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寄生蟲的防控|豬寄生蟲病【搜豬網_中國生豬預警網】

2020-11-23 搜豬網

  1豬常見及危害比較大的寄生蟲有哪些?寄生蟲病在我國南方和北方對養豬生產的影響是否不同?

  危害比較大的寄生蟲主要有三類九種。第一類是線蟲,主要是豬蛔蟲、毛首線蟲、食道口線蟲。豬蛔蟲是寄生於豬小腸中最大的一種線蟲。毛首線蟲又稱鞭蟲,寄生於盲腸內。食道口線蟲寄生於豬的結腸。第二類是原蟲,分別是弓形蟲、球蟲和小袋蟲。弓形蟲是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危害極大。豬球蟲,包括艾美耳球蟲和等孢球蟲,後者容易引起仔豬腹瀉。小袋蟲,寄生於豬的結腸。體外寄生蟲中,最常見危害最大的是疥蟎,此外還有蚊、蠅等。

  這三類寄生蟲在地域分布方面類似,差異不大。這三類蟲體都不需要中間宿主來傳播,即其分布不受中間宿主的限制。但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規模化豬場中,年齡大、飼養期較長的豬感染寄生蟲種類較多,感染強度較大,是豬寄生蟲病的主要感染來源,是豬場控制寄生蟲感染的重點。 

  寄生蟲病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寄生蟲病對養豬業造成的損失主要體現在使豬場經濟效益降低。無論體內寄生蟲還是體外寄生蟲,其致病過程都是漸進的、緩慢的,一般不會像細菌性病毒性疾病那樣來的猛烈、突然。由於寄生蟲病一般不會造成豬的大量死亡,症狀不明顯,造成人們忽視驅蟲工作,但是,只有控制好寄生蟲病才能提高豬場的經濟效益。

  很多寄生蟲造成的危害都是共通的。一是寄生蟲在其生長、生存和繁殖過程中,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宿主的食物消化產物和組織中獲取營養。二是影響豬的休息與進食。尤其是體外寄生蟲如疥蟎和蚊子,幹擾豬的正常休息。人們都希望豬能夠吃了就睡,其吃進去的食物沒有消耗在活動上,儘量用在長身體上。但如果豬休息不好,活動量增大,則飼料轉化率相對降低。三是寄生蟲可作為媒介傳播其他病原。例如,蚊子可攜帶乙腦病毒,蒼蠅傳播流行性腹瀉等,它們導致繼發感染產生的危害更大 

  夏季到了,豬場蚊、蠅開始變多,應該如何科學的驅蚊滅蠅? 

  目前豬場所採取的措施大多是針對蚊子、蒼蠅的成蟲階段,而成蚊、成蠅的活動性強,活動範圍大,驅除難度大,殺滅程度有限。加上蚊、蠅繁殖孳生速度快,所以針對成蟲來進行的驅殺是被動的做法。蚊子主要在積水中產卵和孵出幼蟲,然後發育成蛹;蠅主要在糞便或有機物腐敗物上產卵和孵化幼蟲,然後發育成蛹。幼蟲階段是蚊蠅最脆弱的環節,針對這些階段來用藥,能提高驅蚊滅蠅效率。所以,針對糞便中的蒼蠅幼蟲可在豬飼料中添加環丙胺嗪,這些藥物80%不被腸道吸收,隨糞便排出,在糞便中令蒼蠅幼蟲不能脫皮而抑制其發育。同樣,針對水裡的蚊幼蟲,可使用蘇雲金桿菌。該菌能進入蚊幼蟲體內寄生和繁殖,從而殺滅蚊幼蟲。針對蚊子蒼蠅的幼蟲階段來進行殺滅是比較科學和主動的驅蚊滅蠅的方案。 

  當前豬場規模化程度提高,是否可以消滅寄生蟲病?目前豬場採用的驅蟲方案有哪些?各有什麼優缺點?「四加一」驅蟲模式的科學性、具體操作方法及效果如何?

