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留存率曲線計算APP的用戶生命周期?

2021-01-09 我的別院

恭喜夢想超群晉級新手奶爸,遲來的半年的恭喜。超群兄無論是工作上還是家庭中,都是勞模姐本人啊~ 打娃一出生,就開始帶著他看注會,考司法,還要各種研究留存、新增、促活。。。

閒話少敘,今天分享的話題是:如何通過留存率曲線計算APP的用戶生命周期?

這篇文章所講到的用戶生命周期已經在多家網際網路公司中流傳,尤其是有IPO需求的公司,爭先恐後的尋找這份材料。用戶生命周期的計算在SPSS中單獨有一個模塊,其重要性不亞於回歸、決策樹、關聯分析等熱門模塊。

談到生命周期,我們一般看到的是這張圖,這張圖其實是產品生命周期,是一種定性地描述。產品生命周期不是我今天要談的內容。

我們要談的是用戶生命周期,解決的是一個什麼問題呢?

直白來講,就是老闆問你,說我們的用戶從第一天下載使用,到慢慢流失,大家平均使用的時間是多久?

老闆們的特點往往是:「正面回答我的問題,給我一個數字!」對不對?

拿到這個問題,我們來分析一下:

1. 老闆想要的是一個數字,那麼這個數字一定是一個平均值。

這一點非常重要,請牢記於心。後面會反覆強調。

2. 平均值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是針對一群用戶來說的。對吧?

如果針對某個用戶而言,談個毛的平均值,對不對?如果只有一個用戶,你就能直接給出一個數字。比如,我昨天下載了一個APP,當天就卸載了,那麼我這個用戶的生命周期就是一天。再比如我3年前下載了墨跡天氣,直到三年後的今天換了新手機(舊手機報廢),那麼我的生命周期是三年。(注意一點,這裡是基於設備說的生命周期,不是基於人算的生命周期。)

3. 基於一群用戶來談生命周期,一群用戶怎麼定義比較好?

答案是基於時間去劃分。比如今天一共來了1000個用戶,針對這1000個用戶算均值是有意義的。而且,我們的留存率也是基於新增來計算的。這就讓生命周期和新增、留存兩個指標關聯上了。

具體是怎麼關聯的呢?我再舉個慄子~

假如,某APP剛上線,第一天來了100個新用戶,即為Day0=100.

---一個極端是:如果這個APP做得太爛了,100個用戶當天就都卸載了。那麼,這100個用戶的生命周期=1天。對不對?

---另一個極端是,如果這個APP做得太好了,100個用戶每天都來,只到2年後這100個手機都報廢了。那麼,這100個用戶的生命周期=2年。對不對?

---現實情況肯定是在兩個極端情況的中間,對吧?

具體而言大概是這樣的,

--- Day0的100個用戶,次日(記為Day1)只有80個來。所以截止第二天,這100個用戶一共活躍了180人天,對不對? 所以,平均活躍的天數=180人天/100人=1.8天。對不對?

---Day0的100個用戶,再下一日(記為Day2)來了50個。那麼,從Day0到Day2,這100個用戶總體活躍了230人天,對不對?平均下來,就是人均活躍了2.3天。(1+0.8+0.5=2.3)

---再往後一天來了30個。那麼,這100個用戶的人均活躍天數=1+0.8+0.5+0.3。對不對?

…………

一直往後,人均活躍天數是不是=1+0.8+0.5+0.3+……? 直到這批用戶一個不剩,算出來的總人均活躍天數,是不是就是老闆想要的這批用戶的(平均)生命周期?

所以,問題在於:這一串加法怎麼算的問題,對吧?

其實很簡單。

仔細想一想,這個0.8、0.5、0.3是什麼東西?是不是就是留存率曲線的前幾個點?(次日留存=80%,第二日留存=50%,第三日留存=30%)

那麼,如何根據已有的點去推算剩下那些天的留存率呢?很簡單,EXCEL教你1分鐘搞定。

第一步:用現有的數據做散點圖:

看完這個圖,你能想到什麼?我們有理由相信:8-13天的留存率是介於第7天和第14天的留存率之間,對吧?(如果不是,要麼是量太少了留存率波動太大,要麼是通過活動等手段刺激了活躍。這裡不討論。)

可是,具體量化是多少呢?往下看!

