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花屬於肉質植物,喜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環境,雖然是短日照植物,但是需要擺放於通風良好的散射陽光下養護,長期養在室內通風不良、相對潮溼的環境下很容易長白粉蝨、蚧殼蟲之類的刺吸性害蟲,不僅危害盆栽植物的生長而且繁殖速度極快,具有傳染性。
高溫高溼的夏季,是長壽花最容易長白粉蝨的季節:
白粉蝨也叫溫室白粉蝨、小白娥,它屬於體型微小的植食刺吸性害蟲,除了在盆栽植物上寄生生長,它也是蔬菜以及園林綠化常見的病蟲害。
其主要危害是吸食植物的汁液,導致植物葉片發黃,甚至萎蔫,同時其排洩物與植物傷口滲出的糖分混合後還會引發煙煤病以及真菌和黴菌感染等其它問題,加上其繁殖速度快、具有傳播性,需要及時將其隔離,並噴施白粉蝨專用藥劑噻嗪酮(撲蝨靈)、吡蟲啉等進行殺蟲處理。

長壽花感染白粉蝨的處理辦法:
①及時進行隔離:
在家裡盆栽植物養殖數量比較多的情況下,其中一盆盆栽植物正處於病蟲害爆發期時,需要與其它盆栽及時隔離,以免交叉感染。
②噴施專用殺蟲劑:
雖然盆栽植物的病蟲害防治有很多偏方,但對於病蟲害爆發期而且明知繁殖能力強、具有傳染性的病蟲害,建議大家不要濫用偏方,第一時間採用專用藥劑可有效避免蟲害爆發和反覆,因為白粉蝨在初發期,治癒和抑制效果更好。針對白粉蝨,可使用撲蝨靈或吡蟲啉進行控制,葉片正反面都要噴到,每間隔一周後可重複用藥1-2次,殺蟲更徹底。而且對於長壽花這種分枝能力較強的盆栽植物,將發病的葉片全部剪掉以後再施藥,效果會更好。
③改變養殖環境:
盆栽植物產生病蟲害,屬於對不適宜的養殖環境做出的正常反應,需要及時進行調整。施藥以後如果不改變養殖環境,很可能治標不治本。所以施藥後可將長壽花放在相對敞亮而且通風良好的散光環境下養護,日常打理注意控制好溼度,提供適宜的養殖環境有利於其快速恢復健康。
盆栽植物長蟲子,越早處理治癒的效果越好,因為像白粉蝨、蚧殼蟲、蚜蟲之類的害蟲,不僅繁殖速度快、而且繁殖能力驚人,觀望只會錯過最佳防治時機!
本文配圖來源於網絡,希望我的分享能幫助到大家!如果您也是個園藝愛好者,歡迎關注一下,大家一起來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