  消滅寄生蟲的難度是很大,能夠真正被消滅的寄生蟲種類很少。由於寄生蟲存在免疫逃避現象,所以難以徹底清除,只能控制低感染度,降低寄生蟲對動物的危害。不同寄生蟲的逃避程度不一樣,但相對於細菌病毒來說,寄生蟲在免疫逃避及宿主適應的機理會相對強很多,這是因為寄生蟲的繁育周期比較長,在長期的進化中跟宿主互相適應,危害宿主的方式較溫和,宿主對其產生的免疫應答亦不會太強。寄生蟲採取的免疫逃避方法很多,如組織的隔離、偽裝、形成包囊來保護自己等。但是寄生蟲的某些階段比較脆弱,如弓形蟲在進入宿主體內細胞之前,它完全暴露在體液裡,宿主的體液免疫、細胞免疫對它有一定殺滅作用。

  很多豬場採用一年兩次的驅蟲方案或者分階段驅蟲方案。一年兩次全場驅蟲方案主要做法是:春夏(4月)、秋冬(10月)各進行一次全場存欄豬的驅蟲,這是大部分養豬場的做法。這種驅蟲方案操作簡便,易於執行實施,因而較多豬場採用。但由於兩次驅蟲的時間間隔太長,很多寄生蟲都已經發育到成蟲,大量排出後代蟲卵汙染環境,容易導致重複感染,寄生蟲控制效果較差。分階段驅蟲方案是針對豬的不同生長階段進行驅蟲,如為了避免種豬將寄生蟲傳染給豬仔,一般在進產房之前即分娩前15天前進行驅蟲。這種驅蟲方案控制肉豬階段的寄生蟲感染的效果較一年兩次全場驅蟲要好。但缺點是用藥時間非常分散,操作執行較為不便。

  「四加一」驅蟲模式的具體操作方法是:種豬一年驅蟲四次,幼豬在60天齡左右驅蟲一次,產房階段的豬仔驅球蟲一次。「四加一」驅蟲模式與傳統的一年兩次全場驅蟲方案相比,雖然種豬的驅蟲一年增加了兩次,但由於種豬數量在集約化豬場中所佔比例不高,而且「四加一」驅蟲模式中肉豬的中、大豬階段不用驅蟲,因此,所需驅蟲藥費並不比一年兩次全場驅蟲高,而控制寄生蟲感染的效果卻大大提高。但「四加一」驅蟲模式對藥物選擇的要求較高,一是藥物安全性要好,不能引起母豬的流產或死胎;二是驅蟲譜要廣,能對應集約化豬場存在的各種體內外寄生蟲,並且要徹底驅淨幼蟲;三是投藥方便,對豬應激少,最好是通過拌料給藥。 

  驅蟲藥的給藥應注意哪些方面? 

  豬場在給藥前最好要檢測該豬場的寄生蟲感染情況,這樣可以有對應性的用藥。但是現在使用廣譜藥物驅蟲,基本可以防控大部分寄生蟲病。

  目前一般有以下幾種給藥途徑:拌料口服、肌肉或皮下注射、澆潑(透皮吸收)。現在首選的還是拌料口服,通過口服藥物,首先殺滅腸道寄生蟲,再通過吸收殺滅庎蟎。假如是通過注射給藥,藥物通過血液吸收,對於殺滅庎蟎有利,但是對腸道寄生蟲則效果較差。打針注射還存在應激的弊端。對於庎蟎、蚊蠅這類寄生蟲,還可通過外用噴霧型藥物進行噴殺。 

  球蟲病現在在豬場是否很普遍?球蟲病引起的腹瀉與病毒病引起的腹瀉有哪些不同? 

