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模型-第一曲線:從更高維度看生命周期

2021-01-09 騰訊網

蘇老夫子已等你多時 ,

點擊「蘇老夫子」藍色字樣可快速關注

你打開了蘇老夫子的第449篇文章

這是2019年6月我的第18篇原創文章

文 | 蘇老夫子

今天參加了混沌大學線下課程,用了4個小時學習了第一曲線這個模型。

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一個產品,一個品牌,乃至一個人的發展,其實都是有其周期性的。而這個周期性有規律嗎?背後的思考框架又是什麼呢?第一曲線或許能夠幫你找到答案。

關鍵思考模型的價值?

今天我們50多人聚在一起學習,大家聊著各種企業及個人的發展。當沒有一個共同語言的時候,大家的交流就會變得很混亂,有點類似七大姑八大姨給你的各種建議,而當我們一個共同思維模型,並且這個模型是普世的,大家的思考就會在同一個維度,也會更加清晰。

而當我們遇到類似問題的時候,也能夠立馬調出我們的思維模型,從而快速地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

第一曲線是什麼?

第一曲線反應的是一個事物的生命周期,從誕生、發展、到到衰亡的整個階段。

第一曲線有什麼特點?

1條線,2個點,3個階段。

一條線就是這個有點歪的S曲線。

2個點就是破局點和極限點(失速點)。因為種種原因,這個事物必然迎來衰退期。

我們看到的柯達相機、若基亞手機等,這是經歷了這一個個階段

一、在初創階段,我們往往經歷著欺騙性失望

我們很多產品都是處在這個階段,而且很多人也都是在這個階段就直接死掉或放棄了。

而想要進入發展階段,這需要有一個突破點。這也是我們苦苦追求的。在市面上,我們總會覺得怎麼一夜之間突然冒出了一個車很厲害的產品出來,然後就直接橫掃各個市場,其實他們在苦苦掙扎,在突破點的衝破前期,你不知道罷了。

比如抖音的發展在爆發前期一直都是默默無聞的,甚至整體的資源配備都是很一般的。而剛開始的產品效果還遠不如火山小視頻。

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苦苦掙扎,同時我們更關心的是,我是否衝出了突破點,我該如何突破破局點?

這個內容水太深,我們重點關注兩個小點:真需求和好產品。

你這個產品是否是用戶真正需要的,這個產品在各個維度是否足夠好?

關於需求的判斷,這個很有挑戰,每一個創造產品的人一定都會認為自己的產品是有需求。甚至是會產生不理智的判斷。

這也是我們下午產生質疑最多的問題。而對於被質問者,他們通常會表現出較強烈的反駁,但依據往往都是簡單而感性的描述。在具體事實和數據上都相對匱乏。

在分享中,判斷是否是需求有一種方式就是,一開始你的產品可能不是最好的,甚至還會有些功能的缺陷,但用戶依然會為你的產品買單,一邊罵著你的產品,一邊在使用,甚至還推薦給其他夥伴。如果是這樣,你的需求可能就是真需求。

而在判斷需求階段,往往不建議一下子就直接進行大量的營銷活動。因為加入太多的營銷,這時候用戶的加入可能不是真的有所需求,而只是因為你投入了紅包的吸引。還會吸引來很多根本不是你產品的用戶,而這些用戶的數據也可能會影響你產品的判斷。

比如頭條春節推出多閃APP,這定位是90後,甚至95後或00後。而為了更好地拉新,他們每天用了大量的活動吸引用戶。這時候各個年齡層的人都註冊了,只是當活動結束之後,這個APP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能產生真正的需求,於是就都卸載了。

