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鴇:我「尷尬」的不只是名字——「雲」遊動物園系列(四)

2020-12-06 蝌蚪五線譜

其實人家生得「仙風道骨」哦。

走進北京動物園需要另外買票才能參觀的大熊貓館,您會意外地發現,首先看到的動物不是大熊貓,而是進門後右手邊的珍稀鳥類展區,其中之一就是大鴇。

許多動物的名字都是不常見的字,不過,「鴇」字雖然平時不常用,但並不算生僻,大多數人都能從描寫明清或民國時期的文學作品中看到「老鴇」,也就是在妓院中組織妓女賣淫並從中牟利(有時亦自己接客)的女性。因此,這個名字使大鴇很「尷尬」。

但是,「鴇」畢竟是一個鳥字旁的字,最初指的顯然就是一種鳥類。《詩經·鴇羽》中有「肅肅鴇羽,集於苞棘。」「肅肅鴇行,集於苞桑。」的詩句,用鴇在櫟樹、酸棗以及桑樹叢中肅肅地抖動翅膀的樣子,來形容人民生活的疾苦,十分真切而生動。看來,古人給大鴇起的這個名字並無不妥。

其實,鴇與妓院聯繫在一起是明朝以後的事情了。從那以後,人們才以訛傳訛,編造出鴇是「百鳥之妻」等荒誕的傳說,甚至還有「只要其他鳥類的雄鳥從上空飛過,其身影映在鴇的身上就算交尾了」這種更加荒唐可笑的說法。

實際上,我比較相信「鴇」字的另一種解釋:由於喜歡成群活動,古人認為它們總是集成七十隻在一起的群體,所以在描述這種鳥時,用「七十」加上鳥,就組成了「鴇」字。

在動物園,您可以仔細地欣賞大鴇那頗有些「仙風道骨」的不凡氣度,尤其是雄鳥。大鴇雌雄鳥體羽主要都是淡棕色,密布斑駁的黑色細斑紋。其中,雄鳥體長近1米,兩翼展開達2米以上,重10千克以上,最奇特的是下頦兩側生有細長而突出的白色羽簇,狀如鬍鬚(圖1),所以俗稱「羊須鴇」。雌鳥沒有這樣的須狀物,俗稱「石鴇」,其體形只及雄鳥的一半左右(圖2),二者相差十分懸殊。▼▼▼

圖1▲

圖2▲

如果您春天來動物園,也許就能欣賞到大鴇求偶的「舞姿」。雄鳥在雌鳥面前一搖一擺地來回扭動,還不斷地發出「絲,絲」的聲音,並大幅度地翻轉其身體,四下裡快步小跑一陣,再停頓片刻,盡情地炫耀,展示著自己的風採。它抖松全身的羽毛,喉部膨脹成懸垂的氣囊,頸下裸露的皮膚也變為藍灰色,並被豎起的頸下須狀羽分為左、右兩條。在舞蹈的同時,它將尾羽直豎朝天,向雌鳥展示下面的白色羽毛,露出的越多、越白,就越受雌鳥的青睞。▼▼▼

大鴇另外一個「尷尬」事,是在生態類群中被劃分為「涉禽」。

事實上,它並不像鷺、鶴及鴴鷸類那樣依賴溼地,而主要棲息於開闊的平原、乾旱草原、稀樹草原和半荒漠地區,屬於陸棲鳥類。它們身體壯實,有一雙粗壯的大長腿,奔跑時喜歡將頭和頸挺得很直,一副「昂首挺胸」的樣子,又似乎有些「呆頭呆腦」,頗有一點非洲鴕鳥的影子,甚至有「歐亞大陸的鴕鳥」之稱謂。

