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炮臺鎮豬場生老闆飼養基礎母豬50頭,大約半年前豬場保育豬突然發病。經生老闆介紹,仔豬在斷奶之後的的7—8天,出現咳嗽,腹式呼吸,精神沉鬱,扎堆畏寒,消瘦,眼瞼水腫,個別豬關節腫大,保育豬死亡率達到70%。經過對豬解剖發現肺塌陷,萎縮,失去彈性,感覺堅實如橡皮樣,肺門淋巴結腫大。產床上的哺乳仔豬有腹下,大腿內側,乳頭基部紫色出血點。經過和生老闆溝通了解到,場裡發病後嘗試做過進口藍耳苗,進口圓環苗,豬瘟,進口偽狂犬,進口喘氣苗和進口副豬苗。用過很多藥物如支原淨,氟苯尼考,替米考星等藥物,效果均不理想。
結合臨床經驗和豬場情況初步判斷為,為藍耳,支原體、副豬混感。仔豬斷奶後發病根源在母豬身上,哺乳仔豬腹下的出血點就足以說明仔豬出生後就處於帶毒狀態。
通過細心溝通,生老闆了解到這次發病需要大約3-6個月左右時間淨化,才能見到好的效果。防治方案是:
1母豬在產前3-5天,用信比妥15毫升+康肽各一支混合肌注。
2出生後當天,仔豬每2窩用信比妥1瓶+康肽1瓶+福來欣1瓶,(主要是在豬場不穩定的階段使用)。仔豬在轉到保育時,用信比妥1瓶+康肽1瓶+福來欣1瓶混合肌注1窩仔豬。
3保育豬出現呼吸道症狀的,用信必妥+康肽配合氟苯尼考肌肉注射,連用3天。
4仔豬斷奶後,飼料中每噸加混感佳1KG+喘痢清1KG+普力健2KG+混感剎1KG拌料一周。
4母豬和仔豬免疫程序,停止注射藍耳病疫苗,副豬疫苗,喘氣苗等疫苗。母豬重點注射豬瘟,偽狂犬,乙腦,細小四種疫苗。肥豬重點注射豬瘟和偽狂犬疫苗,最大限度的降低注射對仔豬應激。
一個半月後回訪,生老闆高興的說,用藥半個月後斷奶仔豬死亡率低於15%,氣喘的豬很少了,新生仔豬肚皮底下發紫的現象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