也因此,在初創階段,要能夠耐得住寂寞,用心打磨產品。同時還可以通過真需求和好產品兩個維度來判斷破局點。

二、到了發展階段,就需要在團隊組織和管理上快速發力

這就有點類似,當年改革開放在深圳發展不錯,衝出了突破點。這種模式和做法被證實是可行的,這時候競爭之間比拼的就是效率。

比如當年外賣之間的PK,餓了麼、美團、百度糯米等。這個模式都被證實是可行的,而誰能夠在更快的時間內搶佔先機,誰就能活動更多的優勢。而在這個階段,像美團的王興、王慧文等人,他們都有多年的創業經歷了,於是就能夠很快地發展,兩個月攻下幾十個城市。

而餓了麼的張旭豪,因為在大學裡就開始創業,沒有管過超過200人以上的團隊,他的團隊管理就往往跟不上了。

所以,在這個階段,當判斷已經突破點後,最快速的方式就是調動更多的資源迅速跑馬圈地。

三、衰退期

事物的輝煌很難一直持續下去,難免會走下坡路。像今日頭條,如果這是這個APP,其實在這兩年的增速已經明顯放緩了,趨於平穩。而這日頭條這家企業並沒有衰退,反而還是在快速的發展過程中。

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已經提前做好布局,在衰退期來臨之前,早早地做好了第二曲線的準備。就是短視頻,比如抖音,同時海外產品也在不斷發力,最後就產生了持續快速增長。近三年廣告收入都是以2-3倍的方式在增長。

這個模型對於企業適用,對於個人的職場發展也一樣適用。你的突破點找到了嗎?你的價值是否足夠高?是否是企業高度需求的呢?

而當你突破了破局點之後,你有改如何把握這個黃金階段,讓自己得到更快速的發展。同時又能在極限點到來之前,就提前做好新的增值模式呢?

有些宏觀和抽象。但沒關係,我們既要能夠站在更高維度看自己,同時也能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中。

思考:

你或你的企業正處在什麼什麼階段?你的判斷依據是什麼?

