為,《西廂記》版本非常複雜,《西廂記》雖然是元人創作,但是我們現在看不到元代刊本了,《西廂記》現在我們能看到最早的刻本是明代弘治本,明代有四十多種版本,清代也有四十多種,而這裡面流傳最廣的是金聖歎的所謂金批本。
  • 林黛玉有缺點不足,薛寶釵十分完美,為何大家喜歡黛玉不喜寶釵?
    《紅樓夢》裡,薛寶釵是一個十分完美的人,書裡對薛寶釵沒有一句微詞,反而對林黛玉頗有微詞。不是說她愛哭、就說她小性子。不僅作者說黛玉的缺點,而且襲人也說黛玉的缺點。然而即使林黛玉有那麼多的缺點,依然有許多人喜愛林黛玉;即使薛寶釵那麼完美、無懈可擊,依然有許多人討厭薛寶釵。這是什麼原因呢?薛寶釵到底哪裡比不上林黛玉呢?
  • 薛寶釵和林黛玉雖然都是賈府的表親,她們的身份、地位卻大不一樣
    薛寶釵和林黛玉都是賈府的表親,但是兩人身份地位其實有很大的差異。 一 血緣關係 林黛玉是賈府的女兒之女,目前襲爵的賈赦是林妹妹的親舅舅
  • 《西廂記》在古代可是禁書,傳統聽話的寶釵看過嗎
    西廂記》在古代可是禁書,傳統聽話的寶釵看過嗎?在《紅樓夢》中,寶玉和黛玉一起讀過《西廂記》,那麼薛寶釵看過這部書嗎?對於這個問題,答案是肯定的:薛寶釵也看過。故事發生在第四十回《史太君兩宴大觀園 金鴛鴦三宣牙牌令》,從行酒令時的情形看,就可以猜出薛寶釵是看過《西廂記》的。當時鴛鴦說出「左邊一個『天』。」黛玉馬上就接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行酒令第一位是老祖宗賈母,接下來鴛鴦就指的黛玉,當時黛玉是有些緊張,隨口說了不該說的《西廂記.驚夢》中杜麗娘的唱詞:…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
  • 寶玉和襲人偷試之事曝光後,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做法為何迥然不同?
    對於這種事情大多數人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晴雯忍不住,在端午節期間借題發揮,罵兩人鬼鬼祟祟做了醜事。晴雯大罵相當於公開了襲人和寶玉偷試醜聞。此事傳開後,一直關心賈寶玉的林黛玉和薛寶釵有了不同反應。林黛玉的反應很快,她趁賈寶玉房裡亂成一團之際,獨自進門,讓晴雯藉機離開。
  • 賈探春為什麼忘記林黛玉生日?看懂她倆的結局,才知襲人說對了
    王夫人擔心林黛玉身體不好,衣服給死人穿不吉利,加之黛玉是個「有心的」,王夫人不好提說把衣服給死去的金釧兒裝裹,也與薛寶釵提起林黛玉的生日。王夫人對林黛玉生日記得清楚並不意外。都是一大家子幾個人,那時候也沒什麼特殊紀念日,生日是年節之外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日期。還要提前準備禮物禮尚往來,基本不可能被忘記。
  • 《紅樓夢》為什麼在乾隆年間被稱為禁書?原因在這裡
    紅樓夢是一本開門見山的書,一開始每個人物的命運都以詩的方式告訴讀者,但我根本讀不懂,也不知道作者要傳遞什麼信息,都是囫圇吞棗,一帶而過。現在多少人在研究、挖掘紅樓夢發生的時間、地點,裡面所描述的人物的命運被稱之為——紅學。
  • 《紅樓夢》裡的禁書《西廂記》,究竟講什麼?寶玉黛玉偷看入了迷
    《會真記》又名《鶯鶯傳》,《會真記》敘述了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悲劇故事,元代王實甫又經改編成《西廂記》,又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就是這樣一本書,在《紅樓夢》裡卻成了一本禁書,不允許黛玉和寶玉這樣的年輕人去品讀。
  • 是誰在詬病林黛玉,毒舌小性病秧子,知情的薛寶釵在偷笑
    曾經做過一個調查,讓廣大男性朋友在林黛玉和薛寶釵中選一個做妻子,大多數男生都選擇了薛寶釵,只有少數人選擇了我見猶憐的林妹妹,為什麼是這樣呢,追問他們原因得知是因為他們認為黛玉小心眼太過於敏感而且是個病西施,再看寶姐姐,溫柔可親,落落大方,這才是做妻子的首選,事情真的是這樣嗎,我想說你們都誤會林黛玉了
  • 為什麼林黛玉不受人待見?看到宮花那一刻,說話暴露真實人品
    按說,林黛玉也不算是不懂事的,察言觀色的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反而是顯得越來越倒退了。當初黛玉幼年進賈府時,見人就行禮,處處盡顯閨中女子知書達理的樣子,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熟悉之後,禮節上黛玉跟寶釵相差甚遠。很多人說王夫人是拆散林黛玉寶玉愛情的主力軍之一。可是作為母親角度來說,黛玉其實並不是當家主母的合適人選。
