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相機發燒路——我從尼康鐵絲到佳能粉的蛻變

2020-12-08 從耗子胖成豬

自從2008年買了第一臺單反開燒,迄今已經10年。今天便把自己10年來的單眼相機發燒史梳理一下,算是一個階段性的總結,也供各位攝友發燒路上參考。

在剛剛學習攝影的開始,我便非常堅定的選擇尼康。因為我的第一臺相機是尼康的E4500,我表哥也玩過一陣時間的攝影,他用的是尼康D70。單位的領導也是用尼康D70。在周圍人的影響下,再加上一些大家廣為流傳的「說法」,機器還沒買,我的內心就已經被灌輸了許多偏見:

「尼康是軍工品質,佳能是塑料拖鞋」。

「尼康銳得像切割機,佳能肉得像老母雞」。

「尼康狗頭不狗,佳能便宜的鏡頭都是垃圾」。

於是,順理成章的,我的第一臺相機沒有任何猶豫就選擇了一部二手的尼康D70。與此同時,我加入了很多尼康的粉絲群,在大家「互相放毒」的影響下,我又在接下來的1~2年裡相繼購買了尼康AF24-85D、AF35mm F2D、AFS80-200mm F2.8G、AIS 50mm F1.2、AI 24mm F2.0、AI300mm F4.5……等等一堆尼康鏡頭。

耗子哥曾經的尼康「信仰」
尼康D70+af35mm F2D拍攝
D70+2485D拍攝
D70+2485D拍攝
D70+80-200mm F2.8拍攝
D70+80-200mm F2.8拍攝

一、打破偏見的EOS 450D

單位有一臺450D,配著一個18-55的套頭跟一個百微2代。雖然丟給我跟美工共同保管,但我卻一直對它嗤之以鼻。並經常給同事「布道」宣傳尼康,例如說佳能18-55是「樹脂狗頭」,450D的做工跟D70比簡直是渣渣之類……

如果按照這個路線發展下去,我或許是升級D700,再奔著D8X0而去,成為一個尼康的鐵絲。然而有一天,老闆的任務卻終結了我的「尼康信仰」。公司10年大慶,老闆決定要大搞一場,很多宣傳資料,產品圖冊都要更新。我被安排了一個任務,把公司裡幾十款產品重新拍一遍,每款產品2個角度,4個局部放大圖。為了提高效率,我把D70掛上2485D拍整體圖,而用450D加百微拍局部,雙機並用,足足拍了3~4天,人都被棚裡的2個閃光燈閃得暈頭漲腦的……

任務完成,正當我覺得可以輕鬆幾天的時候,美工找我了,講了一個「匪夷所思」的情況。我用D70拍的圖片,產品的黑色海綿部分,一拉曲線全是紅色的,而450D拍的局部圖則完全OK,沒有這個問題!

天啊!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難道我這2手淘來的寶貝D70相機壞了?趕緊拍了幾張圖片又發現不了問題,百度了大半天也沒有找到結果,最後問了一個做商攝的朋友,他一語道出真相:你影棚的燈亮度太強,產品的黑色海綿吸收光線之後發射紅外線,D70的CCD對紅外線敏感,所以拍出來都發紅。

想不到自己一直信賴的尼康D70,第一次「幹正事」就出漏子,也是從這一天起,我對佳能的450D刮目相看。

此後,我又發現佳能的450D搭配電子接環,轉接尼康AIS 50mm F1.2,AI24mm F2.0比不能測光的D70好用多了!內心的天平便更向佳能傾斜,遂有了換門的想法。

當年耗子哥使用的450D
鑑於對450D的感情,這是2013年耗子哥買的第二臺450D
450D轉接尼康AIS50拍攝

二、愛恨交織的EOS 1000D&數毛神器70-200mm F4 LIS

在被450D糾正認知之後沒多久,我就出掉了D70。又因為換了工作,公司的450D也沒機會「蹭用」了,所以決定收一臺1000D將就一下。當時我的想法很簡單,像素什麼的,我不關心,因為手頭有很多尼康卡口的手動鏡頭,只要這相機有個LV模式可以精細對焦就足矣。

與此同時,我也把尼康的自動鏡頭逐一轉手,並在2009年購買了佳能當紅的「愛死小小白」取代了尼康大鋼炮。一開始的體驗令我非常得意,因為1000D搭配70-200F4L IS,既輕便小巧,又有光學防抖,而且出片的銳度明顯比D70+AFs 80-200mm F2.8G強多了。

對於當時完全是初哥水平的我來說,銳度=畫質,沒毛病!

