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答題備考:十二類問題如何解答?

2020-11-25 中考網

答題備考

是九年義務教育的終端顯示與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選拔性考試,其競爭較為激烈。為了更有效地幫助學生梳理學過的知識,提高複習質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下文為大家準備了 的內容。

一、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

1、緯度;2、地形、地勢;3、下墊面性質(海陸位置、植被狀況);。

二、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遊:治理原則是調洪,做法是修水庫、植樹造林;中遊:治理原則是分洪、蓄洪,作法是修水庫,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遊:治理原則是洩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開挖河道。

三、河流洪澇災害的成因分析:

自然原因(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水系特徵、水文特徵、氣候特徵);人為原因(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植被破壞,圍湖造田)。

例如,長江洪災的原因:

㈠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徵:

①流域廣,支流多;②中上遊植被破壞嚴重,含沙量增大;③中下遊多為平原,河道彎曲,水流緩慢,水流不暢。

2、水文特徵:流經溼潤地區,降水豐沛,幹流汛期長,水量大。

3、氣候特徵;有些年份,氣候異常,流域內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濫。

㈡人為原因:1、過度砍伐,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造成流域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峰補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積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洩洪能力降低。

2、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從而導致湖泊萎縮,調蓄洪峰能力下降。

四、分析河流水能豐富的原因:

主要從兩個方面分析:一是流速(位於階梯過渡地帶,河流落差大);二是徑流量大(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積的大小、蒸發量的大小)。

㈠凌汛的形成條件:

凌汛的形成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有冰期;二是流向高緯。在我國凌汛最嚴重的是黃河,主要發生在上遊河段和下遊河段(即山東河段)。

㈢解決缺水問題的措施:

主要從開源和節流兩個方面入手:保護有限的水資源,防止水汙染;開發水資源,提高供水能力;加強用水管理,增強節水意識,提高用水效率,控制需水量的增長;控制人口增長。

五、水庫壩址的區位選擇:

主要考慮以下3個方面:1、選在河流較窄處或盆地、窪地的出口(因為工程量小,工程造價低);2、選在地質條件較好的地方,儘量避開斷層、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誘發水庫地震;3、考慮佔地搬遷狀況,儘量少淹良田和村鎮。

六、農業區位因素分析:

㈠自然條件土地(地形、土壤)+氣候(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水源(指灌溉水源)

㈡社會經濟因素:

1、市場:市場需求量最終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市場區位及需求的變化,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最為突出。

2、交通運輸: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和農產品保鮮、冷藏等技術的發展,使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在地域上大為擴展,即市場對農業區位的影響減小。在最適宜的地方形成區域專業化生產,從而形成區域性或世界性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法國、阿根廷5國成為世界主要商品糧生產國;荷蘭、丹麥、紐西蘭等成為世界主要的乳畜產品供應國;拉丁美洲、非洲以及東南亞和南亞成為世界熱帶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

3、政策 4 、勞動力 5、科技 6、工業基礎

七、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長的氣候條件:

1、從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兩個方面去分析;2、從光照、熱量、降水、晝夜溫差、氣象災害等方面去分析;3、從春、夏、秋、冬4個季節的氣候條件分段分析。

例如,試分析華北地區棉花生長的氣候條件。

有利條件: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氣晴朗,有利於棉花後期生長和收摘。

不利條件:播種期適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八、工業區位因素分析:

㈠自然條件:位置、土地、水源。

㈡經濟因素;農業基礎、原料、燃料、市場、交通、勞動力、技術。

㈢社會因素:政策、個人偏好、工業慣性、社會協作條件、國防安全需要、社會需要、歷史條件、政策。

㈣環境因素;主要用於微觀布局。

工業區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諸多的區位因素中,某種工業的區位選擇所要考慮的主導因素可能只有一個(或少數幾個),因此,在現實的區位選擇中,要首先考慮其主導因素或具有明顯優勢的條件。

註:①原料地對工廠區位的影響逐漸減弱(原因是工業所用原料的範圍越來越廣,可替代原料越來越多,加上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②市場對工廠區位的影響在逐漸加強;③沿海、沿江港口、鐵路樞紐、高速公路沿線地區,對工業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網絡的通達性越來越重要;⑤勞動力素質對工業區位的影響在逐漸加強。

九、區域工業發展條件分析:

㈠分析思路:

