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35F1.4GM不忘初心回歸微單設計本質,佳能尼康仍然傻大黑粗

2021-01-20 大魚小魚看世界

就在昨天索尼正式對外發布全新35F1.4GM大師鏡頭,這枚鏡頭的發布宣告35這個焦段迎來重大更新,較之早前的索蔡35F.14來說35GM更加小巧輕便,鏡頭整體重量為524g,鏡頭口徑為67mm,鏡身尺寸為96mmx76mm。

通過上面參數可以看出,索尼35GM整體來說非常小巧,用戶可以一手掌握。即日起即可訂購,售價$1,400美元(約合¥9,500元),將於2021年2月中旬上市發售。

從索尼鏡頭設計理念上來看一直秉承著微單的設計理念,這點非常難得。要知道在當年單反時代佳能、尼康根本就不睜眼看索尼,那個時候索尼在單反上雖然也有很優秀的機身和鏡頭,但無奈佳能尼康用戶群體過於龐大,就算是用出三頭六臂之力也是無力回天,那麼在單反上幹不過不如換一塊天空,這時索尼看中了小型化全幅相機市場存在巨大空白。

2013年11月索尼正式對外發布第一代A7全畫幅微單相機正式吹響了微單數碼時代號角,憑藉強大的自動對焦、AF眼控功能、用戶可以選擇對焦點大小以及區域對焦等先進對方方式,具備1080 50P視頻拍攝能力,並且支持4K視頻錄製等等。從這些參數中可以想像到那時候可以把參數做到如此之強並且塞入這麼小的機身內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而索尼當初也打著微型全畫幅相機的賣點發展到了目前A7R4,每一代機身都做得非常小巧,雖然犧牲了一些握持感但對小型化的發展理念一直保持至今實屬難得。

相反再去看看佳能和尼康,這個在單反時代的巨頭至今仍然保持著傻大黑粗的設計理念,例如佳能尼康機身全部都有一塊肩屏,這個東西仿佛大清帝國的小辮子,就算是革命了,但是辮子還是沒有割,其實微單時代用戶更多關注的是液晶屏,所有的參數都可以通過這塊屏幕進行修改,這個肩屏在實際應用中顯得真的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鏡頭方面也是沿用單反時代的設計理念,最具代表性的是佳能RF28-70F2.0、RF85F1.2、(佳能雖然70-200採用了外變焦設計,但這種極端的小型化處理並不是所有用戶都喜歡的,而且這種設計理念貫穿了佳能更多的鏡頭)尼康Z50F1.2、各個都是又大又粗,真的是放飛自我了。

其實產品大小設計與用戶群體有一定關係,索尼更看中小型化輕便且可以有更高的畫質,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去使用,佳能與尼康則更偏重手感與單反時代的用戶,需要照顧到從單反過度到微單的用戶給他們相似單反時代的手感與操作體驗,索尼則沒有這些包袱反而會更加輕鬆。

最後補充一點索尼雖然一直在小型化微單設計理念上走得非常穩健,但也有一些不足,例如握持感沒有佳能尼康好,防抖技術受到機身尺寸限制並無太多亮點,相對更寬大機身的佳能來說,防抖技術索尼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天下沒有任何一臺機器是完美的,否則廠商還怎麼吃飯呢?用好手裡的設備拍出自己喜歡的作品那麼他就是你的最佳搭檔。