70-200mm F4L IS這枚鏡頭徹底打破了我原來「尼康銳,佳能肉」的印象,動搖了「尼康信仰」。而從這枚鏡頭起,我樹立了對佳能長焦鏡頭的信仰,後面燒小白兔、小綠、456L、328LII,從根源上講,都是玩ISXXB之後的「數毛虛化後遺症」

然而,這臺1000D卻又深深的傷害了我的感情,首先是才用了不到1000快門,相機的字庫就出錯了,每次使用都需要拔出電池,否則就會爆Err99錯誤。拿去佳能維修中心,工作人員大開獅子口,說要換主板,一共1300多,而這臺相機是2000塊二手收來的,顯然無法接受這麼高昂的維修費用,只好忍著。其次就是1000D搭配「愛死小小白」,近距離對焦老是對不準,非得用LV模式慢慢搞。平時拍片的時候,要是稍有點逆光,畫面發灰泛白就很厲害……畫面也顯得生硬,沒有原來尼康AFs80-200mm F2.8那麼油潤的感覺。

有段時間,我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換門換錯了。尤其是在看了無忌泡菜「朱熔劑」的「尼康D700+AI 50mm F1.2 《農村拍大戲》」的帖子,深受「毒害」,加上自己手頭一直保留多枚尼康手動鏡頭,於是又重新考慮要回歸尼康。所以有段時間,我的1000D掛著尼康背帶、轉接著尼康的AIs50mm F1.2,蔡司ZF25mm F2.8。攝友們戲稱我這種狀態是「身在佳能,心在尼康」。

耗子哥曾經的1000D
1000D搭配尼康AI24mm F2出片
1000D+70-200mmF4IS+Xpro近攝鏡拍攝
1000D+70-200mm F4LIS拍攝
佳能1000D轉接蔡司ZF25mm F2.8拍攝
佳能1000D轉接蔡司ZF25mm F2.8拍攝
1000D轉接尼康Ais 50mmF1.2拍攝

三、全畫幅的魅力——EOS 5D

正當我攢錢準備買尼康D700的時候,一個很特別的攝友出現了。他非常大方的將他的5D借給我玩一個月。但就這麼一個月,就讓我明白了幾個道理。

1、全畫幅的魅力,真是玩半畫幅無法比擬的。

2、尼康AIS 50mm F1.2這枚鏡頭確實很給力,在全畫幅機身上太棒了!

佳能5D轉接尼康AIS 50mm F1.2
佳能5D轉接尼康AI24mm F2.0拍攝
佳能5D轉接尼康AI24mm F2.0拍攝
佳能5D+EF70-200mm F4LIS拍攝

而在此後不久,又有一個朋友買了尼康D700,我也趕緊找機會蹭用了下。然而令我非常意外的是,尼康D700安裝上AIS 50mm F1.2,合焦竟然沒有提示音!(只能自己分神去盯取景框下方的小綠點)而佳能即使是最低端的1000D,搭配一個電子接環就可以實現手動頭合焦提示音的功能!

哪一天,我特別的糾結,試了又試,還是覺得很不習慣在拍攝的時候分神去看D700合焦提示的小綠點,真是太彆扭了!

罷罷罷,真是一入佳能,欲罷不能,買5D吧……

四、一代神機無敵兔——EOS 5D2

其實,我一開始是想買臺5D的,但很不幸的是我3次收2手5D,都遇到有暗病的機器。一怒之下就去廣州銳意買了一臺5D2。從1000D升級到5D2,同樣隨手一拍,出片的質量就是高很多!高光不再像450D、1000D那麼容易死白了,而高感的性能更是強出1檔多!

