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保育仔豬副豬嗜血桿菌病的防控

2020-12-05 瀟湘名醫

隨著夏季氣溫的升高,溼度加大,細菌性疾病的發生概率增加,其中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發病率較高。副豬嗜血桿菌一般最易感染 2 周齡到 4 月齡的仔豬和育成豬,且主要在仔豬斷奶前後和仔豬保育階段發病,通常 5~8 周齡的仔豬發病率可達 10%~15%,嚴重時死亡率可達 50% 以上。在臨床上副豬嗜血桿菌病已經成為了豬藍耳病、圓環病毒 2 型感染、豬偽狂犬病、豬流感、豬呼吸道冠狀病毒病的繼發病,並通常與豬氣喘病、豬傳染性胸膜肺炎、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以及豬鏈球菌病等混合感染。因此,在高溫高溼季節,養豬場應高度重視保育仔豬副豬嗜血桿菌的防控。

一、臨床症狀副豬嗜血桿菌病急性病例一般首先發生於膘情良好的豬群。病豬表現體溫升高(40.5 ℃~42 ℃),精神沉鬱,食慾下降,呼吸困難,且呈腹式呼吸,皮膚發紅或蒼白,耳梢發紫,眼瞼皮下水腫,行走緩慢或不願站立,腕關節、跗關節腫大,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划水樣。有些急性病例甚至還會在無明顯症狀的情況下突然死亡。慢性病例則多見於保育仔豬,病豬常常表現食慾下降,咳嗽,呼吸困難,被毛粗亂,四肢無力或跛行,生長不良,直至衰竭而亡。

二、防治策略 1. 可採用氟甲碸黴素、頭孢菌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黴素、慶大黴素以及增效磺胺等,有一定的治療效果。2. 而發病嚴重時,抗生素治療效果不理想,如豬群已經出現臨床症狀,則應立即採用口服藥物之外的治療方式,可應用大劑量敏感性強的抗生素藥物對發病豬進行注射治療,如用排疫肽給病豬肌肉注射,每天注射 1 次,連續注射 3 天;也可用甲磺酸達諾沙星注射液按病豬每千克體重用藥 1.5~2.5 毫升進行肌肉注射,每天注射 1 次,連續注射 4 天,並配以肌肉注射抗菌肽,連續注射 4 天,對重症病豬則應適當增加用藥量。同時對其他豬群進行預防性用藥。3. 在仔豬斷奶前後,可在飼料中添加支原淨 100 毫克 / 千克 + 金黴素 300 毫克 / 千克 + 阿莫西林 250 毫克 / 千克或支原淨 100 毫克 / 千克 + 氟甲碸黴素 80 毫克 / 千克予以預防;或用喘速治 + 黃芪多糖粉或氟康王 + 黃芪多糖粉拌料飼喂,連續飼餵 12 天;或在飼料中添加頭孢拉定粉 100 毫克 / 千克 + 恩諾沙星粉 80 毫克,連續飼餵 12 天。4. 副豬嗜血桿菌病發病嚴重的養豬場戶,必要時可選用副豬嗜血桿菌多價滅活苗對豬群進行免疫,一般母豬初免可在產前 40 天進行,產前 20 天進行二免;經產母豬在產前 30 天免疫一次即可。在受副豬嗜血桿菌病嚴重威脅的養豬場戶或養豬地區,仔豬也應進行免疫,一般仔豬免疫應安排在 7~30 日齡內進行,每次免疫注射 1 毫升,最好一免 28 天后再重複注射免疫 1 次。5. 應加強豬群的飼養管理與環境消毒,並注意減少豬群的各種應激因素刺激。6. 在副豬嗜血桿菌病流行期間,養豬場戶對仔豬斷奶後可暫不混群,可將病豬集中於隔離舍中隔離治療。7. 在仔豬斷奶、轉群、混群或運輸前後可在飲水中加入一些抗應激的藥物如多維、維生素 C 等,同時在飼料中添加預防性用藥的保健藥物組合,可有效防止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發生。編輯:李敏