  現在大部分豬場都存在球蟲感染,差別在於感染的嚴重程度不同。危害較大的豬球蟲包括艾美耳球蟲和等孢子球蟲兩類。艾美耳球蟲類基本上不會引起豬的發病死亡,容易被忽視。而等孢子球蟲會引起10~15天齡仔豬下痢,嚴重時可致死亡,豬場較為重視。

  由球蟲引起的腹瀉與傳染性腹瀉有所差異。從傳染病學角度分析發現,傳染性腹瀉易傳播感染,因此整群豬都可能發病。而球蟲病一般是以窩為單位傳染,傳染性沒有病毒病強,傳播速度慢。球蟲病可通過實驗室糞便浮卵檢測迅速確診。

相關焦點

  • 豬血蟲病的症狀和治療方法|豬寄生蟲病【搜豬網_中國生豬預警網】
    為了能好好養豬,防控好豬血蟲病,今天對該病為大家做以下介紹:   一、豬血蟲病的症狀   1.臨床症狀   初期病豬精神沉鬱,嗜睡,顫抖,轉圈或不願站立,體溫升高至39.5~42℃,出現便秘或拉稀,有時便秘和拉稀交替出現,有的病豬後肢麻痺,肌肉顫抖,轉圈或不願站立,眼結膜發炎。
  • 豬場生物安全與廢棄物無害化處理,豬場的生物安全措施
    如果豬舍是露天的,在豬舍外安上防鳥的鐵絲網或尼龍網,網架的周邊垂下地面並用土壓實或者釘緊在豬欄上,形成一個密閉的網;如果豬舍是半封閉式的,可安裝紗門和紗窗;全封閉式的豬舍,只要在通風口處安上紗簾即可。(3)滅蚊蠅 蚊子是豬乙腦和豬附紅細胞體的主要傳播媒介,而蒼蠅則是消化道疾病的主要傳播媒介,隨著天氣的變熱,豬場蒼蠅和蚊子日益增多,對養豬場造成潛在的威脅。
  • 兩廣豬價全線突破15元/斤 全國10省立生豬產量「軍令狀」
    豬價6個月翻倍,賣一頭豬盈利1491元據商務部數據顯示,8月26日至9月1日,豬肉批發價格為每公斤34.59元,環比上漲8.9%,這已經是豬肉批發價格連續第13周上漲。據新牧網豬價指數顯示,截至9月4日,全國生豬價格均價為14.02元/斤,相比6個月前的6.26元/斤,已經足足翻了一番。豬糧比早已突破6:1的盈虧平衡點,如今已達13.99:1,位於紅色預警區域。
  • |其他疾病【搜豬網_中國生豬預警網】
    因此,建議有條件的豬場或獸醫門診最好設豬病診斷實驗室,規格不必太高,能進行常規細菌病和寄生蟲病診斷,能利用診斷試劑盒、膠體金試紙等進行快速檢測即可。   2、混合感染,影響療效   當前豬病流行特點之一就是多病原引起的混合感染,如細菌與細菌、細菌與病毒、病毒與病毒或與寄生蟲等。豬一旦發病,多為混合感染。
  • 農業部就我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及生豬生產舉行發布會
    三是加大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四是推進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    (2007-08-23 14:14:07)    [薛亮]:    五是落實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六是積極開展能繁母豬保險。七是加快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八是加強生豬生產信息的分析和預警。
  • 豬冬季也要預防皮膚病|豬外科病【搜豬網_中國生豬預警網】
    搜豬網 網的專家將具體診斷情況介紹給廣大的養殖戶,希望能引起重視。病灶常融合成條帶狀或較大的斑塊,當豬抬頭時後背的皮膚看似老頭紋,一道一道的。個別嚴重的豬走路過程中會出現塌腰的表現,症狀輕一些的塌腰後立即站起來,嚴重一點的順著塌腰的姿勢趴在地上,幾秒鐘後自行站起。發病過程中豬的尿液呈黃色或深黃色,嚴重病例也會出現排尿困難。在這期間豬的採食、飲水和精神狀態一切正常,與其它豬沒有什麼不同之處。只是感染皮炎腎病的豬生長受到影響,一般比正常的豬晚出欄1個月或兩個月。
  • 農業部發布非洲豬瘟防控強化措施指引,嚴格生豬出欄檢疫