5D2+福倫達V90

而佳能5D2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面,一直是135系統的畫質「巔峰」,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也停止了折騰機身,轉身投入了鏡頭髮燒的陣列。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各種買買買,我的鏡頭最多的時候差不多有20多隻吧,3個乾燥箱塞得慢慢的。而且一直進進出出的買買買賣賣賣,連TS-E17L這麼冷門的鏡頭也買過。大概135系統的鏡頭,除了魚眼鏡頭我沒有買過之外,其他大部分的鏡頭類型我都玩過。但是淺嘗輒止,也沒怎麼出片,反正就一器材黨。

然而鏡頭雖然僅僅出出,有一枚鏡頭卻被我保留了下來,它就是佳能的個性標頭EF50mm F1.2L。

從D70發燒開始,我就一直偏愛標頭視角,第一枚定焦就是尼康的AF35F2D。而有了尼康Ais 50mm F1.2之後,更是做夢都想使用全畫幅搭配50mm的組合。尼康Ais50mm這枚鏡頭在我剛剛接觸攝影的前3年裡,對我的影響非常大,我大部分自己覺得滿意的圖片都是用它拍的。然而很不幸,當我遇到佳能50L之後,我喜新厭舊了……

EF50L,這是一枚不易為人理解的鏡頭,它的優點與缺點都非常突出。一開始我是奔著它F1.2比尼康銳利而買的,但隨著對攝影的學習加深,F1.2現在已經基本不用了,它的影調、灰階層次感、色彩的鮮活真是百玩不厭。擁有50L迄今已經是第7年多了,但它依然是我的掛機頭跟第一選擇。

而擁有5D2的4~5年時間裡,我按了6萬多快門,這臺機器從來沒出過任何問題。畫質牛逼,質量靠譜。正如許多攝友所說的,5D2是佳能的一代傳奇,這款機器除了對焦性能比較差之外,你很難找到它其他的缺點。而正是這臺5D2,一掃我以往對佳能1000D的一切陰影。

5D2+100L 拍攝
5D2+300mmF2.8LII拍攝
佳能5D2轉接尼康折返500mmF8拍攝
5D2+16-35LII拍攝
5D2+福倫達V90拍攝
5D2+50L拍攝
5D2+50L拍攝
5D2+135L拍攝
5D2+70-200mm F2.8L II
5D2+16-35L II拍攝
5D2+16-35L II拍攝
5D2+300mm F2.8LII八張接片
5D2+456L拍攝
5D2+70-200mm F2.8LII
5D2+70-300DO拍攝

五、退燒神器EOS 1DX

曾經,我以為我會5D2+50L一直的用下去,直到5D4面世。但隨著家裡小孩1歲多開始會走會跑之後,5D2尷尬的對焦性能便漸漸成為一塊心病。與很多5D2、6D的攝友想的一樣,有一度我甚至對單眼相機的對焦系統失去信心,認為50L F1.2這樣的鏡頭只能用LV模式搞定對焦問題。

然而在這個時候,又是一位攝友的出現改變了我的想法。他買了一臺7D2,我的50L裝上去一試,哎呀,單反的光學取景器對焦也可以這麼爽!然而圖片拷貝回家之後,看慣了5D2的畫質,還是覺得7D2的畫質接受不了。而玩過了7D2的對焦之後,再用5D2又老是提不起勁……

就在這個時候,佳能發布了5DS系列,一看,不支持「雙像素對焦」……得!不等了,入1DX吧!

我是個衝動消費的人,很快就把1DX買過來了。很幸運,我手頭的50L與這臺1DX「相處和睦」,看著「舊愛新歡」組合到一起,這才是我心中「近乎完美」的退燒組合。

在以前,我曾經迷信高級鏡頭+廉價機身=高性價比組合的說法。然而在購入1DX之後,我才深刻的理解到:「數碼時代,機身對出片的影響才是最大的」。可以說1DX徹底的改變了我的攝影思路跟風格,從慢拍擺拍的習慣轉向抓拍為主的快攝風格。

1DX+300mm F2.8LII拍攝
1DX+300mm F2.8L II接片
1DX+300mm F2.8L II拍攝
1DX+50L拍攝

其實在使用5D2,當器材黨的後期,我也一度對攝影的意義產生了懷疑。有時候看著花掉幾十萬的帳單,再看看硬碟裡跟自己毫無關聯的陌生人照片,我經常在想,我玩攝影是為了什麼?意義何在?

