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豬藍耳病死亡數大大下降 生豬生產已恢復起步

2020-12-06 南方新聞網
相關新聞:

  南方網訊 農業部新聞辦公室(23日)14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媒體介紹我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及生豬生產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農業部指出,我國7月份全國豬藍耳病發病和死亡數雙雙大幅下降,生豬生產現在已經處於一個恢復起步的階段.

  7月全國豬藍耳病發病和死亡數雙雙大幅下降

  在回答豬藍耳病疫情是否擴散問題時,農業部獸醫局巡視員李金祥表示:今年5月10日,我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疫苗通過審評,及時投入使用,疫情擴散蔓延趨勢得到有效緩解。一是疫情明顯下降。7月份,全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發病4.7萬頭,死亡1.3萬頭,發病和死亡數分別比6月份下降51.5%和35.9%,與去年同期相比,疫情大幅下降。二是發生的所有疫情均被有效控制在疫點上,沒有擴散蔓延。有的豬場有20%發病死亡的,有的豬場有高達40%的豬死亡的,這些主要的都是散養戶;所以重疫區的一些省份一些養殖場的疫情相對是比較重的。三是所有死亡的豬並不是都是由高致病性豬藍耳病引起的,我們有十幾種豬病都可以導致豬的死亡,我們公布的數字都是經過當地的畜牧獸醫部門確診以後的豬的疫情數目。

  生豬生產已經恢復起步

  在回答中央扶持生豬生產的政策對生豬生產有何影響時,農業部畜牧業司司長王智才表示:現在根據我們部裡的調查生豬生產已經恢復起步,第一、母豬補欄加快,能繁母豬的存欄比去年增加了2.1%.這個表明了我們生豬生產能力有所增強。第二是規模飼養的發展勢頭良好,據我們統計,去年年底規模飼養大體是43%左右,今年到7月份已經達到了50%。據我們調查,規模飼養存欄比重增加了7.3%,這對緩解生豬供求矛盾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所以這三點表明了我們生豬生產發生了一個積極的變化。從8月9日以來,我們生豬和豬肉的價格已經呈現高位趨降的趨勢,所以應該說生豬生產現在已經處於一個恢復起步的階段。國務院已經出臺了一系列的生豬扶持政策,目前還在進一步的落實中。農業部和各級畜牧獸醫部門對此高度重視,積極的採取措施,主動的配合有關部門,要求各負其責、不折不扣的落實到戶。

  8大措施遏制豬藍耳病疫情

  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薛亮表示:最近幾個月生豬生產和價格的異常波動,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各種媒體也作了大量的報導。

  中國政府對發展生豬生產高度重視,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研究部署生豬生產和市場供應工作,7月30日下發了《關於促進生豬生產發展穩定市場供應的意見》,提出了一系列促進生豬生產發展和穩定市場供應的政策措施。8月13日,國務院又發出《關於切實落實政策保證市場供應維護副食品價格穩定的緊急通知》,要求儘快把中央制定的各項政策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實到位。

  當前,農業部和地方各級政府畜牧獸醫部門正會同有關部門抓緊落實國務院各項扶持政策,調動農民養豬積極性,促進生豬生產恢復和發展。一是儘快落實能繁母豬補貼。二是抓緊實施生豬良種補貼。三是加大生豬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四是推進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五是落實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六是積極開展能繁母豬保險。七是加快農村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八是加強生豬生產信息的分析和預警。(編輯:趙殿川)