相關焦點

  • TalkingData高鐸:解讀遊戲生命周期曲線模型
    TalkingData 副總裁高鐸在此次峰會上與現場嘉賓們解讀了《遊戲生命周期曲線模型》和最新的行業觀點。下面與讀者們分享TalkingData總結出的四種生命曲線與健康度模型。穩定期(≥12個月) 挖掘穩定用戶和忠誠用戶價值,為其提供優質產品體驗和客戶服務,保證遊戲穩健運轉,最大化提升遊戲產品生命周期。那麼強運營M曲線,從「遊戲類型"、"遊戲題材"、"美術風格"這三個維度來看,分別在哪些領域的健康度更高呢?(ps:什麼是健康度?
  • 如何利用留存率曲線計算APP的用戶生命周期?
    超群兄無論是工作上還是家庭中,都是勞模姐本人啊~ 打娃一出生,就開始帶著他看注會,考司法,還要各種研究留存、新增、促活。。。閒話少敘,今天分享的話題是:如何通過留存率曲線計算APP的用戶生命周期?這篇文章所講到的用戶生命周期已經在多家網際網路公司中流傳,尤其是有IPO需求的公司,爭先恐後的尋找這份材料。
  • 從Gartner曲線看百度如何穿越技術生命周期
    全球權威的技術諮詢機構Gartner公司曾提出著名的Gartner曲線。Gartner曲線認為,技術跟人一樣,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項技術從胚胎萌芽,到茁壯成長劃分為5個不同的時期,分別是「技術誕生期」、 「期望過高期」、 「泡沫幻滅期」、 「緩慢爬坡期」、 「穩步增長期」。
  • 人生的「第一曲線」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丨王智遠「很多人之所以沒有找到第一曲線,是因為他們還不知道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現實中我遇到很多的朋友,他們和我反饋,「不想上班」,「想創業」,但自己還沒有金錢資本的投入,我詢問他們,「你有思考過自己的第一曲線嗎」?如果沒有,就不要去做。多數人都是一雙茫然的眼睛看著我問「第一曲線」是什麼?
  • 拆解用戶生命周期,發現它與正態分布曲線之美
    在這部分的產品用戶體系簡析:第一節我們將一起探討用戶生命周期每個節點的運營戰術與關鍵指標;第二節會聊聊,如何通過用戶分層做到精細化運營並幫助企業最大限度挖掘用戶價值一、用戶生命周期簡析我們知道隨著網際網路用戶需求的變化及社會生產力的提升,一個產品會呈現出「啟動-拉新-促活-增值/營收-留存-流失」六大生命周期。而面對產品本身而言,用戶也有自身的生命周期——新手期-成長期-成熟期-休眠期-流失期,五大用戶生命周期。
  • 收益率曲線三因子模型的一個直觀定義
    本文根據收益率曲線的幾何特徵,提出了收益率曲線三因子模型的一個直觀定義,並從四個維度對直觀定義方法與經典三因子模型進行了實證比較,結果顯示,直觀定義方法均表現較優,其對收益率曲線的刻畫更加精細。本文還闡述了收益率曲線三因子的影響因素及三因子之間的非線性關係,並運用支持向量機(SVM)技術對未來利率走勢進行預測,其結果也優於傳統線性模型。
  • 原創| 提升思維維度:時間是生命的維度,思想是生命的維度!
    梁冬主持的節目《覺著》和各個領域最頂級的人探討什麼是生命!我以為這是目前為止我看到的最頂級的訪談節目,內容探討的非常深入,而且言之有物。思維維度越低,自由度越低。一個魚缸裡面有一條魚,你用和魚平行的視角去觀察,只能看到魚的一面,甚至你會以為這個魚缸裡面有兩條魚,但是,如果你站在魚缸的最頂端看,才知道魚只有一條,因為我們站的視角,高度不一樣,我們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樣,在低緯度觀察,我們看到的不過是世界的一面,但是卻以為是世界的全部,我想偏見就是這麼產生的。《逍遙遊》裡面說:「朝菌不知晦朔 蟪蛄不知春秋。」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 宇宙有幾個維度?更高的維度真實存在嗎?
    在M論中,宇宙是十一維的,只是其中的7個維度空間蜷縮到了我們觀察不到的地步。甚至還有一種弦理論認為,宇宙有多達26個維度!,看不見高維時空的生命,而高維時空的生命,則可以看見低維時空的生命和存在時空。 高維時空的生命,比低維時空的生命存在的時間更長久、生命看見的時空更多更廣、智慧更加的廣大、能力更大。所以,相對於低維時空的生命而言,或者看低維時空的人的生命狀態:人的生命生老病死的幾十年,然後不斷輪迴,看不見另外的時空存在,看不見高維而高級的生命存在,智慧也低,就如同在夢幻中一樣的比喻。其實是生命境界的相對高低的體現。
  • 探討宇宙有幾個維度?更高的維度真實存在嗎?