相關焦點

  • 微單相機新紀元 詳解尼康全畫幅微單系統
    對於微單相機而言,第一臺微單相機由松下發布於2008年,隨後奧林巴斯、三星、索尼等紛紛跟上。第一臺APS-C畫幅微單由三星發布於2010年,隨後索尼、富士、佳能等紛紛跟上。但是第一臺全畫幅微單發布於2013年,五年後伴隨著三代索尼全畫幅微單發布,我們終於才迎來了尼康的全畫幅微單。
  • 隔空大亂鬥 聊一聊四大全幅微單系統誰更強(全文)_佳能 EOS RP...
    你買了索尼機身還能按個佳能鏡頭不成?在微單時代,轉接還真成了非主流解決方案。所以各家賣鏡頭似乎不僅是個副業,例如佳能EF鏡頭似乎還成了一門主營業務。佳能RF鏡頭目前也是幾家裡最香的系列,不僅有RF50mm f/1.2這樣的素質神頭,而且將發布的70-200mm f/2.8看體積絕對是黑科技。
  • 索尼微單相機發展史再到專業性設計,依然與競品存在差異
    近些年來索尼微單已經從默默無聞轉變為行業主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索尼品牌作為自己的主力相機,索尼憑藉自己一己之力愣是將前輩不被看好的微單市場扭轉了方向,要知道在單反時代索尼在尼康、佳能,面前幾乎是沒有還手之地,只能默默的研發,但是這樣的開發幾乎看不到希望,不可能撼動其他品牌絕對地位
  • 隔空大亂鬥 聊一聊四大全幅微單系統誰更強
    你買了索尼機身還能按個佳能鏡頭不成?在微單時代,轉接還真成了非主流解決方案。所以各家賣鏡頭似乎不僅是個副業,例如佳能EF鏡頭似乎還成了一門主營業務。佳能RF鏡頭目前也是幾家裡最香的系列,不僅有RF50mm f/1.2這樣的素質神頭,而且將發布的70-200mm f/2.8看體積絕對是黑科技。
  • 三款便攜廣角鏡頭大橫評_佳能 EF 16-35mm f/4L IS...
    既然都喜歡拍風光,那怎能不聊聊廣角鏡頭呢?這可是風光攝影最基本的配置啊。於是,為了滿足各位風光黨的「器材欲」,我們集齊了佳能、尼康、索尼三家的16-35mm F4鏡頭,給各位讀者帶來一場廣角大橫評!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尼康AF-S 16-35mm f/4G ED VR以及索尼FE 16-35mm F4 ZA OSS的便攜性如何呢?擺一起比比看就知道了~
  • 擊穿全畫幅價格底線 佳能EOS RP微單相機速評(全文)_佳能 EOS RP...
    尼康D850發布時筆者說過,這是當時最全能的單反,但是接近3萬元的售價,哪怕是專業攝影師可能也只能用到其中的2萬塊。反觀佳能EOS RP,售價僅有8780元(海外售價折算),但是每一分錢,都不會被浪費。    佳能EOS RP,讓入門全畫幅相機上市價格突破萬元,而相機銷售中價格是最大的購買影響因素,因此EOS RP,很可能是今年賣得最好的一臺全畫幅微單相機。
  • 佳能R5相機與RF兩款鏡頭的問世說明了什麼?
    隨著2月12號佳能官方正式發布RF24-105mm f/4.0-7.1 IS stm鏡頭,並在2月13號官方宣布開發EOS R5微單相機、RF100-500mm f/4.5-7.1 L IS USM鏡頭之後,在各大攝影網絡平臺上引發了熱議。
  • 7月無反相機銷量排行 索尼輸給了佳能
    不出意外的,第一名仍然是佳能,再次讓索尼排在了第二名,只不過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非常微小了。從圖上可以看到,佳能在5月份和6月份的銷量都非常出色,而且力壓索尼和奧林巴斯兩個品牌。索尼也在這段時間一直區局第二名。    不過從6月中旬開始,索尼的漲勢非常兇猛,並且在6月底的時候成功反超佳能,來到銷量的第一名,雖然期間佳能反超過索尼一次,但是索尼的漲勢仍然非常明顯。7月15日之後,奧林巴斯在日本地區的銷量也開始逐步超過佳能。
  • 盤點佳能7大良心鏡頭
    同時也完全繼承了佳能傳統長焦鏡頭在銳度和防抖上的優勢。因此,在這個價位的副廠70-300鏡頭幾乎只剩下了「金屬屁股」「傻大黑粗重」這樣的特點了……作為本文推薦的第一隻EF-S半幅鏡頭,筆者認為無論從拍攝題材拓展,還是性能,解析力等,55-250 STM已經做到很高的水準。性能評分:9分,請不要懷疑來自佳能的長焦鏡頭!
  • 索尼FE 12-24mm F2.8等燈泡頭和魚眼鏡頭的福音——內置濾鏡!
    比如索尼最新推出的索尼FE 12-24mm F2.8 GM,這類大燈泡頭使用前置濾鏡的體積會很大,攜帶不方便,卡色推出的索尼內置濾鏡小小的體積,就能通用這類型的大燈泡頭或其他魚眼鏡頭,更能保護CMOS。下面來看看攝影師詹姆斯的真實試用評測:01內置濾鏡適用什麼鏡頭?
  • 全畫幅微單時代 2018年哪些相機值得買?(全文)_佳能 EOS R_數碼...