    來源:一財網5月21日,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當前,我國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病毒已在我國定殖並形成較大汙染面,疫情發生風險依然較高,稍有鬆懈就可能反彈擴散,必須建立健全常態化防控措施。各地要切實增強打持久戰的思想認識,深入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在落實好現行有效防控措施基礎上,著力解決瞞報疫情、調運監管不力等突出問題,全面提高生豬全產業鏈風險閉環管理水平,重點強化十二項工作措施。一、組織開展重點區域和場點入場採樣檢測。農業農村部制定科學的入場檢測技術規範和標準,組織對生豬調出大縣、規模豬場和其他高風險區域進行入場採樣檢測。
  • 使用泰萬菌素是豬藍耳病防治的新選擇|豬傳染病【搜豬網_中國生豬...
    武漢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回盛生物」)通過多年積累與突破,始終堅持為豬場解決一線難題,投入大量科研經費與人力,針對豬場問題進行定向攻關。如今,華中農業大學和回盛生物重磅推出「藍耳病防控新選擇」,提出了豬場藍耳病狀態評估、生物安全、疫苗免疫與藥物防治為一體的一整套貼近生產實際、歷經多年驗證的豬藍耳病防治方案。相信這個方案的實施將會進一步助力整個養豬業戰勝藍耳病,從而實現「天下無藍」。
  • 農業部:豬藍耳病死亡數大大下降 生豬生產已恢復起步
    相關新聞:   南方網訊 農業部新聞辦公室(23日)14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我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及生豬生產有關情況7月份,全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發病4.7萬頭,死亡1.3萬頭,發病和死亡數分別比6月份下降51.5%和35.9%,與去年同期相比,疫情大幅下降。二是發生的所有疫情均被有效控制在疫點上,沒有擴散蔓延。有的豬場有20%發病死亡的,有的豬場有高達40%的豬死亡的,這些主要的都是散養戶;所以重疫區的一些省份一些養殖場的疫情相對是比較重的。
  • 經歷過非洲豬瘟和豬價上漲後,生豬行業情況如何?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王俊勳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全球尚無有效疫苗可用的情況下,想要降低非洲豬瘟疫病發生的風險,主要的辦法就是努力做好生物安全防控。由於非洲豬瘟病毒耐受性強、存活時間長,且傳播途徑複雜、致死率高,這就決定了除了豬場本身要改造到位外,還需要外部防控手段的支持,嚴格控制進入豬場的人、物、車等。
  • 唐人神打造生豬養豬全產業鏈 預計今明年豬價仍在高位
    全景網5月20日訊 商務部最新數據顯示,上周(5月11日至17日)豬肉批發價格每公斤38.91元,比前一周的每公斤42元下降7.4%,豬肉價格連續12周下降。去年以來豬價高漲推動的A股養豬企業業績暴增是否會由此終結。唐人神(002567)選擇用「1000億工程」加速推進生豬養殖布局,來回答市場憂慮。
  • 一例保育豬混合感染的綜合治方案|豬傳染病【搜豬網_中國生豬預警...
    大連炮臺鎮豬場生老闆飼養基礎母豬50頭,大約半年前豬場保育豬突然發病。經生老闆介紹,仔豬在斷奶之後的的7—8天,出現咳嗽,腹式呼吸,精神沉鬱,扎堆畏寒,消瘦,眼瞼水腫,個別豬關節腫大,保育豬死亡率達到70%。經過對豬解剖發現肺塌陷,萎縮,失去彈性,感覺堅實如橡皮樣,肺門淋巴結腫大。產床上的哺乳仔豬有腹下,大腿內側,乳頭基部紫色出血點。
  • 防控非洲豬瘟,營養免疫這條路豬場不能忽視!