【來源:科普中國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頭孢喹諾對副豬嗜血桿菌病的療效試驗
    副豬嗜血桿菌病是由副豬嗜血桿菌(Haemopldlusparasuz3;,HPS)引起的一種重要呼吸道傳染病,可以引起豬的傳染性多關節炎、多漿膜炎。早在1910年,德國學者Glasser就發現了副豬嗜血桿菌與豬的多發性漿膜炎和關節炎之間的聯繫。此後,在大量從臨床病料中分離細菌的基礎上,人們對副豬嗜血桿菌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
  • 仔豬斷奶後越來越瘦?豬副嗜血桿菌病,養豬一定要防的
    養殖戶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種情況:仔豬越來越瘦,最後瘦得皮包骨頭,但是肚子卻明顯有脹大的現象,有些養殖戶形象地描述為「兩頭尖,中間圓」。這種情況多發在仔豬斷奶後,是由豬副嗜血桿菌引起的,多伴隨喘氣症狀。此病病程較長,初期發病不易發現,但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容易就變成了僵豬甚至死亡。
  • 副豬嗜血桿菌現有商品化疫苗一覽表
    作用:預防血清1型和5型副豬嗜血桿菌引起的副豬嗜血桿菌病4疫苗名稱及菌株血清型:副豬嗜血桿菌病二價滅活疫苗(4型JS株+5型ZJ株) Bivalent inactivated vaccine against Haemophilus parasuis (type 4 JS strain+type 5 ZJ strain)生產商:普萊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出生仔豬到保育豬詳細工作流程,圖文演示新技術。讓您贏在起跑線
    導讀豬的生長發育主要有三個階段:哺乳階段、保育階段、生長育肥階段。哺乳仔豬到保育豬的這一個過程的飼養管理都非常的重要,關係到仔豬的健壯以及成活率。本期重點介紹出生仔豬到保育豬階段的詳細工作流程。日齡各打一次丹毒疫苗54日齡打一次豬場防疫程序根據各自疾病狀況制定飼料中添加「斷奶保育康」一窩(10頭)使用一套,拌料100-120斤從斷奶開始使用,連續 使用7-10天,可以提高保育仔豬成活率,解決保育難養問題,間接抑制藍耳病的發生控制保育常見副豬、鏈球菌等,解決皮毛不順、消瘦、咳喘
  • 豬副豬嗜血桿菌感染的症狀和預防治療最快最有效用藥方案
    豬副豬嗜血桿菌病是由副豬嗜血桿菌引起的,這種細菌長期存在於豬的上呼吸道,在環境發生劇烈改變的情況下或者是豬身體抵抗力差的條件下,這個病會作出相應的發展。臨床發現,這個病多發於外購仔豬和斷奶仔豬的身上,主要由疲勞運輸和應激因素誘發。
  • 引發豬的肝臟變性和黃染的疾病的原因
    6、豬腎臟有出血點的病⑴豬瘟,⑵豬偽狂犬病,⑶豬鏈球菌病,⑷仔豬低血糖病,⑸衣原體病,⑹豬附紅細胞體病。7、表現體溫不高的豬盛行症⑴豬水腫病,⑵豬氣喘病,⑶破傷風,⑷副結核病,⑸羊的癢病,⑹羊的維斯納病。
  • 豬副嗜血桿菌病的詳情與治療
    小豬斷奶以後非常常見的是副豬,又叫做副豬血桿菌病。我們會發現小豬越來越瘦,小肚子會越來越大。這些豬呢也經常會發燒,咳喘,腹式呼吸。有些部分的小豬呢關節腫大。這些很可能就是副豬了。副豬呢在養殖場中普遍存在。
  • 聽課筆記|| PCV2(圓環病毒)的防控要點
    PCV2的防控要點何啟蓋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PCV2特點:
  • (收藏)豬的病理解剖 - 心臟和肺臟(大量圖文)
    4.1 斷奶仔豬的纖維素性心包炎,見於豬副嗜血桿菌感染。4.2 生長豬心包纖維粘連。4.3 生長豬細菌性敗血症時出現的纖維素性心包炎。見於巴氏桿菌病,副嗜血桿菌病或鏈球菌病。4.16 斷奶仔豬急性纖維素性和壞死性肺炎的肺橫切面,注意病變部位增大、變白,見於多殺性巴氏桿菌感染。 4.17 生長豬急性巴氏桿菌病出現的急性纖維素性胸膜肺炎。
  • 豬站不起來怎麼回事?怎麼治療?