某地發展工業的條件,一般從以下幾方面來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資源條件;農業基礎(農業可以為工業提供糧食、副食品、原料、勞動力等);交通條件;市場條件;勞動力條件;技術條件;歷史條件;政策條件等9個大的方面。

註:①在分析某地工業發展條件時,不需要把每個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當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②分析時應從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兩個方面去分析。

㈡舉例:

例1:分析我國沿海四大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條件是:①均位於我國東部沿海,海運方便,有利於對外開放,鐵路、公路、水運、管道運輸連接國內各地,便於物資、人員、信息交流;②當地及鄰近地區資源或原料豐富,如,遼中南地區的鐵、石油,京津唐地區的煤、鐵、石油、海鹽、棉花等;③京津唐和滬寧杭地區科技力量雄厚,遼中南地區工業基礎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臺和東南亞,為僑鄉,有吸引外資、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優勢;④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享有發展經濟的優惠政策。

例2:上海建立大型鋼鐵企業的有利條件是什麼?海南為何目前仍沒有建立鋼鐵企業?

上海無煤無鐵,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發展鋼鐵工業具有以下有利條件:

①位置優越,交通便利。上海位於長江入海口,居我國大陸南北沿海航運中點,京滬、滬杭兩條鐵路在此相接,是水陸交通樞紐。可以利用便利海運、廉價的河運從內地和國外輸入煤、鐵,發展臨海型鋼鐵工業。

②接近消費市場。上海市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上海所在的長江三角洲工業區又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區,各種工業的發展需要消耗大量鋼鐵,建立鋼鐵企業,可以就地消費,減少運輸費用,降低成本。

③工業用水方便。上海位於長江入海口,大型現代化寶山鋼鐵聯合企業就建立在長江之濱,工業用水極為方便。

④技術力量信雄厚。上海工業的發展有悠久的歷史,是我國沿海地區老工業基地,知識技術密集,高等教育、科學技術都很發達,能為我國生產高、精、尖、新的產品,為全國鋼鐵企業培養和輸送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

十、影響城市的區位因素:

㈠自然因素:

1、地形:

⑴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數位於平原地區。因為平原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於農耕,且有利於交通聯繫和節省建築投資,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區,也是城市發育的理想環境。

⑵在熱帶地區,低地悶熱,居住條件不利,所以,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⑶山區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

2、氣候:世界上的城市大多分布在中低緯度氣溫適中,降水適度的沿海地區。

3、河流;河流對城市區位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供水和運輸功能上。城市最容易出現在河運的起點或終點、河流的匯合處或河口。

⑵社會經濟因素:

1、自然資源;2、交通;3、政治、軍事、宗教;4、科技和旅遊。

十一、交通運輸網中線的區位因素分析方法:

包括社會經濟因素——決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約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從自然因素考慮歸納如下;⑴地形:地勢平坦,對交通線的選擇限制少;地形起伏大,鐵路多要築洞架橋;工程難度大,公路、管道需沿等高線延伸,延長裡程;河流湍急,不利航行;但對航空影響小。

(2)氣候:暴雨、洪澇、凍土、泥石流——公路、鐵路;氣象災害(大風、霧等)水運、航空。

(3)土地;少佔耕地,尤其是良田。

2、從人為因素考慮,歸納如下:

⑴合理布局交通網——分配交通線上的客貨運量,獲取最大經濟效益。

⑵經濟:經濟發展了——客貨運量大增,資金充足;反過來,交通建設——加快物資流通,促進區域發展。

⑶資金——儘量減少橋梁、隧道,縮短裡程,節省投資。

⑷人口分布——儘量聯繫城鎮、人口稠密區,最大限度受益。

⑸汙染——幹線不要穿過城區,遠離重要文物古蹟等。

⑹政治;京九線——維持香港穩定與繁榮;進藏鐵路——加強援藏,鞏固國防等。

⑺科技——如在凍土上修築鐵路的技術已解決等。

十二、交通運輸中的點、線的典型案例與區位選擇:

1、京九線、南昆線和青藏線區位選擇的異同⑴從完善路網、經濟發展需要、人口與城市分布、自然條件、科學技術5個方面加以比較。

⑵突出共同點:社會經濟條件是主導因素,自然條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質條件的限制)。

⑶不同地位:京九線是全國南北幹線,南昆線是西南地區出海通道,青藏鐵路有利於開發邊疆,加強西藏和內地聯繫。

⑷不同的自然條件:京九線突出溝通五大水系,多穿山跨河;南昆鐵路穿越喀斯特地形;青藏鐵路需穿越高山高寒氣候區,此處地質地貌複雜。

2、「西氣東輸」管道建設的區位因素分析:

⑴建設「西氣東輸」管道的主要目的,是把西部塔裡木盆地及沿線地區的天然氣輸送到能源緊缺的東部沿海地區,最終到達上海市。

⑵沿線選點的主要區位因素:沿線油、氣田的分布(西段)以及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沿線穿越多座大山,三垮黃河並穿越多條河流。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九江三中初三年級中考備考複習建議
    其次規範語言的表達①該用專業術語答題時必須用術語答,考生必須掌握一些答題的術語,如答表現手法的題目時需掌握的一些術語:聯想、想像、類比、象徵、渲染、烘託、對比、反襯等,這樣不僅答得簡要而且有水準。②組織答案時要條理、清晰,首先看看你所答的題是幾分,給你留下多大空白讓你解答。一般1分一個要點,可以用①②③小標號標明,答案儘量與所給空白一致,不要太少,也不要太多。
  • 怎麼秒殺地理選擇題,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
    怎麼秒殺地理選擇題,高考地理選擇題答題技巧2017年高考即將來臨,對於文綜考試來說,地理選擇題一直是地理中考試題的主要題型,是命題專家著力研究、力圖充分挖掘其測試功能的一種題型。選擇題總分已接近總分的一半,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下文是有途網小編查找整理的秒殺高考地理選擇題的相關文本,僅供大家參考。
  • 【中考加油】2020年中考規範答題策略
    一份試題中考查學生的實踐能力,就需通過對情境和任務的設定,強調基於情境解決問題。所以在完成讀寫題時,要根據情境完成任務。首先要讀懂材料。讀懂是前提,用好是關鍵,脫離出題本意的答題,很難拿到高分,注意不要忽略了題目主幹以外的連結材料。其次要善於表述,善「寫」。要先確立表達的角度,要與題幹要求吻合。然後思路要清、結構要明,主題性的關鍵句放在開頭的關鍵位置,主要內容答完後一定要有總結句。
  • 名師指點英語:中考最後一個月衝刺必備
    看無印刷問題等。此時不能動手答題,但可以閱讀試題,因此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有選擇地閱讀一些試題,如題目比較長的,或者有一定難度的題。這個是考前小技巧;   三、開始答題後(1)把自己容易忽略和出錯的事項在草稿紙上作好記號(2)仔細審題(3)由易到難 就是先做容易題,後做難題。考試開始,順利解答幾個簡單題目,可以產生「旗開得勝」的快感,促使大腦興奮,有利於順利進入最佳思維狀態。
  • 中考(會考)地理必備掌握的5個解題技巧
    導語:對於將要中考的同學來說,掌握答題技巧無疑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下面是綿學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地理解題技巧,希望通過這些文字的閱讀能讓你收穫。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逐步提高地理空間想像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正確地解答填圖、讀圖及其他各類地理問題。
  • 2020年中考規範答題策略
    一份試題中考查學生的實踐能力,就需通過對情境和任務的設定,強調基於情境解決問題。所以在完成讀寫題時,要根據情境完成任務。首先要讀懂材料。讀懂是前提,用好是關鍵,脫離出題本意的答題,很難拿到高分,注意不要忽略了題目主幹以外的連結材料。其次要善於表述,善「寫」。要先確立表達的角度,要與題幹要求吻合。然後思路要清、結構要明,主題性的關鍵句放在開頭的關鍵位置,主要內容答完後一定要有總結句。
  • 地理 理清主幹知識的脈絡關係
    「從近三年中考試題看,地理學科還是重點考查地理課程要求的主幹知識、基本技能和學科思維。」泉州五中初二地理備課組組長陳榮昆老師與泉州九中初一地理備課組組長林翠容老師在2020年福建省中考地理學科的複習建議中表示:「複習階段,學生要立足基礎,突出主幹知識。」
  • 2019中考物理備考方案技巧總結
    2019 備考方案 一、要對試卷有一個基本認識。 對於題型問題,客觀性試題和主觀性試題考生比較清楚了。總複習中應當把這部分做為重點,在考試答題時也應把這部分做為重點。每年我們在閱卷中發現相當一部分考生「容易的題丟分多」,「會做的題做錯了」,這實在是可惜。
  • 高中地理非選擇題答題模板、解題步驟及技巧
    審題是答題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正確地理解題意,把握命題的指向,答題才能有的放矢。一道問答題由題目中心詞、條件限制詞、內容回答詞和解答方式詞構成。題目中心詞是答案論述的直接對象,條件限制詞一般為地理事物的範圍、時間等,內容回答詞為該題必須回答的內容,解答方 式詞則為回答的方式。
  • 鄭外老師送出詳細中考備考「秘籍」
    3.看清位置,不勾不畫:答題時要看清楚答題卡上每道題目的答題位置,不要張冠李戴,避免勾畫塗抹造成的卷面潦草甚至模糊難辨;答題時控制好字數,不要將上一題的部分答案寫到下一題的橫線上導致閱卷困難。4.閱讀理解,不離原文:完成閱讀題目,切不可脫離原文解答。近幾年的閱讀題目,注重對文章本身的解讀,尤其是對文章整體的把握。