這個時候,女兒的出世解答了我這個難題——是的,對於普通人而言,我們拍照、攝影,就是為了記錄下自己身邊的美好時光,而我,也正式從器材黨變成拍娃黨。我現在的鏡頭只有4枚,一枚福倫達20mm手動餅乾頭、佳能的50stm、50L,還有佳能的300mm F2.8LII。而其他的鏡頭,在漫長的發燒路上,我都統統賣掉了。

只拍一個題材,只用一枚鏡頭——在堅持了2年之後,突然攝影的領悟又更進一步。

1DX+300mm F2.8LII拍攝
1DX+300mm F2.8LII拍攝
1DX+300mm F2.8LII拍攝
1DX+300mm F2.8LII拍攝
1DX+50mm F1.2L拍攝
1DX+50mm F1.2L拍攝
1DX+50mm F1.2L拍攝
1DX+50mm F1.2L拍攝
1DX+50mm F1.2L拍攝
1DX+50mm F1.8stm拍攝
1DX+50mm F1.8stm拍攝
1DX+Otus 85mm F1.4拍攝

六、狗頭不狗的EFS55-250stm與物美價廉的100D

或許你會覺得奇怪,不是已經1DX了嗎?怎麼到了最後又冒出了100D跟55-250這類入門級的玩意?情況是這樣的,我一直都有隨身帶小機器的習慣。以前的副機是1000D,中間有段時間把1000D出了換了個松下G2微單用了3年,G2完蛋之後,又淘了個450D,結果450D被親戚要走了,於是就買了臺100D。(而去年年底,我又把100D換成80D)

但是在這裡,還是要為佳能的100D、55-250stm點個大大的贊。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講講100D,這個機器的做工不僅比1000D好,比450D都強多了!而且屏幕的質量也非常好,還支持觸控螢幕,在很多時候,我把相機裝上三腳架,使用LV模式手指輕輕摸一下對焦點,相機就拍攝了。拍產品之類,效率非常高!而EFS55-250stm這枚鏡頭,我在論壇,QQ群多次安利,可以大膽的說,這枚鏡頭是佳能性價比最變態的產品!千元不到的價格,銳度、畫質無可挑剔。(懷疑它素質的,你可以拿個長焦拍個滿月來PK下)

不多廢話,直接放圖:

100D+55-250stm拍攝
100D+55-250stm拍攝
100D+55-250stm拍攝

七、我現在的器材如下:

半畫幅系統:

80D+EFS 18-135USM+PZ-E1電動變焦器

全畫幅系統:

1DX+50L+50stm+300LII+福倫達V20

腳架:捷信1544T+RRS 30pro

閃光燈:EX580 II、EX270各一隻

八、總結:

1、器材不是越貴越好,要結合你的題材來。例如開閃拍靜物,100D、80D比1DX好用多了。

2、選擇對的器材,能讓你的出片率大增。例如我升級了5D2、升級了1DX,每一次升級都能提高出片的質量。

3、鏡頭不要買太多,非職業的用戶,你最常用的鏡頭不會超過3隻。

4、經濟承受得起的情況下,買儘可能好的機身,200D、6D一代這類對焦系統沒幾個點的,就算了,體驗很糟糕。起步建議從800D、6D2起。

5、新人不要貪便宜去買2手貨,特別是機身。這塊市場水很深,你不懂的……

6、新人不要迷信網絡的器材評測的分數,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能在不作弊的情況下,讓50L的實拍片碾壓50stm,也能讓50L敗給50stm。