相關焦點

  • 農業部就我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防控及生豬生產舉行發布會
    7月份,全國高致病性豬藍耳病發病4.7萬頭,死亡1.3萬頭,發病和死亡數分別比6月份下降51.5%和35.9%,與去年同期相比,疫情大幅下降。    (2007-08-23 14:20:14)    [薛亮]:    農業部將進一步抓緊政策落實,加大工作力度,促進全國生豬生產儘快恢復和發展。下面歡迎大家對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提問。
  • 生豬基礎知識篇
    杜洛克豬對世界養豬生產的最大貢獻是作為商品豬的主要雜交親本,特別是終端父本。杜洛克與國內豬種雜交後代多數情況下能表現出優異的日增重和飼料轉化率。它的缺點是產仔數不多,早期生產較差。   大白豬。大白豬在美洲也稱大約克夏豬,按其體型可分為大、中、小三型,並各自形成獨立的品種,大型的稱大白豬,中型的稱中白豬,小型的稱小白豬。
  • 豬藍耳病的預防及治療辦法
    豬藍耳病,即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PRRS),是由病毒引起的豬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具有傳播速度快、發病面廣等特點,已給世界養豬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該病於 1996年在北京及周邊地區首先發生,隨後蔓延到全國各地。
  • 產能恢復周期下 生豬價格長期偏空
    2016年4月,農業部印發了《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這是「十三五」期間生豬生產發展的指導性文件。依據各地的環境承載力,將全國劃為四個不同的養豬區域。湖南、浙江、福建、安徽等傳統的南方生豬大省被劃入約束髮展區,東北則被定位為潛力增長區,意味著政策引導「南豬北養」格局,同時環保政策也增加了養殖成本致使散養戶退出增加,提高了養殖業的準入門檻。
  • 非瘟對國內生豬繁育體系的影響
    5、2019年5月後,全國由北向南各地養殖場陸續開始留後備母豬以恢復生產,7月份後陸續達到高峰。根據後備母豬生產周期推算,2020年5-8月全國由北向南迎來仔豬供應的高峰。國內生豬產能在2019年受到非洲豬瘟重創後,目前正在緩慢恢復。
  • 生豬產能恢復壓制價格仍是主線
    此外,如果從2020年1月起引用的第三方樣本數據外推同村農業部的能繁母豬數據,並根據規模企業佔比估算總體增長情況,今年12月底能繁母豬總量可恢復至2406萬頭,較年初恢復22%,較2018年8月發生首例非洲豬瘟前的3150萬頭仍下降23.6%。
  • 【研報】產能恢復周期下 生豬價格長期偏空
    2016年4月,農業部印發了《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這是「十三五」期間生豬生產發展的指導性文件。依據各地的環境承載力,將全國劃為四個不同的養豬區域。湖南、浙江、福建、安徽等傳統的南方生豬大省被劃入約束髮展區,東北則被定位為潛力增長區,意味著政策引導「南豬北養」格局,同時環保政策也增加了養殖成本致使散養戶退出增加,提高了養殖業的準入門檻。
  • 農業農村部關於印發《生豬產地檢疫規程》和《生豬屠宰檢疫規程...
    《農業部關於印發〈生豬產地檢疫規程〉等4個規程的通知》(農醫發〔2010〕20號)中附件1《生豬產地檢疫規程》,《農業部關於印發〈生豬屠宰檢疫規程〉等4個動物檢疫規程的通知》(農醫發〔2010〕27號)中附件1《生豬屠宰檢疫規程》同時廢止。
  • 豬場豬感染了藍耳病,給豬採取這樣的治療方案,治癒率高
    3天後,發病豬個別表現耳朵、腹下、後臀部發紫現象。 最後因呼吸困難而死亡。死亡率達到90%以上,個別康復豬生長速度非常慢,形成僵豬。 總結這7個豬場的傷亡情況,平均死亡率達到16%,給豬場帶來非常大的損失。
  • 黃毓茂:如何有效防控藍耳病?馴化、淨化成熱議,疫苗選擇有門道
    而高致病性藍耳病,更傾向於烈性傳染病,除了提升生物安全外還需通過疫苗防控,在非瘟爆發前,高致病性藍耳病已給國內生豬產業造成了巨大損失。  雖然對藍耳病免疫理論的研究還存在許多空缺,但黃毓茂告訴觀眾,藍耳病在臨床上的免疫防控手段已非常清晰,針對不同的豬場條件、生產流程均有相應的防控方案。那不同的藍耳病弱毒疫苗,生產過程中效果如何?對流行性野毒的保護效果如何?
  • 你所需要了解的生豬知識-「豬周期」的前世今生
    即,當生豬供給不足時,豬價上漲,刺激養殖規模擴大,母豬存欄量大增,生豬供應增加,市場供給過剩,導致豬價下跌,進而養殖規模縮減,養殖戶大量淘汰母豬,使得生豬市場再次出現供給不足,豬價再次上漲……如此循環往復,形成周期性變化。合理範圍內的豬價波動有利於產業的優勝劣汰,但價格過低不利於生豬生產的穩定,價格過高不利於滿足居民消費需求。
  •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致病原因