不過,它的腳上有3個粗大的趾,比非洲鴕鳥多一個;它的體形比鴕鳥小得多。另外,鴕鳥不會飛行,而大鴇卻能通過飛行進行長距離遷徙,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飛行鳥類之一。事實上,大鴇與鴕鳥的親緣關係甚遠,而與鶴類較近,這也是它被列為涉禽的一個原因,而且從前一直在分類學上隸屬於鶴形目。但是,與鶴類相比,鴇雖然也有長頸但較為粗壯,嘴也短,身體比較肥胖,腳雖長但更強健,且較鶴類為短,飛行時不像鶴類那樣突出在尾羽的後部。腳上有堅硬的鱗片,卻沒有蹼。因此,在新的鳥類分類系統中,鴇類已獨立為鴇形目,我國僅有3種,除大鴇外,還有小鴇和波斑鴇,均僅分布於新疆。

在野外,大鴇的食物很雜,主要吃植物的嫩葉、嫩芽、嫩草、種子以及昆蟲、蛙等動物性食物,特別是象鼻蟲、油菜金花蟲、蝗蟲等農田害蟲,有時也在農田中取食散落在地的穀粒、玉米粒等。它的性情十分機警而膽小,無論是雙腳站立或趴臥於地面上,總是伸直頸部及頭部,四下張望,觀察是否存在威脅,尤其防備來自空中的威脅。在動物園裡,它也依然保持著這種習性。▼▼▼

北京動物園的大鴇從前被飼養在「雉雞苑」裡。這裡還同時飼養過波斑鴇。波斑鴇的體形介於大鴇和小鴇之間,上體為沙皮黃色,頭部和頸部的顏色較淡,背部具有黑色斑點,頭上具有黑白二色的長形羽冠。頸側具有垂直向下的黑色和白色長形飾羽懸掛於胸前,而大鴇和小鴇均沒有這種飾羽。▼▼▼

其實,無論放在大熊貓館,還是放在雉雞苑,都不是展示大鴇最合適的地方,這也可以說是大鴇在動物園的一個「尷尬」之處。在大熊貓館裡,大鴇唯一不「尷尬」的地方,就是它的珍稀程度並不比大熊貓差,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大鴇以及小鴇和波斑鴇都被列為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大鴇共有2個亞種,指名亞種在我國僅繁殖於新疆,因此我們通常說的大鴇都是指東方亞種(或者叫普通亞種),繁殖於黑龍江、吉林、遼寧西北部,以及內蒙古等地;越冬於遼寧、河北、山西、河南、山東、陝西、江西、湖北等省,偶爾也見於福建,此外也有少數種群終年留居在繁殖地。看上去,它的分布範圍不算小,但大鴇的野外種群數量已經相當稀少,估計目前總數僅有幾百隻。另外,只有北方的少數動物園裡有人工飼養的種群。

大鴇在民間也叫做地鵏,並有「天鵝不如地鵏」的說法,從而使它們不斷遭到獵捕。此外,草原的過度開墾和過度放牧使它們喪失了適宜的棲息地;農業機械和農藥的大量使用直接威脅繁殖的雌鳥、卵和幼雛;人類各項生產活動的幹擾間接影響大鴇的繁殖;草原及農田附近架設的電力線以及偷獵等等。努力消除這些不利因素,使這一珍稀鳥類得以恢復和發展,仍然任重道遠。

(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拍攝)