相關焦點

  • 解決尼康黃、佳能粉、索尼綠、富士紅的辦法:相機內設與後期調色
    網際網路時代,攝影愛好者大都喜歡在網上瀏覽和攝影相關的內容,在這個人人都是內容生產者的時代,你經常會在各種內容交流平臺上看到類似「尼康黃,佳能粉,索尼綠,富士紅」的爭論,這往往會讓剛接觸相機或者準備購置一款相機開始入門的你不知所措,好奇到底不同品牌的相機拍的照片色彩表現上有什麼不同,或者擔心自己手上的相機拍的照片會不會存在偏色問題
  • 大多數人的選擇 佳能、尼康入門單反推薦
    1EOS唯一彩色機型  (中關村在線數碼影像導購類文章)作為單眼相機行業當之無愧的霸主,佳能和尼康是絕大多數消費者在選購單眼相機時的第一選擇。而在入門級單反領域,這種情況就更加明顯了。
  • 全畫幅微單時代 2018年哪些相機值得買?(全文)_佳能 EOS R_數碼...
    2018年已經接近尾聲,今年也不會再有重磅級相機新品發布。2018年對於相機行業是非常重要的一年,今年是微單相機誕生十周年,也是微單相機大量爆發的一年。全年共有16款微單相機發布,其中包含六款全畫幅微單相機。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在2018年,都有哪些適合購買的產品,值得我們關注。
  • 為何獨愛尼康?太空人在太空用什麼相機
    2005年,發現者號太空梭又送上了以尼康F5為基礎的數位相機以及SB-800閃光燈,並且成功的完成艙外活動拍攝。    2008年,NASA購買了6臺尼康D2XS,三支12-24mmm f/4G鏡頭、三支10.5mm f/2.8鏡頭和SB-800閃光燈。
  • 尼康D3400是一臺怎樣的相機?
    目前的日係數碼單眼相機中我們經常能夠見到的相機品牌只有,佳能,尼康和賓得。索尼早在若干年前就已不再生產單眼相機轉而著重對無反相機的研發。下面我們談談尼康D3400是一臺怎樣的相機。我們來看看它的參數,上市日期2016年8月,機身尺寸:124 x 98 x 76 mm,機身重量:395g。它很小很輕,可以用袖珍來形容。 傳感器為,2400萬的APS-C畫幅無低通濾鏡傳感器。這組數據讓人感到有點兒驚喜。
  • 尼康D3400相機評論
    綜合:非常好的同類產品的照片質量以及足以捕捉孩子和寵物的性能使尼康D3400成為第一個dSLR的堅實選擇。在尼康D3300一直以來,我去到一個便宜的數碼單反推薦,但兩年後,它通常是時間就打油漆的一件新外套上的消費產品。
  • 以技術為先 細數15年最重要的15臺相機(全文)_佳能 70D_數碼影像...
    至於數碼單眼相機在尼康D1出現之前怎麼看都是拼湊出來的產品,所以說我們認為具備實用價值的數位相機歷史大概就是15年。    2005年是整個影像圈歷史上值得銘記的一刻,因為這一年發布了一款最具意義的產品,那就是佳能5D,佳能5D直接將全畫幅相機的價位從5萬元這個段拉低到2萬元之內。
  • 7月無反相機銷量排行 索尼輸給了佳能
    5月6日到7月22日銷量對比(紅線佳能,綠線索尼,紫線奧林巴斯)    上面這張圖片是日本地區的從5月6日到7月22日,每一周的無反相機銷量變化,紅色線代表佳能,綠色線代表索尼,紫色線代表奧林巴斯達到7月22日這周,索尼拍到了第一,奧林巴斯第二,佳能第三,當然這些都是日本地區的無反相機銷量排行。
  • 2020年最佳全畫幅相機:10款專業級數碼單眼相機和無反光鏡相機
    1.尼康Z6尼康數碼單眼相機的所有優點以及頂級技術尼康的Z6是尼康Z系統中兩款相機中的第一款,雖然它不再是最新的型號,但仍在我們最好的全畫幅相機列表中排名第一。堅固的傳感器加上有效的圖像穩定功能,加上漂亮的EVF,出色的操控性,出色的自動對焦性能和出色的響應能力,構成了這款相機令人愉悅使用的關鍵。尼康允許您通過FTZ適配器使用F卡口鏡頭這一事實也使從DSLR到無反光鏡的旅程相對輕鬆(如果您已經建立了一系列鏡頭)。就像您看到的一樣,但是現金緊張嗎?24MP尼康Z6(位置1)值得您關注。
  • 從光學設計解析佳能、尼康、適馬、蔡司各款「明星鏡頭」
    Sorry我的各位攝影粉,最近爆發了一般聊了很多PC的內容,看起來好像有點冷落大家了,這主要因為最近攝影圈比較平淡,手裡也沒有什麼新貨可以跟大家分享。不過別慌,我發現可能是我自己跑太快,倒是有很多朋友問我佳能35mm F1.4L II的事兒,那麼今天就來給大家簡要地分析一下,這顆被很多愛好者冠以「最強35mm」的鏡頭到底神奇在哪。