    一、臨床症狀     (1)豬群突然發病,體溫升高至41℃―42℃之間,起初個別豬只發病,之後迅速傳至大部份豬群,個別豬突然死於豬舍;     (2)精神沉鬱,食慾下降或廢絕、精神萎頓扎堆、呼吸困難、咳嗽喘氣;     (3)部分豬流鼻涕、眼瞼腫脹、眼分泌物增多,出現眼結膜炎,有的便秘或下瀉;     (4)部分出現後軀無力
  • 2019年中國生豬價格走勢 非洲豬瘟臨床症狀、防範措施及中國非洲...
    一、2019年生豬存欄量2018年12月以來我國生豬存欄、能繁母豬存欄不斷下滑。2019年3月生豬存欄環比下降1.2%,同比下降18.8%;能繁母豬存欄環比下降2.3%、同比下降21%。最大一波上漲出現在06年5月至08年4月,這是藍耳病爆發和玉米價格攀升共同作用的結果;第6輪周期從2014年4月至2019年1月份,上漲周期是2014年5月-2016年5月,下降周期是2016年6月-2019年1月。目前豬價已開始反轉上升,新一輪上漲周期已經開啟。
  • 豬藍耳病病毒快速檢測方法RT-PCR在北京問世
    新華網北京7月24日電 一種能夠快速檢測豬藍耳病病毒的螢光RT-PCR檢測方法24日在北京檢驗檢疫局通過專家鑑定。據了解,利用這種方法,工作人員可以在3小時之內確定豬是否被豬藍耳病病毒感染。豬藍耳病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自1987年於美國暴發至今,已成為在全球範圍內流行的、危害最嚴重的豬傳染病。
  • 【新聞】雲南生豬存欄量已恢復至2017年末的96.4%|生豬存欄量|生豬...
    今年以來,雲南始終堅持把恢復生豬生產工作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生豬穩產保供任務目標,積極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恢復生豬生產的不利影響,進一步落實落細扶持政策,持續加大工作和支持力度。日前,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目前全省規模場建設步伐加快,擴能增養明顯,生豬生產呈加快恢復增長趨勢。
  • 用中草藥養豬可預防生豬疫病
    用中草藥餵豬可提高豬體免疫力,不用給豬打抗生素,豬也不會生病,既不汙染環境,豬肉的品質還能達到健康無公害的標準。生豬疫病發生原因很多,其中引種不檢疫是一些養殖場發生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從源頭抓起,才能做到零疫病。種豬是用來繁衍後代的,它們雖然沒有帶來疫病,可是也不能大意。
  • 離石藏香豬生豬市場價格
    離石藏香豬生豬市場價格嘉祥縣軒轅詩輝特種養殖場藏香豬生豬,軒轅詩輝特種養殖場是目前濟寧地區存欄量較大,品種較全2003年,被農業部評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養殖協會理事單位,濟寧市---一家「---重點種禽場」。山東農大學科研實習單位,山東省一級繁育供種推廣基地。聘請海內外專家嘉祥縣軒轅詩輝特種養殖場8人作為專職技術人員對各種香豬、南非系、胚移等項目進行研究。嘉祥縣軒轅詩輝特種養殖場企業目標:建一處基地,富一方百姓。企業理念:用科技關注生活。
  • 使用泰萬菌素是豬藍耳病防治的新選擇|豬傳染病【搜豬網_中國生豬...
    如今,華中農業大學和回盛生物重磅推出「藍耳病防控新選擇」,提出了豬場藍耳病狀態評估、生物安全、疫苗免疫與藥物防治為一體的一整套貼近生產實際、歷經多年驗證的豬藍耳病防治方案。相信這個方案的實施將會進一步助力整個養豬業戰勝藍耳病,從而實現「天下無藍」。那麼回盛生物重磅推出「藍耳病防控新選擇」對於行業發展來說有哪些積極意義呢?
  • 四川內江:防控非洲豬瘟和推動生豬生產恢復同時啟動
    行動期間,將嚴厲打擊有關違法違規行為,整治生豬移動監管行業亂象,保障生豬生產加快恢復,力爭不發生本地非洲豬瘟疫情,確保非洲豬瘟疫情不流行不爆發。當天,由內江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市動監所及市動物疫控中心共同參與,對隆昌市境內高速公路出口的臨時檢查站及無害化處理收集點進行了監督檢查。檢查組要求,臨檢站工作人員要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對運輸活豬的車輛必須進行檢查。
  • 藍耳病稱為豬界的「愛滋」,對豬場的危害極大,防控要做到這8點
    豬藍耳病,又稱「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曾被叫做「豬瘟疫」、「神秘豬病」等,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症候群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該病具有地方流行性特性,其接觸傳染性極高。它的重要傳染源是患病豬和帶毒豬,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感染、空氣傳播、精液傳播、胎盤垂直傳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