    在M論中,宇宙是十一維的,只是其中的7個維度空間蜷縮到了我們觀察不到的地步。甚至還有一種弦理論認為,宇宙有多達26個維度!人們都理解:低維時空的生命,看不見高維時空的生命,而高維時空的生命,則可以看見低維時空的生命和存在時空。
  • 高維度生命主宰低維度生命?四維空間是什麼樣子的
    由於我們人類對整個世界來說實在太渺小了,不管我們有多聰明,有多智慧,我們的思想總是有極限的,我們的思維始終有它的局限性,很多東西都會超出我們的認知,我們能理解零維度空間、一維空間、二維空間、三維空間,甚至四維空間,但是再多我們就很難理解了,最多是建立一個數學模型。零維空間是什麼?
  • 如何高維度思考,進行降維打擊?
    除了,整天忙於工作,我們有沒有認真思考過,還有沒有更加有效的做事方法,如何進行高維度思考,進行降維打擊呢?筆者總結了以下3點。大自然第一,數量級訓練。如果我們凡事能夠站在更高的角度,自然就不會作出衝動的事。比如,兩個小孩子打架,一個是自家的,另一個是別人家的,如果站在孩子角度,自家孩子被欺負了,自己肯定也會有憤怒情緒。如果站在更高的角度,認為兩個孩子只是在一起玩耍娛樂而已,就不會產生不好的情緒。這也間接解釋了,很多同事鬧矛盾,到了領導那裡,領導三言兩語就能搞定的原因。
  • 思維維度與思考快與慢
    這篇文章,重新思考:安全與人性的關係。文 | 湯凱受曹賢龍先生邀請,於2018年12月31日在深圳參加「安全影響力第二屆跨年論壇」,做了題為「思維維度與思考快與慢」的講座。講座過程及講座完成後,許多同仁反響熱烈,也希望獲取PPT。在此全部奉上。
  • 生命所需的最低維度是幾維?在高維空間,是否存在高維生命?
    因為有了時間的加入,四維空間的事物運動了起來,每分每秒都在發生著變化,生命也在其中應運而生。那麼,我們所在的四維世界是否是唯一擁有生命的維度呢?生命是否能夠存在於任意維度之中呢?這恐怕是不行的,三維是生命得以存在的最低維度。因為比三維空間更低的維度不具備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什麼是二維世界?
  • 人類進入更高維度的方法或者就在自己身上
    我們只能從數學的角度上建立一個模型。還有人認為,在更高維度下,時間和空間都可以成為一個坐標軸。所以高維度的世界其實都是我們通過抽象來想像出來的,它到底存在嗎?我們很難通過實驗來證明。因為,人類很難進入其它維度。
  • 靈遁者:突破思維局限去思考時間和維度
    導讀:如果這是第五維度,那麼肯定會有朋友問:那你說第六維度應該是怎麼樣?還別說,我真的思考了。很有趣,簡單來說就是再往上就是重構空間的能力了,想到這裡你就能想到為什麼有一些頂級科學家會陷入神學論了。不要再往上想了,這是一個不可想像的事實,無論你輔以什麼條件,都難以撼動時間。因為你對抗的是整個宇宙!你仔細去思考吧。
  • 為什麼科學家認為不可能存在更高維度的文明在控制人類?
    這個世界總有存在一些奇思妙想,有人認為這個世界上存在著比地球上的人類更高維度或者說更先進的文明,他們正在控制地球上的我們。這一想法在科幻小說《三體》中也有體現,小說中三體人試圖製造假象阻礙人類科技的發展。
  • 為什麼科學家認為不可能存在更高維度的文明在控制人類?
    這個世界總有存在一些奇思妙想,有人認為這個世界上存在著比地球上的人類更高維度或者說更先進的文明,他們正在控制地球上的我們。這一想法在科幻小說《三體》中也有體現,小說中三體人試圖製造假象阻礙人類科技的發展。
  • 宇宙其他的地方存在四維或者更高維度的空間
    我們很難想像三維以外的運動,那為了便於理解,先降低一個維度再去思考。,當然了,無論你怎樣發揮想像力,這個物體在你的腦袋中它還是一個三維的樣子,但是可以幫助你理解第四維來建一個模型,但是一旦我們把時間列為第四個維度,就會帶來一些概念上的混淆,因為當我們把時間列為第四個維度,就很難去想像第五個維度了。
  • 北大教授劉豐:生命中唯一重要的是提升你的維度
    每多一個維度,就能看到無窮多倍的美。 前鳳凰衛視主持人梁冬帶來的《生命》訪談節目中,北大教授劉豐把量子力學等前沿科學,與中國傳統哲學、佛教理論等融為一爐,提出: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升我們的維度。每多一個維度,就能看到無窮多倍的美。
  • 《多維度思考》:如何在單向度的世界,做個多維度的人?
    而建立多維度的思維模式,就是為了阻止大腦過分依賴某一個固有路徑,而做出不夠客觀全面的判斷。 我們大多數人的思維模式,大致可以分為這幾種: 第一,失敗者思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