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網訊 農業部新聞辦公室(23日)14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我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及生豬生產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農業部指出,我國7月份全國豬藍耳病發病和死亡數雙雙大幅下降,生豬生產現在已經處於一個恢復起步的階段.
7月全國豬藍耳病發病和死亡數雙雙大幅下降
在回答豬藍耳病疫情是否擴散問題時,農業部獸醫局巡視員李金祥表示:今年5月10日,我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通過審評,及時投入使用,疫情擴散蔓延趨勢得到有效緩解。一是疫情明顯下降。7月份,全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發病4.7萬頭,死亡1.3萬頭,發病和死亡數分別比6月份下降51.5%和35.9%,與去年同期相比,疫情大幅下降。二是發生的所有疫情均被有效控制在疫點上,沒有擴散蔓延。有的豬場有20%發病死亡的,有的豬場有高達40%的豬死亡的,這些主要的都是散養戶;所以重疫區的一些省份一些養殖場的疫情相對是比較重的。三是所有死亡的豬並不是都是由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引起的,我們有十幾種豬病都可以導致豬的死亡,我們公布的數字都是經過當地的畜牧獸醫部門確診以後的豬的疫情數目。
生豬生產已經恢復起步
在回答中央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對生豬生產有何影響時,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王智才表示:現在根據我們部裡的調查生豬生產已經恢復起步,第一、母豬補欄加快,能繁母豬的存欄比去年增加了2.1%.這個表明了我們生豬生產能力有所增強。第二是規模飼養的發展勢頭良好,據我們統計,去年年底規模飼養大體是43%左右,今年到7月份已經達到了50%。據我們調查,規模飼養存欄比重增加了7.3%,這對緩解生豬供求矛盾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所以這三點表明了我們生豬生產發生了一個積極的變化。從8月9日以來,我們生豬和豬肉的價格已經呈現高位趨降的趨勢,所以應該說生豬生產現在已經處於一個恢復起步的階段。國務院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生豬扶持政策,目前還在進一步的落實中。農業部和各級畜牧獸醫部門對此高度重視,積極的採取措施,主動的配合有關部門,要求各負其責、不折不扣的落實到戶。
8大措施遏制豬藍耳病疫情
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薛亮表示:最近幾個月生豬生產和價格的異常波動,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種媒體也作了大量的報導。
中國政府對發展生豬生產高度重視,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工作,7月30日下發了《關於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提出了一系列促進生豬生產發展和穩定市場供應的政策措施。8月13日,國務院又發出《關於切實落實政策保證市場供應維護副食品價格穩定的緊急通知》,要求儘快把中央制定的各項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
當前,農業部和地方各級政府畜牧獸醫部門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落實國務院各項扶持政策,調動農民養豬積極性,促進生豬生產恢復和發展。一是儘快落實能繁母豬補貼。二是抓緊實施生豬良種補貼。三是加大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四是推進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五是落實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六是積極開展能繁母豬保險。七是加快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八是加強生豬生產信息的分析和預警。(編輯:趙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