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雲南始終堅持把恢復生豬生產工作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生豬穩產保供任務目標,積極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恢復生豬生產的不利影響,進一步落實落細扶持政策,持續加大工作和支持力度。
日前,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目前全省規模場建設步伐加快,擴能增養明顯,生豬生產呈加快恢復增長趨勢。
結合國家統計局二季度末核定數據、農業農村部月度跟蹤監測情況和生產調度綜合測算,9月底,全省生豬存欄2921.3萬頭,已恢復至2017年末的96.4%,其中能繁母豬存欄267.5萬頭,已恢復至2017年的89.2%。隨著生豬出欄穩步回升,雲南豬肉市場保障明顯增強。
截至9月底,全省累計生豬出欄2368.2萬頭,同比增2.5%。其中曲靖、紅河、昭通、大理、楚雄等州市出欄生豬最多,育肥豬穩步出欄為穩定市場供應奠定了基礎。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前三季度,雲南規模養殖步伐加快,輻射帶動效果明顯。種豬場建設多,全省各個生豬養殖企業不斷擴建圈舍、補欄增養,不斷擴大種豬生產規模。今年以來,全省新建、改建、擴建種豬場114個,截至9月底,已完工40個,新增能繁母豬存欄3.9萬頭;在建種豬場74個,其中溫氏、神農等龍頭企業在建種豬場43個,預計全部建成後新增能繁母豬存欄27.78萬頭。
正邦集團在武定縣建設的曾祖代種豬場,今年3月8日已從法國引進曾祖代種豬1020頭,7月10日再次引進曾祖代種豬1500頭,年底前還將引進2000頭,為提升全省良種繁育水平奠定基礎。
全省規模養殖場建設也同步加快,截至9月底,全省累計建成設計存欄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圈舍2754棟,設計存欄規模292.6萬頭,已飼養生豬212.3萬頭、佔設計存欄規模的72.6%,僅今年以來新建成1747棟,佔63.4%。同時,產業資本積極湧入、配合飼料保障作用明顯、生豬外調勢頭不減等也成為雲南省生豬生產加快恢復增長的原因。
面對今年生豬生產存在的壓力,雲南高位推動壓實責任、加快落實扶貧政策、廣泛開展督促指導、全米噶鞏固工作制度、持續抓好疫情防控,為產業順利復甦做好保障。
省農業農村廳根據目前產業發展狀況研判,年底基本能夠完成國家下達的生豬穩產保供任務目標。四季度,全省生豬產能預計仍將保持恢復增長態勢。預計四季度末,全省能繁母豬存欄達到280萬頭;預計今年末,全省生豬存欄將達到3200萬頭左右,恢復至2017年的103%,能夠完成國家下達的生豬穩產保供任務目標。
隨著生豬價格回落,養殖利潤逐步收窄,預計四季度,生豬產能將進一步集中釋放,恢復速度將明顯加快,豬肉產量穩步增長,市場供應充裕平穩,生豬價格將有所回落,養殖利潤進一步收窄。
預計年末,全省1689個新建、改建、擴建的生豬規模養殖場全部建成後將新增生豬存欄140萬頭。全省生豬規模化養殖場出欄生豬將達到900萬頭左右。
來源:雲南網
記者 王淑娟
編輯:王茵 校對:王茵
免責申明:本文章所發資料信息來源雲南網,主要用於供給大家學習、交流。我們尊重原創作者和單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微信聯繫我們 yangzhuzaixianbianji,我們立即刪除。
--- END ---
您看此文用
·
秒,轉發只需1秒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