第二步:右鍵添加趨勢線,選擇擬合度最高的線形

從經驗數據看,筆者接觸的APP的留存率曲線,符合對數函數和指數函數的居多。

常識告訴我們,數據點越多,擬合的效果越好。如果有條件,可以用自己的伺服器跑一跑更長期一點的留存率數據,再用多個數據點擬合曲線。

有了上圖中的函數,就可以方便的計算空缺點的留存率數據了。

代入公式:

最後,將留存率的數據求和,就是用戶的平均生命周期了。

需要說明的兩點:

1、如果你的曲線是收斂的,那用戶的平均生命周期,就相當於是這條曲線的積分。

2、如果你的曲線是不收斂的(不趨近於0),那麼,就相當於是曲線的定積分(截止到留存率為負數的前一個月份)

3、綜合考慮一些現實因素,比如安卓、iPhone手機的平均生命周期,取定積分的範圍,或者進行交叉對比。比如你查到安卓手機的平均換機周期為18個月,而你計算出來的安卓端的用戶生命周期為36個月,那你肯定需要check一下,過程中是不是出了問題。

另外,關於奶爸的另外一篇經典永流傳的文章請見這裡:

#APP數據運營之大殺器#如何使用EXCEL構建DAU預測模型

關於用戶生存分析,本公眾號還收錄一篇計算實戰:

【數據分析師必看】手把手教你如何計算用戶活躍時長和能創造的價值

關於用戶留存率,還可以看以下內容:

學會這個,你就是留存魔法師本師了~

APP產品功能留存中數據陷阱--機器自動籤到作弊講述

———感謝支持霞光裡的每一位朋友——

霞光裡18號裡住著6位熱心的用研咪&數據汪

平均4年的乙方專業諮詢經驗,當前潛伏在各大網際網路公司

關注公眾號,你提出問題,我們傾囊相助

(雖然我們擅長用戶研究,但是你問啥都行)