  • 初中生物答題技巧:選擇題的答題規範和技巧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生物答題技巧:選擇題的答題規範和技巧,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一、選擇題的答題規範和技巧   1.審題幹,找出題幹中的關鍵詞;看清題幹表述;   2.審圖和資料,審題幹和圖的結合,找出解題的有效信息;   3.在解連鎖題時,往往第一題的解題最關鍵,若解答錯誤可能會影響到後續問題。相反,若在解答後續問題時感到無從下手時,則需反思第一步的選擇是否有誤。
  • 初中生物答題技巧:簡答題答題步驟和要求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生物答題技巧:簡答題答題步驟和要求,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認真審題審圖   認真審題審圖可防止答偏題,審文字題時要特別注意條件、中心詞、關鍵的修飾語。審圖時要注意看清圖中所有信息,因為圖中有可能就隱藏了應答出的知識點。
  • 2021高考地理備考建議:應以薄弱短板作為突破口
    2021年起,「3+1+2」新高考方案,高考方式進入選擇模式,語數英仍然採用全國卷,物化生史地政六科由各省自主命題,地理學科由全國卷回歸自主命題卷,由綜合卷變為單科卷,面臨試卷結構、命題風格等方面的變化,對備考提出了新的要求。
  • 2020年中考數學迎十年來的最大變革,新初三學生該如何備考?
    2020年7月16日上午8:30-10:10,河南省中考數學考試如期舉行並已經圓滿結束!卷子難度如何?考點如何分布?題型與往年相比有沒有大的變化?新初三的學生如何備考?2020年中考數學試卷共23道題,選擇題10道題,填空題5道題,解答題8道題,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 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如何巧記化合價口訣(圖片版)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化學知識點:如何巧記化合價口訣》,僅供參考!
  • 中考數學二輪備考,3種數式規律題型詳解,突破中考快人一步
    數學中考中,數式規律的題目可以說每年都會考,今天我們繼續講上篇文章沒有總結完的題型作出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同學們在中考第二輪複習備考中,能夠重點突破。例2,第一個圖,正方形的個數為1,第二個圖形中正方形的特點是中間是3個,左右兩邊各一個,即為1+3+1個,第三個圖形中正方形的特點是中間是5個,左右分別是1+3個,即為1+3+5+3+1,則第n個圖形中正方形的個數為1+3+5+ +(2n-1)+ +5+3+1=2n^2-2n+1找到本題的規律之後,解答就容易了。
  • 蘭州市2018年《中考大綱》公布
    地理、生物兩科合場分科合卷考試,卷面分值為100分,答卷時間為100分鐘。今年中考命題將根據學科課程標準,進一步減少機械記憶類試題的數量,逐步滲透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加強試題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的聯繫,注重考查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特別是在具體情境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 地理動畫視頻|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是怎麼形成的?
    【備考乾貨】高中地理等高線知識總結高考地理中選擇題答題技巧精品 | 衝刺2020高考地理之解題技巧專項突破 | 專題1.1 圖文材料分析類精品 | 衝刺2020高考地理之解題技巧專項突破 | 專題1.2 地理事項判讀類精品 | 衝刺2020高考地理之解題技巧專項突破 | 專題1.3 比較排序組合類精品 | 衝刺2020
  • 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平面解析幾何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問題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數學知識點:平面解析幾何的基本思想和主要問題》,僅供參考!
  • 中考物理五大題型答題技巧匯總
    中考物理試題難度相對比較穩定(8:1:1),試題注重在真實,生動的生活情景中考查學生在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發展狀況,考查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出死記硬背和偏題、怪題,試卷難度合學生實際,減少考試壓力,增強學生學知識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