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索尼正式對外發布全新35F1.4GM大師鏡頭,這枚鏡頭的發布宣告35這個焦段迎來重大更新,較之早前的索蔡35F.14來說35GM更加小巧輕便,鏡頭整體重量為524g,鏡頭口徑為67mm,鏡身尺寸為96mmx76mm。
通過上面參數可以看出,索尼35GM整體來說非常小巧,用戶可以一手掌握。即日起即可訂購,售價$1,400美元(約合¥9,500元),將於2021年2月中旬上市發售。
從索尼鏡頭設計理念上來看一直秉承著微單的設計理念,這點非常難得。要知道在當年單反時代佳能、尼康根本就不睜眼看索尼,那個時候索尼在單反上雖然也有很優秀的機身和鏡頭,但無奈佳能尼康用戶群體過於龐大,就算是用出三頭六臂之力也是無力回天,那麼在單反上幹不過不如換一塊天空,這時索尼看中了小型化全幅相機市場存在巨大空白。
2013年11月索尼正式對外發布第一代A7全畫幅微單相機正式吹響了微單數碼時代號角,憑藉強大的自動對焦、AF眼控功能、用戶可以選擇對焦點大小以及區域對焦等先進對方方式,具備1080 50P視頻拍攝能力,並且支持4K視頻錄製等等。從這些參數中可以想像到那時候可以把參數做到如此之強並且塞入這麼小的機身內是多麼不容易的一件事,而索尼當初也打著微型全畫幅相機的賣點發展到了目前A7R4,每一代機身都做得非常小巧,雖然犧牲了一些握持感但對小型化的發展理念一直保持至今實屬難得。
相反再去看看佳能和尼康,這個在單反時代的巨頭至今仍然保持著傻大黑粗的設計理念,例如佳能尼康機身全部都有一塊肩屏,這個東西仿佛大清帝國的小辮子,就算是革命了,但是辮子還是沒有割,其實微單時代用戶更多關注的是液晶屏,所有的參數都可以通過這塊屏幕進行修改,這個肩屏在實際應用中顯得真的就沒有那麼重要了。
鏡頭方面也是沿用單反時代的設計理念,最具代表性的是佳能RF28-70F2.0、RF85F1.2、(佳能雖然70-200採用了外變焦設計,但這種極端的小型化處理並不是所有用戶都喜歡的,而且這種設計理念貫穿了佳能更多的鏡頭)尼康Z50F1.2、各個都是又大又粗,真的是放飛自我了。
其實產品大小設計與用戶群體有一定關係,索尼更看中小型化輕便且可以有更高的畫質,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去使用,佳能與尼康則更偏重手感與單反時代的用戶,需要照顧到從單反過度到微單的用戶給他們相似單反時代的手感與操作體驗,索尼則沒有這些包袱反而會更加輕鬆。
最後補充一點索尼雖然一直在小型化微單設計理念上走得非常穩健,但也有一些不足,例如握持感沒有佳能尼康好,防抖技術受到機身尺寸限制並無太多亮點,相對更寬大機身的佳能來說,防抖技術索尼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天下沒有任何一臺機器是完美的,否則廠商還怎麼吃飯呢?用好手裡的設備拍出自己喜歡的作品那麼他就是你的最佳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