作者:李湘濤

相關焦點

  • 大鴇:讓我「尷尬」的 不只是名字
    許多動物的名字都是不常見的字,不過,「鴇」字雖然平時不常用,但並不算生僻,大多數人都能從描寫明清或民國時期的文學作品中看到「老鴇」,也就是在妓院中組織妓女賣淫並從中牟利(有時亦自己接客)的女性,因此,這個名字使大鴇很「尷尬」。但是,「鴇」畢竟是一個鳥字旁的字,最初指的顯然就是一種鳥類。
  • 「大鴇回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展及系列講座」活動啟動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力文 通訊員 李沛千姿百態的鳥類影像集中展出,豐富多樣的生物標本展覽呈現,生物多樣性保護主題講座開講……10月30日下午,「大鴇回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展及系列講座在啟動儀式上,阿拉善SEE黃河項目中心秘書長尹寧介紹了「大鴇回家」野生動物保護項目。
  • 大鴇本是一種鳥,為何與妓院經營者叫法相通?
    老司機們對一個詞肯定不陌生——老鴇。這個詞是妓院經營者的慣有叫法,但其實這裡的「鴇」指的是「大鴇」。大鴇原是一種鳥,那為何跟妓院經營者扯上了關係呢?這就要從古人的認知開始說起。
  • 搶救瀕危「鳥中大熊貓」,讓我們一起助力大鴇回家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瞧 大鴇是一種珍貴而且古老的大型鳥類,為我國一級保護鳥類,在中國已經變得非常稀少,估計總數僅有300~400隻。黃河流域是大鴇的重要越冬地。作為「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系列環保活動的一部分,10月30日下午,由阿拉善SEE黃河項目中心推動的「大鴇回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展及系列講座」活動啟動儀式在鄭州自然博物館舉行。
  • 搶救瀕危「鳥中大熊貓」,讓我們一起助力大鴇回家!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瞧 大鴇是一種珍貴而且古老的大型鳥類,為我國一級保護鳥類,在中國已經變得非常稀少,估計總數僅有300~400隻。黃河流域是大鴇的重要越冬地。
  • 百科動物園正式開播,探索動物園遊覽新模式
    出於放鬆和解壓的目的,線上雲吸小動物成了當下最時髦的治癒方式。為了滿足大家零風險與小動物們親密互動的需求,全球最大的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攜手北京海洋館、北京動物園以及遊雲南,以好奇滿滿動物園為主題,為全球觀眾帶來了免費動物園直播,讓你足不出戶就能看遍動物園!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現身薊州
    內容提要:11月28日下午,薊州攝影愛好者發現七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出現在薊州青甸窪剛剛收割完畢的稻田。大鴇非常機警,很難接近。11月28日下午,薊州攝影愛好者發現七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出現在薊州青甸窪剛剛收割完畢的稻田。大鴇非常機警,很難接近。
  • 旅美大熊貓美香幼崽將百日 華盛頓動物園提供了這四個備選名字
    11月16日,華盛頓動物園發起給這隻公熊貓幼崽取名的投票,提供四個名字給公眾選擇,既凸顯小熊貓在特殊時期誕生的可貴,也慶祝各方合作延續「熊貓」這一珍稀物種。動物園提供的名字備選包括福仔(Fu Zai)、小奇蹟(Xiao Qi ji)、幸福(Xing Fu)、仔仔(Zai Zai),每個名字也配有英文解釋其寓意以及普通話的名字發音;公眾可在11月20日之前到動物園官網投票,每人每天只能投一票,最終勝出的名字將在11月23日公布。
  • 河南唯一有大熊貓的動物園,在一個縣城動物園,網友:鄭州很尷尬
    平時去旅行的時候,很多父母帶著孩子去動物園和海洋館玩,這兩個地方有很多種類的動物,孩子一般喜歡小動物,因此,到了這個時期,動物園裡有很多孩子,帶著孩子來這裡玩的話,不僅可以在附近看到這些動物,還可以通過當地的導遊讓孩子們知道更多的知識。
  • 因為名字活得最尷尬的動物,小熊貓,不是熊貓寶寶也不是小浣熊
    因為它吃東西之前必須要在水裡先洗一下,所以名字叫浣熊。之前有人給小浣熊吃棉花糖,當棉花糖在水裡變沒的時候小浣熊都蒙了。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傢伙是什麼呢?長得超級像小浣熊對不對,這個毛色,這個體型,這個臉,從頭到尾巴透露出一個字:像。
  • 英語詩歌:Roaming Cloud 遊雲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英語詩歌:Roaming Cloud 遊雲 2012-12-07 17:55 來源:唯美英語 作者:
  •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
    「野生」動物園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  10月17日,上海野生動物園的一名工作人員在猛獸區實施作業時,遭受熊攻擊,不幸身亡。乘客拍下視頻的顯示,一群熊圍攏在一起,還有其他熊向此處跑來。有目擊者稱,「它們像一支訓練有素的隊伍,拖著人往草叢裡移動。」  事後流出的視頻讓人震驚。
  • 瀕危動物大鴇再現津城
    天津身邊事【瀕危動物大鴇再現津城】日前,被列入我國瀕危物種保護紅皮書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鴇再次現身薊州區青甸窪。據觀測,這次發現的大鴇群共7隻,可能為抵達的"先頭部隊",今後數日可能會有更大種群到來。大鴇在我國分布數量極為稀少,總數僅有近400隻,其中一部分在每年12月初前後遷徙抵津。 ​
  • 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 還有野生動物園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本文約 5345 字預計閱讀時長 14 分鐘作者 |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宇平實習生 郭玉潔編輯 | 陳卓危險的不只是野生動物,還有野生動物園。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張勁碩也認為,我國野生動物園普遍面臨管理、理念等問題,「全世界動物園,哪個像我們現在這樣出現動物咬死人的呢?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這問題解決不了,別的都別談。」但實際上,中國修建野生動物園的步伐並未因此減緩。1993年,中國第一家野生動物園——深圳野生動物園對外開放。
  • 動物園內餵狼吃草女子被列黑名單 這是尷尬還是應該?
    動物園內餵狼吃草女子被列黑名單 這是尷尬還是應該?時間:2020-09-24 11:4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動物園內餵狼吃草女子被列黑名單 這是尷尬還是應該? 近日,一段#北京動物園遊客扎堆餵狼吃草#的視頻引發關注。
  • 直播除了帶貨還能帶來更多想像 文化「雲」遊 可以遊多遠?
    從2月到現在,各種博物館直播不斷——2月14日情人節傍晚,木木美術館在B站直播間進行了一場題為「被禁足的藝術」的直播;快手邀請金牌解說帶領觀眾遊覽了大英博物館;2月20日至22日,抖音也推出了「在家「雲」遊博物館」系列三天九場直播;4月5日,閉館中的故宮博物院聯合多家媒體,首次進行網絡直播,讓觀眾在家就能感受故宮的美,5月17日又啟動了另一場直播……在剛剛結束的世界博物館日
  • 杭州動物園四隻珍稀小白虎 出生百日齊賣萌(圖)
    白虎可是老虎家族中絕對的珍稀品種,據統計,目前全世界白虎總數不超過200隻,主要分布在美國、印度、英國和中國等少數幾個國家。它是孟加拉虎的白色變種,因為獨特的白色皮毛失去了天然的保護色,所以它們也是最不適應野外生活的虎種,幾乎全部是人工飼養的。7月21日,杭州動物園的白虎媽媽產下四隻健康活潑的小白虎,剛好2公2母,這可是「白虎界」一次生育數量的極限了。
  • 遊在杭州,尷尬初遇茶鄉第一村,日久情深邂逅龍井之巔
    在一個你不熟悉的地方看日月星辰,賞自然美景,品歷史文化,體驗異域他鄉的生活,見天地、見眾生、見自己,與自己進行深層的溝通與交流。杭州是個很美的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佳話由來已久。不僅有美好的生態,還有豐厚的文化底蘊,置身其中,就像住在詩裡、遊在畫中,隨時可以出塵入世,隨時都能發現觸動心靈的美!我覺得,那是一個需要住下來,慢慢地生活一段時間,才能更好地品味與解讀的地方。
  • 跟著阿消「雲」遊四川的博物館!
    跟著阿消「雲」遊四川的博物館!遊四川的博物館!0102030405060708博物館所承載的歷史文化筆頭寫不完不如親自走進博物館一起去尋找它的樂趣
  • 武漢動物園「五小隻」金絲猴有名字了!
    武漢動物園「五小隻」金絲猴徵名活動結束,經過廣大網友們集思廣益,最終武漢動物園選擇了呼聲最高的「武漢歡迎你」這一具有美好寓意的五個字作為「五小隻」的名字。「五小隻」金絲猴中有兩隻雄性,一隻為2016年4月28日出生,現在已經四歲半了,它也是「五小隻」中年齡最大的一隻,因此作為「老大」,它的名字就叫「武武」了。另一隻雄性金絲猴為2019年4月29日出生,現在剛好一歲零七個月,作為雄性排行「老二」,給其取名「漢漢」。「漢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