  • 佳能R5相機與RF兩款鏡頭的問世說明了什麼?
    一時間,佳能與索尼的粉絲又為了「孰強孰弱」的話題吵得不可開交……不過耗子哥認為佳能在2020年2月發布的這幾款新品,其意義並不僅僅是與索尼「爭鋒」,更大的看點是在於佳能EOS R系統的新動向可能對現有相機圈形成新的「洗牌效應」。
  • 2019年拍攝V-log(視頻博客)的10個最佳相機
    v-log的10大最佳相機索尼a6500佳能6D Mark II佳能PowerShot G7 X Mark II佳能Rebel T7i富士X-T20尼康D5600尼康D7500松下GH5索尼a7R III索尼RX100 VIV-log的最佳相機雖然博主將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相機,這裡是我們的博客的首選。
  • 索尼35F1.4GM不忘初心回歸微單設計本質,佳能尼康仍然傻大黑粗
    要知道在當年單反時代佳能、尼康根本就不睜眼看索尼,那個時候索尼在單反上雖然也有很優秀的機身和鏡頭,但無奈佳能尼康用戶群體過於龐大,就算是用出三頭六臂之力也是無力回天,那麼在單反上幹不過不如換一塊天空,這時索尼看中了小型化全幅相機市場存在巨大空白。
  • 微單相機新紀元 詳解尼康全畫幅微單系統
    對於微單相機而言,第一臺微單相機由松下發布於2008年,隨後奧林巴斯、三星、索尼等紛紛跟上。第一臺APS-C畫幅微單由三星發布於2010年,隨後索尼、富士、佳能等紛紛跟上。但是第一臺全畫幅微單發布於2013年,五年後伴隨著三代索尼全畫幅微單發布,我們終於才迎來了尼康的全畫幅微單。
  • 尼康全畫幅的無反光鏡相機:在無鏡面,它能與索尼抗衡!
    尼康全畫幅的無反光鏡相機:在無鏡面,它能與索尼抗衡!尼康出了全新款的全畫幅的無反光鏡相機,力求在專業攝影市場上與索尼相抗衡。該公司表示,新款尼康Z7和Z6設備將配備新鏡頭和鏡頭卡口,並且比目前的專業級相機更輕。
  • 購買第一臺相機之前 你需要了解這十二個問題_佳能 EOS RP套機(FR...
    索尼A9和尼康D3500都是2400萬像素,但是價格相差近10倍    像素只是反映相機的解析度大小,很多商家喜歡把像素表在顯著位置,其實有一定的誘導作用。    目前常見的單反品牌有:佳能、尼康、賓得    目前常見的全畫幅微單品牌有:索尼、佳能、尼康、松下    目前常見的APS-C微單品牌有:索尼、佳能、尼康、富士、松下、奧林巴斯    目前常見的大底卡片機品牌:佳能、索尼、富士、理光、松下
  • 大亂逗年終大特輯 相機究竟哪家強?(全文)_尼康 D810_數碼影像評測...
    而經過一番選擇後,下面我們先來公布一下站到決賽賽場的選手:    畫質黨(高像素、寬容度):尼康D810    性能黨(對焦連拍強):佳能EOS 7D Mark II    情懷黨(長得漂亮、操控爽):富士X-T1    便攜黨
  • 老司機才用過 盤點被時代遺棄的相機技術(全文)_佳能數位相機_數碼...
    ,只是把原來人臉識別精準到了人的眼睛;我們所說的這個技術,主要是源自於佳能,這個技術最早出現於80年代,真正被人們熟知是1992年推出的EOS 5,在這臺相機上,佳能把這個功能作為EOS 5的重要技術大力推廣。
  • 將CMOS移到機身外,尼康D850被改造成天文相機
    近日,國外一家公司成功的將一臺普通尼康D850改裝為天文攝影專用相機,這臺相機已經開始銷售,價格為4950美元,比普通D850貴出了1650美元左右。為了有效散熱,他們將CMOS從機身內移到了外部。該公司表示:我們將CMOS移出,並專門製作了冷卻模塊。
  • 還真的是佳能EOS Ra!天文版數位相機了解一下
    【PConline 資訊】提到星空攝影專用數位相機,我們可能會首先想到許多年前的尼康單反D810a。但即便是尼康,在D810之後也再沒有推出新款「D850a」這樣的單眼相機。而今天,我們竟然聽到了另一個相機巨頭要推出天文版全畫幅數位相機——佳能EOS Ra,馬上就要正式和我們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