每周三(周五,如果有空的話),相約霞光裡18號

等你來

您的問題可以直接在公眾號內回復

也可以發郵件到xiaguangli18@126.com

「霞光裡18號」感謝您的關注

內容版權均歸霞光裡18號所有

如需轉載、合作請公眾號留言

相關焦點

  • 如何計算用戶生命周期天數?
    與之相關的是留存率,留存率和生命周期不一樣,單獨談論留存率沒有意義,前面要加上一個時間定義,才能確認數值,如次日留存率,7日留存率,月度留存率,季度留存率,年度留存率等。最近也查閱了一些資料,也向一些行內人士進行了請教,目前用戶生命周期天數被用到最多的通常為網際網路行業,會對用戶對網站/遊戲/app/論壇的留存進行天數計算。
  • 如何計算APP的LTV和CAC?
    有效地利用LTV和CAC數值,不僅僅是為了衡量用戶對產品的價值,評估目前的營銷效果,更重要的是宏觀上為產品的發展提供指導,驅動進步。一個用戶從註冊到卸載,整個生命周期為你帶來的全部利潤。CAC(Customer Acquisition Cost)是指用戶獲取成本,即是你花多少錢獲取一個客戶。二、計算LTV和CAC的意義做產品的新用戶獲取時,一定要遵循的原則是,獲取用戶的成本要小於用戶給我們帶來的價值。
  • 淺談計算留存天數的三種方法
    投資人一聽就會明白,你的app留存天數越長,說明你的app價值越大,用戶越離不開你;運營的同事一聽就明白,他的工作就是儘量留住用戶,延長這個留存的時間;銷售的同事聽了也會明白,過了這個時間段,用戶就會走掉,必須在這個時間段內,儘可能的把用戶轉換為顧客(付費用戶)。二、如何計算留存天數?
  • TalkingData高鐸:解讀遊戲生命周期曲線模型
    TalkingData 副總裁高鐸在此次峰會上與現場嘉賓們解讀了《遊戲生命周期曲線模型》和最新的行業觀點。下面與讀者們分享TalkingData總結出的四種生命曲線與健康度模型。下面首先看看佔比42.9%的」正規軍「,強運營M型曲線:強運營M型曲線-最大特點在於「持續運營對於其維持遊戲生命周期和用戶基礎起到重要作用」,簡單來說,強運營M型遊戲在用戶流失期,都需要以強運營的方式打一劑「強心針」,但在強心針過後往往將面對下一階段的「併發症」,經過長時間的流失、激活、流失、激活反覆「調理」,才能逐漸進入穩定期。
  • 蝌蚪互娛|群組分析Cohort Analysis:提高用戶留存率的關鍵
    推薦你用群組分析Cohort Analysis方法,用來幫助你提高用戶留存率。你該如何找到用戶流失的準確原因?你該如何找到用戶流失的節點並優化它們?你該如何挽回即將流失或已經流失的用戶?以上三個問題,通過這篇文章會給你答案——運用群組分析Cohort Analysis.一、什麼是群組分析Cohort Analysis?
  • 用戶運營入門貼:用戶價值的管理與提升,與產品生命周期息息相關
    系統來看,用戶運營分為三大系統,分別是:用戶生命周期管理系統、用戶分層運營系統、用戶行為激勵系統。今天的文章主要會圍繞用戶生命周期管理系統來分析,以下,enjoy。
  • 拆解用戶生命周期,發現它與正態分布曲線之美
    在這部分的產品用戶體系簡析:第一節我們將一起探討用戶生命周期每個節點的運營戰術與關鍵指標;第二節會聊聊,如何通過用戶分層做到精細化運營並幫助企業最大限度挖掘用戶價值一、用戶生命周期簡析我們知道隨著網際網路用戶需求的變化及社會生產力的提升,一個產品會呈現出「啟動-拉新-促活-增值/營收-留存-流失」六大生命周期。而面對產品本身而言,用戶也有自身的生命周期——新手期-成長期-成熟期-休眠期-流失期,五大用戶生命周期。
  • 只需4招,教你怎樣定義產品的用戶激活
    那麼新用戶來了,如何明確新用戶激活階段的目標並找到激活時刻,將其轉化為有效用戶呢?本文作者對如何定義產品的用戶激活展開了分析討論,與大家分享。今天來聊聊怎麼定義用戶激活,教你4招快速定義產品的用戶激活行為。第一招:提出用戶激活可能性的行為這是定義用戶的開放性探索階段,主要目的是明確產品的長期價值,找到新用戶在開始使用產品最快感受到長期價值的方式。
  • 深度剖析留存率的秘密
    比較重要的是,留存率取決於兩個不同的因素:產品本身以及來自不同渠道的用戶們。為便於理解,本文主要專注於產品側的事情,並且討論如何理解次日、七日、30日和長線留存率數據。 次日留存展示的是你核心玩法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在第一日期間,大多數的用戶都只能體驗玩法,這是決定他們是否繼續玩下去的核心理由。
  • 初識「數據分析」:用戶數據
    MAU(Monthly Active User)月活躍用戶數量MAU和DAU類似,不過統計的時間通常為一個月,是指網站、app等月活躍用戶數量(去除重複用戶數)。數量的大小反映用戶的活躍度,但是無法反映用戶的粘性,因為月活躍的用戶統計維度是在一個月內觸發過至少一次統計維度的關鍵事件的用戶數量(去重後)。
  • 一文詳解互金用戶生命周期管理的完整方法論
    本文結構: 全文分為兩大部分:用戶生命周期分析的前置條件、用戶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論 明確用戶生命周期分析的兩個核心目標、四個抓手,同時建立基於用戶生命周期的數據分析體系 如何對用戶生命周期價值(LTV)和投資回報率(ROI)進行分解 分五個時期詳解各自對應的運營目標和策略
  • 媒體如何通過訂閱「漏鬥」提高用戶留存率?
    「訂閱漏鬥」這一概念常被應用於將普通讀者轉變為訂閱用戶的過程中,它可分為這幾個層次:品牌認知、參與度、註冊、轉化留存。訂閱「漏鬥」對於用戶留存有何幫助?媒體一直致力於提升訂閱用戶的數量,但如何才能維持訂閱群體呢?請看下文分析。
  • 一篇文看懂怎麼分析APP數據
    今天我們來說說如何做APP的數據分析。次日留存率即某一統計時段新增用戶在第二天再次啟動應用的比例;7日留存率即某一統計時段新增用戶數在第7天再次啟動該應用的比例;14日和30日留存率以此類推。 用戶留存率是驗證產品用戶吸引力很重要的指標。通常可以利用用戶留存率與競品進行對比,衡量應用對用戶的吸引力。
  • 地圖服務App分析報告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的用戶為16-35歲區間地圖服務app的安卓手機用戶中,OPPO手機佔比26.0%,排名第一一、行業介紹手機地圖服務行業的定義地圖服務app是以地圖為載體,提供地點位置信息(定位和搜索)、路線規劃、導航、路況信息以及基於地理位置各種服務的app。
  • 案例分析:理財類APP如何科學制定促活策略?
    不過,處於不同生命周期的產品,對日活的關注度並不完全一樣。MVP(最小可行性產品)時期的產品運營重點在於如何高效獲客,PMF(產品/ 市場契合點)階段和相對成熟的產品則會更加關注日活。 本文以處於PMF階段的理財類APP為例,來和大家分享如何制定科學的策略從而快速提升日活。
  • 思考模型-第一曲線:從更高維度看生命周期
    第一曲線是什麼?第一曲線反應的是一個事物的生命周期,從誕生、發展、到到衰亡的整個階段。第一曲線有什麼特點?1條線,2個點,3個階段。一條線就是這個有點歪的S曲線。2個點就是破局點和極限點(失速點)。因為種種原因,這個事物必然迎來衰退期。
  • 基於OMTM方法,如何進行精益的數據分析
    對於產品而言也是如此,處於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產品,他所有解決的首要問題也不一樣。而OMTM就直指你要解決的首頁問題。比如初創公司和早期的產品最主要解決的問題是擴大用戶基數問題,那每日新增用戶數就是他們最應關注的第一關鍵指標OMTM;而對於大公司或者成熟產品,他們更關注是用戶的活躍度或者付費轉化率。
  • 從Gartner曲線看百度如何穿越技術生命周期
    全球權威的技術諮詢機構Gartner公司曾提出著名的Gartner曲線。Gartner曲線認為,技術跟人一樣,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項技術從胚胎萌芽,到茁壯成長劃分為5個不同的時期,分別是「技術誕生期」、 「期望過高期」、 「泡沫幻滅期」、 「緩慢爬坡期」、 「穩步增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