    2018年共有四個品牌發布了六款全畫幅微單,除了松下S1/S1R需要等到明年春季才能上市之外,其他四款全畫幅微單都已經上市,上市時間分別是:3月份上市的A7M3,9月上市的尼康Z7,10月初上市的佳能EOS R和11月上市的尼康Z6。不僅如此,如今全畫幅微單大量發布,新品上市後老產品的價格也有所下降;因此在2018年,值得購買的全畫幅微單非常多。
  • 風光攝影的必備武器 佳能廣角鏡頭的進化史_佳能 RF 15-35mm f/2.8...
    就好比,尼康在1960年推出了NIKKOR-H Auto 2.8cm f/3.5,這枚鏡頭同樣是尼康歷史上最重要的鏡頭之一。    因為傳統光學結構,大多是為了解決50mm-135mm的光學設計而誕生的,而到了28mm以下時,鏡頭的球面像差、慧差和散光現象,往往難以得到很好解決,特別是大光圈廣角鏡頭,需要使用大尺寸的非球面鏡片進行校正。這還只是定焦鏡頭,如果到了變焦鏡頭,前後移動的鏡片組,是光學設計上的噩夢。    1974年,佳能發布了FD24mm f/1.4 S.S.C.
  • 佳能16-35mm f/2.8L II/III畫質對比
    不戴遮光罩的樣子對比,16-35/2.8L III明顯比II代粗了一圈長了一截,鏡身也不再有明顯的收腰設計,整體的體積控制還是做出了比較大的讓步。就先這麼進行對比測試吧,在索尼那邊16-35/2.8GM上市發布之後,應該會做一次超廣變焦類的大橫評,到時候大家可以繼續關注佳能的這支16-35/2.8L III究竟在大家的產品序列當中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 體積是關鍵 編輯教你選單反還是選微單
    其實對於微單相機來說對焦一直都是一個大難題,絕大多數微單系統沒有獨立的測距模塊(除去佳能EOS M、尼康1),只能通過緩慢的反差對焦來循環往復1不斷檢測是否合焦,對焦速度自然不可能讓人滿意。所以說無論微單相機號稱自己擁有什麼樣子的海量對焦點,其對焦速度都是一個極其原始的水平。
  • 輕量化全畫幅標變 索尼SEL24105G評測
    EF卡口 適馬卡口/索尼卡口/尼康卡口/佳能卡口  變焦方式 伸縮式變焦 伸縮式變焦 索尼SEL24105G正面側面  此前曾有很多人說,微單鏡頭最本質的目的就是要小巧,但從索尼推出的G大師鏡頭來看,似乎並沒有遵循這個規則,畢竟索尼是為了保證極致的畫質。
  • 解讀CP+2019 看各廠商如何應對全幅浪潮(全文)_佳能 EOS RP_數碼...
    從2018年下半年至今,短短半年時間,尼康、佳能、松下三家廠商先後投入了全幅微單的懷抱,加上索尼,形成了四強爭霸的局面。專業的性能、巨大的機身、相對較高的價位,是松下全幅微單的特色    最後要說松下,與佳能、尼康、索尼不同,松下此前一直專精於M43畫幅,從未推出過全幅機型,這也讓松下的S1/S1R成為了這次CP+最熱門的產品,現場體驗區每天都排著長隊
  • 高畫質無色散 索尼G大師SEL100400GM評測
    索尼全畫幅微單A9評測》查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我們本次評測的主角:索尼FE 100-400mm F4.5-5.6 GM OSS鏡頭。其實這和當前體育攝影以及生態攝影的興起也不無關係,這兩種題材的拍攝對器材和鏡頭的要求都比較高,無論是機身的連拍速度還是鏡頭的焦段都有著特別的要求。索尼此次就是直奔這個目標,意圖在CN一統天下的這個局面中找出一條新的出路。本次我們來看看索尼這支鏡頭的綜合表現到底是否能夠滿足專業攝影的需求。
  • 解讀CP+2019 看各廠商如何應對全幅浪潮_佳能 EOS RP_數碼影像評測...
    從2018年下半年至今,短短半年時間,尼康、佳能、松下三家廠商先後投入了全幅微單的懷抱,加上索尼,形成了四強爭霸的局面。專業的性能、巨大的機身、相對較高的價位,是松下全幅微單的特色    最後要說松下,與佳能、尼康、索尼不同,松下此前一直專精於M43畫幅,從未推出過全幅機型,這也讓松下的S1/S1R成為了這次CP+最熱門的產品,現場體驗區每天都排著長隊
  • 索尼A7C微單評測:入門級全畫幅,是真香還是解毒?
    隨著索尼A7S3微單相機的推出,索尼再次證明它在全畫幅無反相機領域佔據著霸主地位。雖然佳能、尼康、富士等競品也有著不俗的表現,但從整體性能或者市場反應來看,索尼的地位還是沒人能撼動。不過說到APS-C,也就是所謂的殘幅相機,索尼能不能佔據頭把交椅就存在疑問了。
  • 次世代專業微單鏡 索尼FE 50mm F1.4評測
    索尼公司近兩年來先後推出了Distagon T* FE 35mm F1.4 ZA、三款G大師鏡頭FE 24-70mm F2.8 GM、FE 70-200mm F2.8 GM OSS和FE 85mm F1.4 GM,這些專業級別鏡頭產品顯著提升了索尼FE卡口全畫幅微單™系統的專業性,也有越來越多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轉向了該系統,專業拍攝也不再僅僅是高端數碼單眼相機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