  • 紅樓夢裡此人暗戀林黛玉多年,被當面拒絕後,見財起意娶了河東獅
    當時賈寶玉發瘋,眾人都亂作一團,顧不得男女大防,而薛蟠卻各種繁忙各種顧忌,無意之間就瞥見了林黛玉,這一件可了不得。別人慌張自不必講,獨有薛蟠更比諸人忙到十分去:又恐薛姨媽被人擠倒,又恐薛寶釵被人瞧見,又恐香菱被人臊皮,知道賈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功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見了林黛玉風流婉轉,已酥倒在那裡。
  • 賈寶玉偷看《會真記》,還是《西廂記》?看林黛玉的反應就明白了
    賈寶玉住進大觀園莫名「不自在」,整日在外頭鬼混。預示他情竇初開,終於對林黛玉產生了情愫。可林黛玉年紀比寶玉小還在混沌期,沒有跟上賈寶玉的感情。賈寶玉有秦可卿兩性的啟蒙,林黛玉並沒有。因此,「西廂記妙詞通戲語,牡丹亭豔曲警芳心」,成了林黛玉情感的導火索。
  • 薛寶釵是牡丹花,為什麼賈府無牡丹,多芙蓉花?曹公寓意太晦澀
    金陵十二釵每個人都代表一種花,薛寶釵牡丹花;林黛玉芙蓉花;元春石榴花;探春玫瑰花;李紈杏花;妙玉梅花;迎春茉莉花;惜春寶相花;湘雲芍藥花;秦可卿海棠花;王熙鳳鳳仙花;巧姐到底是什麼花還真不好說,關於巧姐的記載太少。因為巧姐是七月份生日,七月份的花神是蘭花。還有說巧姐是梨花。寶釵的牡丹花,只有兩處。一處畫在竹籤上的畫,沒有實物。
  • 紅樓夢裡扮上像黛玉的戲子是誰?
    王夫人不吃黛玉的茶意味著不接受林姑娘當兒媳婦?王夫人其實就是林黛玉!  大部分人都覺得王夫人不待見林黛玉,有人說,王夫人不吃黛玉的茶,意味著不接受林姑娘當兒媳婦。真的是這樣嗎?王夫人道:「我們不吃茶, 姑娘不用倒了。」林黛玉聽說,便命丫頭把自己窗下常坐的一張椅子挪到下首,請王夫人坐了。  姜子說過,《紅樓夢》是明亡清興正史,王夫人代指賈府王事,賈府為中國,賈府之主由賈母傳給黛玉。你告訴我王夫人不待見林黛玉?  事實上,王夫人直說不吃茶,黛玉直接就不倒茶了,不但不能說明王夫人故意給林黛玉難堪,而恰恰說明王夫人與黛玉之間,熟到連客氣都不用了。
  • 《紅樓》人物花語奧秘:林黛玉與薛寶釵的不同命運
    一.林黛玉花語林黛玉的前世本就是植物,叫做絳珠仙草,人間是不可能有這種植物的,有一種觀點認為,所謂的絳珠仙草就是人參,依據就是人參開花後的種子是紅色的圓珠,而黛玉常服用的藥物又是「人參養榮丸」。但若從性格上講,絳珠草很可能是多種植物的綜合。
  • 《紅樓夢》裡薛寶釵的命運最終是怎樣的?
    賈寶玉行酒令時道出了寶釵的「女兒愁」,而從《紅豆曲》中「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照不見菱花鏡裡形容瘦」,以及「展不開的眉頭,捱不明的更漏」等意象來看,似乎應是黛玉心曲的傾訴。所以二十八回的酒令和曲子,似乎證明寫寶釵的時候也不忘黛玉,寶玉空對著「晶瑩雪」,終不忘「寂寞林」。
  • 黛玉72原型之28
    本文還是用另外兩種飛鳥,揭秘黛玉悲鳴之死的原型。林黛玉一、林黛玉話說林黛玉自從吐血以後病情迅速加重,賈母多次令人請太醫來醫治用藥也不見效。這一日,黛玉從昏暈中睜開眼來,見只有紫娟在身旁服侍,自料萬無生理,便叫她談了一些心裡話,說著又是一陣喘。
  • 寶玉說了能治黛玉病的藥方,薛蟠配成了,為什麼藥卻沒有給黛玉?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寶黛一起去前面吃飯,王夫人見了林黛玉因問道:「大姑娘你吃那鮑太醫的藥可好些?"林黛玉道:「也不過這麼著.老太太還叫我吃王大夫的藥呢。」王夫人曾提到寶玉有一個毛病:若這一日姊妹們和他多說一句話,他心裡一樂,便生出多少事。
  • 寶玉和黛玉共讀的《西廂記》到底有什麼魅力?
    《紅樓夢》中,寶玉黛玉二人在園中共讀西廂,傳為一段津津樂道的佳話。一個才子佳人的故事讓處於深閨的兩個人萌生情愫,潛藏於內心的愛意逐漸浮上心頭。有古人說,《西廂記》乃一大淫書,張生色令智昏,偷香竊玉,沉迷於男歡女愛,鶯鶯意亂情迷,未嫁時便失身於張生。然而,西廂舊事卻不應以倫理道德的尺度定之。王實甫通篇以清新曼麗之文,寫真純直率之事,只讓人感覺優美動人,無絲毫淫邪之感。正如金聖歎所言:「蓋西廂記所寫內容,便全是國風所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