    2、副豬嗜血桿菌病   本病主要發生於2周齡至4月齡豬群。有時也能感染剛成年豬,體況越好的豬越容易發生。患豬跛行,站立困難甚至癱瘓,關節炎、腦炎、消瘦、被毛粗亂。表現為關節周圍組織發炎和水腫主要危害保育仔豬。
  • 豬站不起來是什麼原因導致的?除了鏈球菌,還有可能是這些!
    這幾天,突然有好多朋友都在問豬站不起來的問題,有的是根本站不起來,有的是站不穩,一般來說我們會懷疑是不是鏈球菌或副豬引起的,這樣考慮是沒有問題的,但還需要進一步的排查。2、副豬嗜血桿菌病   本病主要發生於2周齡至4月齡豬群。有時也能感染剛成年豬,體況越好的豬越容易發生。患豬跛行,站立困難甚至癱瘓,關節炎、腦炎、消瘦、被毛粗亂,表現為關節周圍組織發炎和水腫主要危害保育仔豬。
  • 一例保育豬混合感染的綜合治方案|豬傳染病【搜豬網_中國生豬預警...
    大連炮臺鎮豬場生老闆飼養基礎母豬50頭,大約半年前豬場保育豬突然發病。經生老闆介紹,仔豬在斷奶之後的的7—8天,出現咳嗽,腹式呼吸,精神沉鬱,扎堆畏寒,消瘦,眼瞼水腫,個別豬關節腫大,保育豬死亡率達到70%。經過對豬解剖發現肺塌陷,萎縮,失去彈性,感覺堅實如橡皮樣,肺門淋巴結腫大。產床上的哺乳仔豬有腹下,大腿內側,乳頭基部紫色出血點。
  • 你真的會養保育豬嗎?保育豬的飼養要點,快來圍觀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保育豬飼餵的細節,供養殖用戶參考。如何養好保育豬?你真的會養保育豬嗎?採用彈性飼餵法的策略,根據仔豬體重和日齡選擇相對應的飼料種類,對於病弱仔豬和不會吃料仔豬,進行人工溼拌料或者使用粥料,有條件的可以在飼.料裡面添加奶粉以保證仔豬的營養需要,溼料適口性好,能夠提高其採食量、日增重和飼料效率。
  • 非瘟下如何做好保育豬的飼養管理?3位美國養豬專家建議這樣做
    水嘴高度隨著豬身高增長可以上下調節,保持在豬肩部上方5-8釐米的位置。斷奶仔豬的環境與健康:注意通風保暖豬出生時潮溼寒冷,飢餓,並伴隨母源抗體下降而導致免疫力下降,因此要著重解決這些問題。若天氣寒冷,則需要注意通風率,可以通過輔助加熱保溫。
  • 你會養保育豬嗎?實戰總結來了!
    保育豬俗稱斷奶仔豬,我們要做好保育豬的飼養工作,首先要了解其生理特點。一般保育豬用這三方面的特點: 1、 保育豬離開母豬,一般需要一個適應過程,抗寒能力比較差,
  • 保育豬難養?這幾點教你養好保育豬,養豬戶可參考利用
    養豬戶在養豬期間,保育豬的飼養決定著成活率,這個期間豬的身體各方面還沒有發育完善,飼養保育豬,需要養豬戶精心管理,才能保證小豬在保育期健康成長。要想飼養好保育豬,先要了解一下保育豬的生長特點:1.保育豬容易產生應激斷奶後,哺乳的仔豬需要離開母豬,從小豬的豬舍搬到保育的豬舍。在新的環境中,仔豬豬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些應激反應。
  • 保育豬飼養攻略三步走,小豬長得快、不生病,快速渡過保育關!
    仔豬斷奶進入保育期,這個階段呢,一定是豬這一生當中最難熬的一個階段,因為這個時期仔豬最脆弱,雖然它已經可以自由採食和獨立生存了,但是它的腸胃功能還非常虛弱,而且剛剛脫離母體的保護,這個時候,免疫系統也不健全,再加上斷奶以後的各種應激,所以這個階段成為了各大養殖場效益好壞的一個分水嶺。因此,斷奶以後,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哈爾濱保育豬限位欄等級
    哈爾濱保育豬限位欄等級 ,「i8it5k」   保溫箱,圍欄閘:採用PVC板,材質輕,防水防潮。便於對母豬和仔豬的管理;能保護仔豬,放止被母豬壓死。在購豬用產床之前,首先要對設備有足夠的了解,其次就是考慮究竟什麼型號,材質的養殖設備適合自己的養殖場。
  • 病豬高燒,腹部有藍紫色出血,可能是附紅體?如何快速診斷和治療
    豬場發病情況介紹據豬場老闆所說,該場是在2019年7月中旬從鄰縣一家存欄200頭母豬的豬場內引進了134頭仔豬,引進仔豬後當天即同豬場內原有的64頭生豬進行了混群飼養,起初並沒有表現出異樣,在飼養了一個多星期之後新引入的仔豬陸續表現為高燒、食慾減退、皮膚發紅,腹部皮膚有藍紫色出血點,部分病豬皮膚還有出血點,並逐漸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