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浙江海寧的周先生(化名)
最近參加了體檢
一直特別注重養生的他
自信滿滿但是查出來的結果
顯示周先生有肝臟瀰漫性腫塊
懷疑是腫瘤
建議:肝臟穿刺或手術準備
這可把他嚇得不輕
怎麼辦呢?難道是「肝癌」?
周先生(化名)趕緊來到了海寧市人民醫院,在門診服務臺分診護士的引導下,來到了MDT肝病介入聯合門診。
周先生告訴醫生,半年前自己聽說「三七、決明子」這類中草藥對身體有保健作用,所以一直在服用這些中草藥。
△三七
△決明子
海寧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章益民教授與放射科主任陳忠華分析了周先生的病情。診斷得出,「經過我們的共同分析,並結合你的服藥史,我們推斷主要還是這些藥物引起的肝小靜脈損傷,影像學上看起來像瀰漫性腫塊,所以你必須停止服用那些藥物。」章教授說。
看到這裡
要注意啦!
千萬不要認為中草藥沒副作用
平時生活中,當我們身邊人生病時,總有些人推薦去吃點中藥,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不會傷身。有人甚至迷信一些網傳的偏方,不經過中醫診斷,就擅自服用中藥「治病」。殊不知這樣做不僅不能治病養生,還有可能損傷肝臟。
《光明日報》曾報導了一個「亂用中藥導致肝衰竭」的案例。據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副主任醫師徐京杭介紹,他曾接診過一位患肝衰竭的中年女性患者,原因是之前因為頭髮白的問題,一直都在用何首烏來黑髮。救治成功後,病人還一臉無辜地說,何首烏算什麼藥啊。
除了何首烏以外,使用以下藥物時也需要注意傷肝問題。
1
長期用番瀉葉通便
出現便秘,許多患者會自行選擇番瀉葉來治療。如果長期過量服用,它在腸道內代謝的蒽酮類似活性產物,易傷害肝臟。
建議
番瀉葉確實有不錯的瀉下作用,但更適合急性便秘,且一般用量5~6克即可。常出現畏寒喜暖、大便稀溏等證的平素脾胃虛寒者也不宜用。
2
服用艾葉治痛經
中醫認為艾葉具有溫經止血、散寒調經等作用。有些人自行用艾葉茶治療痛經,甚至預防疾病。研究發現,艾葉中含有的一些揮髮油或水溶性物質,長期服用可以對肝臟造成損傷,嚴重時甚至出現肝硬化等疾病。
建議
艾葉可在經前3~5天開始服藥,但不能長期、大量使用。連服1周,若症狀仍未緩解,應馬上停藥就醫。
3
用白果泡茶止咳
有些老年哮喘患者,會喜歡撿路邊的白果泡茶喝。
但未經炮製的白果核仁中還含有銀杏酸、苦杏仁苷等有毒成分。過量服用易導致腹脹,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肝中毒等問題。
建議
一般情況下,白果炒熟後可將大部分的苦杏仁苷去除,使毒性減低。可將白果剝殼後泡水一小時左右再加熱食用。但成年人一般一次不要超過10粒,兒童一定不要超過5粒。5歲以下兒童禁吃。易出血和身體虛寒者也不宜用白果。
廣安市場監管提醒大家
雖然有些中草藥有治療作用
但是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不能以為有保健作用
就隨便亂用藥!
來源:浙江在線健康網、四川藥品監管
【來源:廣安市場監管】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