    但通過營養免疫理念的普及應用,以及嚴格、規範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保護好易感動物成為當前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非洲豬瘟形勢下,豬場需要更加關注營養免疫。防控非洲豬瘟,營養免疫這條路豬場不能忽視!——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生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 印遇龍能否養好豬,飼料作為營養唯一來源,又是主要成本支出,自然是重中之重。基於我國減抗、替抗、禁抗的政策導向以及產業發展態勢,2018年4月正大康地集團前瞻性地提出「營養免疫正大康地」的品牌新主張,積極推廣營養免疫的科學理念,促進健康養殖。
  • 非瘟下,如何完善豬場缺失的功能?豬價和疫苗可期待但不能等待!
    前言2018年8月初,非洲豬瘟從北到南席捲我國養豬業,生豬產能急劇下降,生豬行業動蕩不已,防非抗瘟儼然成為了養豬關鍵點,以豬場生物安全為重點升級的豬場數見不鮮,但我們要用實踐說話,這一點揚翔頗有發言權。非瘟之下,養豬人應有借他人之法鑑己身的思想觀念,學習先進經驗,拓寬防控思路。
  • 生豬基礎知識篇
    如東北民豬每窩平均產仔13.5頭,太湖豬平均窩產仔15.8頭。在太湖豬的各類群中產仔數以二花臉豬為最高,其次是楓涇豬、嘉興黑豬、梅山豬等。其次,肉質優良。中國豬種在肉質優良這一特性上,表現尤為突出,根據10個地方豬種肌肉品質的研究表明,中國豬肌肉顏色鮮紅(沒有PSE豬肉,即沒有肉色灰白、質地鬆軟和滲水的劣質肉),系水能力強,肌肉大理石花紋適中,肌肉脂肪含量高。
  • 雛鷹農牧「餓死豬」已收深交所關注函,問題出在債務和盲目擴張
    公司給出的原因竟是買不起豬飼料,生豬被餓死。對於「養豬餓死事件」,1月31日傍晚,雛鷹農牧回復第一財經稱,剛得到深交所的關注函,要經過溝通後統一回復,在此之前,還不能對外披露。事實上,雛鷹農牧在2018年8月中國爆發非洲豬瘟疫情之前,就已在資本市場爆出債務問題,而疫情的爆發以及豬價的持續下滑,讓其經營業績雪上加霜。
  • 石彥東:非洲豬瘟影響下的豬場復養措施
    我國的養豬業在經歷了2018-2019年的非洲豬瘟浩劫後,生豬存欄量顯著減少,2019年下半年生豬價格一路上揚,10月底豬肉價格高達70元/kg,一些豬場看到養豬業的巨大紅利後開始盲目增加補欄量,嘗試復養,但是養豬的風險仍然很大,豬場一定要嚴肅對待覆養,採取科學的防控措施,認真做好每一個環節,防止非洲豬瘟再次襲來,以便成功復養。
  • 讓健康免疫守護「豬堅強」
    ■ 中國婦女報·中國婦女網記者 史玉根防控非洲豬瘟,光靠生物安全措施行不行?豬自身的抗病力對非洲豬瘟病毒是否有效?如何把豬養得更好?在前不久召開的中國豬業復產大會上,部分專家和養殖企業負責人就此話題進行了探討和交流。
  • 2019年中國生豬價格走勢 非洲豬瘟臨床症狀、防範措施及中國非洲...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二、中國生豬價格走勢及周期1995-2019年我國生豬價格經歷了6輪完整周期,最短36個月,最長57個月,豬價波動周期3-5年。考慮到該疫病在全球範圍內的傳播和防控歷程,加之國內生豬養殖的水平,預計徹底控制非洲豬瘟仍需要時間,產能去化程度或將突破06年高致病性豬藍耳疫情帶來的影響,非洲豬瘟疫情料將助推我國生豬養殖行業迎來空前的超級豬周期。至今非洲豬瘟疫情仍在東歐各國及俄羅斯肆虐,而且,據統計自該病發現以來,共有近60個國家報導發生過疫情。
  • 世衛組織闢謠:我國發現的豬流感病毒不是新型病毒;目前有豬傳人,但...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為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副教授孫洪磊,通訊作者為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劉金華。中國疾控中心主任高福也是論文通信作者之一。 研究者呼籲,需要立即採取措施控制住豬身上的G4病毒,並且密切監測相關人群,尤其是養豬行業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